日媒:明治乳業看好中國市場大舉投資建廠 生產冰激凌和乳製品

2020-12-25 中國小康網

中國小康網12月24日訊 老馬 日本明治為了在中國構建生產基礎,正在積極推進投資。除了新工廠的建設之外,還向在當地涉足牧場運營的企業出資,並推進符合當地消費者偏好的商品開發,藉此加快中國業務的拓展。明治提出的目標是使2019年度僅為約5%的海外營業收入比例到2026年度提高至10%以上。為了達到這一目標,在經濟最先擺脫新冠狀疫情打擊的中國擴大業務不可或缺。

明治推進面向中國市場開發商品

日本經濟新聞報導,明治將新投資約103億日元,在上海建設冰淇淋工廠,在2024年3月之前啟動生產。明治在中國的冰淇淋業務將形成2座工廠體制,產能增至此前的約2.3倍。明治2019年中國的冰淇淋產品營業收入比上年增長25%,認為今後市場將繼續擴大。明治此前一直在廣州市生產,在華南地區擴大銷售,但今後將以上海為中心,將銷售地區擴大至華東地區。

此外,明治還計劃2021年以後在蘇州、天津和廣州讓製造牛奶、酸奶和糕點等的新生產線和工廠投入運行,將積極強化在中國的生產體制。明治董事八尾文二郎表示,「今後10年包括糕點、乳製品和冰淇淋在內,10座工廠的體制將進入視野」。

此外,今年7月為了穩定採購鮮奶,明治向在中國運營7座牧場的新加坡大型乳業企業澳亞公司(AustAsia)出資約280億日元,取得25%股權,將其變為權益法適用企業。八尾董事表示「乳製品即使具有生產設備,原料的採購也將成為瓶頸。在解決這個問題的意義上,這無疑是戰略性方面需要的一步」。

飲食與當地的文化息息相關,不能把在日本銷售的商品原封不動在海外推出。為了融入當地消費者,需要在口味、包裝和容量等方面推進本地化。明治通過與當地員工一起推進商品開發,吸取想法和味覺等方面的意見,推進了商品化。

明治的飲料酸奶在日本銷售的「112毫升」裝,分量較小,在中國改為了180克的大容量,並提升了粘度,讓口感更好。據稱藉助中國員工的創意而實現商品化的冰淇淋也受到好評。

明治在中國增長的基礎正在形成,但在2026年度之前使海外營業收入比例達到10%以上並不容易。八尾董事表示「很多國家和地區的商品種類並不齊全。如果想掌握基礎設施、提升明治自主的附加值,還將考慮進行併購(M&A),不斷擴大業務」。

相關焦點

  • 日企回家路費報銷?明治乳業:沒聽說沒計劃 剛追加在華投資
    蘇州明治工廠 圖片來源:公司官網4月16日,中國商務部發言人高峰表示,儘管疫情對在華外資企業造成一定影響,但中國沒有也不會出現大規模外資撤離情況。外國投資者持續看好中國,在中國長期經營發展的信心和決心沒有改變。
  • 明治加碼中國市場,在廣州建年產7.5萬噸新工廠
    7月16日,日本明治發布公告稱,將在華南地區新成立明治食品(廣州)有限公司,並建設華南工廠,主要生產和銷售牛奶、酸奶及糕點。該工廠位於廣州,註冊資本12億人民幣(約184億日元),項目佔地77畝,固定資產投資約1.4億美元,2021年上半年開工建設,2023年正式投產。
  • 日企回家路費報銷?明治:沒聽說、沒計劃、剛追加在華投資
    蘇州明治工廠 圖片來源:公司官網4月16日,中國商務部發言人高峰表示,儘管疫情對在華外資企業造成一定影響,但中國沒有也不會出現大規模外資撤離情況。外國投資者持續看好中國,在中國長期經營發展的信心和決心沒有改變。
  • 明治高價「低質」產品遭質疑
    明治華南新工廠落戶增城近日,明治就投資建設明治華南生產基地項目與增城區達成合作,該項目佔地77畝,固定資產投資約1.4億美元,計劃2023年底建成年產量約7.5萬噸的牛奶、乳飲料、酸奶等乳製品及食品點心生產基地,達產後年產值約13億元。
  • 中國奶源日漸緊缺,明治乳業18億元入股澳亞牧場
    4月16日,明治乳業(蘇州)有限公司網站發布一則對中國牧場的收購消息:為實現牛奶及酸奶業務在中國的可持續增長,明治乳業(蘇州)有限公司的100%投資者、株式會社明治與在中國從事牧場經營業務的AustAsia Investment Holdings Pte LTD.(下稱「AustAsia公司」)的股東-Japfa LTD.
  • 一年四次投資 明治加碼在華業務
    據該公司新聞顯示,新工廠位於上海市松江工業區,將在明治制果上海擴大用地的基礎上建設。該公司現時負責糖果的生產銷售及進口銷售,主營產品包括明治雪吻巧克力等。通過新建工廠,明治的中國冰激凌業務變為由2家工廠生產,產能將增至原來的約2.3倍。明治方面稱,目前明治中國的冰淇淋均由明治雪糕(廣州)有限公司負責生產。
  • 那拉乳業旗下「阿斯邁」報到,雲集差異化供應鏈隊伍再壯大
    就拿乳製品來說,人們比以往更加注重乳製品的營養成分、生產源頭以及新鮮程度。結合市場需求,雲集最近就推出了專注於乳製品的品牌「阿斯邁」,為會員提供新鮮、優質的乳製品。近日,雲集宣布和新疆伊犁那拉乳液集團有限公司(簡稱「那拉乳業集團」)達成合作,合作共同投資孵化新品牌「阿斯邁」。據悉,那拉乳業集團是一家集研發、生產、銷售、服務為一體的乳製品生產企業。
  • 一年四次投資 日本食品企業明治加碼在華業務
    預計該工廠2021年4-9月開工建設,2024年3月之前開始生產。據該公司新聞顯示,新工廠位於上海市松江工業區,將在明治制果上海擴大用地的基礎上建設。該公司現時負責糖果的生產銷售及進口銷售,主營產品包括明治雪吻巧克力等。通過新建工廠,明治的中國冰激凌業務變為由2家工廠生產,產能將增至原來的約2.3倍。明治方面稱,目前明治中國的冰淇淋均由明治雪糕(廣州)有限公司負責生產。
  • 前瞻乳製品產業全球周報第34期:娃哈哈成立兩家電商公司,宗慶後...
    光明獲上海首張高溫殺菌乳生產許可證日前,光明乳業股份有限公司下屬的上海永安乳品有限公司和上海乳品四廠有限公司獲得上海市首張高溫殺菌乳生產許可證。生產廠家「明治」今後將會把主要精力放在拳頭產品「OISHI牛乳」上,不得不忍痛割愛「明治牛乳」這一品牌。至此,曾經在學校夥食、澡堂等公共場所滋補過日本國民的該公司上市歷史最長的產品將從人們的視野中消失。
  • 前瞻乳製品產業全球周報第48期:遭遇做空!飛鶴逐條回擊質疑
    中國乳製品工業協會:「企業左右國家標準制定」不實據中國乳製品工業協會官方微信7月10日消息,針對網傳《深扒蒙牛、伊利6大罪狀,媒體不敢說,那就我來說》一文,中國乳製品工業協會發布聲明回應。聲明定性,「我們認為該文罔顧事實,刻意杜撰,用心險惡。不僅對蒙牛、伊利造成了不良影響和傷害,對中國乳業也是極大的傷害和抹黑。」
  • 日本明治史上最大筆收購押注中國乳業!18億拿下澳亞25%股權!
    日經中文網今日報導稱,這一金額是明治併購史上最大規模的出資。小食代粗略推算後發現,加上這筆交易,明治在不到一年內已宣布三筆有關中國市場的投資,投資總額在40億元左右。小食代介紹過,明治曾在2013年為中國市場的牛奶及酸奶業務定下KPI:2020年的銷售達到7億元。而在此次收購前不到一年的時間內,明治已先後兩次加碼中國的牛奶及酸奶產能。上個月,明治宣布投資1.485億元擴建位於蘇州的牛奶及酸奶生產線。
  • 為何加碼投資中國 日企:中國消費市場仍是最大吸引力
    日前,日本衝電氣OKI公司關閉了在中國的工廠,1000多名工人被遣散。有人擔心,是否日本政府於2020年4月推出的鼓勵和補貼在華日企回流本土的措施起了作用?亞洲最大的乳製品企業--日本明治將新投資金約103億日元在中國上海建設冰淇淋工廠,並在2024年3月之前啟動生產。明治在中國建設2家冰淇淋工廠,產能增至此前的2.3倍。此外,明治計劃2021年以後在蘇州、天津和廣州投產牛奶、酸奶和糕點等新生產線和工廠,積極強化在中國的生產規模。明治董事八尾文二郎表示,「今後10年包括糕點、乳製品和冰淇淋在內,10座工廠的規模將進入視野」。
  • 檢出放射性銫讓明治奶粉退出中國 如今斥資18億入股澳亞牧場
    來源:五穀財經日前,明治乳業(蘇州)有限公司發布了《關於收購澳亞牧場的AustAsia公司股權的通知》,作為明治乳業(蘇州)有限公司的100%投資者、株式會社明治(代表取締役社長:松田克也)現特此通知,為實現牛奶及酸奶業務在中國的可持續增長,株式會社明治與在中國從事牧場經營業務的AustAsia Investment Holdings
  • 前瞻乳製品產業全球周報第23期:光明乳業建乳品科學創新實驗室...
    廣西推進乳製品生產企業落實主體責任 22家企業遞交承諾書廣西壯族自治區市場監管局召開2019年全區乳製品生產企業提升乳製品質量安全公開承諾大會,以紀念《食品安全法》頒布實施10周年,強化政府監管責任,督促和引導乳製品生產企業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推動廣西乳品產業持續健康發展。
  • 乳業邁入漲價周期:伊利蒙牛打響頭炮 機構看好這些個股機會
    來源:第一財經原標題:乳業邁入漲價周期,伊利蒙牛打響頭炮,機構看好這些個股機會(附股)1月6日早盤,乳業板塊再度強勢上漲,截至發稿,鵬都農牧、莊園牧場、天潤乳業漲停,皇氏集團漲逾7%,金健米業、新乳業、燕塘乳業等多股紛紛跟漲。
  • 前瞻乳製品產業全球周報第67期:溫氏股份分拆乳業上市,優然牧業...
    中國成為土耳其乳製品出口第六大國據土耳其《世界報》報導,土乳製品於2020年5月獲得對華出口許可後,在5個月內對中國出口超過700萬美元,中國成為土乳製品出口第六大國。土漁業和動物產品出口商聯盟部門委員會主席思南·科澤坦(Sinan K?z?ltan)表示,獲得對華出口許可及開始向中國出口乳製品給土國內低迷的奶業提供了喘息機會。
  • 前瞻乳製品產業全球周報第29期:科迪乳業業績大變臉!曝拖欠貨款...
    蒙牛除武漢工廠外均已復工蒙牛公眾號2月28日表示,目前蒙牛全國近60家工廠除武漢工廠因疫情尚未復工外,其他工廠都在為保障武漢和全國各地市場正常供應。從除夕當天就開始加班加點生產,為全國產能的全面恢復打下了良好基礎。
  • 光明乳業董事長濮韶華:消費者對乳製品需求向新鮮純牛奶轉變
    來源:新浪財經11月6日消息,第三屆進博會期間,今日光明乳業董事長濮韶華在第十三屆「一帶一路」生態農業與食品安全論壇上表示,他們感覺到消費者對乳製品的需求,更多向純牛奶,尤其是新鮮純牛奶轉變。國家衛健委發布了相關膳食指導,提出「儘量保證每天一個雞蛋、300克奶及奶製品」,使得老百姓對乳製品尤其是鮮奶的需求激增,在濮韶華看來,這也給乳企帶來發展契機。早在2017年,光明乳業就與國家奶業科技創新聯盟共同實施優質乳工程;2019年,光明乳業推動「新鮮巴氏乳」國家標準出臺,推動活性物質指標成為新鮮巴氏乳的首要標準。
  • ...科學發展論壇舉辦 中國乳製品工業協會乳製品深加工專業委員會...
    為提升我國乳製品深加工產品的科技創新和研發能力,打破國產乳品原料被「卡脖子」的局面,優化產業結構,12月3日,中國乳製品工業協會與國際乳品聯合會中國國家委員會(CNCIDF)聯合在京舉辦乳製品深加工產品科學發展論壇並成立乳製品深加工專業委員會。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食品生產安全監督管理司稽查專員畢玉安出席並講話。
  • 宜品蓓康僖羊乳製品生產中心開工奠基 開啟中國乳業發展新篇章
    擴大羊奶粉生產規模 適應市場發展趨勢宜品乳業集團自成立以來,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在國家大力發展扶持乳製品行業振興的政策下,品牌在消費者當中口碑越來越高,特別是羊奶粉,產品市場佔有量逐年加大2020年的疫情使中國經濟面臨了巨大的挑戰,但隨著疫情逐步得到控制,乳製品行業成為恢復最快的行業之一。宜品乳業逆勢而上,實現了強勁增長,顯示出企業深厚強大的韌性和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