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26 21: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今年是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的關鍵之年、收官之年,臨夏市以「兩不愁三保障」回頭看和反饋問題整改為抓手,反覆「過篩子」、回頭看,確保各類政策措施不空掛、不打折、不變通,堅決啃下剩餘「硬骨頭」,全體一線幫扶幹部們主動沉下去,「人沉」+「心沉」,以「拼命三個月、大幹九十天」的作戰姿態,在全市範圍內強力推進脫貧攻堅掛牌作戰工作,以「一針見血式」的監督助推脫貧攻堅,以更大決心、更強力度堅決奪取脫貧攻堅最後勝利,兌現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軍令狀」。4月26日,臨夏市融媒體中心記者來到南龍鎮馬家莊村,對南龍鎮脫貧攻堅掛牌作戰工作開展情況進行了實地走訪。
臨夏市南龍鎮馬家莊村位於臨夏市南龍鎮中心,總面積約1平方公裡。全村共有耕地315畝,人均耕地面積為0.11畝。共有3個自然村,8個合作社,643戶2867人,農村低保10戶41人,五保戶5戶,全村經濟收入主要以勞務產業為主 2013年底全村共有建檔立卡戶61戶264人,貧困發生率為11%。從精準扶貧到脫貧攻堅的這五年,全村共計脫貧62戶291人,截止目前僅剩未脫貧戶一戶,貧困發生率下降為0.17%。
因病返貧是脫貧攻堅最難啃的硬骨頭之一。82歲的馬全子一家5口人,女婿李有有2015年因頭部摔傷,患有智力二級殘疾,兩個孩子都在上學,勞動力僅為女兒馬金花1人,是村裡唯一的一戶未脫貧戶。當記者來到他家中時,「大村長」馬春芳作為掛牌督戰的幫扶縣級領導正在老人家中入戶走訪,對低保兜底保障等各項政策落實情況一再反覆確認。
據了解,2019年該戶合計享受惠農政策28636元,在推進脫貧攻堅的進程中,高密度的幫扶力度讓馬全子一戶已於近日通過驗收,他一家的小康日子正在路上。
臨夏市南龍鎮馬家莊村駐村工作隊隊長 張林全:這位村民是我們馬家莊村未脫貧戶,也是剩餘的唯一戶。通過我們這幾年的幫扶,給馬金花介紹工作崗位,提供就業信息,動員她去建築工地打工,一年大概掙一萬多塊錢。另外,家庭主要收入還有兜底保障,屬於二類低保。
53歲的張玉錄是村裡唯一的一戶邊緣戶,這些年房屋有些破損,但一直沒有能力自行改善。
臨夏市南龍鎮馬家莊村駐村工作隊隊長 張林全:我們現在來的這一戶是我們馬家莊村唯一的一戶邊緣戶,這一戶我們列為邊緣戶,主要原因是住房特別的老舊,由於房子好多年沒有進行修繕就特別老舊,存在危險。經過去年和今年,我們兩年一直在動員,然後他就打算今年下定決心進行翻修,現在正在施工當中。
如今,在相關政策的幫扶下,他家的三畝小院外圍已經修好,擁有了安全放心的房屋,不僅僅是實現「居者有其屋」的夢想,更堅定了貧困群眾對生活的希望。
臨夏市南龍鎮馬家莊村建檔立卡戶 張玉錄:這個房子以前漏水,在政府的幫助下,我們新房子也修起來了,我們打心裡非常高興。
這些年,臨夏市南龍鎮馬家莊村大力發展村級產業,依託河州牡丹文化節、美食節等節會優勢,合力打造集文化旅遊、休閒觀光、馬術體驗為一體的魅力鄉村,鼓勵動員群眾大力發展集吃住遊玩為一體的農家院、住宿等鄉村旅遊特色產業,積極創建旅遊示範村,引導村民就近創業就業,擴大增收門路,以開發式扶貧與保障性扶貧相結合的方式,讓鄉親們儘快趕上全面小康的列車。
從脫貧攻堅決定性成就到全面勝利,不是輕輕鬆鬆一衝鋒就能打贏的。如今決勝脫貧攻堅已進入最後衝刺期,剩下需要攻克的都是"堅中堅""硬中硬"。越到最後越要緊繃這根弦,不能停頓、不能大意、不能放鬆,越是要保持一鼓作氣、頑強作戰,不獲全勝決不收兵的"硬核"作風,以更強的擔當、更高的本領,幫助群眾解決產業發展、就業增收等實際發展難題,以如期實現脫貧攻堅目標,兌現黨向全社會作出的莊嚴承諾。
記者:朱振斌 李洋洋 馬玉林 實習記者:何雅潔
原標題:《臨夏市南龍鎮馬家莊村:啃下「硬骨頭」決勝攻堅戰》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