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用心良苦,青春年少不會懂——《狗十三》

2020-10-09 仨魚說電影

在電影《狗B》裡,哦不,應該叫《狗十三》,看到李玩因為作天作地被她中國式嚴父幾個耳光幾腳踹在身上的時候,侍左竟意外覺得有些解氣。

經常有朋友在問孩子的教育問題,到底應不應該打孩子?

侍左君一向都是一個觀點,打之前先問問自己,你是想讓自己消消氣,還是想自己的孩子變得更好,如果是想消消氣,那不如想想除了打以外其他的方法。如果是想讓孩子變得更好,那考慮一下,打是不是真的有效果,如果真的有,那就打吧。

狗十三

導演: 曹保平

編劇: 焦華靜

主演: 張雪迎 / 果靖霖 / 智一桐 / 代旭 / 黃詩佳 / 更多...

類型: 劇情 / 家庭

製片國家/地區: 中國大陸

語言: 漢語普通話 / 西安話

上映日期: 2018-12-07(中國大陸) / 2013-10-11(華語青年影像論壇)

片長: 120分鐘

又名: 狗13 / 愛因斯坦和愛因斯坦 / Einstein & Einstein

故事開場,父女倆就因為學業的事情起了爭執。一個一意孤行的父親,擅自做主將女兒李玩的志願從物理改成了英語。而李玩這個受害者,又哭又鬧,對父親的示好視而不見。

一個被寵壞的小孩兒,對著父親發脾氣,還將父親的示好踩在腳下。

是不是被偏愛的時候總有些恃寵而驕?

直到父親把一隻可卡當作賠罪送到奶奶家。

最初看到小狗的李玩驚喜難以抑制,但得知這狗是父親送來的時候,立馬就表示自己不喜歡,讓奶奶給送回去。只是最終,李玩還是沒能抵擋住可卡的可愛攻勢,被攻陷了。不僅留下它,還起名愛因斯坦,這也有了電影的英文名《Einstein and Einstein》。

只是,為什麼會有兩個愛因斯坦?

身為中學生,李玩早出晚歸,遛狗的任務都是爺爺在幫她完成。在一次買菜的時候,愛因斯坦被別家小狗吸引走再沒回來過,這也直接導致了後來一系列的變故。

愛因斯坦的走失,讓李玩曾經壓抑的對父母的不滿徹底發洩了出來。

在她看來,走失的狗就同像她一樣,被一個家庭拋棄。而她在尋找的過程中不僅僅是在找狗,更是在為自己尋找一個溫暖的家,一群愛她的人。

只是在找狗的過程中,李玩的表現讓她看起來更像是一個歇斯底裡的病人。

滿街巷的瘋狂奔跑,路過能聽見狗叫聲的人家,也非要進去看人家的狗是不是愛因斯坦;爺爺在勸她的時候被她一把推倒在地,導致腳受傷,但回到家後的李玩依然沉浸在自己的悲傷世界之中,沒有對受傷的爺爺表現出一絲的關心,更是拒絕了奶奶對她的關愛。

直到愛因斯坦2號的出現。

李玩的後媽看全家人為了陪李玩找狗弄的心力交瘁,就索性找了另外一隻差不多的可卡過來,期望能騙過李玩。

但好景不長,很快李玩又一次因為狗的事情和家人起了衝突,甚至晚歸出去喝酒。

於是就出現了侍左君在開篇時提到的,李父將李玩一頓打的場景。看著自己的女兒晚歸,回家時手裡還拿著未喝完的啤酒,甚至當著自己的面去挑釁對瓶吹,哪個父親不生氣呢?

李父暴怒之下將李玩手中的酒瓶摁碎,然後拖著她去找外出尋她卻迷路的奶奶。

回到家裡,李父的憤怒並沒有減少,他看著家裡腳還綁著繃帶的父親,以及多年未出過門,卻要出門尋找孫女的母親,沒忍住,將怒火全部燒在了不懂事的女兒身上。他覺得悲哀,在自己女兒的眼裡,養育她長大的爺爺奶奶甚至還不如一隻狗。

李玩被一頓暴打之後,整理好自己,來到父親身邊,李父哭了。

侍左君相信那句老話「打在兒身痛在娘心」,老父親疼女兒也是一樣的。李父在此刻更像是一個不會疼愛女兒的木訥父親,無法用語言來表達自己內心的愧疚。經此一事,李玩也算徹底收起了自己的小性子,將乖巧聽話的面具戴的嚴嚴實實。

哪一刻的李玩最讓人覺得心疼呢?一定是在弟弟過生日的那一刻吧。

弟弟剛出生的時候,家裡長輩為了照顧李玩的感受,選擇了隱瞞。從爺爺給弟弟起名時就能看得出,這一家也算是重男輕女。畢竟給李玩起名是起著玩的,到了孫子的時候就必須要認真起才行。

最讓人難過的一幕,是爸爸帶著她和弟弟到早就訂好的餐廳,七大姑八大姨都圍繞著弟弟,親親抱抱舉高高。李玩在那一刻的強顏歡笑不知刺痛了多少人,燈光熄滅之後,李玩卸下偽裝,才露出她真正的疲憊。

而後與弟弟的共同生活之中,她對待弟弟的態度就像對待愛因斯坦2號的態度一樣,互不相擾最好,但這也無法阻擋弟弟在眾人期待中變得越來越張揚跋扈。

打奶奶,奶奶還能說著孩子太小不懂事,打狗的時候,狗可不在乎你是不是不懂事的孩子。愛因斯坦2號為此被送到狗肉火鍋店,儘管最後時刻李父心懷善念的將狗送入了流浪狗救助站,但是自從進站之後,愛因斯坦2號就再也沒有吃過東西。

李玩生活就真如此地難過和不容易,有了後媽又有了後爹嗎?

並沒有。

儘管李玩父母離異,父親再娶,但是從頭至尾都可以看的到,在這個重男輕女的家庭裡,所有人都在盡力照顧著她的情感體驗。

爺爺嘴上說著李玩是女孩,名字隨便取就行,但看到李玩因為丟狗而暴發出的情感,他也拖著年邁的步子,走街串巷的幫忙尋找;奶奶自始至終都是一個溫暖的存在,關心她吃的好不好穿的暖不暖,在她喝酒晚歸的時候,多年沒有出過門的奶奶也走出了家門去尋她回家;爸爸雖然在第一幕裡強行改了她的志願,但是知道女兒不高興的時候,第一時間就開始哄女兒開心,用錢不行就用寵物,打完女兒自己也要哭一鼻子;後媽為了不讓她知道弟弟的存在,從來不在家裡給兒子過生日,幾年的時間裡都不曾將兒子帶到李玩的面前,只是怕她知道了不高興,愛因斯坦1號走丟之後,立馬買了2號回來哄李玩高興。

這也是為什麼侍左君會說看到李父打李玩會覺得有些解氣。

生活並沒有讓人不如意到底層,小孩子眼裡總會先看到自己,然後其他的再也看不見。總有些時候,我們需要生活的一個巴掌才能清醒一些。

誰不是一邊失去一邊長大呢?

但長大成人到底是一個怎樣的過程?

是在一個個失控的巴掌之下,露出的違心的笑,戴上的偽善的面具;是在你終於讓自己對誰敞開心扉之後,卻被捅了一把帶著血槽的刀子;是對所有人都滿懷敵意,卻還要拼命討好的殘酷;是在眾人歡笑的時候,露出尚顯稚嫩的假笑;是那一筷子夾起,一口吞下的狗肉;還是聽到愛因斯坦2號死去消息時的那一聲「謝謝」?

沒有人注意到我們在哪一瞬間就忽然長大了,就好像一切都順其自然的發生了,我們也不知道,旁邊陪著我們長大的人會是什麼樣的感受。但成長的那一刻有多殘酷,誰也忽略不了。

歡迎關注公眾號「仨魚說電影」查看更多文章。有想要了解的電影劇集或影視明星嗎?回復留言,也許下期就有驚喜喲!!

相關焦點

  • 狗十三:以愛為名的暴力,被成人規則碾壓的青春
    電影《狗十三》由曹保平執導、豆瓣評分8.5、榮獲第64屆柏林電影節國際評委會特別獎以及第21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佳影片獎,被禁五年才上映。 單從片名來看,狗十三、狗13、狗B,是一種無聲的宣洩和反抗。2013年的《狗十三》,塵封五年之後,終於和我們見面了。
  • 《狗十三》:青春才是最大的懸疑,因為沒有人會知道答案!
    感謝您的閱讀,如果覺得本篇文章對你來說有幫助的話,別忘了點讚、評論、轉發和收藏哦 《狗十三》是曹保平的第三部電影,塵封五年後於2018年播出,在他一堆涉及犯罪、懸疑的作品中,當《狗十三》要播出時似乎顯得有些「小清新」,但是卻沒有人覺得它在片名中就透露著一股狠勁。
  • 狗十三豆瓣評分多少電影好看嗎 狗十三最新影評怎麼樣
    由曹保平導演,張雪迎主演的電影《狗十三》將於12月7日上映,該片被禁五年,豆瓣評分高達8.5分,此次終於能夠上映不少觀眾都倍感期待、狗十三豆瓣評分多少  目前電影《狗十三》在豆瓣上的評分為8.5分,該片2013年就已經製作完成,不過直到今年才在全國公映,目前該片定檔12月7日,上映之後可能豆瓣上的評分還會出現波動
  • 狗十三:那個神經病也許是世上唯一一個懂鳥語的人
    看《狗十三》的時候,我想起了年幼時候曾養過的一隻貓,幼年天真,有一隻貓就像是擁有整個世界,當我在它身上傾注全部的愛時,它卻被送人了,小小年紀的我卻在那一刻覺得世界崩塌了,那些大人都覺得不足掛齒的事情,在那時候卻讓我內心點點盈著豐碩的絕望。眾人青山綠水,哪懂你山河破碎如果青春有劇本,那麼每個人都安排得明明白白。
  • 《狗十三》——青春最真實的疼痛
    當叛逆的孩子轉變為成人眼中的「乖孩子」時,青春已經逝去了,留下的,只有成人才該有的世故。在父親還沒有重組家庭之前,李玩是父母的掌上明珠。但是,繼母生下弟弟後,這個家對於李玩來說,也許就是一個對她沒有任何感情的收容所。如果在別的電影裡,李玩的爸爸說不定是一個完美的爸爸。不賭博不酗酒,對妻子溫柔。對李玩也很有耐心,會經常誇獎她。。
  • 《狗十三》:豆瓣8.2分,青春到成人的血淚之路
    青春離去的時候,連聲道別都沒有2018年上映的《狗十三》,是由人稱「影帝製作機」的曹保平執導,張雪迎參演的一部青春期成長之路的影片,獲得豆瓣8.2的評分。整體看來,「愛因斯坦」的離開,就像是一場必然事件,就像是成長中的青春,它要走時,連一聲招呼都沒有,沒有道別的儀式。李玩因此打破了平靜的狀態,她在迷茫中找尋「愛因斯坦」,根本不知道它去了哪兒,她聽著狗的聲音都覺得像是自己的「愛因斯坦」。正如剛剛離去的青春,好像還在我們身邊,可是卻不再是它。
  • 《狗十三》:我們是怎麼一下子長大,與世界握手言和的?
    青春,總是充滿不確定性,複雜多變。有觀眾發表感言:"青春的沉重,不是每個人都懂的。"有的人,從小生活在充滿關愛、理解的家庭裡,所以有些疼痛,即使看到了,也不會有共鳴;有的人,物質上的愛雖不缺乏,精神上的愛卻是貧瘠的;由於缺愛,以至於那些缺失一旦找到替代的東西,便像紮根的刺,難以拔除。而一旦受到傷害,便是傷到骨子裡。
  • 影評|《狗十三》
    序言這部塵封五年的《狗十三》帶大家經歷了零零後、九零後的青春時期,在電影的類型上,《狗十三》的劇情稍微傾向於個人化、小眾化的作者電影。但在曹保平手中,《狗十三》又如同姜文導演的《陽光燦爛的日子》和馮小剛導演的《芳華》那般成為反映時代與社會的電影詩。
  • 希望你永遠都看不懂的一部電影,有一種青春,叫做狗十三
    希望你永遠都看不懂的一部電影,有一種青春,叫做狗十三不管你是十三歲,二十三歲,還是三十三歲,如果你看過這部《狗十三》,那麼都能從李玩的身上看到自己年少時期的影子。很多影評人說,這部《狗十三》是近幾年中國最好看的青春片。沒有俗套的校園霸凌,沒有早戀,更沒有那麼多狗血的橋段。但就是這樣一個平靜的、普普通通的故事,把一個叫李玩的少女從稚嫩到事故的蛻變赤裸裸的展現給屏幕前的你。像一把溫柔的劍刺進了觀眾最柔軟的地方,喚起了那份獨屬於青春最疼痛的回憶。如果你對這份回憶有興趣,下面就跟著小編一起走進《狗十三》的世界吧!
  • 《狗十三》就是你的「青春血淚史」
    時隔五年,曹保平拍的青春片,終於上映了。 沒錯,2018年12月7日上映的《狗十三》,被塵封了5年。
  • 再看《狗十三》,我想像個文化人一樣,水煮青春
    但是,我並不是那麼認同《狗十三》講述的主線僅僅是一個青春的路程而已。果真如此的話,我的心裡會有更多的失落吧。在我們的許多家庭觀念裡,許多人也都是經歷過「家長制」。這種沉重而又讓你不得不面對的「甜蜜」負擔,可能需要背負一生之久。
  • 《狗十三》:最不懂事的華語青春片
    當時來看,這部電影就是來給國產青春片正名的。然而,在無限期待中,它卻沒了聲音。五年間,它始終是無數影迷心裡的神秘之作,也始終是專業電影網站裡,難得一見的8分國產片。唯一的遺憾是,這五年,它依然密封,與大眾不得相見。畢竟,對於好作品而言,無法與觀眾見面,便是最大的悲哀。消失了五年,《狗十三》終於得見天日。
  • 《狗十三》影評:不要忘記被粗暴對待的青春
    看完《狗十三》,我突然想起賈樟柯點評《風櫃來的人》的一句話:「電影拍的是一群臺灣青年,但總覺得是在講我山西老家的那群朋友。」他談的是個體生命經驗的共通性,一部遠方的電影竟能召喚起記憶中的生活細節。我想每代人都有他專屬的青春片,《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和《陽光燦爛的日子》不可不謂耀眼,但《狗十三》才是我的《風櫃來的人》。《狗十三》從第一個鏡頭起就擊中了我,素顏的張雪迎頂著滿額頭的粉刺注視著攝影機。這是青春的證明,也預告生活中的許多事情就像粉刺一樣要浮出水面了。這扎眼的粉刺提醒觀眾這部電影的立場:不迴避、不矯飾。《狗十三》首先讓我熟悉的是片中的成長環境。
  • 《狗十三》中的狗是主要線索嗎?到底是保護動物還是少女的青春?
    《狗十三》作為一部劇情片,是由張雪迎、果靖霖、智一桐、曹馨月等人主演的,豆瓣評分8.2分,這部電影講述的是張雪迎飾演的女主李玩接二連三得狗失狗的故事,最後又與愛因斯坦重逢的故事。通過這部電影,大家可以看到全家人都有著男尊女卑的刻板思想,全家人對弟弟太過寬容,但是對李玩卻太過苛刻,這部電影曾慘遭禁播,播出以後便實力碾壓眾多傳統華語青春電影。電影裡有狗,但似乎並不是主要線索,狗的出現頻率佔比不大,但關於保護狗的內容倒是蠻多的,所以看到後半部分我很疑慮這到底是一部劇情片還是公益片。
  • 影向標:小題大做《狗十三》
    國產電影以往拍這種半大不大孩子的成長經歷,多是借這種特殊年齡的視角呈現某種歷史的見證,像《狗十三》這種直接叩問成長的「內痛」的電影還真不多。《狗十三》非常精細,也非常克制,但它的表達力度是無比強烈的,一些段落類型片式的剪輯語法不但沒有抽空反倒強化了冷靜的剖析力,而白水的BGM也增強了李玩內心裂痕的視聽可感度。
  • 《狗十三》:失物招領,你的青春
    影片簡介十三歲的少女李玩,因父母離異,父親再婚,與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父親送給李玩一隻狗,李玩對狗的態度從抗拒到接受再到喜愛,她給狗取名叫愛因斯坦,不幸的是,在一次爺爺遛狗的過程中,愛因斯坦走丟了,李玩瘋狂的尋找她的愛犬,與家庭產生了猛烈的衝突,李玩在矛盾中成長,漸漸學會怎麼去做一個懂事的大人,以至於最後與愛因斯坦在街上遇到時,一人一狗,不敢相認。
  • 感謝《狗十三》,讓我認識這位「老戲骨」
    作為一個有幸提前領略過影片全貌的人,我可以很負責任的說一句:《狗十三》是《陽關燦爛的日子》之後,最優秀的大陸青春片!  這讓我不禁有些唏噓,要是《狗十三》能早些年上映,恐怕張雪迎有機會出演不少其他名導的大銀幕作品,如今也許早就成為了新生代演技派的代表人物。
  • 豆瓣8.4:電影《狗十三》,我們真實的青春記憶
    — 點擊藍字關注青橙故事 —最近有一部被塵封五年的青春片《狗十三》,上映三四天就衝上了豆瓣8.4的評分,被稱為「中國最好的青春片」。 它也許不是預算最高的青春片,也不是明星最多的青春片,但卻一定是最真實的。 我們大多數人的青春,是偏科、長痘、想養狗。
  • 成長的代價——《狗十三》影評
    電影《狗十三》是由曹保平導演,張雪迎、果靖霖等人主演的一部劇情片。曾獲水晶熊單元國際評委會特別獎。此片名為《狗十三》,狗是引題,電影說的是一個丟狗找狗的故事,而十三是一個人成長開始的年紀,狗13的阿拉伯寫法則代表對成長這件事的看法。
  • 《狗十三》:被拉著「成長」的一代人
    近日,一部塵封五年的電影《狗十三》刷爆了我的朋友圈。有人說《狗十三》真實地揭露了我們這一代人的青春,但在我看來,《狗十三》透露出的正是中國式教育的弊端。這或許也是它被封禁五年的原因。狗和13連在一起,便是這個「狗13」的成人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