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和《漁歌子》

2021-02-19 丁中廣祥




























































































【往期回讀】

蔣勳細說紅樓夢 | 合集80回全

蔣勳新說紅樓夢 | 合集120回全

蔣勳這一代 | 合集7集全

蔣勳為你讀詩 | 合集40集全

本文素材綜合整理於網絡。圖文貴在分享,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如涉版權,請聯繫我刪除!謝謝!更多精品資源,可加我微信jddzzgx

文字:陳忠實     演播:李野默

他,熟諳歷史、古典詩文、武俠小說,練習內家拳,喜好宅在家裡;衣著考究,笑容燦爛,身份是副教授,看上去更像鄰家陽光大男孩。

他,是一個學術小生,一個操著南京普通話口音、文質彬彬、溫文爾雅的文武全才。

他,是從大學講臺躍入電視講壇的一匹「黑馬」,被稱為電視講壇之「鬼才」,人氣如易中天。他的粉絲給了他這樣的評價:「儒雅,風趣,他的每節課都像一首詩一樣。」2007年出現在江蘇城市頻道《萬家燈火》節目,開創了該節目收視率的第二新高;2009年10月,在《百家講壇》主講《大明名臣:風雨張居正》《大明名臣:抗倭英雄戚繼光》等;2014年7月,參加中央電視臺《中國成語大會第一季》《中國漢字聽寫大會第二季》擔任嘉賓;2016年1月,加盟貴州衛視《最愛是中華第三季》擔任導師;2016年2月,參加中央電視臺《中國詩詞大會第一季》擔任嘉賓;2017年8月,參加河北衛視《中華好詩詞第五季》擔任大學士;參加山東衛視《國學小名士》擔任導師;參加深圳衛視《詩意中國》,與趙普、龐瑋共組「詩意團」……

他,生於1972年,祖籍江蘇丹陽。中國古典文學與文化專業博士,漢語言文學博士後,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江寧織造博物館館長、南京明清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另任國務院僑辦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國際華文教育指導委員會委員,江蘇地域文化研究會副會長,中國文章學會常務理事。


【詩人簡介】

張志和(732年-774年),字子同,初名龜齡,號玄真子,祖籍婺州金華(今浙江金華),先世因「不忍坐視民患」,棄官隱居黟縣赤山鎮(今祁門縣祁門鎮)石山塢,又遷潤田張村庇。唐代詩人。三歲就能讀書,六歲做文章,十六歲明經及第,先後任翰林待詔、左金吾衛錄事參軍、南浦縣尉等職。後有感於宦海風波和人生無常,在母親和妻子相繼故去的情況下,棄官棄家,浪跡江湖。唐肅宗曾賜給他奴、婢各一,稱「漁童」和「樵青」,張志和遂偕婢隱居於太湖流域的東西苕溪與霅溪一帶,扁舟垂綸,浮三江,泛五湖,漁樵為樂。唐大曆九年(774年),張志和應時湖州刺史顏真卿的邀請,前往湖州拜會顏真卿,同年冬十二月,和顏真卿等東遊平望驛時,不慎在平望鶯脰湖落水身亡。著作有《玄真子》十二卷三萬字,《大易》十五卷,有《漁夫詞》五首、詩七首傳世。

首句「西塞山前白鷺飛」,「西塞山前」點明地點,「白鷺」是閒適的象徵,寫白鷺自在地飛翔,襯託漁父的悠閒自得。次句「桃花流水鱖魚肥」意思是說:桃花盛開,江水猛漲,這時節鱖魚長得正肥。這裡桃紅與水綠相映,是表現暮春西塞山前的湖光山色,渲染了漁父的生活環境。三四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描寫了漁父捕魚的情態。漁父戴青箬笠,穿綠蓑衣,在斜風細雨中樂而忘歸。「斜風」指微風。全詩著色明麗,用語活潑,生動地表現了漁父悠閒自在的生活情趣。

音頻:


相關焦點

  • 酈波:張志和《漁歌子》
    另任國務院僑辦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國際華文教育指導委員會委員,江蘇地域文化研究會副會長,中國文章學會常務理事。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傳播中華經典,弘揚中華文化大家好,今天我們來賞析一下張志和的名作《漁歌子》。
  • 《漁歌子》裡的張志和究竟在釣什麼?|專欄
    文/賴建平我校聶老師執教《漁歌子》。張志和是否在「釣一種期望」?他究竟在釣什麼?何處才是《漁歌子》真正的深度呢?帶著深深的疑惑,課後我查閱了很多相關的資料。目前能夠找到的張志和生平資料極為有限,以唐顏真卿《浪跡先生玄真子張志和碑銘》最為齊全和權威。
  • 道士詞人張志和,一首《漁歌子》,描繪出仙境般的畫卷,令人神往
    例如,張志和的《漁歌子·西塞山前白鷺飛》:「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張志和說,西塞山前白鷺在自由地翱翔,江岸桃花盛開,江水中肥美的鱖魚歡快地遊來遊去。漁翁頭戴青色鬥笠,身披綠色蓑衣,冒著斜風細雨,悠然自得地垂釣,連下了雨都不回家。
  • 為何張志和的《漁歌子》備受推崇?
    我們今天要講的是另外一個著名詞人,他寫下了五首表現漁父隱逸生活《漁歌子》,直接開啟了一個漁父詞的時代,引得後世文人墨客競折腰爭相模仿。唐宋以後許多著名文人大多都模仿過他的風格,寫過「漁父詞」,如南唐後主李煜,宋朝大詞人蘇東坡等,直到元明清三代,還一直有詩人模仿和應和。更為重要的是,此人的「漁父詞」竟然成為一種文化產品,傳入了日本。
  • 你還在讀古詩《漁歌子》嗎?
    女兒每天都有背誦唐詩的任務,今天打卡的內容是張志和的《漁歌子》。島主於是糾正「這《漁歌子》可不是唐詩,它是唐代流行的教坊名曲!」女兒有些疑惑,在她看來這就是一首古代人寫的詩。《漁歌子》 唐 張志和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乍看全文的確會誤以為這是一首詩,那麼我們怎麼知道這是一首唐代的教坊名曲呢?要看《漁歌子》裡的「子」字,這裡的「子」就是曲子的意思。
  • 【小馬學詩詞】漁歌子
    【小馬學詩詞】第二節 漁歌子【簡介】始於唐代的詞體之一,也稱「漁父」、「漁父樂」,原為唐教坊曲名,後人據此填詞,成為詞牌名,是文字最少的詞牌之一。【詞譜】平仄平平仄仄平(韻腳)平平平仄仄平平(韻腳)平仄仄仄仄平(韻腳)平平仄仄仄平平(韻腳)【詞例】1、唐代詩人張志和
  • 詞牌/漁歌子《人生八雅》
    【漁歌子 *人生八雅*】 【漁歌子 琴】一曲高山對月彈, 子期無語靜聽弦。 風瑟瑟,水潺潺, 任憑十指話前緣。二 【漁歌子 棋】一紙平分兩座城, 大軍持守各西東。 追將帥,堵卒兵。 江山盡在掌中贏。 三 【漁歌子 書】 一筆飛花氣勢雄, 指尖旋轉縛蒼龍。 山挺峻,水奔騰, 墨香世界韻無窮。
  • 《三十而已》張志是誰演的 張志和王漫妮最後結局揭曉
    近日,電視劇《三十而已》正在熱播當中,其中王自健扮演的張志備受大家的關注,張志和王漫妮最後走到一起了嗎?他們有感情線嗎?一起來看一下具體情況。 三十而已張志是誰演的 電視劇《三十而已》張志是由王自健扮演的。
  • 三十而已:梁正賢未必真下線,張志和姜辰王漫妮會選誰?結局意外
    目前來看,張志和姜辰這兩個人的人品都還不錯,也都很喜歡王漫妮。而傷害王漫妮的梁正賢,已經很多集沒有出現,他真的領盒飯了嗎?王漫妮最終又會和誰在一起呢? 梁正賢、姜辰、張志這三個人各有優缺點,追劇的觀眾大多會猜測,王漫妮最終會在張志和姜辰中二選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