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鰻魚特別讀者:
點擊上方第二個「大西洋鰻魚」→主頁右上角菜單欄→設為星標
——片子太不尊重「史實」,「朝鮮」明明是中國給他們起的名字,這幫韓國人太自大了,抵制韓劇!!!
??
這是Q&A鰻魚問答的第三十一期。
Q&A鰻魚問答是一個小板塊——對於大家留言較多,圍繞全球文化而不限於旅行、歷史地理、職場、留學等領域的問題,進行我的角度的解讀。
老慣例,原題如下:
很多人十分喜歡日本戰國的歷史的原因是什麼?RT,甚至有時候感覺有時候一些國人對於日本戰國的了解和喜愛超過了中國的戰國歷史。
以下是正文:
在「大一統」思維根深蒂固的中國,人民很少有機會去接觸這種「城邦割據」的政治歷史文化。
中國的4000年歷史裡其實也有這樣的階段,但因為我們的特殊國情與ZZ需要,五代十國以及東晉南北朝的很多歷史是遊戲,電視劇的禁區,就像南北宋這種事實上的「後三國」,「五國分裂」的時期,我們也要用大一統來定義它。
甚至,從某一年開始,南宋題材的遊戲和電視劇基本不讓過審。其實南宋末年天下局勢我覺得可能是中國歷史上最悲壯與波瀾壯闊的年代,蒙、金、西遼、大理、宋、西夏、高麗,這麼多國家的抗爭與滅亡,合縱與連橫,在戲劇表現上該有多麼強烈的劇情衝突與吸引度——比起被咀嚼了萬遍,從第一代到第7代皇帝,每個人的嬪妃都被中國人已經摸得清清楚楚的清宮戲,宋末元初那一段華夏土地上的歷史,可以寫的故事,權謀,悲壯與情仇,可實在是太多太多了。
來自 知乎@史圖館小時候喜歡玩武俠角色扮演遊戲。除了與歷史緊密貼合的對岸的《軒轅劍》系列遊戲,我還非常喜歡的更加純正大陸產的單機遊戲《劍俠情緣》,後來沒出第三代第四代,比起IP被商業化被利用的淋漓盡致的《仙劍奇俠傳》,我尤其為世界觀更真實與宏大的《劍俠情緣》覺得可惜。
這個系列遊戲的主題就是「南宋漢人抗金」。
在隨便一個IP都可以融到巨資,輕鬆在中國影視市場圈錢的黃金時代,為什麼《劍俠情緣》卻默默無聞,它創造的那個劇情宇宙不被現在更年輕一代的中國人所知曉,也不讓更大張旗鼓的宣傳與商業化呢?
因為它講的南宋時期的家國情仇太敏感了,而現在是嶽飛抗金都不能說是民族英雄的,獨孤劍和南宮飛雲又怎麼能火起來呢?
以上是第一個原因。
第二,既然大家主動被動都是接受的「大一統文化」,自然就有人會對與之截然相反的家主城邦式的割據政治文化感興趣。
而在當今世界的強勢文明裡,只有兩個區域有關於這方面豐富的題材和歷史進程,一是歐洲,二就是日本。
歐洲離我們太遠,人種長相都有差別,很多文化很多習俗我們做不到感同身受,而一衣帶水的東亞日本我們則親近得多——地理上,人種上,歷史交流上都有千絲萬縷的聯繫。
所以,在網絡上,一部分對「日本戰國文化」親近而狂熱的中國同胞就出現了,這是自然而然的進程——去了解日本的戰國文化,只是我們對「家主城邦」,「反大一統」的文化希望有更深體會的一種投射,其實我們自己也擁有過。
有個有趣的對比就是,上述這些歷史和地緣背景,同為東亞的韓國人情況也類似,但對於「日本戰國歷史」的熱愛與推崇,韓國卻比中國表現得要弱。
為什麼?
同作為東亞國家,韓國只滿足上述我說的兩個原因的第二個,不滿足第一個原因。
因為現代韓國是一個民族國家,所以它的大量電影、電視與遊戲都是講朝鮮王朝抗倭抗清,高麗抗女真抗元抗遼抗倭抗明,(他們以為的)高句麗與新羅抗唐這樣的歷史題材。
他們從小浸染這樣的影視作品,對這樣的亂世分裂題材很熟悉,也不忌諱。比起被隔離的中國人,這也一定程度上減弱了韓國人對日本戰國文化的狂熱程度。
韓國電影《南漢山城》仔細想想,很有趣。
最後附上一篇星球上被刪除的類似的感想。
最後,我非常推薦大家有空時看看這一部韓劇《六龍飛天》。
不僅讓你能清晰的梳理和理解李氏朝鮮的建國史,而且從別國的歷史中,也能更清楚的學習到自己國家,在那片亂世裡的真實歷史(有沒有中國電視劇告訴過你,元末發源於中國中原的一個紅巾軍起義,裡面的一支流寇竟然能打到東北,最後進入朝鮮半島攻佔了高麗首都開城,差點滅亡了鄰國的故事?)。
- 相關文章 -
在公眾號對話框
回復「內卷」,提取閱讀《東亞人為什麼活得這麼累?》
作者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籤約作者
也歡迎大家在右下角點擊一下「在看」哦
我每天會在知識星球發表若干條關於世界人文,歷史地理,投資理財,職場就業,自由職業等領域的思考與感想,歡迎你也過來坐坐,點擊「閱讀原文」就可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