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這麼多中國人會如此沉迷日本戰國的歷史?

2021-02-08 大西洋鰻魚


成為鰻魚特別讀者

點擊上方第二個「大西洋鰻魚」→主頁右上角菜單欄→設為星標


——片子太不尊重「史實」,「朝鮮」明明是中國給他們起的名字,這幫韓國人太自大了,抵制韓劇!!!


??


這是Q&A鰻魚問答的第三十一期


Q&A鰻魚問答是一個小板塊——對於大家留言較多,圍繞全球文化而不限於旅行、歷史地理、職場、留學等領域的問題,進行我的角度的解讀


老慣例,原題如下:

很多人十分喜歡日本戰國的歷史的原因是什麼?


RT,甚至有時候感覺有時候一些國人對於日本戰國的了解和喜愛超過了中國的戰國歷史。

以下是正文:


在「大一統」思維根深蒂固的中國,人民很少有機會去接觸這種「城邦割據」的政治歷史文化。

中國的4000年歷史裡其實也有這樣的階段,但因為我們的特殊國情與ZZ需要,五代十國以及東晉南北朝的很多歷史是遊戲,電視劇的禁區,就像南北宋這種事實上的「後三國」,「五國分裂」的時期,我們也要用大一統來定義它。

甚至,從某一年開始,南宋題材的遊戲和電視劇基本不讓過審。其實南宋末年天下局勢我覺得可能是中國歷史上最悲壯與波瀾壯闊的年代,蒙、金、西遼、大理、宋、西夏、高麗,這麼多國家的抗爭與滅亡,合縱與連橫,在戲劇表現上該有多麼強烈的劇情衝突與吸引度——比起被咀嚼了萬遍,從第一代到第7代皇帝,每個人的嬪妃都被中國人已經摸得清清楚楚的清宮戲,宋末元初那一段華夏土地上的歷史,可以寫的故事,權謀,悲壯與情仇,可實在是太多太多了。

來自 知乎@史圖館

小時候喜歡玩武俠角色扮演遊戲。除了與歷史緊密貼合的對岸的《軒轅劍》系列遊戲,我還非常喜歡的更加純正大陸產的單機遊戲《劍俠情緣》,後來沒出第三代第四代,比起IP被商業化被利用的淋漓盡致的《仙劍奇俠傳》,我尤其為世界觀更真實與宏大的《劍俠情緣》覺得可惜。

這個系列遊戲的主題就是「南宋漢人抗金」。


在隨便一個IP都可以融到巨資,輕鬆在中國影視市場圈錢的黃金時代,為什麼《劍俠情緣》卻默默無聞,它創造的那個劇情宇宙不被現在更年輕一代的中國人所知曉,也不讓更大張旗鼓的宣傳與商業化呢?

因為它講的南宋時期的家國情仇太敏感了,而現在是嶽飛抗金都不能說是民族英雄的,獨孤劍和南宮飛雲又怎麼能火起來呢?


以上是第一個原因。


第二,既然大家主動被動都是接受的「大一統文化」,自然就有人會對與之截然相反的家主城邦式的割據政治文化感興趣。

而在當今世界的強勢文明裡,只有兩個區域有關於這方面豐富的題材和歷史進程,一是歐洲,二就是日本。

歐洲離我們太遠,人種長相都有差別,很多文化很多習俗我們做不到感同身受,而一衣帶水的東亞日本我們則親近得多——地理上,人種上,歷史交流上都有千絲萬縷的聯繫。

所以,在網絡上,一部分對「日本戰國文化」親近而狂熱的中國同胞就出現了,這是自然而然的進程——去了解日本的戰國文化,只是我們對「家主城邦」,「反大一統」的文化希望有更深體會的一種投射,其實我們自己也擁有過。

有個有趣的對比就是,上述這些歷史和地緣背景,同為東亞的韓國人情況也類似,但對於「日本戰國歷史」的熱愛與推崇,韓國卻比中國表現得要弱。

為什麼?

同作為東亞國家,韓國只滿足上述我說的兩個原因的第二個,不滿足第一個原因。

因為現代韓國是一個民族國家,所以它的大量電影、電視與遊戲都是講朝鮮王朝抗倭抗清,高麗抗女真抗元抗遼抗倭抗明,(他們以為的)高句麗與新羅抗唐這樣的歷史題材。

他們從小浸染這樣的影視作品,對這樣的亂世分裂題材很熟悉,也不忌諱。比起被隔離的中國人,這也一定程度上減弱了韓國人對日本戰國文化的狂熱程度。

韓國電影《南漢山城》

仔細想想,很有趣。

最後附上一篇星球上被刪除的類似的感想。

最後,我非常推薦大家有空時看看這一部韓劇《六龍飛天》。

不僅讓你能清晰的梳理和理解李氏朝鮮的建國史,而且從別國的歷史中,也能更清楚的學習到自己國家,在那片亂世裡的真實歷史(有沒有中國電視劇告訴過你,元末發源於中國中原的一個紅巾軍起義,裡面的一支流寇竟然能打到東北,最後進入朝鮮半島攻佔了高麗首都開城,差點滅亡了鄰國的故事?)。

-  相關文章  -

在公眾號對話框

回復「內卷」,提取閱讀《東亞人為什麼活得這麼累?》



作者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籤約作者


也歡迎大家在右下角點擊一下「在看」哦


我每天會在知識星球發表若干條關於世界人文,歷史地理,投資理財,職場就業,自由職業等領域的思考與感想,歡迎你也過來坐坐,點擊「閱讀原文」就可加入。

相關焦點

  • 日本人為何如此沉迷中國歷史?
    其實,如果說到日本人最喜愛的一段中國歷史,那就不得不提三國時期。日本人有很多都是三國粉絲,他們比起日本史更喜歡三國。講述中國歷史的三國為何在日本人氣如此之高呢?日本人也對此進行了一系列的探究,今天就讓我們揭曉謎底吧——1.日本人は三國志が好きな理由!1.日本人喜歡三國志的理由!
  • 日本戰國史的魅力何在? | 青年維也納
    不過,還是有很多人不理解:日本戰國史這段發生在日本,又發生在古代的歷史,到底對我們現代中國人有什麼實際意義呢?很多人之所以對歷史缺乏「共感」,主要原因依然是缺乏代入感,很難理解某個歷史人物為什麼要做這樣的事情,更不明白做了這些事情會導致一種什麼樣的結果。如果想讓更多人喜愛上歷史,就必須重塑彼時的權力格局,了解具體某個人的心路歷程,詳盡介紹該地的文化習俗,那麼便能理解一個人物為何做出那種人生選擇。
  • 國土面積30萬平方公裡,卻分成68個國家,日本戰國戰爭是村戰?
    與中國春秋戰國規模相比,日本戰國什麼水平,等同於村戰?一直以來,日本這個鄰國都讓中國人又愛又恨,愛的是他們獨特的和風民俗以及保存良好的「偽儒學」文化,恨的則是那股子自大、驕狂、欺軟怕硬的武士道精神,以及他們所謂的戰國歷史。
  • 為何日本戰國歷史上名將無數?其實真正牛的是日本遊戲公司!
    hello,大家好,感謝觀看聊遊齋,我是齋長相信玩過《信長之野望》《太閤立志傳》《戰國無雙》這類遊戲的朋友都知道,在日本戰國史上有很多的歷史名將,其名聲與數量甚至要比中國歷史上的名將還要高上一籌。這就令我相當不解,日本論面積,頂多就相當於中國一個小省之大,怎麼就冒出這麼多牛逼的名將。
  • 顏值與才能雙一流,日本戰國歷史上的孔明周瑜
    「戰國時代」在中國歷史上和日本歷史上都有這麼一段歷史,只是時間上相差很遠。我們歷史上的戰國時代是秦朝之前的春秋戰國時期,特指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以秦、魏、趙、韓、齊、燕、楚,七個大國爭雄天下到秦國滅其他六國統一華夏這段歷史。
  • 戰國歷史為什麼沒有三國火?
    第一,戰國很久遠,三國相對較近,史料有差別。這其實造成一個問題就是,戰國時期流傳下來的名人故事都是片段式的,不如三國完整。很多戰國時期的名人都是曇花一現,此後再無可考。畢竟戰國史官是稀缺資源,不可能將很多人詳盡記述,包括各國的君王也不例外,若不是有偉大史學《史記》的強力推進,戰國的歷史更是艱難。
  • 日本終於對《三國》下手!日本搶奪中國歷史!拍完戰國!拍三國!
    2019年,一部以中國春秋戰國時期為背景的漫改熱血電影《王者天下》火爆日本。成為日本近年來票房最高的真人漫改電影。如若只看《王者天下》的畫面,你肯定會認為這是一部中國拍攝的古裝戰爭大片!但是,這卻是一部地地道道的日本電影!
  • 中國人納悶:為什麼日本便利店這麼受歡迎?他們的回答原因很實在
    日本是一個把很多產品都做的非常好的一個國家,去日本我們會震驚於這個國家為什麼如此乾淨整潔,日本的文化也是深受我們國家年輕人的喜愛,各方面都做的很好,這應該與日本人匠心精神有關,才能把很多都做的非常的好。
  • 好書推薦 |《日本戰國演義——天下布武》——回顧神奇國度傳奇歷史
    玩這款遊戲的好處在於,既可以在閒暇時放鬆一下,也可以在玩樂中學到歷史知識。遊戲中一次次觸發遊戲事件的過程,也是一一次次對日本當時歷史時期漸進式了解的過程,漸漸的我對日本戰國歷史的那些人、那些事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 戰國時期的日本人為什麼只吃米飯不見吃菜?
    即使在奈良時代(公元710-794年),農業仍然依賴原始工具:沒有足夠的土地種植農作物,灌溉技術低下,種種因素的限制使得當時的日本頻頻發生農作物歉收甚至饑荒。還是到了鎌倉時代 (公元1185-1333年)和中世紀,日本農業才出現雙作制(一塊地上同時種2種作物)以及經過改良的作物種子。為了應對這種食物匱乏的局面,當時日本人一天只吃兩餐。
  • 戰國時代的變法為何如此之多?原因何在?
    ———《 商君書·更法》 說起變法,大家首先想到的應該就是春秋戰國時代,確實,春秋戰國時代是中國古代歷史社會發展進程中變法改革的黃金時段,在那一歷史時期,幾乎每一個諸侯國都曾經進行過變法。 變法的領域也十分的寬廣,形式多種多樣,為後世人們的發展提供了各式各樣的選擇,也讓文化擁有了多樣性,讓政治形勢更加豐富多彩。
  • 日本人超愛中國春秋戰國時代!
    那是一位年輕的日本女性。       「明子,你熟悉中國吧。讀過《孟嘗君》嗎?真是太有意思啦。我完全被中國歷史迷住了」       她說的《孟嘗君》是日本作家宮城谷昌光的作品。宮城谷寫過很多以中國歷史為題材的作品,全都很受歡迎。       我的朋友是個普通的日本上班族,既沒有去過中國,也沒學過中文。但在讀完《孟嘗君》之後,完全成為中國史愛好者。
  • 日本的戰國武將究竟長啥樣?
    說到日本歷史,大概在國人心目中,特別是80,90後心中,受長年以來鋪天蓋地的動漫和遊戲刷屏的影響,想必最具有魅力的兩個時代應該就是幕末和戰國吧
  • 【小歷史】日本戰國織田信長傳
    織田信長大概是知名度最高的日本戰國人物,他的橫空出世打破了原本紛亂無休的日本戰國,令日本走向統一。
  • 二世而亡的秦朝,為什麼會在中國人心中佔有如此重要的位置?
    讓我不由得疑惑,統一後僅僅39年就二世而亡的秦朝,到底憑藉什麼,在中國人心中佔據如此重要的位置?先不說「書同文」「車同軌」等秦朝眾所周知的貢獻。要說秦朝對後世最大的貢獻,那就是基本劃定了古代封建社會的版圖,完成了「統一」的歷史壯舉。統一文字,度量衡,使其成為一個民族的基礎,把原本四分五裂的戰國凝聚成一塊。
  • 盤點日本戰國時代的動畫
    日本的戰國時代雖然在規模上無法與中國的戰國時代或三國時代相比,但是同樣在歷史上也留下了非常多精彩的故事。
  • 為什麼日本人如此痴迷三國?
    如果你愛玩遊戲,很可能玩過或者聽說過日本遊戲公司出品的三國題材遊戲。這篇文章,就將主要從影視劇和遊戲角度,看看日本人對三國文化有多痴迷。2019年5月份時候,作為CA最新的「全戰」系列作品,《全面戰爭:三國》讓這家英國工作室在國內聲名大噪,本來中國玩家就對三國題材有著獨特的情懷,自然紛紛掏出錢包,買買買了。
  • 【日本戰國是如何打仗的】兵種篇
    對於【日本戰國到底是如何打仗】的這個大話題,我想通過一個系列來分享,分為【兵種篇】、【軍陣篇】和【陣法篇】三篇,內容基本來源於動漫、遊戲、影視、紀錄片和論壇等,我進行整理評述加一些個人見解,奉送給同好。【兵種篇】
  • 【歷史梗】日本戰國系列:天下布武
    5分鐘記住一個歷史故事和概念,我是無雙。
  • 漫談戰國三英傑歷史往事
    日本戰國時代就如中國古代戰國時期一樣,風起雲湧一時間英雄人物輩出。最有名當屬戰國三英傑——織田信長,豐臣秀吉及德川家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