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00後」傳承傳統民俗:因熱愛走到一起

2021-01-07 中國新聞網

福州錦麟軒八將團團長黃杜飛正在給「00後」團員畫臉譜。 呂明 攝

中新網福州7月19日電 (葉秋雲)「啪!」7月18日,福建省福州市倉山區蓋山鎮葉廈村的福極聖宮內,木板敲擊地板的聲音響起,一群青年人正在練習福州傳統民俗陣頭「八家將」的舞蹈。

「手的姿勢要擺到位」「眼神,眼神要看著對方」……「95後」福州八家將民俗舞蹈傳承人黃杜飛,指導著這群「00後」跳起「八家將」舞蹈。對於每個神情、手勢、動作,他都嚴格要求。

福州錦麟軒八將團團長黃杜飛正在教「00後」團員跳八家將舞蹈。 呂明 攝

出生於2003年的孫彥哲是安徽人。他告訴記者,小時候來到福州就接觸了這些傳統民俗文化,「後面認識了師傅(黃杜飛),他向我介紹『八家將』,聽著挺感興趣的,就想練一下、試一下。」

這一試,就是兩年時間,孫彥哲把課餘時間都用來了練習「八家將」舞蹈。「練的時候是挺辛苦的,但是,因為喜歡,就想把它一直傳承下去。」他說。

說到傳承,作為福州「本地人」的王鑫傑更有「使命感」。他說,小時候經常跟著家裡長輩參與村裡的遊神活動;現在,自己學了這個以後,發現老一輩傳承這些東西挺不容易的。

在福建省福州市倉山區蓋山鎮葉廈村福極聖宮內,「00後」青年正在練習八家將舞蹈。 呂明 攝

「跳『八家將』舞蹈已經成為我的一種愛好。」王鑫傑表示,今後,他可能會去做其他的事情,但他不會放棄傳承這一民俗文化。

「『八家將』發源於福州市臺江區,很遺憾的是,目前在福州沒有得到很好傳承,反而在臺灣地區十分盛行。」黃杜飛表示,作為一名民俗文化愛好者,他希望將「八家將」信俗文化推廣出去,讓更多人了解和知道。

隨著對福州傳統民俗文化的了解,一個念頭在黃杜飛的腦海裡不停打轉,「我想成立一個屬於我們年輕人的福州八將團。」

在福州市倉山區蓋山鎮葉廈村福極聖宮內,一群「00後」青年正在練習八家將舞蹈。 呂明 攝

而後,他在社交媒體上結交了一群來自廣西、安徽、江西等地,卻同樣熱愛福州傳統文化的「00後」。2018年4月,福州錦麟軒八將團成立,致力傳承、弘揚福州八家將信俗文化。

由於記載「八家將」舞蹈的文獻不多,他們只能根據僅有的資料和老一輩的口述進行舞蹈訓練。而臉譜的繪製及其保存的方法沒有任何文獻可以查詢,這讓黃杜飛無從下手。

「後來通過網絡,結識了臺灣地區同樣喜歡『八家將』民俗文化並為其傳承付出努力的一些老師。」黃杜飛告訴記者,在他們的幫助下,學會了臺灣「八家將」臉譜畫法及其保存的方法。

2019年2月福州錦麟軒八將團迎來成立後的首次公演,臺灣信俗文化愛好者鄭小將在公演前特意從臺灣來到福州,給予具體指導。同年中旬,他再次來到福州,親授臉譜方面的知識。

在7月4日舉行的「神彩飛揚,追夢未來」閩臺青年信俗文化季活動上,這群「00後」青年帶來了八家將舞蹈表演。 呂明 攝

如今,福州錦麟軒八將團已參加大大小小的活動十餘場。黃杜飛表示,希望通過這些活動,能讓更多人了解「八家將」信俗文化;希望兩岸攜手,將「八家將」信俗文化發揚光大。

福極聖宮內,風扇不停轉著,一段舞蹈下來,團員們汗流浹背。黃杜飛說,團隊成員都很年輕,大家因為對傳統文化的熱愛而走到一起,也一直堅守著這份傳承傳統文化的初心。(完)

相關焦點

  • 福州「00」後高中生執著八家將民俗 自發練習傳承技藝
    只見,小夥子們動作乾淨有力,眉目傳神,他們都是「00」後的八家將民俗愛好者,目前都還在讀高中。每到周末和寒暑假,他們便聚在一塊勤加練習。7月18日,記者來到了福州市倉山區蓋山鎮葉廈村,領略原汁原味的福州八家將風採。  【解說】八家將是發源於福州臺江,盛行於臺灣民俗廟會的傳統陣頭。出生於2003年的孫彥哲是一名高一的學生,學習八家將舞蹈兩年,目前也是這支名為錦麟軒八將團的一名隊長。
  • 福州「00後」痴迷的「八家將」,到底是什麼?
    福建省福州市倉山區蓋山鎮葉廈村福極聖宮內響起一聲木板敲擊地板的聲音,一群青年正在進行福州傳統民俗陣頭——八家將舞蹈練習。「手的姿勢要擺到位」「眼神,眼神要看著對方」……這一天,「95後」福州八家將民俗舞蹈傳承人黃杜飛正在指導這群「00後」青年跳八家將舞蹈,每個神情、手勢、動作,他都十分嚴格。
  • 「95後」迷戀「福州八家將」 帶領「00後」苦練民俗技藝
    廈門網訊 據福州晚報報導(見習記者 林雅 林雙偉 實習生 張婉緣 文/攝)臉譜彩繪精緻,隊形臺步似舞蹈,身段動作如武術……日前,臺江區上下杭城音國學館,一場閩臺青年信俗文化季活動吸引了超過51.3萬海內外網友觀看,其中「福州八家將」民俗表演尤其精彩。  令人驚奇的是,表演者是清一色的「00後」,來自福州錦麟軒八將團。團長是一名「95後」,名叫黃杜飛。上周六,記者採訪了他。
  • 福州"茶幫"傳承百年民俗 端午拜媽祖傳播茶文化
    中國網6月13日訊 福州是海上絲綢之路重要發祥地之一,這裡曾上演了無數拼搏開拓海上絲綢之路的故事,「茶幫拜媽祖」便是福州對外貿易繁榮的見證。6月9日,恰逢傳統端午佳節,「茶幫拜媽祖」祭祀典禮於三坊七巷舉行,兩百年前福州茶幫的號子在古巷迴響,古老的射禮儀式,引領眾人重回歷史......
  • 黃杜飛:迷戀「福州八家將」
    臉譜彩繪精緻,隊形臺步似舞蹈,身段動作如武術……日前,臺江區上下杭城音國學館,一場閩臺青年信俗文化季活動吸引了超過51.3萬海內外網友觀看,其中「福州八家將」民俗表演尤其精彩。令人驚奇的是,表演者是清一色的「00後」,來自福州錦麟軒八將團。團長是一名「95後」,名叫黃杜飛。
  • 數百名非遺傳承人等齊聚福州 讓傳統工藝跨海傳承
    2020閩臺匠人大會近日在福州舉行,數百名來自閩臺各地的手工藝者、非遺傳承人及文創業者齊聚一堂,共話兩岸傳統工藝融合之道,把脈非遺傳承與發展   讓傳統工藝跨海傳承  本報記者 劉深魁 文/圖  跨海拜師,一脈同心
  • 福州老手藝人堅守傳統線面製作技藝 傳承記憶中的「古早味」
    在福建省福州市晉安區鼓山鎮後嶼鼓二村內,還能看到秉持用傳統工藝製作線面的老手藝人。 呂明 攝中新網福州1月13日電 (葉秋雲)「湯餅一杯銀絲亂,牽絲如縷玉簪橫」。線面是福州傳統美食之一,隨著時代的變遷,費時費力的手工製作線面已經慢慢地被機器取代,然而,在福建省福州市晉安區鼓山鎮後嶼鼓二村,還能看到秉持用傳統工藝製作線面的老手藝人。老線面師傅梁同光正同妻子吳麗珠忙碌著製作線面。 呂明 攝1月13日,鼓山鎮後嶼鼓二村一廟宇內,老線面師傅林友豪正在拉、扯手中的麵條。
  • 年味之變:重塑傳統節日民俗 傳承年味文化基因
    1月25日,中辦、國辦印發《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提出實施中國傳統節日振興工程,以豐富春節等傳統節日文化內涵,形成新的節日習俗。  那麼,作為中國人最重視的傳統節日,春節有著怎樣的文化基因?人們常說的「年味兒」究竟有哪些變化?如何使春節更加現代化?本報記者春節期間就此走訪了一些普通家庭、採訪了相關民俗學家。
  • 來福州,赴一場幸福之約!_文教_福州新聞_新聞頻道_福州新聞網
    你可能不知道,中國三大金魚流派有一席就屬於福州金魚。這座清代古厝改成的博物館,雲集中日美泰等10餘個國家的100多個品種、3000餘尾特色金魚,可讓你一飽眼福。  國潮金魚館不遠處,坐落著二梅書屋,書屋植有兩棵梅樹,入內便覺暗香浮動。行至文儒坊,可不能錯過國內首個「中國傳統商號印信」主題展館——中國商印館,1000餘件的實物藏品將「仁義禮智信」的中國商幫精神生動展現。
  • 志願紅,文明福州因你更美麗
    志願者文明福州的代言者這幾天,已過耳順之年的志願者蔡林正忙著「備課」,明天,她將到南仙茉莉福州傳統文化示範基地,給大家帶來《亭、茶與樂善好施》的公益講座,儘管講座內容她已爛熟於心,但她還是沒有絲毫懈怠:「要給聽眾一杯水,自己就先要有一桶水
  • 福州東街口超百萬人次鬧元宵 三大主題活動精彩呈現
    記者吳暉通訊員彭輝謝贇星/文記者池遠/攝  廈門網訊 據福州日報報導 人如潮、燈如晝、影如夢——大東街口商圈「歡樂鬧元宵」昨日熱鬧開鑼,傳統民俗文化展演、現代街區時尚活動(光影秀)、元宵特色美食活動三大主題活動精彩呈現,吸引眾多市民遊客。
  • 「春節民俗旅遊熱」,讓傳統文化更有魅力
    1月13日, 「華燈溢彩·點亮江西」2020南昌縣鳳凰溝花燈民俗旅遊文化季在南昌鳳凰溝景區盛大開幕。此次活動以花燈為媒,傳播非遺民俗文化,為春節文化旅遊活動增添了一大亮點。目前,報名參加民俗旅遊的市民越來越多。「看民俗」成為春節旅遊行程的熱點。
  • 福州繕後古厝成新打卡地 年輕人遊老宅尋傳統
    【解說】近年來,福州古厝保護方興未艾。中秋國慶假期,古厝遊成為了許多福州市民和外地遊客的首選。10月2日,假期的第二天,福州市的各大景區也迎來了遊客高峰。記者走訪了福州市區幾家歷史文化街區發現,遊客對傳統文化有了更濃厚的興趣。
  • 匈牙利布達佩斯,號稱「多瑙河明珠」,至今傳承著中世紀民俗文化
    走在布達佩斯,這裡有盪氣迴腸的藍色多瑙河,華麗雄偉的宮殿和城堡,也有繁華熱鬧、餐廳、咖啡館、店鋪遍布的商業老街,更有熱情洋溢、精彩多姿的城市廣場,匈牙利的民族風情和民俗文化無處不在,讓人流連忘返。有未被證實的傳言稱,匈牙利人與中國人有著不解之緣。
  • 歡樂遊福州 | 來福州,以「幸福」為名|三坊七巷|西湖公園|倉山|...
    行至文儒坊,可不能錯過國內首個「中國傳統商號印信」主題展館——中國商印館,1000餘件的實物藏品將「仁義禮智信」的中國商幫精神生動展現。    開放時間:湧泉寺:6:00-17:30  夜幕降臨,閩江兩岸華燈初上,燈光夜景璀璨耀眼。不如搭上遊船來一次閩江上的夜遊。鼓山大橋、魁浦大橋,一虹飛架;江面水波瀲灩,兩岸華燈閃爍,讓人挪不開眼。金外灘的3D燈光秀將福州特色逐一呈現,絕對是你沒見過的大片。  觀美景、吃美食,夜宿福州,幸福滋味飄然入夢。
  • 第七屆(福州)陳靖姑民俗文化旅遊節啟動
    第七屆(福州)陳靖姑民俗文化旅遊節啟動 >   中新網福州1月24日電 (王光華)24日,福州倉山區下渡街道工農路陳靖姑故居處熱鬧非凡,第七屆(福州)陳靖姑民俗文化旅遊節組委會舉行「臨水平安餅」贈發儀式,正式啟動了第七屆(福州)陳靖姑民俗文化旅遊節。
  • 電影《川劇往事》,向傳承保護傳統文化與非遺的人們致敬
    秦老頭是劇團忠實的戲迷,因生病住院數月未能去劇場聽戲,再次來時,看到劇場正在解散,得知情況後施暴者離開後,二人促膝長談一夜,羅三被秦老頭的話感動,金錢與熱愛相比,到老不過是過往雲煙。流傳下來的看戲傳統是,舞臺上有喜歡的角色或者演出人物表演的好,戲迷就會走到舞臺前給數目不等的錢
  • 來福州,赴一場幸福之約!
    開放時間:國潮金魚館9:00~21: 00、二梅書屋9:00~17:00(周二閉館)、中國商印館9:00~21:00、林則徐紀念館8:30~17:00。永泰嵩口鎮因純美質樸的底蘊和特有的慢節奏遺世獨立,絕對是冬日感受幸福的好去處。 走進月洲村,穿過桃花溪,月溪花渡圖書館映入眼帘。這個公益圖書館保留了原建築的夯土結構,窗內書香滿屋,落地窗外景致迷人,隨處一坐即可將山水盡收眼底。 月洲村的詩意不僅存在於它的名字和風光,還沉澱在歷史裡。
  • 福州遊神民俗活動,很多人穿著人偶服裝,這樣的民俗看過嗎
    福州遊神民俗活動,很多人穿著人偶服裝,這樣的民俗看過嗎 2020-12-04 18
  • 端午節江蘇各地民俗活動精彩紛呈 展現傳統文化魅力
    原標題:【我們的節日·端午】江蘇各地民俗活動精彩紛呈 形式多樣體驗傳統文化 6月25日是端午節,江蘇各地組織豐富多彩的民俗活動,體驗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 江蘇臺記者尹美又:在南京江寧區秣陵街道觀音殿村,一場「匠人精神 非遺傳承」的文化主題活動讓美麗鄉村充滿了濃濃的節日氛圍,包粽子、編五彩繩、製作手工艾草香囊等眾多傳統節日習俗和非遺項目吸引了不少市民前來打卡體驗。 在觀音殿村的仿古市集上,還有琳琅滿目的文創產品,傳統投壺、射五毒、釣龍蝦等小遊戲,讓市民在趣味體驗中,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