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說說自己做的一場失敗的英文原著閱讀實驗。
我想利用公益圖書館(由我發起的一公益項目,旨在推進英文原著閱讀,目前有圖書近300冊,均有網友捐助)的圖書開展一個英文原著閱讀的活動。於是,請高一年級部開了一個英語閱讀社的社團活動。
恰好有十幾個學生原來報名參加的社團解散,就轉到英語閱讀社來參加這個英文原著閱讀的社團活動。
第一次活動,我們推選了社長、副社長等職務,作了登記,借給每人一冊 Animal Farm,布置了閱讀任務,確定了活動內容和活動方式。
第二次活動的時候,我正要打算按照第一次的布置開展活動,卻發生了始料未及的情況,學生告訴我說:沒有機會閱讀;晚自習閱讀,班主任會沒收,認為是課外書籍;都不懂,生詞太多;作業量大,抽不出時間來。
由於這些原因,除了有兩個學生閱讀完第一章的前面幾節之外,其餘學生根本沒有閱讀。原來擬定要複述、討論、問答、答疑的方式顯然沒有辦法進行下去。我立即改為當場閱讀、理解,由我隨時幫助。但學生們還是讀不下去。最後沒辦法,只好由我朗讀、講解給他們聽,但40分鐘,讀不了幾節。原著閱讀完全變成了課文講解式的課型,顯然嚴重違背了我們當初原著閱讀設計的初衷。
一學期,周六下午一節社團活動課,由於放假、考試等各種情況,真正能開展活動的時間並不多,一學期下來,一本書讀不了幾節。而且,這完全不是英文原著閱讀的節奏。因為原著不是這樣的讀法。正確的讀法應該是課前讀掉一章或兩章,社團活動的時候對人物、情節、語言、內涵等等進行一個討論、問答、互動交流,以加深理解,相互啟發,至少要搞懂基本情節與人物形象等問題。
在閱讀中,碰到的生詞、句式等問題,學生要通過自主學習加以解決,在自主學習中培養自己自主學習的能力。通過廣泛的閱讀與交流,在完成閱讀任務的過程中,盡力使用英語,即用英語去做事,在做中學,提升學生實際運用語言的能力,同時,通過原著閱讀的引導,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與視野,提升學生的文化意識與文化層次。
但這次英文原著閱讀實驗顯然失敗了。失敗的原因很多,從我們自身來講,引導不夠深入,沒有在短時間內讓學生認識到原著閱讀的價值與意義,都是值得總結的教訓。
反思這次試驗,我們看到:
班主任與任課教師的支持是最大的保障。由於班主任將英文原著定義為課外讀物,不允許學生在自習上閱讀,怕耽誤做題的時間,學生們幾乎沒有機會閱讀原著。
學生時間緊張,大量的考卷與試題成為課餘時間最重要的任務,幾乎無法抽空閱讀原著。
學生本身對原著閱讀的價值與意義認識不清,認為與高考沒有直接的關係,短時間內也見不到成果,認為與考試幫助不大,閱讀的動機不強,動力不足。
學生自身的英語水平有限,用英語參加討論、問答,會有畏難情緒,選擇逃避。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但這些學生並非自願報名,而是從原來一個社團整體轉過來的,有些學生對英語本來就不感興趣,現在原著閱讀難度更大,深感壓力,就尋找藉口不來參加或不積極參加活動,找藉口不去閱讀原著。
由於我不是他們的任課教師,學生對參加這樣的活動有些漫不經心,有些中途退團,連招呼都不打一個。跟班主任聯繫,說是請假去補課了。我也沒有辦法再去管理。這也是造成整個閱讀實驗失敗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有的學生連最後書都交不上來,問的時候說回去再找找看,不知道放哪兒了。可見,他們的思想上完全不重視這個閱讀活動,對書本也是輕忽輕視,到目前為止,還有3本書沒有著落。
我曾經在補習班的一個班裡進行了一個原著閱讀,並通過書信的方式讓他們跟北京的學生進行一個交流。實際上,跟他們交流的學生,是北京一個中學高一的學生。因為要和我的學生交流,他們的老師向瑞方布置他們閱讀同一本原著,北京的學生一周就讀完了,我們的學生一學期還沒讀完。高四跟高一,一周與一學期,這是什麼概念?想來大家都清楚。這就是差距,是活生生的差距。
為了鼓勵他們用英文書信討論問題,練習寫作,提高實際運用的能力,我可以說使盡了渾身解數,甚至包括寄送書信的費用,都是由我自己承擔的。雖然他們堅持寫英文信一個學期,大約三周一次,但真正交流原著的內容有多少,據我了解,比較少。不過好在,這種方式維持了他們用英文寫信的興趣,北京的學生來信指出他們寫信時出現的一些錯誤,也教給他們一些學習英語的方法,無形之中,提高了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運用英語的動力,還是有很多的好處的。
說這件事的意思是說,我們的學生與北京的學生差距確實太大,首先在思想認識上,差距就太大。其次在閱讀量與閱讀速度上差距太大,人家高一的學生一周能讀完的小說,我們高四的學生一學期讀不完,這不能不令人感慨,令人深思。
現在,從高一開始,想要促進一下,結果又遭遇滑鐵盧,無疾而終,不能不令人感到遺憾,傷感。
廣州的李振來老師,是我的網友,幾年前在劉鷹老師組織的學術會議上見過一面,更多的是在微信裡有過一些深入的交流,他在自己的學校堅持搞英文原著閱讀,現在出版了專著,劉道義教授對他的貢獻非常讚賞。當然,我也不敢跟他相提並論,他是英文原著閱讀研究與推廣的大師,我是無名小卒。但從他的經歷與經驗來看,我想,搞英文原著閱讀,並不是走錯了路吧?
我不想說,我的做法到底在多少人眼中顯得另類,我不想說我的方法到底被多少人嗤之以鼻,我不想說我的想法到底被多少人鄙夷不屑,我更不想說,我的理念並非與應試教育格格不入卻恰恰能促進學生的英語水準真正提升但卻被當成垃圾掃在一邊。
誰懂我這顆為英語教育殫精極慮的心?誰又會安慰我這萬箭穿心的傷呢!我只能說,一切都交託給上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