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表確定,重慶第二機場計劃2022年前開工?

2021-01-17 重慶馬路社

來源:微渝中

近日,重慶市政府印發的《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加強交通基礎設施建設行動方案(2020—2022年)》,為重慶加快推動西部國際綜合交通樞紐和國際門戶樞紐建設擘畫藍圖。《行動方案》提出,力爭三年投資4200億,開工幹線6500公裡(包括高速公路、國省幹線、管道等),全力建設9大基礎網絡,實施40項百億工程。三年在交通基礎設施領域投入4200億元,無疑是重慶交通建設史上空前的大手筆,比上個月剛剛收官的重慶交通建設三年行動計劃,還要多出近1600億元。

《行動方案》出臺的時間節點很重要。12月14日舉行的推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重慶四川黨政聯席會議第二次會議,審議通過的重慶四川兩省市《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聯合實施方案,標誌著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這一重大國家戰略正式進入全面建設階段。而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重點之一在於實現交通基礎設施互聯互通。世界級城市群的發展經驗充分證明,城市群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是決定和影響城市群成長和區域融合的關鍵因素之一。

對此,《行動方案》提出,加速構建軌道多層次、高速多通道、航道千噸級、機場雙樞紐、管道一張網、寄遞村村通、運輸一體化的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綜合交通網絡,推動重慶、成都加快形成「高鐵雙通道、高速八車道」的複合快速通道,全力打造「多向輻射、立體互聯、一體高效」的4個「1小時交通圈」,有力支撐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

除此之外,《行動方案》還披露哪些重要信息呢?

一、重慶第二機場有望2022年前開建

作為重慶建設國際門戶樞紐、支撐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重要空間載體,重慶第二機場自去年下半年以來前期工作進度明顯加快。去年6月,第二機場正興機場出現在重慶市規劃展覽館掛出的一幅「重慶主城都市區綜合交通規劃圖」中,為此前爭論不休的重慶第二機場選址劃上了休止符。從地圖上來看,第二機場處在重慶高新區、璧山區、江津區合圍,助力西部(重慶)科學城及川南渝西片區高質量發展的意圖十分明顯。

來源:上遊新聞

8月4日,重慶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公布的《重慶第二機場預選場址地形圖及淨空障礙物測繪招標公告》,不僅以正式文件的形式確定了第二機場預選場址地為璧山正興,還首次披露了其佔地面積、終端規劃年旅客吞吐量和貨郵吞吐量等重要指標。《公告》顯示,第二機場位於中心城區西側,距離朝天門和江北機場分別為48公裡、60公裡,預計規劃3-4條3200米-3800米的平行跑道,飛行區等級為4F級,佔地約30平方公裡,終端保障能力為年旅客吞吐量70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350萬噸。8月24日,交通運輸部印發的《關於重慶市開展內陸國際物流樞紐高質量發展等交通強國建設試點工作的意見》在打造國際綜合交通樞紐體系一欄中,還專門提到了「研究布局新機場」。

11月30日,重慶市五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二次會議表示,未來五年將加快建設重慶江北國際機場第四跑道及T3B航站樓工程,力爭開工建設重慶新機場,完成萬州五橋、黔江武陵山機場改擴建,加快形成「兩大四小」機場格局。緊接著,12月3日公布的《中共重慶市委關於制定重慶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與四川共建世界級機場群,打造國際航空門戶樞紐。對重慶來說,共建世界級機場群除了加快建設江北機場第四跑道及T3B航站樓外,十四五期間開工建設新機場也是核心要義。

而本次的《行動方案》則進一步提出,開工建設重慶江北國際機場T3B航站樓及第四跑道工程、重慶新機場等項目,形成機場雙樞紐的格局。這也意味著重慶第二機場開工時間最晚不超過2022年,這比大家此前預想的開工時間表稍微提前了。因為根據2019年11月由重慶市政府、中國民用航空局印發的《重慶國際航空樞紐戰略規劃》,重慶第二機場投入運營的時間為2030年到2035年。而國內大型樞紐機場建設周期普遍為五六年。比如,天府機場2016年5月動工,今年將建成投入使用,前前後後花了5年時間。還有大興機場從2014年12月26日開工到2019年9月25日投入使用,也差不多花了5年的時間。由此我們不難得出這樣的結論,如果重慶第二機場能順利納入十四五規劃,並按照預定計劃於2022年左右開工的話,那麼其投入運營的時間不會超過2028年。也就是說,大約2028年,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將擁有4個4F級機場,即江北機場、重慶第二機場、成都雙流機場、天府機場,初步建成世界級機場群。

2、加快推進市域鐵路建設

市域鐵路也叫市郊鐵路、都市快軌、市域快線,相比於城市軌道交通,具有速度快、輻射廣、成本低等優勢;相比高鐵(城際鐵路),市域鐵路具有「公交化」、站距短、消費低等優勢。業內專家一致認為,市域鐵路是承載都市圈交通一體化的關鍵組成部分,與城鎮體系布局間有著密不可分的耦合關係。比如東京都市圈面積1.64萬平方公裡,擁有具有通勤功能的市域(郊)鐵路(包括JR線路和私鐵)約有2700公裡。區域面積1.2萬平方公裡的大巴黎地區,有1478公裡、459座車站的市域(郊)鐵路系統。

近年來,隨著國內重點都市圈的加快成型,市域鐵路建設也愈發受到國家層面的重視。2019年2月21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的《關於培育發展現代化都市圈的指導意見》提出,統籌考慮都市圈軌道交通網絡布局,構建以軌道交通為骨幹的通勤圈。在有條件地區編制都市圈軌道交通規劃,推動幹線鐵路、城際鐵路、市域(郊)鐵路、城市軌道交通 " 四網融合 "。

去年12月7日,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委印發的《關於推動都市圈市域(郊)鐵路加快發展的意見》,要求加快發展都市圈市域(郊)鐵路,重點滿足1小時通勤圈快速通達出行需求,與幹線鐵路、城際鐵路、城市軌道交通形成網絡層次清晰、功能定位合理、銜接一體高效的交通體系。與《指導意見》相比,此次《意見》更加注重發揮市域鐵路在推動都市圈建設的重要作用。而作為中央部署的重點區域發展戰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與長三角、粵港澳、京津冀、長江中遊等城市群一道,成為國家重點支持規劃建設都市圈市域(郊)鐵路的區域。

跟國內大多數都市圈一樣,重慶主城都市區的市域鐵路建設比較滯後。截至目前,重慶在建的市域鐵路只有成渝鐵路重慶站至江津段改造工程、璧山至銅梁的璧銅市域快線、江津至跳蹬線、合川區至中心城區的渝合線,以及重慶鐵路樞紐東環線等,遠遠不能滿足主城都市區在支撐「一區兩群」協調發展,以及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需要。

有基於此,去年5月,重慶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副局長扈萬泰受訪時表示,重慶主城都市區規劃了1320公裡都市快線(市域鐵路)網,建設覆蓋各獨立成市、各功能節點的1小時主城都市區通勤圈;將都市快線延伸到四川毗鄰城市,推動成渝軌道互聯。

去年9月30日,重慶市政府採購網發布了《南川線、涪陵線、永川至榮昌段、大足線、潼南線、合川線預可研及軌道19號線預可研(20C01242)公開招標公告》

不僅如此,重慶為落實《關於推動都市圈市域(郊)鐵路加快發展的意見》等文件的相關精神,在《行動方案》裡還專門拿出一章節系統謀劃主城都市區市域鐵路建設:大力推進市域(郊)鐵路聯通。著眼構建主城都市區「多中心、多層級、多節點」的網絡型城鎮空間,推進建設一體融合、互聯互通、環射結合的市域鐵路系統,促進主城都市區一體化融合發展。加快建設璧銅線,建成通車江跳線,推進永川線、都市圈環線等項目前期工作,加快實現主城新區城市間、主城新區與中心城區間直聯直通,打造主城都市區「1小時通勤圈」,有力支撐「一區兩群」協調發展。

3、重慶積極推動貨運鐵路建設

大家知道,中國近些年來大規模建設高鐵有兩個目的,一是成為城市群內部及城市群之間的重要空間連接器。一方面,在同一個城市群內,高鐵及城際鐵路的快速發展將加速其一體化的進程;另一方面,高鐵將使國內主要城市群之間的人流、物流效率和質量大幅度提高,拉動沿線經濟和城市群的區域經貿聯繫, 帶動相互間的經濟發展,最終實現區域經濟協調發展。

二是通過人貨分流,釋放出普通鐵路的貨運能力。以重慶為例。2018年1月渝貴鐵路開通後,由於釋放出了川黔鐵路的貨運能力,使得重慶至貴陽的鐵路貨運承載力大幅度提升。而這段鐵路又是西部陸海新通道重慶至北部灣主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不過,由於重慶至貴州的川黔鐵路年久失修,時速僅50公裡且長期擁堵,物流時間因此增加,已經很難滿足西部陸海新通道鐵海聯運班列快速發展的需求。在這個背景下,重慶加快渝貴高鐵前期工作的意義就顯得格外突出。

同樣道理,待蘭渝高鐵建成後,將有效提升現有蘭渝鐵路的貨運能力,使之更好地滿足中歐班列(渝新歐)的快速發展需要;鄭萬、渝萬、成達萬、成渝中線、渝宜等高鐵建成後,將形成沿江高鐵大通道,釋放出現有的沿江鐵路貨運能力,支撐長江經濟帶發展。

當然,重慶為立足全面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發展,全面對接「六大經濟走廊」,拓展完善鐵路出海、出境大通道。這就意味著,重慶還需要改造提升現有的普通鐵路貨運能力、加快以貨運為主的普通鐵路建設。我們注意到,《行動方案》就提出,積極推進涪柳鐵路、廣忠黔鐵路、川黔鐵路改造等項目前期工作,提高南向貨運能力,減輕長江航運壓力,有力助推重慶建設西部陸海新通道物流和運營組織中心。面向長江經濟帶,加快推進成渝鐵路改造工程(重慶站至江津段),積極推進沿江鐵路、達萬鐵路擴能改造等項目前期工作,暢通鐵水聯運通道,加快構建沿江綜合立體交通運輸走廊,全面融入長江經濟帶。

渝雅鐵路示意圖 來源:天府社區

值得一提的還有,重慶在推動成渝鐵路擴能改造的基礎上,還與四川共同推動渝自樂雅鐵路項目前期工作。這條鐵路,將在雅安與建設中的川藏鐵路接駁,最終形成重慶經川南、西藏至南亞服務孟中印緬經濟走廊的國際鐵路大通道,其意義不言而喻。去年3月11日,川渝兩省市深化交通運輸合作視頻會議透露,將自貢至重慶的鐵路納入國家規劃。幾乎就在同時,重慶市級重大前期項目名單裡出現了樂山至自貢至榮昌至重慶城際鐵路。《行動方案》裡再次表示,重慶將積極推進重慶至自貢至樂山等城際鐵路前期工作,足以見得在「雙循環」背景下,重慶對這條鐵路的重視程度。

相關焦點

  • 白雲機場第二高速公路南段計劃2021年建成通車
    而整線預計2022年才能通車。屆時,將接通南沙港快速和東二環。 據了解,南大幹線為省重點項目,涉及多個街鎮,建設規模之大、徵拆量大面廣,管線情況複雜繁多,為了有效推進工程建設,市區就工程徵拆及施工推進建立了專門的協調機制。 「南大幹線2019年預計要完成30%的工程量,那麼2018年3月開工後,當年又是完成了多少工程量呢?」市人大代表葛自丹問。
  • 邢臺機場投入運營時間確定!另外還有兩通用機場...
    邢臺機場投入運營時間確定!就在日前牛小城從市發改委官方網站發布的《邢臺市通用航空產業鏈集群化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獲悉邢臺機場投入運營時間正式對外公布邢臺機場軍民合用改擴建工程項目,今年7月已開工建設,計劃2021年底建成,2022年投入運營,邢臺機場屬於支線運輸機場,具備通用機場功能。
  • 四川這個市「英姿颯爽」,機場開工迎高鐵,德陽可是感到壓力了!
    據說中國經濟是看東南的,其實西南地區也有很多重慶和成都等經濟強市。宜賓現在有宜賓菜水庫機場,建於1992年,是軍民兩用機場,可以通往全國17個主要城市,是川南地區的重要航空機場,但河南地區的客運需求,滿足不了宜賓還有一個更大的機場建成了「五穀液機場」, 五糧液機場佔地4800畝,總投資超過29億元,建於今年年底,是原宜賓菜水庫機場的。
  • 合肥廬州公園(蜀山區段)計劃於2022年6月開工建設 二期未配備足球場
    信件內容:廬州公園的二期三期做了規劃,但是何時能開工建設?希望可以配套建設足球產地。回復內容:一、經廬陽區園林綠化管理中心了解,目前廬州公園(廬陽區段)項目已按照行政主管部門及專家組意見完成了初步設計修改、完善。初步設計成果已報送至市級相關行政主管部門。
  • 海口2020年度首個安居商品住房開工 計劃2022年底前交付使用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11月20日消息(記者 黨朝峰 實習生 賈睿琳)11月20日,海口市2020年度首個安居商品住房——海口美舍仕家項目正式開工,項目位於海口市主城區核心地段國興大道美舍河旁的下洋瓦灶棚改地塊,周邊教育、醫療、商業、文化體育、公共運輸等配套設施齊全,總佔地面積11.35畝,總建築面積3.8萬平方米,總投資約3.9億元,計劃2022年底前交付使用。
  • 蕭山南片2022年之前無望建地鐵!不過還有好消息……
    今日關注杭州市作為2022年亞運會舉辦城市,為加強城市軌道交通與蕭山機場樞紐、杭州西站的銜接,提升公共運輸體系對城市高質量發展以及國際重大賽事的服務保障能力,今天,國家發展改革委公布了關於調整杭州市城市軌道交通第三期建設規劃(2017~2022年)的批覆,原則同意對《杭州市城市軌道交通第三期建設規劃(2017~2022年)》進行適當調整
  • 唐秦高速唐山段開工,預計2022年通車
    唐秦高速公路唐山段12月18日開工建設,計劃2022年建成通車。建成後,將為唐山和秦皇島地區構建一條連接北京、天津、雄安的大通道。項目總投資76.2億元,計劃2022年建成通車。據了解,唐秦高速是唐山「五縱五橫」高速公路網布局的「第五橫線」,京津冀交通一體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唐秦地區連接北京、天津、雄安的大通道。唐秦高速與京津冀區域的北京大興機場、天津濱海機場、唐山三女河機場、秦皇島北戴河機場和天津港、唐山港、京唐港三個港口相連,是區域綜合交通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 四川資陽雷音大橋(沱四橋)正式開建 計劃2022年通車
    封面新聞記者 陳遠揚12月23日,四川資陽市舉行北部新城三賢路及雷音大橋(沱四橋)開工儀式。作為資陽今年19件民生實事之一,該項目計劃2022年建成通車。雷音大橋及三賢路總投資13億元,計劃工期2年,2021年完成路基和大橋橋墩施工,2022年路橋建成通車。開工儀式上,資陽市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北部新城建設是資陽搶抓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戰略機遇、改善人民群眾居住條件、建設山水魅力公園城市的重大工程。
  • 四大項目齊開工,重慶果園港正成「世界中轉站」
    四大項目齊開工,重慶果園港正成「世界中轉站」15億元果園港目前是國內最大的內河水、鐵、公聯運樞紐港,成為連接長江經濟帶和「一帶一路」的重要航運樞紐。其中,魚嘴鐵路貨運站南場總用地面積約545畝,估算總投資約15億元,分兩期建設。
  • 交通運輸9大基礎網絡 重慶這樣建
    舉措:新開工成渝中線高鐵、渝西高鐵、渝萬高鐵(已於去年開工)、成達萬高鐵(已於去年開工)、渝宜高鐵、黔江至吉首高鐵聯絡線。建成鄭萬高鐵重慶段。  加快建設渝昆高鐵、渝湘高鐵中心城區至黔江段,重慶北站南站房改造、重慶東站等鐵路樞紐建設,打造一體化無縫換乘樞紐體系。積極推進蘭渝高鐵、渝貴高鐵,重慶至廣安、重慶至自貢至樂山等城際鐵路。
  • 沿江高鐵湖北中段開工,合武高鐵開工時間基本已確定
    雖然說這次開工更多的是一次形式主義,主要是為了完成年初湖北規劃的4+2高鐵開工計劃;但是不管怎麼說,沿江高鐵湖北段總算部分主體工程是開工了,沒有再一拖再拖了,也算是是一個值得關注和慶幸的地方。(原來計劃建設主線進入漢口站,天河機場高鐵站只是作為一個輔助站;但是現在天河機場高鐵站已經成為了主線,然後以漢孝城際鐵路為聯絡線接入使沿江高鐵與漢口火車站。
  • 2022年會公布延遲退休時間表嗎?延遲退休會影響到哪些人?
    延遲退休時間表2022年成定局?延遲退休真的要來了,60後趕上第一批?國家給出了時間表  近日,一條有關延遲退休的消息,引爆了網絡。11月3日,在國家「十四五規劃」中提到「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這意味著在「延遲退休」真的要來了,在十四五期間必定會開始執行。  時間確定了,連執行的方案也基本定了。
  • 又一條與萬州相關的高鐵即將開工!到宜昌、武漢等地更方便!
    沿江高鐵建設分「三步走」2018年7月,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專門印發了《推動長江經濟帶沿江高鐵通道建設實施方案》,確定沿江高鐵通道由成都、重慶—萬州—宜昌—荊門—武漢—合肥—南京—上海構成,全線設計時速為350公裡,並明確了沿江高鐵發展的三個階段及目標任務。
  • 合肥宜家開工時間確定!就在...
    宜家開工時間正式官宣!  剛剛!宜家開工時間確定!  重磅利好!據廬陽區發展和改革局公示消息顯示,合肥宜家家居商場項目於近日正式備案。    丨來源:合肥城建迷  根據備案內容顯示,項目位於海棠街道蒙城北路與臨泉路交叉口,土地總面積25429.18平方米,計劃新建一座宜家家居商場以及部分對外招商的小型宜家購物中心。
  • 青島八醫東院計劃2022年底前投入使用
    青島新聞網記者從網談直播中獲悉,棗山中學、實驗初中李滄分校目前都進入到了正式施工階段,2年內具備招生條件;八醫東院計劃2022年底前投入使用;老虎山公園建設工程一期將於2020年完工。八醫東院計劃2022年底前投入使用在網談直播中,有網友諮詢八醫東院區的建設進展,對此,劉學輝回應稱,2019年12月3日,山東省立醫院與青島市政府籤訂了戰略合作協議,全面託管青島市第八人民醫院,打造青島市區北部醫療高地。這個項目因為涉及到規劃調整,目前正在有序推進中,計劃2020年底前進行主體施工,2022年底前投入使用。
  • 西武高鐵武漢樞紐直通線再次提上議事日程,計劃2025年前建成
    7月3日開始,各主流媒體報導稱武漢樞紐直通線計劃年內就開工。但實際上 ,目前,漢宜高鐵、武漢樞紐直通線、武合高鐵正在開展可行性研究工作,爭取早日批覆可研。針對湖北段線路走向,省發改委與相關省份進行了對接,並積極爭取國家發改委、國家鐵路集團公司支持,各種線路方案將在可行性研究階段深入比選論證。
  • 呼和浩特新機場於2018年3月開工,斥資242.39億,將於2022年通車
    今天,小編想跟大家說的是,內蒙古正在建設242.39億元的機場。據估計,機場將於2022年通車,屆時可能成為交通大省。2018年,呼和浩特斥資242.39億元興建大型機場呼和浩特盛樂國際機場。你只要聽它的名字就可以感覺到它的規模。盛樂機場於2018年3月開工,計劃2022年通航。
  • 9大鐵路工程進度時間表來啦...
    市住建委近日對外披露正在協調推進的9項鐵路工程進展,備受關注的京張高鐵、京瀋高鐵、京雄城際鐵路、城際聯絡線一期都有了計劃開通的時間表。其中,京雄城際鐵路北京段將在明年9月與新機場一同開通。  京雄城際北京段將於2019年9月與新機場同步開通運營,這條鐵路全部建成運營後,將構建連通京津冀重要節點城市與新機場臨空經濟區的快速客運通道。  城際鐵路聯絡線  與京雄城際鐵路一同服務南部及新機場的城際鐵路聯絡線,目前也已經開建一期工程。
  • 圈粉2019丨重慶靠什麼圈粉無數?
    重慶江北機場 重慶機場集團供圖2019年重慶江北機場開通15條國際航線累計開通國際(地區)航線95條其中客運77條,貨運18條直飛航線86條,通航城市73個通航國家32個旅客吞吐量達到4478萬人次貨郵吞吐量達到41萬噸巫山機場、永川大安通用機場通航 重慶江北國際機場也是全國首批提供中轉過夜住宿中轉城市旅遊、場內跨航司中轉的機場可為旅客提供免費中轉住宿行李打包、休息室等專屬服務
  • 西安啟動「綠巨人」計劃?
    「要想富,先修路。」然而,計劃趕不上變化,套用一句網絡語就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今年是「十三五」最後一年,當初計劃重點推進的西安經延安至包頭、西安經安康至重慶、西安至銀川、西安至武漢、西安至成都、延安至太原等六條高鐵線中,只有西成已經通車,西銀今年底通車,其餘幾條一直處於「力爭年內開工」中。2016年8月,西延高鐵第一次環評公示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