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彩電行業而言,近幾年除了存量市場下因規模增長乏力引發的價格戰以外,幾大新型顯示技術的發展和競爭無疑是市場另一大重要亮點和看點。在業內人士看來,各大廠商在技術布局上的差異,促進了顯示技術的繁榮發展和多樣創新。整體而言,目前彩電行業顯示技術上,OLED、QLED、雷射和Micro LED、Mini LED幾大趨勢基本處於並跑狀態,同時不同陣營和顯示技術之間的競爭也為市場增加了活力。
儘管各大顯示技術百花齊放,廠商也都在各自尋求更高利潤和新的附加值。但「熱鬧」之下,部分廠商「不講武德」的競爭行為,卻打破了原本多方角逐但又保持獨立平衡、各行其道的局面。與之對應,一起涉嫌不正當競爭的訴訟在近來成為彩電行業關注焦點,事件的主角是同為行業巨頭的海信和TCL。
圖片來源網絡
據中國新聞網報導,11月27日,青島市中院一審判決:TCL在其運營的「TCL電視」官方微博、官方抖音帳號發布惡意貶低海信雷射電視的短視頻內容,具備主觀侵權故意,損害了原告的商業信譽和商品聲譽,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等法律法規一審判決TCL構成商業詆毀,賠償原告經濟損失50萬元。
判決書內容顯示:被告TCL在其運營的官方微博、官方抖音帳號發布了詆毀海信雷射電視產品的短視頻內容,並在視頻中將自己的TCL電視比喻為100分電視。在發布侵權視頻之後,不僅在其抖音帳號中置頂顯示,還通過專賣店銷售人員傳播相關侵權視頻並對原告雷射電視進行口頭上的詆毀。青島市中級人民法院審理認定:近幾年,海信雷射電視在國內雷射電視市場佔據較高份額,TCL作為直接競爭對手,在官方認證的「TCL電視」抖音和微博帳號發布包含針對雷射電視產品的視頻,且視頻構成虛假信息,主觀故意明顯;侵權視頻使用對比、誇張、貶損的方式對雷射電視進行了引人誤解的描述,明顯超出正常商業評論的合理限度,足以誤導消費者。
針對這一事件,記者獲悉,近一年來TCL在不同平臺的網際網路帳號上尺度不一地對雷射電視進行攻擊和貶低,損害了雷射電視陣營引領者海信視像的利益。事件最早起於2019年12月,TCL在其官方抖音帳號TCL電視發布一段針對海信雷射電視的爭議視頻。在此之後,TCL更是在多次在相關行業會議等公開場合發表針對雷射電視的不友好言論,直接通過不同顯示技術產品之間的比較對雷射電視相關性能等進行貶低。
顯然,不論是官方認證帳號或是在行業公開場合向競爭對手「開炮」、甚至刻意貶低,都並不在常規的競爭手段之列,可以說出圈出格。作為全球彩電市場份額前五的巨頭,海信和TCL在新型顯示技術上有著各自布局,海信看好並持續投入雷射電視,成為這一陣營的引領者,TCL則在QLED和Mini LED上均有布局。
就技術本身而言,海信及TCL布局的新型顯示技術可謂各有春秋。雷射在大屏和超大屏領域具備相對明顯的成本優勢,同時有健康護眼、節能環保、便攜易安裝等特點,今年雙11期間已有廠商推出9999元的4K雷射電視+抗光屏套餐,將4K百吋雷射電視下拉至萬元區間內。而從QLED和Mini LED來看,前者具備全色域顯示、色彩還原能力強、亮度高和耗能低等特點;Mini LED背光則能夠提升電視LCD面板性能,具備高峰值亮度、高對比度、高可靠性、高顯色性等特點。
而從市場端來看,在彩電大屏化趨勢的加持下,近年來雷射電視的市場端的銷售增長快速。據奧維雲網數據顯示,雷射電視自2015年至2020年的複合增長率達到213.8%,市場增速在各新型顯示技術產品中處於領先位置。與之對應,海信在今年9月透露明年雷射電視的產能將翻番,同時將在海外擴產雷射電視。另一方面,海信還在2019年推出75吋雷射電視,在覆蓋超大屏市場的同時,布局大屏彩電主流尺寸,與高端液晶電視展開正面競爭。
巧合的是,作為此次事件的主角,TCL近兩年也在加速發力大尺寸電視市場,於2019年5月正式提出75吋及以上超大屏矩陣概念,希望成為全球智慧大屏的引領者和普及者。由此,有觀點認為,雷射電視超出預期的快速發展,以及其對大屏市場的正面爭奪,可能是海信此次遭遇不正當競爭的促成因素。除此之外,LG、三星作為OLED陣營和QLED陣營的主導者先後加入雷射電視陣營,索尼在雷射電視領域加速布局的現象也值得關注。
而對於各大新型顯示技術的主流之爭,有資深電視產業專家和行業研究機構人士向記者表示,產業化、規模化的快慢,產業鏈的完整性是比技術先進性更為關鍵的因素,目前沒有哪一家明顯跑得更快。整體而言8K、OLED、miniLED產業鏈並不完善,而雷射電視儘管產業鏈配套相對完善但並不豐富,核心部件成本的進一步降低對其市場規模的擴大仍起到較大影響。
換言之,在LCD還有較強壽命期的背景下,各項新型顯示技術仍處於蓄勢或完善產業鏈的階段,距離某一項技術迎來爆發尚需時日。而對於在顯示技術上有不同布局、站在不同陣營的彩電廠商而言,更重要的無疑是繼續儲備自身技術實力,推進產業生態的培育,同時提升消費者層面對新技術的認知和認可度。正如一位微博網友所評論的,「大公司要守護好自己的底線」,打「嘴仗」只能獲一時之快,對於電視行業競爭格局和技術發展路徑並不能起到實質性影響。在新型顯示技術百花齊放的當下,筆者也呼籲各廠商遵循市場競爭規則,「不講武德,當耗子尾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