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生設定目標向全球供應超過10億劑新冠疫苗;中國平安入股日本...

2020-12-23 網易新聞

今日看點

強生宣布新冠病毒疫苗將於9月開始人體測試

強生宣布,自2020年1月以來一直在選擇新冠病毒疫苗候選藥物;強生子公司楊森製藥與美國生物醫學高級研究和發展管理局(BARDA)之間現有合作關係顯著擴大,共同承諾投資超過10億美元,資助疫苗研發和臨床試驗;以及該公司生產能力的迅速擴大,目標是向全球供應超過10億劑疫苗。該公司預計最遲在2020年9月開始對其主要候選疫苗進行人類臨床研究,並預計第一批新冠病毒疫苗可能在2021年初獲得緊急使用授權,與典型的疫苗開發過程相比,時間大大加快。

中國平安戰略入股日本鹽野義製藥


中國平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宣布,與日本鹽野義製藥株式會社達成戰略合作協議。鹽野義製藥將向中國平安旗下中國平安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出售庫存股635.6萬股,交易總額為335.3億日元(約合21.8億人民幣)。交易完成後,平安人壽合計持有鹽野義製藥2%的股份,成為鹽野義製藥第七大股東。與此同時,雙方商議在中國香港成立合資公司,該合資公司計劃初期聚焦於中樞神經系統的新藥療法,將獲得鹽野義製藥旗下兩款新藥在亞洲地區(除日本外)的獨家代理權。該合資公司還將開展新藥研發、製造及銷售等多方面業務。

諾華攜手多家生命科學公司以及比爾及梅林達·蓋茨基金會共同抗。疫諾華近日宣布了一系列廣泛的全球措施來支持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蔓延。諾華將設立總額為2000萬美元的全球基金,還將與比爾及梅琳達·蓋茨基金會、惠康基金會和萬事達展開合作,支持新冠肺炎治療加速器研發計劃,並與歐洲「創新藥物計劃(IMI)」合作。諾華和一批生命科學公司共同宣布了一項重要的合作,針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大流行,將加速相關疫苗、診斷和治療藥物的開發、生產和交付。諾華全球執行長萬思瀚擔任由來自三大洲的眾多生命科學公司組成的這一新聯盟的聯合主席。參與合作的公司包括:BD、勃林格殷格翰、生物梅裡埃、衛材、禮來、吉利德、葛蘭素史克、強生、默沙東、默克、諾華、輝瑞、賽諾菲。

日本Denka新冠試劑盒預計1年內可量產。日本綜合化學品企業Denka就該公司2月開始著手開發的新型冠狀病毒簡易檢測試劑盒發布消息稱,預計1年之內可進入量產。該試劑盒可採用診斷流感時使用的「免疫層析法」(Immunochromato),以咽喉黏膜等為樣本,在5~15分鐘內作出診斷。將在未來2~3個月內完成試製品,獲得日本體外診斷藥審批後,力爭每天最大量產10萬份。Denka還在推進免疫層析法以外的檢查試劑盒的開發。

上海和黃藥業捐贈生脈注射液助陣抗疫。作為生脈注射液主要生產企業之一,上海和黃藥業第一時間緊急調撥庫存,先後向湖北、安徽、內蒙古、天津等13個省市的紅十字會及醫院捐贈生脈注射液36000餘盒,總價值約180餘萬。

醫藥企業動態

勃林格殷格翰旗下BI X數字創新實驗室決定設在上海。德國製藥企業勃林格殷格翰宣布,旗下的數字創新實驗室BI X正式決定將其海外首個分支機構設在上海,攜手中國本土創新人才一起加快尋找突破性治療的步伐。BI X實驗室在上海的分支機構將於今年7月正式建成,並與勃林格殷格翰中國總部及德國BIX總部緊密合作。該項目首期投資額為300萬歐元。人才發展方面,BI X實驗室將招募20位創新領軍者,具備數字醫療領域的深耕經驗,有志於為中國患者提供創新解決方案。

堅定布局精神心理健康領域,綠葉醫療旗下曼朗醫療完成首起併購。綠葉醫療集團旗下精神心理健康服務品牌 -- Mindfront Health(曼朗醫療)宣布,已完成對私立心理醫療機構 -- 廣東心鄰醫生集團的併購,由此正式開啟在中國精神心理健康市場的布局。曼朗醫療將利用在精神健康領域的國際資源優勢,為中國患者提供國際水準的價值導向醫療服務。綠葉醫療旗下的Mindfront Health(曼朗醫療)為澳洲第二大私立精神心理醫療服務提供商,在澳洲擁有14家醫療機構。

上海復星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公布2019年度經營業績。報告期內,復星醫藥實現營業收入285.85億元,較2018年增長14.72%;實現淨利潤37.44億元,同比增長23.96%,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33.22億元,同比增長22.66%。經營活動現金流持續保持上升趨勢,2019年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32.22億元,較2018年增長9.23%。

石藥集團有限公司宣布其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全年業績。回顧年內,本集團錄得銷售收入人民幣221.03億元,同比增長24.8%;股東應佔溢利人民幣37.14億元,同比增長20.6%。每股基本盈利為人民幣59.65分。創新藥產品,2019年實現銷售收入人民幣129.75億元,增長48.4%。普藥,2019年實現銷售收入人民幣49.62億元,同比增長4.2%。

信達生物公布2019年全年財務業績。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年度總收入為人民幣10.475億元,包括達伯舒2019年3月成功上市銷售帶來的10.159億元,而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年度總收入為950萬元。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年度虧損及全面開支總額為17.199億元,較2018年度該類開支58.730億元大幅減少70.7%,主要由於2018年本集團根據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的要求,就優先股在本公司首次公開發售時轉換為普通股的公允價值變動錄得非現金一次性虧損43.380億元。

默沙東腫瘤事業部負責人辭職。默沙東中國宣布,腫瘤事業部負責人牟豔萍已決定離開公司,尋求外部發展機會。3月26日,(上海)上海艾力斯醫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宣布,任命牟豔萍女士為上海艾力斯醫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執行長,全面負責公司業務運營,向公司創始人、董事長杜錦豪先生匯報。

醫藥新產品

INOVIO發布開放性VGX-3100藥物二期試驗的中期結果。INOVIO Pharmaceuticals, Inc.公布了針對GX-3100藥物的開放性二期試驗的中期結果,該試驗旨在評估VGX-3100治療女性外陰非典型增生(也稱為高級別鱗狀上皮內病變(HSIL))的安全性和療效。根據現有結果,80%患者(10名受試者中的8名)的外陰癌前病變區平均縮小了2平方釐米(平均縮小60%),其中20%患者(10名受試者中的2名)在治療6個月後完全治癒,並且癒合區沒有檢測到任何病毒。

大健康產業

武田中國發起多發性骨髓瘤關愛活動。3月「國際骨髓瘤關愛月」之際,武田中國支持中國初級衛生保健基金會「多發性骨髓瘤關愛活動」,開發「智慧藥盒」數位化工具包1800盒並全數提供給患者,以便更好地幫助多發性骨髓瘤患者實現規範化疾病管理。同時,武田中國攜手非營利性組織共同發起多發性骨髓瘤關愛項目,通過線上直播,向公眾和患者普及疾病科普和疾病認知,幫助患者提高生活質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相關焦點

  • 新冠疫苗上市讀秒:全球預訂近80億劑,中國接種分「兩步走」
    (梁淑怡/圖) 南方周末記者據公開資料統計發現,目前已有英國、加拿大、巴林、沙特、阿聯、俄羅斯、美國等國家和地區,批准了不同疫苗的上市或緊急使用授權申請。 美國杜克大學全球健康研究中心的數據顯示,全球各國「預購」的新冠疫苗已達到77億劑,另外39億劑目前正在談判中。
  • 國產疫苗獲批上市,有效率達86%,全球新冠疫苗供應缺口突顯,有望...
    來源:證券時報·數據寶今日,國產疫苗又一大利好消息發布,國藥集團中國生物北京生物製品研究所研發的新冠病毒滅活疫苗在阿聯獲批上市,有效率達86%。全球新冠疫苗供應缺口突顯的背景下,國內頭部疫苗企業有望持續受益。
  • 全球新冠疫苗開打:數十億劑的訂單,誰將獲利最多?
    由於對新冠疫苗的迫切需求,各國政府、企業及非盈利機構已投入了數十億英鎊用於支持啟動和測試新冠疫苗的項目。BBC新聞援引科學數據分析公司Airfinity的數據報導,迄今為止,各國政府總共投入了65億英鎊,非營利組織投入近15億英鎊,而來自製藥企業自身的資金只有26億英鎊,且多家企業的疫苗項目嚴重依賴外部融資。
  • ...拜恩泰科達成協議 預計明年供應至少1億劑新冠核酸疫苗給中國大陸
    12月16日,紅星資本局從復星醫藥(600196.SH,02196.HK)處獲悉,已與拜恩泰科(BioNTech)(BNTX,US)達成供貨協議,一旦BNT162 mRNA新冠核酸疫苗獲得中國大陸上市批准,BioNTech預計將於2021年向中國大陸供應至少1億劑新冠核酸疫苗
  • 深耕中國市場幾十載,這家跨國醫藥巨頭正為儘快推出新冠疫苗而努力...
    來源:全球企業動態截至4月27日19時,全球累計新冠確診病例已經超300萬例,死亡20萬例。越來越多的跡象表明,新冠肺炎病毒很可能與人類長期共存。全球目前有20多家公司、數十款正在研發中的新冠疫苗,其中,跨國藥企巨頭「強生」(Johnson and Johnson)早在疫情初期就著手新冠疫苗的研發工作。
  • 美FDA重申新冠疫苗審批不會「跳步驟」 有效率50%是底線
    文章強調,儘管美國政府推出了史上空前的疫苗快速行動(Operation Warp Speed),投入巨資支持疫苗加速研發,但是FDA必須獨立於政府執行嚴格的監管審查。目前美國政府僅對Moderna一家企業的資金支持就接近10億美元。FDA於6月30日發布了一份關於新冠疫苗開發和授權許可的指導文件。
  • 10餘國下訂5億劑?中國疫苗全球訂單曝光
    國藥集團中國生物的兩款滅活疫苗,目前在阿聯、巴林、秘魯、約旦、阿根廷、埃及等十個國家開展3期臨床試驗,目前已經接種五萬餘人,總共接種者將達到六萬餘人。這家公司的交易數據目前公開的較少。國藥集團董事長劉敬楨稱,現在已經有幾十個國家向國藥集團中國生物提出新冠疫苗的需求。他沒有透露這些國家的名字,也沒有詳細說明他們提議的劑量,但他說中國生物在2021年的生產能力超過10億劑。
  • 新冠疫苗「雙喜臨門」:人類明年能否恢復正常生活?
    美國的新冠疫情已處於失控狀態!截至11月17日,美國確診新冠病例達到1154萬,其中超過25萬患者不幸去世,而且每天新增感染數達十餘萬人,很多醫院人滿為患不堪重負,美國迫切需要新冠疫苗來遏制和結束疫情大流行。所幸人類的科學進步有望阻止西班牙流感的悲劇再度重演!
  • 全球疫苗之路|川普誇下海口,「曲速行動」真能欲速則達?
    【編者按】9月,全球很可能正式迎來第一支新冠疫苗。此時距離已知的首例新冠肺炎病例被發現,不足10個月。這一速度遠超一般疫苗研發所需的8-10年時間。全球研發者爭分奪秒,170款候選疫苗湧入賽道。該計劃召集了民營醫藥公司、政府機構和軍方,通過同時測試多種不同的候選疫苗,在完成臨床試驗前就啟動生產,來加速疫苗的開發,力求到2021年1月交付3億劑經過認證的疫苗。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稱,若該計劃中的新冠病毒疫苗獲批,川普政府或考慮向部分人群免費提供。
  • 日本買完2.9億劑新冠疫苗全部用冷藏櫃來裝,還立法通過全民將免費...
    日本第三波新冠肺炎疫情來勢洶洶,12日新增確診3041人感染新冠病毒,創下單日新高,也是日本自疫情以來首次日增感染者超過3000人。由於日本疫情持續發燒,專家會議認為未來三周將是決勝關鍵,呼籲政府強化各項對策。
  • 全球搶購「疫苗瓶」!小玻璃瓶成新冠疫苗一大「瓶頸」
    隨著多國製藥公司研發的新冠疫苗進入後期試驗階段,各國開始準備接種計劃,不過疫苗研發成功只是萬裡長徵第一步。一劑疫苗,從實驗室到最終的人體接種,還將歷經重重挑戰,即便解決了研發、大批量生產的問題,與之息息相關的上下遊產業鏈的問題也不容忽視。
  • EEO全球財經周報 | 拜登任命前歐巴馬顧問為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
    進出口均連續第五個月上升,反映出全球貿易持續從新冠疫情的影響中復甦。經濟學家之前預計10月貿易逆差為648億美元。另外,10月出口環比增長2.2%,至1,820億美元,進口增長2.1%,至2,451億美元。
  • EEO全球財經周報 | 日本經濟界期待RCEP帶動投資和貿易;中國10月對...
    日本首相菅義偉出席,與退出談判的印度以外的15國就協定達成一致並籤字。國內生產總值(GDP)合計佔到全世界約3成的巨大經濟圈誕生。對日本而言,這是包括貿易額最大的中國和第3位的韓國的首個經濟夥伴關係協定(EPA)。在新冠疫情影響導致全球經濟復甦緩慢的情況下,將推進關稅裁撤及基於規定其對象的原產地規則等統一規則的自由貿易。
  • 國藥中生新冠疫苗2021年產能可達到10億劑
    日前,國藥集團中國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楊曉明介紹,國藥中生研發的新型冠狀病毒疫苗目前已經在10個國家和地區開展三期臨床試驗,近6萬人入組試驗。隨著二期車間本月內建成,2021年將實現新冠疫苗產能10億劑。
  • 默沙東新財年架構調整|最快新冠疫苗預計在聖誕節前供應
    繼輝瑞後,美國生物科技公司Moderna也宣布研發的新冠病毒疫苗有效率為94.5%,且更易儲存及運輸。後續上市進展:BioNTech CEO預計12月中旬FDA緊急批准,12月下半月歐盟批准,在聖誕節前開始供應疫苗。Moderna產品晚7-10天。
  • 美國兩個疫苗都說很有效,中國新冠疫苗呢?|疫苗|新冠疫苗|安東尼...
    當地時間11月16日清晨,美國莫德納公司發布新聞稿,稱新冠候選疫苗mRNA-1273的首個Ⅲ期臨床中期分析報告顯示,該疫苗有效率達94.5%,或已達到Ⅲ期臨床的主要療效終點。公司計劃在未來幾周,向美國食品和藥品管理局(FDA)申請「緊急使用授權」(EUA)。
  • 質量好速度快,中國新冠疫苗研發的「秘密」是什麼?
    目前,全球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急接近3000萬例,死亡人數超90萬例,疫情還在發展,形勢依然嚴峻——對疫苗的需求有增無減。據世界衛生組織(WHO),截止10月19日44個候選疫苗進入臨床試驗,另有154個正在進行臨床前研究。進入臨床試驗的候選疫苗中,有10個正在進行臨床三期試驗,來自中國的有4個。
  • 新冠疫苗傳來好消息 復星醫藥開盤漲停
    而全球處於三期臨床的新冠疫苗有7個,分別為牛津大學/AZ(腺病毒載體)、科興(滅活)、武漢所(滅活)、北生所(滅活)、Moderna(mRNA)、BioNTech(mRNA)和強生(腺病毒載體)。據了解,一旦疫苗獲批,BioNTech計劃在全球範圍內供應疫苗,在2020年底前提供高達1億劑疫苗,到2021年底累計提供13億劑疫苗。談及國內新冠疫苗的產能,復星醫藥董事長兼CEO吳以芳近日在進博會上公開表示,第一階段肯定從國外進口,第二階段探討疫苗原液進口在中國灌裝。」
  • 新冠疫苗已在多國上市,但能及時惠及非洲嗎?
    世衛組織建議,新冠疫苗研發成功後,第一階段向參與COVAX的國家按比例分配一定劑量的疫苗,以降低總體風險;第二階段,考慮各國疫情威脅、公共衛生脆弱程度等因素,在疫苗數量有限的情況下,優先給醫護人員、65歲以上老人、患有基礎疾病的人群等接種疫苗。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承擔了全球疫苗免疫聯盟在全球大部分的疫苗供應工作。
  • 全球搶購「疫苗瓶」 小玻璃瓶成新冠疫苗問世一大「瓶頸」
    全球搶購「疫苗瓶」!小玻璃瓶成新冠疫苗問世一大「瓶頸」!疫苗運輸也迎大考,「世紀使命」怎麼破局?隨著多國製藥公司研發的新冠疫苗進入後期試驗階段,各國開始準備接種計劃。不過疫苗研發成功只是萬裡長徵第一步,一劑疫苗,從實驗室到最終的人體接種,還將歷經重重挑戰。即便解決了研發、大批量生產的問題,與之息息相關的上下遊產業鏈的問題也不容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