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蛙不可以語於海者,拘於虛也。」——《莊子·秋水》
《莊子》書分內、外、雜篇,原有五十二篇,乃由戰國中晚期逐步流傳、揉雜、附益,至西漢大致成形,然而當時所流傳的,今已失傳。
【小故事】
有一隻青蛙長年住在一口枯井裡。
它對自己生活的小天地滿意極了,一有機會就要當眾吹噓一番。
有一天,它吃飽了飯,蹲在井欄上正閒得無聊,忽然看見不遠處有一隻大海鱉在散步。
青蛙趕緊扯開嗓門喊了起來:「喂,海鱉兄,請過來,快請過來!」
海鱉爬到枯井旁邊。
青蛙立刻打開了話匣子:「今天算你運氣了,我讓你開開眼界,參觀一下我的居室。那簡直是一座天堂。你大概從來也沒有見過這樣寬敞的住所吧?」
海鱉探頭往井裡瞅瞅,只見淺淺的井底積了一攤長滿綠苔的泥水,還聞到一股撲鼻的臭味。海鱉皺了皺眉頭,趕緊縮回了腦袋。
青蛙根本沒有注意海鱉的表情,挺著大肚子繼續吹噓:「住在這兒,我舒服極了!傍晚可以跳到井欄上乘涼;深夜可以鑽到井壁的窟窿裡睡覺;泡在水裡,讓水浸著兩腋,託住面頰,可以遊泳;跳到泥裡,讓泥蓋沒腳背,埋住四足,可以打滾。那些小蟲子、螃蟹、蝌蚪什麼的,哪一個能比得上我呢!」
青蛙唾沫星兒四濺,越說越得意:「瞧,這一坑水,這一口井,都屬我一個人所有,我愛怎麼樣就怎麼樣。這樣的樂趣可以算到頂了吧。海鱉兄,你不想進去觀光觀光嗎?」
海鱉感到盛情難卻,便爬向井口,可是左腿還沒能全部伸進去,右腿的膝蓋就被井欄卡住了。
海鱉慢慢地退了回來,問青蛙:「你聽說過大海沒有?」青蛙搖擺頭。
海鱉說:「大海水天茫茫,無邊無際。用千裡不能形容它的遼闊,用萬丈不能表明它的深度。傳說四千多年以前,大禹做國君的時候,十年九澇,海水沒有加深;三千多年以前,商湯統治的年代,八年七旱,海水也不見減少。海是這樣大,以至時間的長短、旱澇的變化都不能使它的水量發生明顯的變化。青蛙弟,我就生活在大海中。你看,比起你這一眼枯井、一坑淺水來,哪個天地更開闊,哪個樂趣更大呢?」
青蛙聽傻了,鼓著眼睛,半天合不攏嘴。
後來,人們把這個故事概括為「井底之蛙」。
【注釋】
貶義詞
比喻見識短淺又盲目自大的人;
也指那些看問題很片面、知識粗淺、眼界狹小的人。
【結構及用法】
偏正式;作主語、賓語、定語。
【近義詞】 坐井觀天、管中窺豹、一孔之見、目光短淺、孤陋寡聞
【反義詞】 智周萬物、絕代天驕、見多識廣、博古通今
【造句】
1.小朋友從小就要博覽群書,不能只看一種課外書,否則很容易成為坐井觀天的井底之蛙被人笑話。
2.井底之蛙不知井外天地之大,就推銷井底的好處,真是孤陋寡聞,野人獻曝。野人獻曝造句。
關注學而思網校大語文
每天分享語文乾貨
成語┃組詞┃古詩┃造句┃閱讀┃寫作
名師談教育┃優秀學員分享┃本期超值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