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號棚是來自臺灣的林建民、林峻友父子,在2014年進軍開創者。林建民本身在臺灣就是十幾年經驗的職業寄養棚,在臺灣曾五年4度榮獲全船總冠軍,成績輝煌,在短時間內打響名聲。
2014年,林建民揮軍前往大陸北京,他、兒子林峻友,及臺灣教練三人,來到開創者,參加全世界最大的賽鴿俱樂部挑戰,承接下開創者的九號棚。這邊像是棒球大聯盟,集合了最強的教練、最強的團隊與雄厚的資金,想要挑戰再適合不過。曾經在大陸居住過一陣子的林建民,一心要養好鴿子,既來之則安之的他,適應能力也很強,在飲食風俗習慣適應皆沒有問題。
第一年,九號棚約150鴿子,大部分來自臺灣好友的寄翔,幼鴿飼養主要交給林峻友及教練,比賽上半年林建民是臺灣大陸兩地跑,八月臺灣秋季比賽結束後再來開創者操作主要的訓放及調整。但,依著臺灣的訓練方式,直接移植來北京訓放,卻像瞎子摸象一樣,欠缺考慮的因素太多,慘跌了一跤。
2015,第二年,他們依據前年觀察北京鴿友的養法,從善如流,馬上根據當地不同的天氣及比賽距離做飼養上的調整,原本對於褪毛不做任何幹預,改採用避光法加速褪毛,下午四五點收,早上七八點才放,確實讓鴿子的狀況提升許多。
但不變的是斯巴達式的訓練方式,從八月中外訓開始,操練密集強度也較高,以臺灣訓練方式風雨無阻,早晚各練一次,平均100公裡。這年院內120羽、院外30羽,拿下院內總冠軍,總算為他們爭了一口氣。
林建民、林峻友父子的經營理念很簡單:「比得好」。他們在飼養及訓練技術上付出很多心力,著墨許多。
2016九號棚有院內固定120羽、及院外90羽,兩舍混養。寄翔的臺灣、歐洲各佔五分之一,大陸鴿友五分之三。目前主教練是兒子林俊佑,和兩個河北的副教練。他們的模式,是不收飼養費,獎金不扣本提收兩成。而經營這個寄養棚,林建民掐指一算,一年最少也要30萬人民幣、臺幣150萬的開支,包括飼料、訓練、吃住、藥類、交通費用等等。
「踏實的養,輸贏難定論」林建民說,就和他給人的感覺一樣,踏實、簡潔、負責,兒子林峻友也是一樣的風格,但是更內斂一些。不知是不是同類相聚的關係,林建民的兩位助教話也不太多,默默地做。
於軍,河北省定興人。從小就愛鴿養鴿,8歲左右有個親戚給了他兩隻鴿子,從來就沒斷過鴿子。畢業後有位親戚在天津工作,一起到了天津上班,在上班的地方弄了鴿舍打比賽,抽著空都養養鴿子餵鴿子。2010開始替丁長江養鴿子,也替他打比賽。回老家一陣子之後,2014林建民透過朋友找上於軍,就一直在開創者待著了。
宋建超1993年生,河北省定興人,在這可以說是年紀最小的。宋建超父親是鴿友,他打小就在家幫忙餵鴿、養鴿還有比賽,對鴿子很是喜歡。於軍和宋建超的父親本就是朋友,2016年問了宋建超,他很早就聽說過開創者,馬上就答應來這全球最大的俱樂部幫忙。
板橋65號快速道路越過城林大橋,往大漢溪的對岸望去,是一棟坐落於都市叢林邊緣4至5層樓高的鴿舍。辦公室位於頂樓,整面落地窗面向東南方,180度環景盡收眼底,這是林建民在2014年開始搭建的新寄養棚。
臺灣的俗諺這樣說「三分天註定,七分靠打拼。」林建民是有著這樣的天賦,認真努力地苦幹實幹,在15年內拚出名號,前進大陸。
1966.12.10今年50歲,對動物特別有一套的林建民,曾為臺灣土狗協會理事長、全犬種審查員,並從事犬只國際販賣進口,他在2002年在北京的名鴿名犬聯展遇上主辦人何育綸先生,自此打開往賽鴿競翔的大門。從何先生那引進種鴿、於自家樓頂蓋了鴿舍,他憑著自身對動物的敏銳度訓養,2003年首度參賽就拿下當年全臺最大鴿會臺北祥慶綜合5位;來年2004,夏季拿下全船總冠軍、秋季奪得綜合冠軍。五年內他4度榮獲全船總冠軍、1次全船唯一歸返,成績輝煌,接著10年,以實力及成績讓所有臺灣鴿友認識這號人物。
職業寄養彭棚
2006年林建民將泰國、大陸、臺灣的狗場收起來,全心全意投入賽鴿,從一開始的好朋友們寄養,到其他鴿友慕名而至,他經營職業寄養棚得以分散風險,林建民現在請了2名教練,1位外訓教練,他不喜歡鴿子密度太高,一季收70-80羽,寄養鴿友不超過10位,走菁英路線。
「踏實的養,輸贏難定論」說起他的經營理念,就和他給人的感覺一樣,踏實、簡潔、負責,即使有教練,他還是親力而為。
進軍大陸
2010-2014年,林林建民因在臺灣成績璀璨早已赫赫有名,好友們鼓勵他去大陸已久,而他也想試試身手、挑戰自己。終於決心在2014年首度參賽北京開創者俱樂部,大家都在關注這個臺灣來的教練有幾分能力。然而,爬得越高,摔得越重,他的第一戰,灰頭土臉。對於北京的天氣狀況、地理環境掌握不足,把臺灣的操作方法直接搬過去是失敗的主因。承擔著巨大的壓力和流言蜚語,林建民沒有退步,他知道:「我們去比賽,會贏。」扛著慘烈教訓的失誤,他馬上調整飼養和操作訓練的方法,第二年2015,奪得院內總冠軍,為自己爭了一口氣。
訓練方式
由於比賽獎金制度不同,臺灣北京兩地的訓練跟管理方式是因地制宜。在臺灣打殘(大陸稱為打飄)齊組為目標,以餵料來控制群飛的速度頻率、不要太快。他會跟鴿主說明,多出幾羽訓練,後期看狀況再插組。比賽是參加全臺最大的新和順或新順利夏、秋、冬三季。
林建民的觀念是「多關賽就要多訓練,習慣成自然」採斯巴達式的訓練方式,重量訓練有兩種:
1、天氣允許的狀況下每日放飛一百公裡兩趟、早上08:00至竹南放飛,空距約100km,歸巢後立刻載往竹南,10:00飛第二趟,下午舍內飛或休息。
2、比賽前十天,挑三天好天氣至新達港放飛300公裡。
大陸,林建民參賽北京開創者9號棚,賽制為掛環前就插組,鴿主都是抓各自的菁英參賽,大陸單關制的目標是快、存棚度高,大致上和臺灣訓練方式相同,但強度和訓練頻率少一些。有第一年的經驗,知道大陸對換毛很慎重,因而採取避光法,鴿子毛換得好,保暖、健康、浮力才會佳。
飼養管理
幼鴿入櫥時打疫苗驅蟲、注重營養料吃到飽。而剛到體質強弱不一的幼鴿,則依據觀察紀錄,做個別的營養調整。臺灣北部比賽最多350km,跟北京的500km比飼料營養度就有很大差異。基礎飼料為:清除飼料混耐久能幼鴿飼料,多營養多加蛋白質、豆類和玉米,並且依據季節、天氣做調整。26-30天大後留櫥認識環境;比賽前60天各自關龍分別喂,晚上林建民會親自抓鴿觀察吃料及糞便狀況,隔天再依前晚狀況調整飼料調整至最佳狀態,賽前也會將鴿子抓給醫生做檢查。
1989.8.23出生的林峻友,師承爸爸林建民,2012年辭去原本的工作,開始投入賽鴿行列,加入林建民的教練團隊,開始幫忙訓鴿,2013年春季板橋冠軍支會開始當林建民的助手,從鴿舍基本功做起,打掃、餵飼料等等。訓練了一年後,14年和林建民前進北京開創者國際賽鴿俱樂部,作為進軍大陸的代表人。
前期的幼鴿照料管理由林峻友負責,林建民不時來北京看狀況,直到八月後期的重點調理與外訓,由林建民本人飛去大陸處理。
林峻友帶著隨遇而安的心態,14年三月中來到北京開創者常駐,這裡是全球最大獎金的賽鴿俱樂部。他一待就是到年底比賽、拍賣會結束,執行林建民的指示操作鴿子。到現在,經過三年的磨練,林峻友已經可以看出鴿子的條件和狀況。雖然在這邊操作動輒總價數百K的鴿子,心臟強壯的林峻友,只有在比賽時壓力較大,決心以實力證實養功,按表操課,不休假的看顧開創者九號棚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