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三定
姚嶸作為一位資深、優秀的高三語文老師,她著的《幽蘭隨筆——一位高三語文老師的教育情懷》,凝結了她平常從事教學和教研工作的心血,是她獨立思考的成果,是她教學經驗的智慧總結。
該書由三編組成,各編表現出各自的特質和特色:第一編「語文教材的創造性解析」,主要顯示出著者對語文教材解析的獨特見解;第二編「高考作文的深度性探索」,主要是著者對高考作文的體驗性探索;第三編「閒情逸緻的原創性抒寫」,由若干散文和詩歌組成,展現了著者在日常生活中的審美情趣和詩意地棲居。
該書第一編解析的都是收入高三語文教材中的名篇,都是曾被許多人研讀、解析過的,但著者總有自己的獨特看法,總能表達自己的獨特見解。如《東坡突圍》解析蘇東坡的《前赤壁賦》,認為蘇東坡從人生的鼎盛時期一下陷入人生的最低谷,怎樣才能從頹廢沮喪的情緒中突圍出來?著者在具體分析了蘇東坡的精神「突圍」後,肯定蘇東坡經過「突圍」已經進入了快樂的境界,並進而清晰地闡述:「東坡之樂,是身心極度放鬆獲得的自由之樂,是真實之樂,絕非矯揉造作之樂。東坡的樂與喜,是由最初的生理上的愉悅,升華到心理上的愉悅。」從「突圍」、從獲得「快樂」的角度解析《前赤壁賦》確實很有新意。
第二編專門針對高考作文而寫,融合了作者長期作文教學過程中的真實體驗、體會和經驗,特別富有啟發性。第二編又包括三個部分,第一部分為「高考真題場外卷」,收入著者親自「下水」參與撰寫的作文,這些「示範」作文都有著者自己的獨特構思和創意。其中,2018年度還收入李湘濱的高考作文《盛放的煙火,你是哪一朵》,並撰寫《讓想像自由飛翔》為題的文章,將著者自己的「下水」作文與李湘濱高考作文做了細緻的比較分析,給人多方面啟發。第二部分「從名校名題中看高考作文題材」,選取雅禮中學 、長沙市一中、長郡中學、湖南師大附中四所名校在2020年、2019年的高三作文試題,每個試題都包括「原題呈現」「審題指導」「擬題示例」「佳作欣賞」幾個部分;有的還有「教師示範」或「教師示範寫作思路」,收入由本書著者自己撰寫的「下水」作文。閱讀這一部分能讓讀者得到很好的作文訓練和寫作借鑑。第三部分「任務驅動作文技法指導」,依次具體分析了「任務解讀和形象表達」「就事論事寫時評」「立論與駁論」「尋找最佳立意角度」「尋找對比點審題」「學習寫得充實」「建立議論文的結構」等十來個作文技法,各個技法分析中包括了「原題呈現」「審題指導」「佳作欣賞」(或「病文分析」),有的同時選登學生作文的初稿與修改稿,有的則有著者「下水」撰寫的「教師示範」作文,所以特別具有可操作性。
第三編收入著者撰寫的若干散文和詩歌,著者的作品敘事平靜而生動,情感真摯而細膩。《寫給母親》中寫母親的勤勞、孝心與慈愛,母親對自己的文學啟蒙等等,都表現得真實而感人。「谷幽蘭(谷幽蘭是姚嶸的網名)眼裡的學生」一組文章描寫了著者自己多個有個性的學生,讓人印象深刻;「學生眼裡的谷幽蘭」則收入多篇學生從不同角度描寫著者的散文和詩歌,可謂生動活潑;這種師生互動,既是一種寫作交流,更是一種情感溝通。「思想隨筆」中的《教育之美》中寫道:「我們為什麼走進學校?梁啓超曾說,專靠常識和學識還不夠,還需養成總體智慧,才能有根本判斷力;把向來粗浮的腦筋磨鍊細密而且踏實,使向來渾濁的腦筋變得清明。」接下去,著者明確肯定:「培養君子,師之責也。教育之美,美在傳承人類崇高的人文精神。」所說可謂超凡脫俗的至理名言。
(《幽蘭隨筆》 姚嶸著 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