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文學地圖上的人情之美

2021-01-08 中國新聞網

臺灣文學地圖上的人情之美
2017-05-31 09:35:11來源:中國青年報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唐云云

2017年05月31日 09:35 來源:中國青年報

參與互動 

  《人情之美:文學臺灣的黃金時代》

  丘彥明著

  中信出版社

  談人情,往往第一個聯想到的是「人情世故」,是規則之外不可見光的「曲徑通幽」,也是假借情感名義的一種利益交換。和諸多被汙損的詞一樣,「人情」所形容的那種人與人之間簡單與美好的交往,以及「人情」本質上應該散發的溫暖味道、柔軟氣息,漸漸地都感受不到了。

  臺灣著名編輯丘彥明,以「人情」為主題,在大陸出版了一本名為《人情之美》的著作。丘彥明曾任《聯合報》副刊編輯,《聯合文學》執行主編、總編輯。這本書記錄的是她在職期間與一些臺灣文化名人的交往。丘彥明身處臺灣文學黃金時代的現場,通過她的筆觸,除了可以直觀地感受到有關臺灣文學的一個側影,更可以近距離地發現臺灣出版創作界的人情味兒。

  編輯談作者,最好的切入點是文學與創作,這是職業與專業方面的事情。《人情之美》有一些訪談文章,的確是談寫作經歷和感受的,但主要篇章,都是在談編輯與作者的交情。1970年代末,丘彥明進入紙媒從事副刊工作,能夠有機會接觸到一群民國文人以及他們的弟子輩作家,除了約稿關係,丘彥明以朋友甚至親人的身份,所記錄的臺灣作家群像,為讀者了解這些作家的精神與內心世界,打開了一個獨特的通道。

  《人情之美》中有一些讀來震撼的文章,丘彥明記錄了一些著名作家在世最後幾天的狀況,當梁實秋、葉公超、吳魯芹生命垂危之際,丘彥明可以握著他們的手,送他們最後一程。當梁實秋剛剛病逝,醫院急著往外趕人的時候,丘彥明不禁為一代文學大師的遭遇憤慨,記錄下了這個細節,也唯有親人式的情感,才會對此如此在意。

  在書中,丘彥明還寫到了大陸讀者十分熟悉的兩位臺灣女作家張愛玲、三毛,張愛玲在寫作方面的雅致、細膩、規矩,經過編輯的視角呈現出來,令人印象深刻,而三毛在西班牙接待來訪的丘彥明,則還原了《撒哈拉的故事》《哭泣的駱駝》等書中那個多情、灑脫、浪漫的三毛形象……如此種種,讀《人情之美》,能大概知曉過去幾十年臺灣的文學地圖,也能領略被這幅文學地圖覆蓋的臺灣作家群的生活場景。

  讀這些被稱之為故事也好或者追憶文章也好的內容,感覺是熟悉而親切的。兩岸三地的文學形態各不相同,但文學傳承以及文人之間的情感互動,在極大幅度上是相似的、重疊的。想到文人之間的人情,有兩個故事令人印象深刻。一是倪匡提攜古龍,古龍剛出道時並不被人重視,比他出名早的倪匡喜歡古龍文風,不但邀請古龍在他主編的《武俠與歷史》雜誌上寫《絕代雙驕》,還向香港著名大導演張徹、楚原推薦把古龍的小說改編為電影,據倪匡自己說,古龍被譽為佳話的酒癮,就是跟他一起不斷參加飯局養成的。

  還有一個故事說的是劉心武與王小波,劉心武寫了一篇著名的刷屏文章《王小波,晚上能來喝酒嗎》,每到王小波忌日就會被廣泛傳播一次。這篇文章說的就是成名已久的大家劉心武,拜訪文學新秀王小波的經歷,整篇文章都散發著濃濃的人情味兒。他們的友情,因文學而生,但在滋生之後,卻又拋棄了文學,成為一種人格上的吸引與欣賞,讀來令人擊掌,也為之產生一些淡淡的幸福的惆悵。

  《人情之美》之所以可讀性強,不僅是因為丘彥明文筆樸素、感情真摯,也不僅是因為本書的描述對象是讀者熟知並喜歡的作家,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吸引力是,它能夠喚醒讀者對於「人情」的了解與親近的願望。文人的「人情」擁有書卷味,普通人的「人情」擁有煙火味,兩者都同樣珍貴。人們旅行時喜歡某個地方,「有人情味」是不可或缺的理由,讀丘彥明《人情之美》時,如果想不到靜下心來反思我們日常生活中「人情」的缺失,那會是一個小小的遺憾。韓浩月

相關焦點

  • 眷村裡的人情,餐桌上的臺灣
    接下來灣哥給大家推薦一些「眷村美食」(這裡的『眷村美食』為一個泛指)以及這些美食在臺灣的地圖分布。目的呢,一是灣哥帶給吃貨們的福利,不謝;二是想挖出這些美食小吃,看看它們和眷村有著什麼樣的聯繫。 下面請看幾道菜▼
  • 【臺灣專輯】【地圖收藏357】1946《臺灣統計地圖》
    大家好,這裡是後宮地圖三千,本期【地圖收藏】系列為大家帶來的是1946《臺灣統計地圖》,由於圖片數量較多,在文章中就只展示一部分
  • 臺灣地圖發展史研究
    1554年,葡萄牙人Lopo  Homem所繪的世界地圖中,位於北回歸線以北,琉球群島之西南端,畫有臺灣,其稱之為Formosa,意即『美麗之島』。 明世宗嘉靖三十四年(1555),鄭舜功去日本,返國著有日本一覽,附圖中即有一臺灣島圖,雖極簡陋,可見日本當時已藉倭寇之活動而繪有臺灣地圖。
  • 《上海故事》:一張城市文學地圖
    鴉片戰爭後1843年上海被開闢為商埠,1845年先後設立英、美、法租界,殖民者在上海引入了許多與西方接軌的文明設施。於是,既在喪權辱國的陰影籠罩下,又獲得得天獨厚的歷史機緣,上海從一個位於長江口毫不起眼的小縣城,一躍而起成為遠東第一大都市。這裡既有歐風美雨浸淫下的現代西方文明,又有老中國積澱而來的傳統文化,交融碰撞,互相滲透。
  • 張愛玲HK芳蹤,文學地圖及電影往事
    1962年3月,人在臺灣的張愛玲接到賴雅病重的消息,返美,直至1995年9月8日於洛杉磯家中去世,其間再未回港。1977年,張愛玲與宋淇通信時,手繪過一張上海靜安寺路(今南京西路)的地圖,詢問並討論刺殺事件發生時的具體細節,地圖上標註了當時的平安戲院、西伯利亞服裝店等商店。
  • 文學地圖|布拉格:卡夫卡之城
    以文學的名義出發,觸碰靈魂的旅程。在這裡,我們追隨作家的生命足跡,在這裡我們探訪地圖上的人文奧秘。卡夫卡出生後的第一次搬家的目的地是位於舊城區市政廳旁的「一分鐘之屋」,其名取自「距市政廳只有一分鐘路程」之意。他在這兒度過了七年兒時時光。這座風格獨特的樓房外牆繪有文藝復興風格的壁畫,並把人物的表情動作表現得栩栩如生。卡夫卡作品中那些瘋狂的獨特的想像,或許也曾經從這些壁畫中得到過靈感吧!
  • 《最後的黃埔》:臺灣文學中對大陸的執念
    講到臺灣作家,講到臺灣文學,你清楚的又有幾個?除了林清玄、白先勇、林語堂等等有名的作家,其他的臺灣文學你又看過幾本?我的大學海外文學老師是臺灣人,他的第一堂課給我們講的就是臺灣文學中的鄉愁和民族意識。如果對臺灣文學只停留在文學主流的層面,你的視野也會變得狹窄。
  • 簡訊也美到心痛 臺灣多位文學大師簡訊曝光(圖)
    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中國臺灣網4月16日消息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私德猶如內衣,髒不髒自己明白。聲譽猶如外套,美不美由人評定。」臺灣文學大師余光中發出最新的簡訊!一出手就讓人拍案叫絕,臺灣作家王文華隨即「接招」,意有所指說:「那臺灣現在很多人不穿內衣喔!」臺灣作家張曉風與王文華、生活美學家蔣勳、音樂創作者黃舒駿、侯志堅,昨天齊聚,探索極簡文字的力與美,同時為臺灣大哥大第四屆全民行動創作獎揭開序幕。
  • 被喻為「臺灣文學之母」
    被喻為「臺灣文學之母」 2020-05-17 16: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臺灣聲音地圖」帶你聽見臺灣
    如果你曾經透過上帝視角,看見寶島的美景,重溫了對這塊土地的回憶而被觸動,你肯定要花點時間打開「臺灣聲音地圖」,親耳體驗「聽見臺灣」的純粹感動!臺灣藝術家吳燦政歷時六年製作的「臺灣聲音地圖」,近日在Facebook上引起不少討論。在劉軒轉發之後,引起更多討論。
  • 薦書丨美之地圖-米哈埃拉·諾洛茨
    美之地圖 - 米哈埃拉·諾洛茨 浮士德說:「你真美啊,請停一停。」在 《美之地圖》裡,時間停了下來。《美之地圖》是羅馬尼亞攝影師米哈埃拉·諾洛茨發起的一個攝影項目,諾洛茨於2013—2017年自費前往50多個國家旅行,並為當地女性拍攝肖像,記錄這個世界上女性多元的生活狀態和豐富多樣的美。這些攝影作品發布在Facebook和Instagram上,得到全世界的關注。目前這個項目仍在行中。
  • 「臺灣文學之母」鍾肇政,走完了他波瀾壯闊的一生
    《魯冰花》的作者,就是被稱為「臺灣文學之母」的鐘肇政。5月16日19時,鍾肇政與世長辭,享年96歲。這部語言與內涵都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作品,就出自「臺灣文學之母」鍾肇政的筆下。它是臺灣戰後的第一部小說,也是鍾肇政的第一部小說。他真正的代表作是《濁流三部曲》、《臺灣人三部曲》這樣厚重的大河小說。如在「臺灣人三部曲」中,就描繪了臺灣人民開發自己腳下的土地、反抗外來侵略者的歷史。
  • 臺灣地圖上線 百度地圖國際化搭好跳板
    繼香港地圖之後,百度地圖又於近日推出了臺灣地圖,至此,兩岸三地已悉數登陸百度地圖。在方便了兩岸民間往來的同時,也有望藉助網際網路平臺升級相關產業。臺灣地圖的推出,對於正在布局國際化戰略的百度而言,是一個新的開始。
  • 臺灣「報導文學」的風潮
    故而報導文學的興起,乃是帶有實驗的性質:新的做法帶來新的目光,也就帶來新的讀者群和銷量。再者,當時政治情勢的轉變,也使得臺灣文化界開始「向內看」,強調四處踏查的報導文學恰巧為人們提供了「看見臺灣」的內容與方法,在媒體推波助瀾下,1978年4月23日再推出「報導文學系列」專欄,也就為臺灣報導文學發展帶來了前所未見的風潮。
  • 被喻為「臺灣文學之母」
    據臺媒消息,被喻為「臺灣文學之母」的鐘肇政於5月16日19時去世,享年96歲。
  • 「飛機上有臺灣地圖!」「可是藏在China裡……」
    ↓華航貨機新塗裝曝光:英文標識裡藏臺灣地圖據島內綠媒「三立新聞網」消息,臺灣中華航空(華航)12月14日在公司內部網站上公布777F貨機新塗裝,將代表貨機的英文「CARGO」中的字母「C」暗藏了一個臺灣島形狀。
  • 【海玻璃地圖】臺灣墾丁白沙灘
    (公眾號目錄-文化類-海玻璃地圖裡有之前的所有文章)主要是我自己在臺灣墾丁撿海玻璃的經歷。不戳會後悔↑臺灣墾丁的海很有名,大部分遊客都會去。這裡也是很多電影的取景地,我們去的白沙灘,入口就有李安《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的老虎:進去之後,海景也確實美:
  • 靠最後的「臺灣牌」力挽狂瀾?藍營智庫:川普只是還蔡英文人情
    川普不滿大選結果,揚言訴訟到底捍衛政權,近日並對臺灣動作頻頻,外界關注他是否打出「最後的臺灣牌」力挽狂瀾。國民黨智庫「國政基金會」財政顧問施威全表示,川普藉由引發爭端延續政權的機率低,因為共和黨仍要顧及美國人的觀感,不會讓川普過分行事。而現在他的對臺行徑,充其量是回報蔡「政府」先前的助選,與延續政權沒有直接關聯。
  • 【地圖收藏436】臺灣復刻版地圖精品之《歷代輿地沿革圖》
    大家好,這裡是後宮地圖三千,本期【地圖收藏】系列為大家帶來的是臺灣復刻版地圖精品之《歷代輿地沿革圖》,喜歡你就關注一下唄
  • 盡覽臺灣之美,愛上微笑的臺灣!
    臺灣綜藝教父王偉忠曾經說「北京好看不好玩,臺灣好玩不好看」。確實是,臺灣的房子很破舊,因為臺灣土地和房子是永久。政府規劃和建設需要徵得屋主同意,難度很高~但是臺灣好玩,人情和文化沒有辦法寫在高高的樓宇上,卻寫在人和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