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地處理:「消化」廚餘垃圾的便捷之路

2020-12-22 全國能源信息平臺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廚餘垃圾在生活垃圾總量中佔比較高,是垃圾分類處理中的難題之一,無論是收集、儲運,還是末端處理,都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許多城市都對如何處理廚餘垃圾進行了努力探索。其中,一些地方就地處理廚餘垃圾的辦法,是一條值得研究和借鑑的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的便捷之路。

廚餘垃圾就地資源化

北京市海澱區甘家口街道辦事處機關食堂每天產生的餐廚垃圾約100公斤。從今年5月開始引入餐廚垃圾處理設備後,該食堂每月廚餘垃圾減量兩噸。據了解,這套設備中有一套油水分離裝置,可以將廚餘垃圾中的小骨頭等分離出來,垃圾中的水分進入儲水系統,油脂被存放在另一個桶裡。處理設備設有異物分離口和有機肥料出口,分離出油脂的廚餘垃圾會自動篩檢出大骨頭、塑膠袋等其他垃圾。剩餘垃圾進入存儲倉,飽和後通過高溫氣化垃圾處理技術,廚餘垃圾被深加工為有機肥和飼料的初步處理物。

7月17日,昆明市城市管理局在呈貢區啟動廚餘垃圾就地處理試點工作。在為期兩個月的試點期間,3家企業採用3種處理工藝同臺競技,探索適合昆明的廚餘垃圾就地處理新技術和運營模式:一是採用乳酸菌對廚餘垃圾進行分解,產生富含氮、磷、鉀等養分的有機肥料;二是通過殺菌、脫水和除臭,將廚餘垃圾變為飼料補充劑、生態肥原料和生物柴油原料;三是通過一系列微生物處理,將廚餘垃圾中的絕大部分生物分子分解為二氧化碳和水。3種處理工藝使用的設備處理量均為300公斤/天。昆明市城市管理局副局長趙志德表示,試點期間,各相關部門將監測試點項目大氣、水、噪聲等汙染排放指標,全程監控設備運行情況,收集相關數據指標,試點工作經驗將形成研究報告。

北京市海澱區海澱街道蘇州橋西社區還探索用生物技術將廚餘垃圾變廢為寶。在小區停車棚一角,安裝了一座生物處理容器,裡面裝著數千隻名為「黑水虻」的小蟲子。據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李春燕介紹,黑水虻最愛吃腐爛的東西,廚餘垃圾倒入容器後,垃圾在黑水虻體內消化後,排出體外就轉成了對花草生長有利的有機肥,實現廚餘垃圾無害化處理。黑水虻成蟲是優質的動物蛋白,可以作為飼料餵魚等,對環境和人體沒有不利影響。「自從社區裡安裝了生物轉化器,廚餘垃圾不出院可以就地無害化處理了,小區居民垃圾分類的積極性都提高了。」李春燕說。

上海市普陀區在餐廚垃圾就地資源化處理方面,已取得顯著成效。2019年,普陀區人民政府機關事務管理局牽頭,在區機關大院食堂配置溼垃圾處理設備。普陀區商務委員會和相關街鎮積極協調,分別在清峪、南石、九存、真北、真南綜合、李園、高陵7家硬體條件合適的菜場(集市),配置溼垃圾就地處置設施,通過微生物處理、發酵、粉碎等技術手段,就地處置菜場(集市)每日產生的溼垃圾。真如鎮街道在機關配置溼垃圾處理設備,就地處理產生的溼垃圾。

分類處置設施服務周邊社區

在吉林省長春市二道區,建有一座小型生活垃圾分類轉運處置站。這座生活垃圾分類轉運處置站由「垃圾分類預處理系統、生物降解系統、汙水處理系統、氣體淨化系統」四大系統組成,實現對居民廚餘垃圾稱重、送料、分選、粉碎、篩分、降解的一體化處理。據技術人員介紹,二道區生活垃圾分類轉運處置站採用的核心技術和設備都是自主研發的,在對廚餘垃圾進行微生物好氧處理後,最終形成可回歸自然的有機肥。同時,分離出的RDF(垃圾衍生燃料)熱值可達到5000大卡,是非常好的燃燒發電原料。處理過程中產生的汙水通過螺旋脫水、PH值調節、厭氧生物反應、好氧生物反應、MBR(膜生物反應器)一體化聯合處理工藝,達到城市汙水納管標準。處理過程中產生的氣體通過負壓收集、噴淋除臭、UV光解和活性炭吸附,使氣體最終被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實現達標排放。

二道區生活垃圾分類轉運處置站佔地面積380平方米,日處理量為50~60噸,可服務周邊5公裡範圍內的20~30個生活小區,小區廚餘垃圾在3小時內處理完畢,大幅降低了生物胺的形成,有效避免二次汙染。截至目前,長春已建成7座小型生活垃圾分類轉運處置站,實現居民廚餘垃圾就地就近處置,有效減輕了市級餐廚垃圾處理廠的負擔和終端處置壓力。

7月下旬,廣東省深圳市光明新區馬田街道鐘錶基地資源化處理中心投入運行,每天可將3噸廚餘垃圾「變廢為寶」。該中心由合水口社區原有2座垃圾轉運站增擴改造而成,日處理廚餘垃圾量達3噸,可以處理周邊5公裡範圍8個小區、10個餐飲門店、2個公共機構等一天產生的全部廚餘垃圾。該中心集垃圾分揀、油脂分離、廢氣淨化、發酵轉化於一體,不僅能將廚餘垃圾轉化為有機肥,還能將其轉化為生物柴油等其他資源,做到物盡其用。馬田街道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將在合水口、石家、新莊3個社區各新建1座廚餘垃圾資源化處理中心,並擴建薯田埔廚餘垃圾資源化處理中心,將日處理量從2噸提升至6噸,實現廚餘垃圾當天完成資源化利用處理,全部實現「變廢為寶」。

安徽省政協委員孟行健表示,隨著社會發展,廚餘垃圾產生量猛增,城市廚餘垃圾集中處理廠立項建設周期相對較長,致使廚餘垃圾圍城現象突出。我國可以借鑑日本、韓國、新加坡等周邊國家的經驗,實行廚餘垃圾就地處理。目前,廚餘垃圾就地處理技術已經很成熟,可以利用市場化規則,因地制宜地逐步推廣。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載自北極星環保網,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全國能源信息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702,郵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

相關焦點

  • 「大胃王」助力廚餘垃圾就地處理
    「很神奇,也很方便,以前這些垃圾都運走處理,現在就地分解,真是省了不少事。」負責打掃的環衛工人告訴記者。在現場,蔬果皮、菜幫菜葉等垃圾被眼前的「大胃王」吃掉後,不過4個小時,在高溫複合微生物菌的作用下,就會分解為二氧化碳、水和少量殘渣。目前,這臺智能化設備每天能處理新發地市場內約500公斤的果蔬垃圾。
  • 廚餘垃圾怎麼處理? 廚餘垃圾的正確處理方法了解一下
    廚餘垃圾怎麼處理? 廚餘垃圾的正確處理方法了解一下時間:2020-11-24 19:41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廚餘垃圾怎麼處理?廚餘垃圾的正確處理方法了解一下 廚餘垃圾處理方法 小編帶來的是廚餘垃圾處理方法,具體內容如下: 1、進行粉碎,由於廚房空間有限,因此就地減量處理是廚餘垃圾處理的基本立足點。採用在廚房配置廚餘垃圾處理裝置,將粉碎後的廚餘垃圾排入   原標題:廚餘垃圾怎麼處理?
  • ...興寧區首個廚餘垃圾就地處理試點有效推進垃圾分類工作
    吃的是廚餘垃圾 吐出來的是有機肥 興寧區首個廚餘垃圾就地處理試點有效推進垃圾分類工作北極星固廢網訊: 吃進去的是廚餘垃圾,吐出來的是有機肥。今年,興寧區引進一臺廚餘垃圾處理設備和一臺廚餘垃圾粉碎脫水設備,以城區政府作為試點,在運行期間就地處理廚餘垃圾後產出有機肥,有效地推進了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提升了廚餘垃圾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化利用水平。
  • 吞進去垃圾,吐出來肥料,戶部巷廚餘垃圾就地處理不過夜
    在武昌戶部巷,一座現代化的廚餘垃圾環保處理間近日建成投用,通過垃圾分類,300多家商戶產生的廚餘垃圾不出戶部巷,採取就地回收、就地處理、就地轉化,循環再利用。12月20日,長江網記者來到戶部巷探訪。只見一座佔地面積約150平方米的廚餘垃圾環保處理間位於長江大橋下的漢陽門公園休閒廣場,綠色、灰色的外牆裝飾與園林環境融為一體,如不走近細看,根本不知道這是一座廚餘垃圾環保處理間。
  • 昆明固廢處置能力顯著提升 廚餘垃圾就地處理經2輪試點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2020年昆明垃圾分類收集覆蓋率達90%以上。截至2020年上半年,昆明市7座垃圾焚燒發電廠,合計設計處理能力超7800噸/日。6月,《昆明市城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實施規劃》(2019-2035年)發布,2020年至2035年將投資41.4億
  • 廚餘垃圾就地漚肥,這個村做到了!
    近日,記者走進赤坭鎮竹洞村了解到,在垃圾分類方面,該村推出諸多亮點舉措:漚肥處理廚餘垃圾,實現循環再利用;建設垃圾分類指導(推廣)中心,提高村民分類投放意願;強化督促檢查,促進分類成效。其中,其漚肥處理廚餘垃圾的探索還得到了中央媒體的關注報導。
  • 500公斤廚餘垃圾如何產出70公斤有機肥?這些小區就地「變廢為寶...
    夏季,廚餘垃圾味道重、易滋生蚊蟲等問題困擾著一些小區的居民,也影響了垃圾分類的推進。破解這個難題,一些小區嘗試引進了廚餘垃圾處理設備,廚餘垃圾就地「變廢為寶」,既降低銷納成本,還能避免汙染,減少對居民生活的影響。近日,記者走訪了部分把廚餘垃圾「留下」的小區,看看他們的經驗。蓮怡園二區廚餘垃圾處理設備。
  • 垃圾分類之後的廚餘垃圾滲濾液處理難點與重點
    對填埋場滲濾液,垃圾焚燒發電廠滲濾液的水量和水質都將帶來非常大的影響,相對來說,這兩種滲濾液案例較多,較為成熟,將會在原來的基礎上進行一定的改進和運行調整。而垃圾分類之後的廚餘垃圾的滲濾液成為目前更為關注的熱點。垃圾分來之後的廚餘垃圾(溼垃圾)就地處理迎來「春天」,目前呈現爆發的趨勢。
  • 農村地區垃圾怎麼分類?北京房山:探索廚餘垃圾就地堆肥
    新京報快訊(記者 周依)4月30日,記者從北京市房山區獲悉,該區已制定生活垃圾分類工作行動方案,其中,對農村地區居住區垃圾分類的要求與城市有所不同,包括鼓勵探索廚餘垃圾就地堆肥等處理技術,以減少外運成本開支。
  • 廚餘垃圾能用來做什麼?煙臺蘋果「吃上」北京廚餘垃圾肥
    分出來的廚餘垃圾到底能用來做什麼呢?記者昨天探訪海澱區大工村廚餘垃圾處理廠,發現這裡的廚餘垃圾不光被製成肥料,還遠銷山東,成了煙臺蘋果生長的「營養劑」。目前,本市多個居民小區已嘗試增設廚餘垃圾就地處理設施建設。
  • 易腐垃圾不出小區 就地處理種花養草
    「我們的易腐垃圾放進這個小型廚餘垃圾處理機後,經過裝置的處理就能將有機質廚餘垃圾轉化為高品質有機肥,可以供我們的居民種花養草。」近日,湖州德清縣康乾街道垃圾分類辦工作人員介紹道。易腐垃圾不出小區,這是德清縣康乾街道對探索垃圾的就地化、無害化和資源化處理的新嘗試。前不久,康乾街道聯同浙江工業大學生物工程學院在保利原鄉小區安置了一臺小型廚餘垃圾處理機。據了解,過去處理易腐垃圾通常需要將垃圾收集好後,統一運送到易腐垃圾處理基地進行處理。
  • 【關注南京垃圾分類】最棘手的廚餘垃圾如何處理?看南京各區如何...
    南京生活垃圾分為可回收物、廚餘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四類,其中廚餘垃圾佔大部分,且不易處理。 揚子晚報記者了解到,廚餘垃圾的終端處理,目前南京各區因地制宜、各顯其能。
  • 最棘手的廚餘垃圾如何處理?看南京各區如何「變廢為寶」
    中國江蘇網訊(通訊員 馮引潮 程嘉 陳文 記者 張可)南京生活垃圾分為可回收物、廚餘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四類,其中廚餘垃圾佔大部分,且不易處理。記者了解到,廚餘垃圾的終端處理,目前南京各區因地制宜、各顯其能。
  • 農村廚餘垃圾與農林廢棄物協同處理利用技術介紹
    北極星固廢網訊:為加強農村環境綜合治理,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實現農村地區廚餘垃圾與有機廢棄物協同資源化利用,北京市農業農村局、北京低碳農業協會對農村廚餘垃圾與農林廢棄物協同處理利用技術進行了梳理。典型技術模式
  • 廚餘垃圾還能養蚯蚓,山東餐廚垃圾處理設施已「一市一廠」全覆蓋
    濟南市中區樂山小區,廚餘垃圾轉運人員正在轉運廚餘垃圾。全省各地積極配置分類容器,增設運輸車輛,建設中轉站、焚燒廠等,推進分類投放、收集、運輸、處置設施建設和改造升級,不斷完善垃圾末端處理體系建設,垃圾分類設施處理能力持續提升。
  • 今年底前南京廚餘垃圾日處理能力將達1650噸,可基本滿足現階段處理...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從南京市城管局獲悉,隨著一批廚餘垃圾處理設施建成投用,今年年底前南京廚餘垃圾處理能力將達1650噸/日,可基本滿足現階段分出的廚餘垃圾的處理需求。丁家莊廚餘垃圾中轉站最近改造完成的棲霞區丁家莊廚餘垃圾中轉站,由智能化稱重系統、地磅數據辦公室、廚餘垃圾卸料大廳、中轉間和備用車廂對接平臺組成。
  • 「關注南京垃圾分類」最棘手的廚餘垃圾如何處理?看南京各區如何...
    南京生活垃圾分為可回收物、廚餘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四類,其中廚餘垃圾佔大部分,且不易處理。揚子晚報記者了解到,廚餘垃圾的終端處理,目前南京各區因地制宜、各顯其能。這些看似沒用的「剩飯剩菜」、「做飯肥料」,有的農村就地漚肥或沼氣發酵;有的用廚餘垃圾養殖黑水虻,作為動物蛋白飼料;更多的是通過脫油脫水等多道程序,形成有機化肥。
  • 社區堆肥|印度班加羅爾(下):大城市如何就地處理廚餘
    他們藉由垃圾危機帶來的契機,促使邦法院出臺法令,一旦法令出臺,又變成了自上而下的推廣和執行模式。可以說,班加羅爾堆肥模式是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兩種方式的有機結合,為我們在中國探索廚餘垃圾就地資源化利用(尤其是嘗試和推廣社區廚餘堆肥)的技術和管理路徑提供了新思路。下面,介紹一些具體的堆肥案例。
  • 社區添「神器」,讓廚餘垃圾不出小區
    「有了這臺設備,小區的廚餘垃圾今後就真正實現就地化處理了!」9月1日上午,天華園三裡社區副主任王曉青頭頂著耀眼的大太陽,看著一棟洋房小區垃圾站內轉動的廚餘垃圾處理「神器」,內心滿是欣喜。去年開始,榮華街道轄區的垃圾分類工作熱度越來越高,小區熱衷環保事業的退休黨員薛喬,便結合小區為別墅區,幾乎每家每戶都有小花園、小菜園的特點,在鄰居劉曉宇的幫助下,帶領百餘戶居民先行先試,用波卡西堆肥法就地無害化處理各自家裡產出的廚餘垃圾,形成「垃圾不出門,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局面。
  • 吃進廚餘垃圾 吐出有機肥料
    生活垃圾分類,廚餘垃圾佔到大半,集中處理固然好,但需要耗費很多人力物力。化整為零就地進行無害化環保處理,可以節省很多運輸成本,東麗區明強特殊教育學校進行了有益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