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小說,我看了幾次中斷,掩卷深思,天災人禍,讓一個個家庭妻離子散,親情割裂,最重要的是給人們心靈留下的創傷很難癒合。無論怎樣,我們也要相信:有魔鬼的地方,就會有天使!
在我看完嚴歌苓《芳華》後,又看了這部小說《陸犯焉識》;同樣,這已經拍成電影《歸來》,在2015年4月19日,獲得第34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兩岸華語電影,票房收入是文藝片中的翹楚。一個知識分子陸焉識的形象,就是那個知識分子遭遇的縮影。那麼,這部小說吸引人的地方在哪?
首先,深沉的歷史厚重感。這部小說,揭露問題入木三分,尤其寫抗戰勝利後,國民黨驕奢淫逸,那些接收大員貪婪無恥,一張醜陋的嘴臉,讓人噁心作吐。
當然,最多的還是寫那個混亂的年代,開篇就把故事設定在自然災害的背景下,從陸焉識作為一名囚犯編號2868,到最後278,數字冷漠,更反映的數字後悲涼,很多人死於嚴寒、饑荒、勞累,狼群一直期待他們源源不斷地倒下,這樣就會成為它們口中的食物。
知識分子在那場浩劫中,首當其衝,這也是歷史的必然。那個時代就是一面鏡子,那些骨頭硬的知識分子,敢於說真話,堅持己見,那是要付出代價的。
像陸焉識,這樣一個會四國語言,會打馬球、板球、彈子、盲寫的知識分子,被流放、監禁,這是對人的肉體與精神上的凌遲,生與死只在一念之間,但還是挺了過來。而那些軟骨頭,早就嚇破了膽,能不為虎作倀就不錯了。
有人說,之所以有那麼多人作惡,如此的殘忍,是大環境造成的,我想這有一定的原因,關鍵還是那句普通的真理:人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在那個環境下,人放任了自己魔性,變成了魔鬼,這才是可怕的。
其次,愛情故事也是感人肺腑。馮儀芳是馮焉識的恩娘,她為了鞏固在馮家的地位,把自己的侄女馮婉喻介紹給了馮焉識。對於換取恩娘對他出國的支持,他違心接受地這樁強加給她的婚姻。
內心反感至極,但表面上還是帶著「saccharin smile」(糖精笑容)。哀大莫過於心死,心死莫過於一笑。到了國外後,整天過著花天酒地的生活,花著恩娘給寄來的錢。
直到那一天他進了監獄,他才慢慢發現婉喻才是他的天使。為了見她一面,冒著被槍殺的危險,歷經千辛萬苦逃出來了,只是想見她一面,說上幾句話,即使後面被槍斃了,這個「老浪子」也滿足了,他就是想表達一下自己對婉喻的愧疚。
作為婉喻這樣的女人,面對任何境況都能安靜從容,寵辱不驚,與那個大動蕩大混亂年代形成強烈的對比,讓人印象深刻!但是悲催的是,就當他們歷經苦難,整天朝思暮想著對方,婉喻竟然生病認不出他來了,到死都沒有相認!
人生最大的痛苦莫過於自己想了一輩子的男人,有一天你突然他站在面前,她卻不認識你了,她依然一直等著那個心中最崇拜的,叫陸焉識的男人。為了這個男人,她付出了自己的一切,遭到了很多人,甚至是子女的無數次的責怪與怨恨。
最後,這個世上有魔鬼的地方,就會有天使,這就是我生活的希望。歡迎關注《帶你讀書》,帶你讀好書,讀懂每本書的背後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