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陪讀有反效果?方法不對,當然沒效果,3方面教你正確陪讀

2020-12-23 鐵蛋子聊育兒

小航今年從縣城考上市重點中學,他的母親是一位全職媽媽。小航以前成績特別優秀,升入中學以後,由於不適應這裡的教學環境,造成成績不斷下滑。小航媽媽看著孩子不斷下跌的排名,決定來市裡租房子陪孩子讀書。

每天早上提前起來做早飯,給孩子收拾去學校要帶的東西,晚上孩子做作業時在一旁監督著,生怕孩子跑神。可是孩子的成績依舊毫無起色。小航架不住媽媽這種「無微不至」的照顧,勸媽媽不要陪讀了,但媽媽以為小航不能理解她的良苦用心,再加上孩子成績的打擊,內心很是苦悶。

其實這種陪讀現象在中國家長中屢見不鮮。什麼是陪讀?顧名思義,就是陪著孩子讀書。現在已經發展成了從孩子生活到學習全程參與的一種現象。俞敏洪說:「父母陪讀是對孩子永久的傷害」有些過於絕對。

其實陪讀出發點是好的,但結果的好壞取決於孩子的態度與家長的方式。當今的「陪讀」已然變了味兒,身邊很多例子都反映出這種做法對孩子來說弊大於利。不僅對孩子有害處,還會間接影響家庭,學校和社會生活。

錯誤的陪讀對孩子的教育沒有好處

1、對學校的正常教學秩序造成幹擾

很多陪讀家長不用工作,時間全花在了孩子身上,課餘時間或自習之前,學校總是聚集一堆來送飯的家長,不僅造成周圍道路交通不便,也不利於學校的管理,幹擾了正常的教學秩序。

2、孩子依賴性強,不利於培養孩子獨立自主的能力

很多家長的目的是為了照顧孩子,監督孩子,房間幫打掃,書包幫收拾,孩子做作業的時候,在一旁守著,甚至有些孩子連衣服都是家長挑選供第二天穿。長此以往,孩子會慢慢養成依賴的習慣。父母在身邊,還能專注學習;一旦不在身邊,就很容易分散注意力,做作業拖拖拉拉。

這對於孩子的主動性和自覺性的培養十分不利。孩子又不可能一輩子都依賴父母,比如說孩子上了大學很多事情都需要自己做的吧,這時被家長慣出來的懶惰和依賴就會放大化,由於從小就被父母包辦飲食起居。生活自理能力也差,較周圍人相比融入新生活需要很長時間。

3、給孩子造成心理負擔

父母的陪讀本身就在無形中增加壓力,很多陪讀的背後都是對孩子學習能力的質疑,父母不相信孩子能管好自己。這很容易產生高原性心理,就是因為缺少自由空間而導致心理壓迫感較重的現象。

對於學習不好的孩子,父母的陪讀讓他們心裡感覺內疚,有負擔,行動上畏手畏腳,做作業時,因為一旁父母的壓迫,表面認真但內心躁動無法專注。很多孩子在學校面對高壓的學習任務,回到家還要受到家長的全方位監督,造成心理壓力過大。

4、加重了部分家庭的經濟負擔

研究顯示,中國是世界上教育費用支出最多的國家。對於普通家庭來說,培養一個孩子上學需要足夠多的金錢和時間,陪讀的家長辭掉工作,使得家庭經濟來源減少,而且還伴隨著租房子和購買生活用品等開支,使家庭的負擔更重,額外增加了教育成本。

由此可見陪讀的危害之廣,但陪讀並不是一無是處,合理的陪讀也是有一定好處的。

1、促進親子關係之間的和諧

很多事業型父母不太關注與孩子的交流,只在意學習成績卻不關注學習過程,造成孩子內心空虛失落。孩子是需要陪伴和溝通的,有了家長適當的陪伴和生活學習上的關心,就能彌補孩子內心的缺憾。親子之間有充裕的時間交流和互相了解,才能促進親密關係的提升。

2、及時發現孩子問題

孩子很多壞習慣都是在學校養成的,周圍人的學習環境對孩子的影響很大,對於一些自制力比較差,比如說很多愛玩遊戲,玩手機的孩子,如果不及時制止,後期沉迷上癮就很難擺脫,。從而產生厭學情緒。而父母的陪讀正好可以監督制止這種行為的擴大,防微杜漸及時發現並解決。

相信每位父母陪讀的初衷都是為了孩子,不能對陪讀一棍子打死,不過在不得已必須要陪讀的情況下,家長們要用正確的陪讀方式陪伴孩子。

合理的陪讀有三方面

首先正確理解陪讀本意。陪讀不僅要陪孩子,還要讀孩子,不能只做到陪,而做不到讀。就像案例中小航媽媽一樣。媽媽以為自己在照顧孩子的生活學習上都做得很好,可結果並不盡如人意。因為她沒有顧及孩子內心真正的想法,沒有了解孩子本身的意願,遵從孩子內心的想法,才能做到讀孩子。

其次家長要在陪伴中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反思一下,平時是如何監督孩子學習的?是不是孩子一回到家就端茶送水?然後打坐在孩子書桌旁,跟念緊箍咒一般催著孩子學習。寫得快,要勸他慢點寫,注意看題;寫的慢又嫌孩子笨,浪費時間。還有的在一旁不出聲,玩手機,看電視。這不是孩子想要的陪讀,陪讀的本意已經變質,就像是畸形的監督。父母要提供一個安靜舒適的學習氛圍,放下手中的手機或無關物品,營造一個良好的氛圍,適當的提醒孩子,這才是高質量的陪讀。

最後注意不要把自我焦慮轉移到孩子身上。心理學家徐浩淵說:「很多家長在適應社會過程中產生巨大焦慮,但他們不是通過自己的成長去解決問題,而是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結果孩子就承受了雙倍的壓力。」這對陪讀的孩子來說,陪伴來的不只有關心,還有焦慮。孩子生活在父母的高標準嚴要求下,被迫承受來自多方的壓力。父母要正視自己的焦慮心態,不要對孩子進行言語攻擊或變相打擊,避免孩子進入自我懷疑的情緒中。少灌雞湯,多鼓勵讚美,付諸實際行動,才是正確的陪讀方式。

結語:

列夫託爾斯泰說過:「陪伴孩子的過程也是在陪伴自己。」合理的陪讀是給孩子樹立榜樣而不是精神束縛。父母是孩子堅強的後盾,陪讀的過程也是親子關係的一次歷練。

相關焦點

  • 陪讀媽媽,你的陪讀姿勢正確嗎?
    不要讓陪讀媽媽變了味現在有很多的媽媽因為孩子不能專心學習而精神焦慮,壓力重重。叮叮,一條「我抑鬱,焦慮了,晚上都睡不著」的微信映入眼帘。這是閨蜜發來的,全職寶媽,兒子今年剛剛一年級。以為能找到一個立竿見影的方法,能將孩子成績提高,而為了孩子的飲食,休息考慮,陪讀媽媽應運而生!為追求高分投入的錢財越多,精力越多,想要得到回報的願望就越強烈,但也很不幸,我們總是能聽到媽媽們說:「我們為你花了多少錢,付出了多少精力,你考不好對得起誰?」而這一系列符合邏輯的反應,能否都帶來符合邏輯的高分呢?
  • 這樣「陪讀」只會事倍功半,多數家長都做錯了,正確方式學起來
    一方面,這個階段孩子正處於學習習慣的建立時期,如果家長能在旁邊予以指導,孩子就更容易建立起良好的習慣,出現小問題家長也能及時糾正;另一方面,在低年級孩子承擔學習壓力時,心理狀態也是需要父母多關注一下的。但是如果陪讀的方式不正確,卻會產生相反的效果。
  • 陪讀家長的悲劇:高三男生持刀殺母,關於陪讀你了解得還不夠多
    然而對於還沒走上陪讀之路的媽媽們來說,你知道走上陪讀之路意味著什麼嗎? 1.經濟危機 選擇陪讀,就意味著自己喪失了經濟來源,在陪讀期間的一切費用都要靠老公,如果家人支持你陪讀,或者你自己有積蓄,還好說,如果你自己沒有積蓄,家人還不支持你陪讀的話,經濟上的支出,確實是個大問題。
  • 浙江衛視《陪讀媽媽》揭密陪讀艱辛!犀利「老媽團」駕到,你想要哪個?
    人設升級,主打平實拒絕「抓馬」 《陪讀媽媽》是一部從留學角度切入主題的家庭劇,打破了傳統家庭倫理劇中總有一些功能性人物要承擔「抓馬擔當」的狗血設定,《陪讀媽媽》人物表裡的所有角色都更為平實質樸。而許亞軍飾演的物理學教授丁致遠,有著理工科的縝密更有超高情商,往往成為彌合老婆和兒子之間裂痕的粘合劑。
  • 為何清邁有這麼多陪讀媽媽?
    具體有多少陪讀媽媽在清邁,沒有第一手數據,據說有幾千人,分布在15個國際學校周圍,多數租住在別墅裡。因為清邁是大農村,地多,別墅也多。住在帶花園的別墅,孩子活動空間大。而泰國法律規定,外國人不能購買土地,雖然有幾種方法可以規避這條文,但成本和風險因素,讓膽小的不敢嘗試,加上孩子在清邁只是去歐美的跳板,所以租房的居多。
  • 陪讀媽媽的分享
    我是三年前辭職的,第一是因為工作壓力太大家裡沒有老人幫襯,老公又工作很忙白天幾乎不在家,孩子沒人盯著寫作業,家務活洗衣服做飯打掃這些事都得我自己一人承擔,各方面負面情緒堆積,時間長了也就變成了兩點一線的上下班,心裡只有焦慮,上班焦慮下班也焦慮,回家特別晚到家一看孩子一個人在寫作業,電視機還帶有餘溫,肯定是孩子聽見我上樓回家了趕緊把電視機關掉的,孩子畢竟還是孩子小學五年級了我們竟然沒有一個人監管一下他的學習
  • 江蘇高三學生將陪讀母親殺害:致命的15分鐘裡,媽媽沒有任何呼救
    媽媽我以前班上就有一個類似的,不過當然沒有到弒母這種程度。就是還剩最後一場英語的時候,他故意沒去考場。他不是英語不行,也不是臨場心態崩了,原因簡單得可笑,就是他陪讀的母親強迫他睡午覺,而他情緒比較活躍實在睡不著也不想睡,然後就開始大吵。這哥們心裡就憋著一股氣,決定給他媽來個大的。
  • 澳洲中小學陪讀籤項目可以實現
    1、年齡因素(1)對於12歲以下學生為了讓12歲以下的小留學生們在澳大利亞讀書期間能受到父母或直系親屬的照顧,在家人的看護下學習,解除生活方面的後顧之憂,就讀澳大利亞中小學、年齡12歲以下學生的家長或親屬需要申請監護人籤證來澳陪讀。
  • 又一起高中生弒母案:全職陪讀媽媽為啥吃力不討好
    她們會無時不刻地監督孩子有沒有玩手機,有沒有走神。她們完全不知道,孩子累死累活學了一整天,可能才放鬆一下就被媽媽抓到有多抓狂。她們會無微不至地關心孩子的身體。孩子熬夜熬得晚了,有的陪讀媽媽會跟孩子「同甘共苦」,孩子學到幾點,她就熬到幾點;有的陪讀媽媽則會時不時地催促:身體要緊呀,你快點睡覺吧!
  • 陪讀媽媽的親身經歷與感悟
    我是辭職選擇陪讀的媽媽,雖然我辭掉了在眾人眼裡非常好的工作,不顧家人的強烈反對,毅然決然選擇陪讀這條路,其中有所失也必有所得,失去的是那份穩定的工作收入,得到的是陪讀帶來的成果。我明顯發現自從我陪讀以後,孩子越來越愛學習了,在他內心深處自然而然的明白了媽媽是為了什麼,越學就越有興趣學,越學成績就越好,老師也越發喜歡他了,不恥下問一有問題下課就去問老師。
  • 陪讀被拒,老師一句話讓這位媽媽轉悲為喜
    換家醫院再查查,還沒進診室,豆媽就聽到醫生對一位帶著孫女前來問診的老人說:「你要接受孩子一輩子可能不會管你叫『爺爺』的現實。」她聽後心裡很不是滋味,下午就帶豆豆去機構報了名,想著有差距就練吧。第二天,豆豆的小身影就出現在機構了。「我也想提醒家長,在幹預這事上不能有太多人當家。」
  • 張兆輝《陪讀媽媽》殺青 貼心型男溫暖陪讀家庭
    張兆輝《陪讀媽媽》殺青 貼心型男溫暖陪讀家庭 2018-02-06 15:58:18來源:中國日報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鄉村女教師當「陪讀」 記了9本筆記
    曾宇近來學習態度不錯,學校剛剛搞完『五調』,他的英語有了明顯的進步,提升了30多分……」5日下午,上完當天的第三節英語課後,江夏區山坡建新中學九年級英語教師尹紅霞給學生曾宇的家長打電話,交流了孩子返校復學後的學習狀況,同時了解家長對孩子中考填報志願的意向。
  • 中滿集團:家長陪讀與大學生租房,青春與夢應有更好的選擇
    01 陪讀從來就不是一件輕鬆的事對於陪讀,只有經歷過的人才能明白個中酸楚。對於選擇陪讀的父母,這確是一件需要苦中作樂的一件事。去年,中國青年社會調查中心有一項樣本為7925人的調查數據顯示,其中有84.9%的人覺得自己身邊就有許多的陪讀家長。而陪讀,對很多選擇陪讀的家長來說,都意味著放棄工作。
  • 奪命的陪讀警醒父母:這3條紅線千萬不能踩,真的能激怒孩子!
    第四單元數學檢測,3+6=?,孩子邊讀題邊寫答案,嘴裡念的9,手上寫了一個6,在發現不對勁之後,孩子把6圓圈以上的位置擦了,想著添一筆就成9了,結果粗心的孩子忘記添一筆了,留下一個圈在那裡靜靜地等待被扣分。同樣作為一個母親,看著閨蜜女兒的這些小錯誤,既覺得不應該又理解閨蜜的心塞。
  • 難怪用了沒效果,教你正確的使用方法!
    難怪用了沒效果,教你正確的使用方法!在這個盛行看臉的時代,沒有一個白淨的肌膚,就算長了再精緻的五官也是白搭。所以很多女人把「護膚」看作是一個需要自己經營一輩子的事業,而精華液作為護膚品中營養成分最高的一種,它帶給女人的好處不言而喻。
  • 楓林講堂】專訪《陪讀媽媽》總編劇王霞博士:選擇最適合孩子成長的教育方式
    作為《陪讀媽媽》的總編劇,本職在同濟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擔任教授、博士生導師的王霞博士是一名有過長達十年陪讀經歷的媽媽。十多年的所見所聞,讓她將「陪讀媽媽」的故事寫成了小說,並耗費兩年多時間,跟創作團隊將小說改編成了電視劇。她用親身經歷勾勒出海外陪讀眾生百相。初見王霞博士,她穿著一件優雅長裙,配上精緻的西裝小外套,烏黑的長髮不加修飾,襯託出與眾不同的氣質和教授的風範。
  • 孩子出國留學,哪些國家家長可以陪讀?
    持旅遊籤(Visitor Visa)入境加拿大並逗留即將超過180天的申請人 3. 已遞交移民申請,正在加拿大境內等待申請審批且現有加拿大身份即將過期的申請人。 澳大利亞 家長與學生入讀時長一致,最長到學生滿18歲,籤證到期需要離開澳洲; 必須和被監護的學生籤證持有者同時進出澳洲,不可以私自離開,要為學生安排好監護和生活,並且獲得學校允許; 不能申請其他籤證類別;不能工作; 身體健康
  • 高三學生殺害陪讀母親,網友:起因可能是母親的「都是為了你好」
    於是為了能夠讓孩子用心讀書,很多父母選擇專業陪讀。而陪讀的目的,一方面是可以照顧孩子的生活,另一方面也對孩子起監督作用。這是上個月發生的案件,看到這個新聞很多人都表示不可思議。無論何種原因,作為子女殺害自己的父母都是天理難容的。然而這樣的事情並不是個例,昨天又發生了這樣的慘劇。以上兩個嫌疑人都有同樣的過錯,那就是弒母。
  • 聚師網VIP課堂:鄉村英語教師暖心陪讀守護「孤獨」心靈
    而故事中的主角尹老師笑著翻動著面前的9本「陪讀筆記」表示為了學生一切都值得。今天聚師網VIP課堂便帶大家一起來走入尹老師的暖心陪讀故事。故事中的教師名叫尹紅霞,今年39歲的她並非班主任,只是一位任課教師,可她笑稱「自己就是個愛操心的命」。在今年最困難的時刻,她惦念著每一位學生,時刻關心著孩子們的動態,陪著大家一起學習、一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