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讀媽媽的親身經歷與感悟

2021-01-08 陪讀媽媽愛分享

大家好!我是辭職選擇陪讀的媽媽,雖然我辭掉了在眾人眼裡非常好的工作,不顧家人的強烈反對,毅然決然選擇陪讀這條路,其中有所失也必有所得,失去的是那份穩定的工作收入,得到的是陪讀帶來的成果。我明顯發現自從我陪讀以後,孩子越來越愛學習了,在他內心深處自然而然的明白了媽媽是為了什麼,越學就越有興趣學,越學成績就越好,老師也越發喜歡他了,不恥下問一有問題下課就去問老師。孩子上初一時一次家長會過後,我去班主任老師辦公室詢問老師對我孩子的印象如何,老師一臉滿意的微笑一開口就說:「這孩子挺不錯的,適應環境能力也很強,挺上進的一個孩子。」我心裡其實是很多不滿意,說了好幾個我的不滿意之處,我說他的字體還不夠工整,成績還不是那麼好,作業以外他做課外題還是太少了等等,老師聽我這樣說就勸我不要要求太高了,孩子已經很不錯了。我心想:這就算很不錯了嗎?

老師下班時間到了,我跟老師一邊走一邊聊了一下我自己的情況,孩子班主任對我懷著敬佩之心,是對這樣一位放下工作陪讀的媽媽的敬佩之心,我能感覺到,直到前段時間孩子化學老師在孩子放學後主動打電話給我說,你確實做的很偉大,你孩子這次化學考試全班第一名確實不錯,他愛學習愛問問題……我跟老師電話裡聊著,心裡滿滿的激動,沒想到我選擇的路同時感動著孩子的老師們,我覺得我這條路選對了,這樣做是值得的,是有價值的。

感謝大家分享怎樣教育孩子是簡單有效的,希望大家關注我,明天繼續分享給大家,拜拜。

相關焦點

  • 張兆輝《陪讀媽媽》殺青 貼心型男溫暖陪讀家庭
    張兆輝《陪讀媽媽》殺青 貼心型男溫暖陪讀家庭 2018-02-06 15:58:18來源:中國日報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陪讀媽媽,你的陪讀姿勢正確嗎?
    不要讓陪讀媽媽變了味現在有很多的媽媽因為孩子不能專心學習而精神焦慮,壓力重重。叮叮,一條「我抑鬱,焦慮了,晚上都睡不著」的微信映入眼帘。這是閨蜜發來的,全職寶媽,兒子今年剛剛一年級。以為能找到一個立竿見影的方法,能將孩子成績提高,而為了孩子的飲食,休息考慮,陪讀媽媽應運而生!為追求高分投入的錢財越多,精力越多,想要得到回報的願望就越強烈,但也很不幸,我們總是能聽到媽媽們說:「我們為你花了多少錢,付出了多少精力,你考不好對得起誰?」而這一系列符合邏輯的反應,能否都帶來符合邏輯的高分呢?
  • 陪讀媽媽的分享
    我是一位辭職了三年選擇陪讀的媽媽,當時第一由於工作壓力太大心情糟糕到崩潰,常言說,壓死駱駝的是最後一根稻草。我終於體會到這句話的含義了。以前我對這句話是沒有想法的,因為沒有體驗過,所以感覺不痛不癢不明不白。
  • 浙江衛視《陪讀媽媽》揭密陪讀艱辛!犀利「老媽團」駕到,你想要哪個?
    《陪讀媽媽》中的四位媽媽,也被網友戲稱為「媽媽的品格」,而劇集通過真實呈現中國留學生家庭面臨的種種挑戰,從親子、教育、家庭、婚姻、文化碰撞等多維度,引發觀眾共鳴與思考。 四位典型媽媽,折射四款教育模式  隨著中國留學生人數逐年擴大,留學人群低齡化現象也愈發引發大眾關注,陪讀媽媽群體應運而生。
  • 陪讀媽媽互換媽媽
    前天晚上的兩集陪讀媽媽,換媽媽這個idea真的是太棒了羅盼換到夏天家,真的是對的決定。看著夏天,也就是曾黎,天天和女兒姐妹一般的相處,又單身多年,和男人打交道不多,開始還有點小擔心。怕內向的羅盼遇到文靜的夏天,會不會有些許尷尬,放不開。沒想到,夏天真的超會當媽媽,像朋友一般與羅盼相處,不設條條框框,又很有技巧的引導羅盼,釋放壓力。
  • 為何清邁有這麼多陪讀媽媽?
    2  常居清邁的中國人,主要有三類:養老的、經商的、陪讀媽媽。這三類也有比較清晰的年齡段:養老的都在50歲以上,因為沒有50歲辦不到養老籤證;經商的普遍90後,年輕人有夢,還屬於打拼階段;陪讀媽媽大多80後,有一定經濟實力,才敢送孩子讀國際學校。
  • 楓林講堂】專訪《陪讀媽媽》總編劇王霞博士:選擇最適合孩子成長的教育方式
    總編劇王霞博士(亮眉俠)在電視劇《陪讀媽媽》臺詞對話中明確表達了對楓葉國際學校培養精英人才方式的認可。楓葉教育作為中國最具影響力的國際教育品牌,成立20餘年來,憑藉多層次高品質的國際教育體系獲得社會的廣泛認可。楓葉教育集團宣傳部特赴上海專訪王霞博士,就海外留學現狀與國際教育相關問題對其進行採訪。
  • 又一起高中生弒母案:全職陪讀媽媽為啥吃力不討好
    兩起事件有很多相似之處:都是高三學生,都是全職的陪讀媽媽。從啥時候起,全職陪讀媽媽成高危職業了呢?弒母一定是偶然發生的,但是母子間的衝突一定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教育的問題,父母一定責任重大,至少也要承擔一半的責任,甚至更多。
  • 一個旅西陪讀媽媽的疫中生活
    有這樣一個人群——海外的華人媽媽,她們不僅經歷了在疫情中「打全場」的焦慮,更要在這場戰疫中扮演一個重要的角色——母親。「有足夠的防護知識,以及儲備齊全的必須品,所以我沒有擔心,很平靜。」一位西班牙華人媽媽表示,華社互助的溫暖讓她們選擇在當地抗疫,還有北京的專業醫生提供線上指導,很安心。
  • 一個陪讀媽媽的出發與歸來:從後悔到崩潰到放手
    9次曠課被體育老師投訴、洛杉磯演出時老師半夜打電話告狀、把一個快退休的樂隊老師氣得摔門走人、一個同學的媽媽把謊稱學習卻在遊戲廳的他們抓個現行……他的叛逆幾乎摧毀了我對於孩子培養的全部信念,讓我對帶他出國的決定後悔不已,也讓他和我的衝突愈演愈烈。一度,我甚至懷疑我們母子之間的情分到了頭,恨不得丟下他轉身就走。
  • 陪讀媽媽的勇敢自述:陪孩子讀書三年畢業了,而我的心也變了……
    我是平凡的執筆人——醬哥 可憐天下父母心,為了孩子的未來,當媽媽的只能犧牲自己,這樣的做法對嗎? 曉燕(化名)是一位全職的陪讀媽媽,為了照顧孩子三年的初中學業,放棄了自己的工作陪著孩子到城鎮裡生活,與丈夫分居兩地,丈夫為了家裡的生活開支毅然奔走遠方打工,他們夫妻之間也就這樣長期處於分居狀態
  • 陪讀家長的悲劇:高三男生持刀殺母,關於陪讀你了解得還不夠多
    然而對於還沒走上陪讀之路的媽媽們來說,你知道走上陪讀之路意味著什麼嗎? 2.婚姻危機 大部分陪讀的家庭,一般都是選擇母子二人在學校附近租房子單住,這就意味著著陪讀媽媽要放棄自己原來的生活圈,自己的朋友和親人,如果這期間,老公忍受不了長期的分居生活而出軌,陪讀媽媽真的是一點辦法也沒有。
  • 陪讀被拒,老師一句話讓這位媽媽轉悲為喜
    現在看來,兩口子都比較神經大條,很多家庭要經歷的崩潰期,他們直接跳過,上了幹預的快車道。換家醫院再查查,還沒進診室,豆媽就聽到醫生對一位帶著孫女前來問診的老人說:「你要接受孩子一輩子可能不會管你叫『爺爺』的現實。」她聽後心裡很不是滋味,下午就帶豆豆去機構報了名,想著有差距就練吧。第二天,豆豆的小身影就出現在機構了。
  • 你的陪讀有反效果?方法不對,當然沒效果,3方面教你正確陪讀
    小航今年從縣城考上市重點中學,他的母親是一位全職媽媽。小航以前成績特別優秀,升入中學以後,由於不適應這裡的教學環境,造成成績不斷下滑。小航媽媽看著孩子不斷下跌的排名,決定來市裡租房子陪孩子讀書。每天早上提前起來做早飯,給孩子收拾去學校要帶的東西,晚上孩子做作業時在一旁監督著,生怕孩子跑神。可是孩子的成績依舊毫無起色。
  • 【陪讀媽媽】妙妙媽媽說給你聽7
    目前是泰國第二波疫情爆發的時候,一位媽媽卻趕到這個時候帶女兒入境泰國。只有我知道,這其實是生活對她的磨練和考驗。
  • 只有親身經歷過,才明白原來「知道」是如此的膚淺
    我們所謂的「知道」,往往通過兩種方式獲得:一種是間接獲得的認知,也許是從父母的嘮叨中聽來的,也許是從各種渠道中看來的,也許是自己從旁人的遭遇中感悟而來。而另一種則是根據自己的親身經歷總結出的經驗。相比於第一種,來自親身經歷的認知往往更為深刻。但畢竟人的活動範圍是有限的,所能經歷的事情也是有限的,所以領悟的廣度和程度也非常有限。這就是為什麼人時刻都要保持謹慎和謙虛,因為這些局限會妨礙我們的判斷,讓我們做出極為膚淺的舉動。
  • 張紫寧自曝童年生活很平淡:媽媽陪讀聲樂課,爸爸輔導功課
    相信對於所有人來說,童年都會擁有著一段不可抹去的美好回憶,而很多時候我們的成功,也離不開童年時光裡的那段經歷,如今回想起來,卻也特別感謝那段當時覺得「很苦」的經歷,而張紫寧就和大多數人一樣,也是這麼一路走過來的。
  • 送走毛坦廠最後一批高考生,陪讀「廣場舞團」也「畢業」了
    「畢業」不僅僅屬於這些即將奔赴考場的學生,也屬於那些離開故鄉來毛坦廠陪讀的家長。以年計算的陪讀生活,在他們生命中留下難以磨滅的痕跡。陪讀爸爸劉鴻(化名)認為,和孩子租住在同一間屋子內,「一處處一年或幾年」,以後很難再有這樣的經歷。「這也是一種歷練。」他說,這個過程中,家長要學習如何理解孩子、表達愛意,以及在漫長且枯燥的陪讀生活中,「如何自處」。
  • 江蘇高三學生將陪讀母親殺害:致命的15分鐘裡,媽媽沒有任何呼救
    1、17歲男孩楊某,就讀於阜寧縣第一高級中學,高三,母親徐某,46歲,全職媽媽,陪讀,楊某12月12日因不服從管教與母親發生了爭吵,隨後親手殺害了撫養自己17年的母親,事後逃跑,母親屍體直到第二天才被發現,男孩目前已被警方抓獲、據周圍鄰居講
  • 毛坦廠中學陪讀家長雨中送考:有媽媽穿旗袍送考,寓意旗開得勝!
    毛坦廠中學陪讀家長雨中送考:有媽媽穿旗袍送考,寓意旗開得勝!在送考現場,很多前來送考的媽媽身穿旗袍,為孩子祈禱旗開得勝! 毛坦廠陪讀父親,一個人照顧5個孩子,為陪讀關掉農莊,一年損失20萬 劉猛是一位毛坦廠中學的陪讀爸爸,兒子在高一的時候成績直線下滑,他果斷關掉了之前辛苦經營的農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