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劇迷們還在等待《神探夏洛克》的更新時,卷福的新劇《梅爾羅斯(Patrick Melrose)》都已經播完了。愛德華·貝爾格(《德國八三年》)擔任本劇導演,劇本則由知名編劇大衛·尼克爾森(《一天》)操刀。
劇集共5集,每集均改編自愛德華·聖·奧賓同名自傳小說五部曲中的一部。「卷福」在劇中飾演生於優渥之家的梅爾羅斯,他的坎坷一生穿起了當代英國上流社會的世故人情。
主人公Patrick Melrose出生富貴家庭、言語風趣的紈絝子弟,但是,看似光鮮的背後卻擁有一個悲慘的童年,父親常常虐待他,母親卻對此視而不見。編劇很巧妙的把童年的回憶穿插到情節之中。
「紅骷髏」雨果維文飾演Patrick的父親
長大之後的Patrick開始嗜酒、吸毒,想用這些來麻醉自己,試圖以此忘掉過去的不堪回憶。
按小說的結局來看,最後他克服了這一切不堪,娶妻生子,恢復到正常生活。可以說是個Happy ending。
整部劇的色調安排很有意思,整潔乾淨,卻又很好的貼近人物的內心。
Patrick嗑藥時的冷色調暗示著他的墮落
《梅爾羅斯》的故事看似充滿負能量,卻又蘊含著很強的正能量。通過這部劇,使觀眾看到了不稱職的父母對孩子童年時候的傷害,壞影響會有多持久,勘稱是為人父母者需要了解的「反面教材」。
聖奧賓在倫敦和法國長大,他的父親,羅傑,一半蘇格蘭血統,曾是一名士兵和一名外科醫生。他的母親洛娜是來自辛辛那提的一個富裕的美國家庭的後裔。聖奧賓同樣又一個不幸的童年,在他的母親的同謀下,他從5歲到8歲,多次被他的父親強姦。
他曾就讀於威斯敏斯特學校,1979年,他在牛津大學的Keble學院讀英語,那時他是一個海洛因成癮者。他在25歲時進入心理治療,後來成為一名職業作家。
在《The New Yorker》的採訪中,聖奧賓講起過這麼一件事:當 30 出頭的聖奧賓在寫《Patrick Melrose》系列之前向母親袒露小時候的遭遇時,母親只是淡淡回應了一句「我也是」。聖奧賓的母親成長於美國一個富裕的家庭。對於聖奧賓的經歷,母親在默許的同時極力撇清與自己的關係。
因為童年的經歷,聖奧賓對海洛因產生了依賴並時常有自殺的念頭。不過寫書的過程拯救了他,讓他分散了注意力並找到了抒發的途徑。
Patrick的人生不是個例,正是這個時代背景下的縮影。對於傷痕,有人選擇性遺忘,傷痕卻在一層層樂觀疊加的外衣被撕裂之時崩潰,如《沒關係,是愛情啊》的張宰烈;有人選擇報復,卻無疑成就了另一個傷痕締造者,這就是1+1>2的屬靈的遺傳;有人選擇逃避,吸毒、抽菸、酗酒、混亂的性愛……卻仍然在傷痕的牢籠中痛苦不堪。這不是多米羅骨牌效應,而是在觀摩這個屬靈世界之後的無奈。
☝ 長按探索更多藝考秘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