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首」銅像回歸圓明園 今起在正覺寺展示 回歸的曲折你可能不知道

2020-12-28 映象網

12月1日,圓明園馬首銅像劃撥入藏儀式在圓明園正覺寺舉行,正在正覺寺文殊亭展示。國家文物局正式將圓明園馬首銅像劃撥北京市海澱區圓明園管理處收藏,成為第一件回歸圓明園的流失海外重要文物。

馬首銅像正在圓明園正覺寺展出。攝影/新京報記者 浦峰

此次入藏儀式由國家文物局、北京市人民政府舉辦,《百年夢圓——圓明園馬首銅像回歸展》同期開展。國家文物局會同北京市有關方面,選定圓明園正覺寺作為馬首銅像展示場地,文物建築文殊亭作為馬首展區。通過實施展示提升與安防改造工程,正覺寺具備了文物安全與展覽條件,國家文物局將馬首銅像正式劃撥圓明園管理處收藏。

展廳設置了一個多媒體展示十二生肖獸首噴泉景象。攝影/新京報記者 浦峰

2007年,國家文物局獲悉馬首銅像即將在香港拍賣,斡旋推動回歸,港澳知名企業家、愛國人士何鴻燊先生慨然出資購入。2019年,何鴻燊先生將馬首銅像捐贈國家。2020年,國家文物局正式將馬首銅像劃撥北京市海澱區圓明園管理處收藏、展示,為馬首銅像百年回歸之路畫上完滿句號。

展廳展示的一座海晏堂模型。攝影/新京報記者 浦峰

國家文物局局長劉玉珠表示,馬首歸園,昭示了文物追索新方向。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1970年公約框架下,中國文物追索返還工作機制日益成熟,成果豐碩。對於在國際公約生效前,歷史上因戰爭劫掠、文化掠奪、非法貿易等原因流失的文物,如何開展追索返還,國際社會依然缺乏法律基礎和普遍共識。中國政府堅定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堅定支持非法流失文物回歸原屬國,願和國際社會一道,將促進歷史流失文物返還作為重點方向,推動文物流失國與文物流入國相向而行,共同探討妥善解決歷史問題的有效途徑,為構建更加公平正義的流失文物追索返還新秩序,繼續貢獻中國實踐、中國方案、中國力量。

據悉,《百年夢圓——圓明園馬首銅像回歸展》由國家文物局、北京市人民政府指導,北京市文物局、中共海澱區委、海澱區人民政府共同主辦,海澱區文化和旅遊局、北京市海澱區圓明園管理處承辦。展覽以馬首回歸為主線、分為圓明重光、萬園之園、馬首回歸三個單元,展覽面積1172平方米,共展出文物、照片等共約100組件,作為正覺寺基本陳列持續展出,即日向社會公眾開放參觀。

「馬首」歸園,這些曲折你可能不知道

今天,馬首銅像「回家」了,回到原屬地圓明園。

這是160年來第一件回歸圓明園的流失海外重要文物。

此前,已有6尊圓明園流失獸首銅像通過不同方式回歸祖國,分別存於中國國家博物館和保利藝術博物館。

馬首銅像是怎麼「回家」的?這匹「駿馬」的其他「小夥伴」如今都在何方?一組快問快答,帶你「漲姿勢」。

馬首銅像為何物?

馬首銅像,為清代圓明園長春園西洋樓建築群海晏堂外十二生肖獸首噴泉中,午馬噴泉的主要構件。

這是《圓明園舊跡圖》中收集的被焚毀之前的圓明園海晏堂照片,堂中的12生肖銅像栩栩如生。新華社發

十二生肖獸首噴泉依每日對應時辰順序噴水,唯中天午時十二噴泉同時噴湧,景象蔚為壯觀。

展覽現場 新華社記者李賀 攝

噴泉以西洋水力鍾為原型,依水力驅動自動運行,設計精妙,是海晏堂建築群的精華所在。

國家文物局供圖 羅徵 攝

馬首銅像為義大利人郎世寧設計,清乾隆年間由宮廷匠師精工製作,融合東西方藝術風格。

國家文物局供圖 羅徵 攝

馬首銅像以分鑄法、失蠟法和鉚接工藝等多種技法製作,神態栩栩如生,毛髮分毫畢現,展現出極高的工藝水準。其材質為精煉紅銅,色彩深沉厚重,歷數百年風雨而不鏽蝕。

這是《圓明園舊跡圖》中收集的被毀之後的圓明園海晏堂照片局部。新華社發

1860年英法聯軍侵入北京,圓明園慘遭劫掠並遭焚毀,馬首銅像與其他11尊獸首銅像一同流失海外。

馬首銅像是怎麼回來的?

2007年8月,國家文物局在獲悉香港蘇富比有限公司準備拍賣圓明園馬首銅像後,即向該公司有關負責人表示,圓明園馬首銅像是中國近代被劫掠的珍貴文物,不贊成公開拍賣,希望能以適當方式回歸。

香港蘇富比有限公司對此表示理解,並開展了積極斡旋。

2007年9月,港澳知名企業家、愛國人士何鴻燊先生斥資6910萬港幣購得圓明園馬首銅像。

國家文物局提供

2019年11月,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和澳門回歸20周年,在國家文物局積極溝通協調下,何鴻燊先生決定將圓明園馬首銅像正式捐贈國家文物局。

2019年11月13日,時任文化和旅遊部部長雒樹剛(右)同何鴻燊先生的代表何超瓊女士為圓明園馬首銅像揭幕。新華社記者 李賀 攝

馬首銅像的「家」在何處?

為更好踐行流失文物回歸原屬地的文物保護國際共識,國家文物局經與何鴻燊先生協商一致,將馬首銅像劃撥北京市圓明園管理處收藏,回歸原屬地。

經過精心安排,馬首銅像長期展覽展示場地位於圓明園正覺寺,它有了一個專屬展區——乾隆時期文物建築文殊亭。

克服疫情帶來的重重困難,各方合力實施正覺寺展示提升與安防改造工程,安全防護全面升級,具備了長期展示的必要條件。

馬首銅像的「小夥伴」在哪裡?

牛首、虎首、猴首、豬首、鼠首和兔首銅像都已通過不同方式回到祖國懷抱。2019年,它們和馬首銅像曾「相聚」在國家文物局主辦的「回歸之路—新中國成立70周年流失文物回歸成果展」。

新華社記者 李賀 攝

《國家檔案》圓明園獸首截圖

令人遺憾的是,圓明園十二尊獸首銅像中,龍首、蛇首、羊首、雞首、狗首下落不明、遍尋不獲。

令人痛心的是,依舊有大量流失海外的中國文物難回故土。

這些流散海外的文物,承載著我們的歷史、鐫刻著我們的輝煌、銘記著民族的過去。

終有一天,我們會找到它們,接它們「回家」。

記者:施雨岑、黃玥、王鵬

製圖:郝曉靜

新京報記者 倪偉 攝影記者 浦峰

(來源:新華視點 新京報)

相關焦點

  • 「馬首」入藏圓明園,將作為正覺寺基本陳列持續展出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王莉圖/新華社李賀,國家文物局提供12月1日上午,國家文物局、北京市人民政府在圓明園正覺寺舉行「圓明園馬首銅像劃撥入藏儀式」,國家文物局正式將圓明園馬首銅像劃撥北京市海澱區圓明園管理處收藏
  • 馬首時隔160年重回圓明園 至此鼠首等七尊獸首已回歸
    160年後,2020年12月1日,國家文物局、北京市人民政府在圓明園正覺寺舉行「圓明園馬首銅像劃撥入藏儀式」,圓明園馬首銅像結束百年流離,成為第一件回歸圓明園的流失海外重要文物。   在儀式上,國家文物局博物館與社會文物司司長羅靜向北京市海澱區圓明園管理處交接了馬首銅像劃撥入藏清冊。這也就意味著圓明園馬首銅像的管理權正式劃歸圓明園管理處。
  • 5年21萬件文物回歸圓明園
    圓明園工作人員對文物進行細緻修復。位於海澱區清華西路的圓明園正覺寺文殊亭內,回家剛滿月的馬首銅像靜靜地「迎接」著四面八方的來客。自去年12月1日正式回歸至今,已有超過3萬人一睹它的芳容。透明玻璃展櫃內,馬首神態栩栩如生,毛髮纖毫畢見,色彩深沉厚重,歷百年風雨而不鏽蝕。據介紹,5年來,已有21萬件文物回歸圓明園。追尋文物30餘年未曾中斷漂泊百餘年,一朝回故園。在圓明園,和馬首一樣能幸運「回家」的文物還有很多。它們的順利回歸,都離不開圓明園「追寶人」的不懈努力。
  • 北京有個「特殊」的寺廟,和尚不供奉佛像,馬首銅像也將在此展出
    眾所周知,我國的佛教文化由來已久,但在寺院裡供奉佛像對我們來說不尋常。 但是北京有這樣最「特殊」的寺院,和尚不是供奉佛像,而是監視著我國圓明園的歷史文物。 馬首銅像最近回來,把這座特殊寺院火了。 那麼,現在揭下這座寺廟的神秘面紗吧!
  • 今天,正式回歸!
    160年前, 圓明園慘遭焚掠, 從此下落不明的馬首銅像, 於12月1日正式回歸圓明園。
  • 將馬首帶離中國的 「關鍵人物」曝光,十二生肖獸首可不僅是「水...
    一念在茲,萬山無阻,歷經160年顛沛流離,圓明園馬首銅像終於「歸家」。在圓明園正覺寺,為了給第一件回歸圓明園的流失海外重要文物「接風」,「百年夢圓——圓明園馬首銅像回歸展」精彩上演,約100組件珍貴文物與照片一同亮相,將百餘年回歸路上的故事娓娓道來。
  • 圓明園迎第一件獸首回歸,一文看懂它和十二生肖背後的故事
    原創 朵朵編輯部 耳朵裡的博物館你好啊,我是朵朵~進入到2020年最後一個月,圓明園有了好消息:馬首銅像回家了!圖源:新華社闊別160年,馬首銅像成為第一件回歸圓明園的流失海外的重要文物。馬首會在圓明園正覺寺的常設展「百年夢圓——圓明園馬首銅像回歸展」上進行展出,用圓明重光、萬園之園、馬首回歸三個單元,100件文物講述圓明園和獸首的故事。預約參觀:在公眾號「圓明園遺址公園」中訂購正覺寺門票,票價10元。
  • 圓明園馬首「泡麵卷」髮型用了什麼工藝
    馬首「髮型」引發熱議近日,圓明園馬首銅像回歸的消息引發網友熱議,一些網友注意到,馬首的鬢毛髮型非常前衛,「有些泡麵卷的感覺」。科學家為網友們揭示了這引領潮流的「泡麵卷」是如何製作出來的。國家文物局15日介紹,馬首銅像接受了北京大學專家的專業檢測。結果顯示,馬首包括頸部、臉部、眼睛、耳朵乃至舌頭都是一體鑄造而成。此外,在馬首內壁附著了疑似水垢的沉澱物,很有可能和其作為十二生肖噴泉這一使用功能密切相關。北大專家給它做X光檢查經過100多年的顛沛流離,此前,澳門居民何鴻燊將圓明園馬首銅像捐給國家文物局,馬首銅像將在國家博物館展覽後,回歸圓明園管理處。
  • 成龍發博,祝賀圓明園馬首漂泊多年終回故園
    12月1日,馬首銅像入藏圓明園,成為首件回歸圓明園的流失海外重要文物。人民日報在官方微博宣布了這一消息,並配文:「12月1日,馬首銅像入藏圓明園,成為第一件回歸圓明園的流失海外重要文物。今天,不忘那段屈辱歷史,更盼更多流失文物找到回家的路!
  • 圓明園馬首漂泊多年終回故園 成龍發博慶祝
    圓明園馬首漂泊多年終回故園 成龍發博慶祝 時間:2020.12.01 來源:新浪娛樂 分享到:
  • 圓明園的12獸首,回歸的7尊是如何收回的?另外的5尊到底去哪了?
    在前不久,一條消息也引發了廣泛的關注,在2020年12月1日,馬首銅像回到圓明園,並且完成了首秀。而它的歸來,也充滿著曲折,在2007年,馬首銅像在香港最終被於今年去世的愛國企業家何鴻燊以6910萬港元收回,在2019年,這一尊馬首銅像正式被捐贈給國家文物局,經過一年的準備,馬首也得以再次返回故地。
  • 馬首銅像鑄造技藝堪稱巔峰 十二獸首又何日能大團圓?你想知道的都...
    國家文物局、北京市人民政府今天(12月1日)在圓明園正覺寺舉行「圓明園馬首銅像劃撥入藏儀式」,圓明園馬首銅像結束百年流離,成為第一件回歸圓明園的流失海外重要文物。馬首銅像:失蠟法一體鑄造的巔峰之作 就拿此次入藏圓明園的馬首來說,回歸後曾被送到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進行了專業檢測,判定其材質為精煉紅銅。紅銅熔點高流動性差,鑄造過程中極易失敗,但卻賦予了馬首深沉厚重的色彩,歷經百年風雨而不鏽蝕,展現出極高的工藝水準。特別是失蠟法一體鑄造成型的技藝,更是登峰造極。
  • ...圓明園馬首銅像正式回歸,武漢茶顏悅色門外排起長隊,香港迪士尼...
    圓明園馬首銅像正式回歸圓明園今日,國家文物局、北京市人民政府在圓明園正覺寺舉行「圓明園馬首銅像劃撥入藏儀式」,圓明園馬首銅像結束百年流離,成為第一件回歸圓明園的流失海外重要文物《百年夢圓——圓明園馬首銅像回歸展》同時對公眾開放。武漢茶顏悅色門外排起長隊 一杯跑腿費100元!12月1日,茶顏悅色在武漢的首家門店正式開業,店址位於武漢天地。有網友爆料,店還沒開,武漢天地商圈已經連夜擺起柵欄。早上六點,就已有顧客前來排隊。據了解,該店一人限購四杯奶茶,現場有多位外賣跑腿小哥,跑腿費一杯一百元。
  • 名人堂·文旅大事件|馬首回歸,海外164萬件珍寶如何回家?法律追索...
    封面新聞記者 曾潔【事件回放】漂泊160年之後,12月1日,馬首銅像正式回歸圓明園,成為第一件回歸圓明園的流失海外重要文物,也成為2020年令人為之興奮的文旅大事件。十二生肖獸首銅像,是清代圓明園十二生肖獸首噴泉的主要構件。
  • 皇家的還是公共的,民族的還是世界的:從馬首回歸看中國人文物觀的...
    記者 | 實習生 胡辰編輯 | 黃月112月1日,經歷了百年流離的馬首銅像終於回到圓明園,成為第一件回歸圓明園的流失海外重要文物。而2020年恰好是圓明園罹難160周年。歷史時點的巧合使這一新聞引發了更廣泛的關注,許多人紛紛對文物歸國表示喜悅。
  • 圓明園馬首最早的一張照片首度曝光,距今136年!
    1884年,馬首離開圓明園後的首位擁有者——法國人謝滿祿,在買下馬首後為其拍了一張照片,成為目前馬首已知的第一張照片,把圓明園馬首流失的最早信息由1985年提早了101年。
  • 「圓明園流失龍首」在巴黎小拍約2400萬被神秘人購得!!!
    圓明園12生肖銅像,有5尊未現身,那麼12月17日出現的龍首 ,是不是圓明園當年所流失的龍首呢?據悉:之前5尊未曾現身的獸首當中雞首、狗首、羊首和蛇首都是音信全無,誰也不知道它們的下落,甚至都沒有關於它們疑似藏身地的線索,想要找到這些國寶無異於大海撈針。
  • .| 馬首回家、北京秋拍進入尾聲、畫廊周北京定檔3月、弗裡茲或...
    馬首回家在12月1日舉行的「圓明園馬首銅像劃撥入藏儀式」上,國家文物局正式將圓明園馬首銅像劃撥北京市海澱區圓明園管理處收藏,成為第一件回歸圓明園的流失海外重要文物,為馬首銅像百年回歸之路畫上完滿句號。「百年夢圓——圓明園馬首銅像回歸展」同期開幕,展覽以馬首回歸為主線、分為圓明重光、萬園之園、馬首回歸三個單元,展覽面積1172平方米,共展出文物、照片等約100組件。「馬首」歸家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典範,為文物追索提供了更多可能性。闊別160年終回家!馬首銅像入藏圓明園億元拍品和老將重回巔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