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朵朵編輯部 耳朵裡的博物館
你好啊,我是朵朵~
進入到2020年最後一個月,圓明園有了好消息:馬首銅像回家了!
圖源:新華社
闊別160年,馬首銅像成為第一件回歸圓明園的流失海外的重要文物。
馬首會在圓明園正覺寺的常設展「百年夢圓——圓明園馬首銅像回歸展」上進行展出,用圓明重光、萬園之園、馬首回歸三個單元,100件文物講述圓明園和獸首的故事。
預約參觀:在公眾號「圓明園遺址公園」中訂購正覺寺門票,票價10元。
目前包括十二獸首中,還有龍、蛇、羊、雞、狗五個獸首沒有現世,其他7個獸首的情況是:
鼠首、兔首:在2009年法國佳士得拍賣會上,流失100多年鼠首、兔首首次出現,在當時的拍賣中,因為中國藏家蔡銘超拍下後不付款而流拍,最後被皮諾家庭從原持有人手中買下。到了2013年6月28日,皮諾先生將鼠首、兔首無償捐贈給中國;
牛首、猴首、虎首於2000年由保利集團花費近3000萬港元拍回;
豬首是2003年澳門愛國人士何鴻燊斥資700萬港元買回;
馬首也是何鴻燊於2007年以6910萬港元價格拍回,後捐贈給國家。
目前,「牛、虎、猴、豬」我們能在北京保利藝術博物館看到,「鼠、兔」則是在國家博物館。
圖源:國家文物局
「十二生肖」是中國特有的文化,圓明園的十二獸首是我們中華歷史上傷痕的縮影。
我們今天具體聊一下,獸首背後的故事。
01 獸首的設計者
十二獸首原來是在圓明園的西洋樓,海晏堂前的的噴水池裝置,南北各放了12座獸首。
海晏堂銅版畫
南邊是子鼠、寅虎、辰龍、午馬、申猴、戌狗;
北邊是醜牛、卯兔、巳蛇、未羊、酉雞、亥豬。
它們的設計者是傳教士郎世寧(1688-1766),由法國人蔣友仁(1715-1744)設計監修,清宮廷匠師製作的。
原本郎世寧想在這裡放西方的裸體雕塑,但乾隆帝不同意,後來郎世寧充分考慮到了中國的傳統文化,於是就用了十二生肖的主題。
02 會噴水的「水龍頭」
這十二獸首是個報時噴泉,每個獸首都是一個機關。十二個獸首對應十二個時辰。
每到一個時辰,對應的獸首就會噴水2小時。
正午十二時,十二個獸首會一起噴水,場面很壯觀。
蔣友仁將西洋風格的報時噴泉的理念,貫穿到十二生肖銅像之中,取名叫「水力鍾」,全稱是「十二生肖報時噴泉」。
03 獸首的造型藝術
我們現在看到的只是獸首,但原來在噴水池時,每個生肖是獸首人身,而且姿態是不一樣的。
比如牛拿著拂塵、兔搖著摺扇,猴手持棍棒,豬抱著弓箭。
在雕刻的手法上,獸首結合了中西方傳統雕塑的特點。
比如在耳朵的造型上,就有寫實和裝飾兩種特點。
寫實性
豬首的耳朵很長,看著有點厚,從頭頂折下,又貼合腮部。
圖源:保利藝術博物館
牛首的耳朵很大,像月牙一樣伸向兩側。耳朵裡有深度和凹陷,看起來很厚實。
圖源:保利藝術博物館
豬首和牛首的耳朵表現出了耳朵的軟骨結構,這顯示出西方的雕塑技藝。
和上面的相比,下面的虎首和猴首的耳朵,裝飾的作用更強一些。
裝飾性
虎首的耳朵是三角形,耳朵裡布滿虎毛,由多變少,層次遞減。
圖源:保利藝術博物館
猴首的耳朵和人的有些像,耳洞的位置用一撮猴毛擋住,位置偏高。
圖源:保利藝術博物館
這種裝飾性的耳朵在中國古代雕塑中很常見,比如長春園的銅麒麟、徐州獅子山楚王墓的石豹鎮以及漢景帝墓的陶狗都是如此。
彩繪陶家犬 漢 圖源:漢景帝陽陵博物院
除了耳朵,毛髮的雕刻也是獸首的一個特點。
乾隆的審美趣味是追求寫實,在對自己的畫像上,希望鬍鬚和眉毛能被逐根的描繪清楚,所以在獸首上也是如此追求寫實的表現。
根根分明的眉毛鬍子:
乾隆皇帝朝服像 清 郎世寧(傳)
而對獸首毛髮表現最豐富的,就是今天展出的馬首。
圖源:央視新聞
馬首的毛髮分成了三組,左右兩邊各一組,中間一組。馬背上的毛髮基本也分為三組,沿馬背的中軸線左右兩邊各一組,最後中間部分為一組。
圖源:央視新聞
這樣毛髮的分組方式,在西方繪畫中是常見的,例如格羅的《拿破崙在埃勞戰場》中的馬的毛髮分法很接近馬首。
《拿破崙在埃勞戰場》安東尼·格羅 1807
而在中國的繪畫和雕塑上,很少見到這種毛髮的分法。馬頭上的毛總是歸結成一縷,背上的毛也處理成帶狀,或起伏的波浪狀。在《虢國夫人遊春圖》中就是這麼處理的。
《虢國夫人遊春圖》北宋 趙佶
在《照白夜》中可以看到帶狀的處理手法。
《照白夜圖》唐 韓幹
所以馬首毛髮還是用西方的方式來呈現的,強調了馬在奔跑時,毛髮的飄逸感。
04 獸首的鑄造工藝
製作獸首們的材料是紫銅,也就是紅銅。這種銅含銅量極高,達到90%,比用青銅造像要難得多。
因為青銅含銅量是70%,它的特點是鑄造時流動好,不容易有漏鑄點,而且堅硬。
而紅銅流動性極差,一旦出現漏鑄點,只有回爐重鑄。但它銅質軟,容易在上面再加工,而獸首是經過多次鑄造和再加工而成的。
鑄造技術一言難盡,要保證流動性的同時,還要將分體天衣無縫的焊接到一起,18世紀時中國對此技術並不純熟,但好在有外國友人的幫助,才能最後鑄成這十二獸首。
圖源:央視新聞
從文化的角度看,十二獸首是中西文化融合的結果;從雕刻藝術角度看,紅銅鑄造技術的傳入為中國古代雕塑提供了新的創作可能。
但從歷史角度看,雖然在中華5000年的歷史長河裡,這十二獸首隻有不到200年,但它的背後,是萬園之園「圓明園」被燒毀的沉痛歷史,是無數中國流失的寶貴文物中,一到刺眼的折射。
回家的路還有很遠,但一定會再次團圓。那些遺失的美好,我們終將會尋回。
圖源:劉陽
參考資料:《圓明園十二生肖銅獸首的西方韻味、雕塑語言傾向》李佔陽
你好,我是朋朋哥哥
原標題:《離家160年,圓明園迎第1件獸首回歸!1篇文章看懂它和十二生肖們背後的故事》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