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明園十二生肖獸首身世之謎

2020-12-27 北青網

12月1日,流失海外160年的圓明園馬首銅像正式回歸圓明園。至此,圓明園流失的十二尊獸首銅像已有七尊得以回歸中國。在圓明園東北部的長春園北側,有一座仿歐式園林,俗稱「西洋樓」,由諧奇趣、黃花陣、養雀籠、方外觀、海晏堂、遠瀛觀、大水法等十餘座建築組成,時稱「水法」,其特點是數量多、氣勢大、構思奇特。這是乾隆皇帝專為自己頤養天年而建造的園林,由歐洲傳教士、義大利人郎世寧主持設計,法國人蔣友仁監修,清廷匠師建造。

據《圓明園變遷史探微》載:清乾隆三年(1738年),弘曆初次駐蹕圓明園,命在宮廷畫院任職的義大利傳教士、畫師郎世寧等繪製《圓明園全圖》。從乾隆七年(1742年)開始,便「大動土木,幾無寧歲」。

乾隆十二年(1747年)的一天,乾隆皇帝在圓明園勤政殿裡觀看法國傳教士進獻的貢品,其中有路易十四贈送的《法國最漂亮的建築景觀》畫冊。乾隆帝「見一噴水機之畫圖,即徵教士郎世寧為之解說,且詢朝廷中,是否有三數歐人,能作一與此相類似之機……於是大眾全注目於神父蔣友仁。彼遂致力於此工作,旋即謁見清帝。」

蔣友仁於乾隆九年(1744年)來到中國。「當其在歐洲,研究物理時,彼曾解釋、模仿並模擬各種引水機械,當時從事於此,蓋為學術之精研,或冀生活之改進。」很快,郎世寧就把蔣友仁引薦給了乾隆皇帝。「清帝大為喜悅,藹然與彼交談,極示恩寵之意。」

不久,「水法」模型做成,「彼(蔣友仁)所呈獻之第一件,極合清帝之心意,清帝命人將其送至私室,以便暇時熟觀諦審。因此決意建築一歐式之宮殿,親自於花園中,擇定地址,且命教士郎世寧而神父蔣友仁協力合作,繪一結構大略之總圖。」也就是說,乾隆把歐洲建築風格與中國情趣結合起來,由郎世寧、蔣友仁設計指導,宮廷匠師建造。

為了早日建成西洋樓,乾隆帝還傳下旨意:「凡彼(蔣友仁)調遣工人所為之事,均須遵照實行。」「一切舊制舊規,悉予解除,聽予蔣氏自由」。乾隆不但在物質上給予大力支持,在技術上也提出了很多建議。施工期間,他多次到現場察看工程進展情況,提出意見。

因「工作之種種,皆屬新試,故進行頗為遲緩,直至(乾隆十六年,即1751年)秋末,引水機器,及噴水機之第一架,方始完成。」「蔣友仁設計監造之第一座水法,在長春園北端第一座歐式建築諧奇趣前建成。乾隆見而大悅。長春園中之其他歐式建築及水法之興建約始於此時。」

「諧奇趣」水法建成後,乾隆又親自在長春園中擇地,令郎世寧和蔣友仁再添建幾處水法,「海晏堂」為其中之一。

「海晏堂」是西洋樓內體積最大的一棟建築,由正樓和工字蓄水樓組成。正樓朝西,上下各十一間,樓門左右有疊落式噴水槽,階下為一大型扇形噴水池,池正中是一個高約兩米的蛤蜊石雕,南北兩側呈「八」字形排列著十二生肖人身獸頭銅像,南邊分別為子鼠、寅虎、辰龍、午馬、申猴、戌狗;北邊分別為醜牛、卯兔、巳蛇、未羊、酉雞、亥豬。每晝夜十二個時辰,由十二生肖依次輪流噴水,正午時,十二銅像口中同時噴射泉水。這些獸首銅像融東西方文化於一身,俗稱「水力鍾」。《教士書札》記為:「以十二獸類分別代表一日十二個時辰,每二小時之內,有一獸,口中湧射噴泉,他獸繼之,輪流如此,周而復始。」

乾隆皇帝仔細觀賞了這座水法後,龍顏大悅,將它賜名為「海晏堂」。「海晏」 取意「河清海晏,國泰民安」,典出唐鄭錫《日中有王字賦》:「河清海晏,時和歲豐」。河,即黃河;晏,平靜。「河清海晏」也作「海晏河清」,意指黃河水流澄清,大海風平浪靜。此語用以比喻天下太平,寓意平和、吉祥。

其實,最初設計這一組噴泉時,郎世寧設計的方案是設置十二座具有西方特色的裸體女性雕塑。模型製作好了之後,呈請乾隆皇帝御覽。乾隆一見,甚是不悅,這裸體女性雕塑有悖於中國人的倫理道德,便勒令重新設計。郎世寧在宮廷供職多年,對中國文化頗有研究,於是將裸體女性雕塑改為中國人最為熟悉的十二生肖造型,即以青銅鑄成十二個生肖的頭像,然後安放在坐著的人身上,中西合璧。其頭部為寫實風格造型,鑄工精細,獸首上的褶皺和絨毛等細微之處,都清晰逼真。鑄造獸首所選用的材料為當時清廷精煉的紅銅,外表色澤深沉、內蘊精光,古樸而厚重。

水法用磚石砌成高臺,高臺上修有貯水池,供應周圍噴泉用水。貯水池周圍用錫板包嚴,防止滲漏,故稱「錫海」。貯水是用「龍尾車」(靠機械原理將水位提高的一種水車)向上輸送至「錫海」,然後再利用地心引力使水經過銅管流向噴泉。遺憾的是,設計「水法」的蔣友仁於乾隆三十九(1774年)十月病逝,宮內未留下此技傳人,沒有人能夠修整、使用「龍尾車」。每逢皇帝遊園,只好勞累小太監汗流浹背提水上樓,當皇帝駕臨,再開水閘放水,以造噴泉之景。待皇帝離去,噴泉就沒水了。

鹹豐十年(1860年),英法聯軍侵入北京,圓明園慘遭劫掠焚毀,西洋樓也未能倖免。據《西方人眼中的圓明園》所載《亞樂園先生回憶錄》一文稱:「十二星獸(十二尊生肖獸首銅像)的奇怪外形使鹹豐的母親很感興趣,她便指使人把這些東西拆下來存入國庫,於庚申之亂年間(1860年)失蹤。」

百年之後,流失海外的圓明園「海晏堂」牛、猴、虎、豬、鼠、兔、馬七尊獸首銅像通過不同方式回歸中國,而龍、蛇、羊、雞和狗五尊獸首至今下落不明。

責任編輯:張元(EN003)

相關焦點

  • 強達鐘錶「圓明園十二生肖獸首腕錶」演繹東西方美學極致
    更令人驚豔的是,它的表達方式是如此炫目——羅傑杜彼的「稀世珍品」在錶盤運用綠色琺瑯配黃金紋理鑲嵌技藝,呈現出圓明園海晏堂「水鍾噴泉」的獨特韻味。華麗、奪目、流光溢彩,也許是它給你的第一印象,細細品鑑之後,才會更加懂得,在如今大機器設備批量化製作生產的年代,能夠耐住寂寞,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卻只製作出幾款腕錶的品牌可謂屈指可數。這不僅需要恆久的耐心,更加需要永恆不懈的內在追求。
  • 誰設計並製作了圓明園十二生肖獸首銅像?他是用來幹什麼的?
    何鴻燊向國家捐贈圓明園馬頭的消息引起了廣泛關注。我們將討論圓明園十二生肖獸首的主題,例如,誰設計和製造他們,他們的功能是什麼?在雍正到乾隆期間,對整合了中西架構風格的圓明園進行了擴展活動,郎世寧和蔣友仁參與了圓明園的擴展活動。在西洋風格的建築中,有一個名為「西洋樓」的花園,這是中國的第一座歐式建築。
  • 成龍曾為它們拍過電影:圓明園12生肖獸首的「藝術人生」
    這是成龍執導的電影《十二生肖》所講述的主要情節,這也是根據圓明園流失海外文物的史實改編而成的影視作品。 今天,十二生肖獸首中的馬首時隔160年重回圓明園,也再一次將人們的記憶帶回到那個萬園之園誕生的朝代。在這個雨果筆下恍若月宮的地方,曾經有著怎樣的故事呢?
  • 圓明園獸首被拍出上億元天價,有人撿漏得到疑似狗首,願獻給國家
    圓明園十二生肖獸首並不是單獨的文物,它們原是清朝皇家園林圓明園海晏堂前噴水池的噴頭,底下面還有手持玉笏、身著袍服的人身,共同構成獸首人身像。十二尊獸首人身像以八字形分列在噴水池兩旁,南邊為子鼠、寅虎、辰龍、午馬、申猴及戌狗,北邊為醜牛、卯兔、巳蛇、未羊、酉雞及亥豬。俗稱為水力鍾,全稱為十二生肖報時噴泉。每天,這十二生肖銅像會依次序輪流噴水,每到一個時辰,相應的獸首銅像口中就會噴水達兩小時。
  • 將馬首帶離中國的 「關鍵人物」曝光,十二生肖獸首可不僅是「水...
    獸首不僅是「水龍頭」靠機械動力更替報時馬首銅像,原為圓明園海晏堂外十二生肖獸首噴泉主要構件之一。1759年,海晏堂建成,「海晏」一詞取「河清海晏,國泰民安」之意。海晏堂西側即為十二辰水力鍾噴泉,池左右呈「八」字形排列著十二辰人身獸頭銅像。按照時辰,子鼠、醜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依次噴水,具有報時功能。獸首的重要性不僅在於其藝術價值,更重要的是它們所在的海晏堂水力鍾,代表了清末科技水平。「這不是一個簡單的噴水系統,而是將東方的時辰和生肖,融合西方的噴泉和計時,是一個中西方文化完美交融、藝術與科技相結合的產物。」
  • 十二生肖獸首空降平邑!5.1來這裡大開眼界!
    轉發本文至朋友圈即可於五一當天至金邑尚府營銷中心免費兌換價值128元五一嘉年華門票一張國寶十二生肖獸首圓明園十二生肖獸首銅像原為圓明園海晏堂外的噴泉的一部分,是清朝乾隆年間鑄造,由宮廷西洋畫師義大利人郎世寧主持設計,法國人蔣友仁監修,宮廷匠師製作。獸首是清乾隆年間的紅銅鑄像。1860年英法聯軍侵略中國,火燒圓明園,獸首銅像開始流失海外。圓明園獸首銅像為什麼珍貴?乾隆盛世,清王朝國力強盛,工藝水平處於巔峰,這在圓明園十二生肖獸首銅像上表現得尤為充分。
  • 以圓明園十二獸首,設計的十二獸首漢劍——精美獨特,驅邪闢災
    圓明園,中國歷史上最美的皇家園林,有「萬園之園」之稱,早在遼代,封建帝王就選中這裡建造了玉泉山行宮,而到了明萬曆年間,明皇親武清侯李偉在這裡大興土木,首先建造了規模宏偉,號稱「京國第一名園」的清華園。嗣後米萬鍾又在清華園東牆外導引湖水,闢治了幽雅秀麗的「勺園」,取「海澱一勺」的意思。
  • 「圓明園流失龍首」在巴黎小拍約2400萬被神秘人購得!!!
    截止到這件龍首出現前,十二生肖獸首依有5尊未曾在國際上現身,這5尊分別是雞首、狗首、羊首、蛇首和龍首。圓明園12生肖銅像,有5尊未現身,那麼12月17日出現的龍首 ,是不是圓明園當年所流失的龍首呢?圓明園十二生肖獸首銅像原為圓明園海晏堂外的噴泉的一部分,由中國宮廷匠師製造,郎世寧等歐洲藝術家設計,融合了西方造型藝術的特點。
  • 圓明園十二獸首已回歸8尊,剩餘4尊是什麼情況?
    圓明園就是中國著名歷史遺蹟,自從創建開始,就成為人們討論的話題,也是中國不可多得的歷史瑰寶,身為皇家園林,固然是有著「萬園之園」稱號,更是有著文藝氣息存在。除了美麗景色可以讓人們心情變好之外,在園內更是有著十二生肖,光是看上去一眼就會被震撼到,那可謂是相當精緻與壯觀。曾經圓明園也經過其他國家人為破壞,甚至還被燒毀,直到如今也未能恢復到以往輝煌。
  • 「馬首」銅像回歸圓明園 今起在正覺寺展示 回歸的曲折你可能不知道
    12月1日,圓明園馬首銅像劃撥入藏儀式在圓明園正覺寺舉行,正在正覺寺文殊亭展示。國家文物局正式將圓明園馬首銅像劃撥北京市海澱區圓明園管理處收藏,成為第一件回歸圓明園的流失海外重要文物。馬首銅像正在圓明園正覺寺展出。
  • 圓明園迎第一件獸首回歸,一文看懂它和十二生肖背後的故事
    馬首會在圓明園正覺寺的常設展「百年夢圓——圓明園馬首銅像回歸展」上進行展出,用圓明重光、萬園之園、馬首回歸三個單元,100件文物講述圓明園和獸首的故事。預約參觀:在公眾號「圓明園遺址公園」中訂購正覺寺門票,票價10元。
  • 「馬首」入藏圓明園,將作為正覺寺基本陳列持續展出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王莉圖/新華社李賀,國家文物局提供12月1日上午,國家文物局、北京市人民政府在圓明園正覺寺舉行「圓明園馬首銅像劃撥入藏儀式」,國家文物局正式將圓明園馬首銅像劃撥北京市海澱區圓明園管理處收藏
  • 蕩舟於圓明園福海賞荷花,正好趕上大雨,快澆成落湯雞了
    圓明園門口噴泉圓明園十二生肖獸首銅像原為圓明園海晏堂外的噴泉的一部分,是清乾隆年間的紅銅鑄像。1860年英法聯軍侵略中國,火燒圓明園,獸首銅像開始流失海外。圓明園十二生肖展十二獸已經有八個回到國內,其中有五個獸分別是豬首、馬首、虎首、牛首、猴首,在2012年就已經被中國的保利藝術博物館收藏,其他四個暫時沒有下落。
  • 圓明園被毀100多年後,專家修復時發現了獸首,但不是十二生肖!
    圓明園是清朝建立的一座皇家園林,裡面富麗堂皇,放置了很多珍貴的寶物。可惜清政府沒能保護好這個地方,後來因為腐朽無能遭到了西方列強的侵略。在1860年的時候,英法聯軍肆無忌憚闖入圓明園,在裡面燒殺搶掠。臨走之前,為了給清政府一個更加深刻的教訓,直接在圓明園裡面放一場大火,把這個聞名世界的皇家園林,燒成了一片廢墟。在隨後的幾十年中,清政府一直是內憂外患,沒有能力也沒有足夠的財力去重建圓明園。辛亥革命爆發以後,清政府徹底失去民心,被迫宣布了退位的消息,結束了我國的封建歷史。
  • 圓明園獸首誕生記:郎世寧將歐洲雕塑改為中國十二生肖
    12月1日,流失海外160年的圓明園馬首銅像正式回歸圓明園。至此,圓明園流失的十二尊獸首銅像已有七尊得以回歸中國。12月1日上午,流失160年的馬首銅像回到圓明園,在正覺寺內展出。乾隆十二年(1747年)的一天,乾隆皇帝在圓明園勤政殿裡觀看法國傳教士進獻的貢品,其中有路易十四贈送的《法國最漂亮的建築景觀》畫冊。乾隆帝「見一噴水機之畫圖,即徵教士郎世寧為之解說,且詢朝廷中,是否有三數歐人,能作一與此相類似之機……於是大眾全注目於神父蔣友仁。彼遂致力於此工作,旋即謁見清帝。」
  • 馬首時隔160年重回圓明園 至此鼠首等七尊獸首已回歸
    160年後,2020年12月1日,國家文物局、北京市人民政府在圓明園正覺寺舉行「圓明園馬首銅像劃撥入藏儀式」,圓明園馬首銅像結束百年流離,成為第一件回歸圓明園的流失海外重要文物。   在儀式上,國家文物局博物館與社會文物司司長羅靜向北京市海澱區圓明園管理處交接了馬首銅像劃撥入藏清冊。這也就意味著圓明園馬首銅像的管理權正式劃歸圓明園管理處。
  • 「高仿圓明園」,《延禧攻略》是在這裡拍攝的
    圓明園位於北京西郊的海澱,毗鄰頤和園,稱為「萬園之園」。之前,中國有兩個地方,都是以圓明園的原始形式重建的。其中一個是橫店圓明新園。橫店圓明新園,位於亞洲最大的影視基地中國浙江橫店。圓明新園由浙江橫店共創共榮共享工作委員會(以下簡稱「四委」)主席徐文榮於提出,開工建設。
  • 圓明園12獸首,8尊已回歸我國,其餘4尊恐怕難以找回!
    作為中國著名歷史遺蹟的圓明園,自創建以來就充滿了話題,它也是中國罕見的歷史瑰寶。在中國所有的皇家園林中,圓明園更被冠以「萬園之園」的稱號,也被認為是「所有園藝藝術的典範」。除了美麗的自然景觀外,圓明園十二生肖的動物頭像也令人嘆為觀止,這十二生肖的獸首已經有八尊回歸,那麼餘下四尊在哪呢?時間回到1860年,英法聯軍入侵中國,他們不僅放火焚燒了中國最大的皇家園林圓明園,並洗劫了圓明園中的所有珍寶。在此期間,圓明園裡的20個獸首銅像被英法聯軍洗劫一空,散落在世界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