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雲谷禪師
來源:日行一善共修平臺(ID:RXYSGXPT)整理編輯
片尾曲:心香
點上方綠標收聽【早課】主講:雲谷禪師
日行一善,一年行三百善,積善成德,改變命運。各位善友同修:大家早上好!這裡是日行一善共修平臺,接下來,讓我們一起開始今天的美好之旅。
在一個寂寞的秋天的黃昏,無盡廣闊的荒野中,有一位旅人蹣跚地趕著路。突然,旅人發現薄暗的野道中,散落著一塊塊白白的東西,仔細一看,原來是人的白骨。旅人正在疑惑思考之際,忽然從前方傳來驚人的咆哮聲,隨著一隻大老虎緊逼而來。看到這隻老虎,旅人頓時明白了白骨的原因,立刻向來時的道路拔腿逃跑。但顯然是迷失了方向, 旅人竟跑到一座斷崖絕壁的頂上。在毫無辦法之中,幸好斷崖上有一棵松樹,並且發現從樹枝上垂下一條藤蔓。於是旅人便毫不猶豫,馬上抓著藤蔓垂下去,可謂九死一生。然而這隻老虎好不容易即將入口的食物,居然被逃離,可以想像到它是如何的懊惱,而在崖上狂吼著。好感謝啊!幸虧這藤蔓的庇蔭,終於救了寶貴一命。旅人暫時安心了,但是當他朝腳下一看時,不禁『啊』了一聲,原來腳下竟是波濤洶湧底不可測的深海,怒浪澎湃著,而且在那波浪間還有三條毒龍,正張開大口等待著它的墮落,旅人不知不覺全身戰慄起來。但更恐怖的是依靠救生的藤蔓,在其根接處出現了兩隻白色和黑色的老鼠,正在交互的開始齧著藤蔓。旅人拚命的搖動藤蔓,想趕走老鼠,可是老鼠一點也沒有逃開的樣子。而且每當搖動一次藤蔓時,便有水滴從上面落下來,這是從枝上築窩的蜜蜂巢所滴下的蜂蜜。由於蜂蜜太甜了,旅人完全忘記如今正處於危險萬分的死怖境地,而享受著蜂蜜,直到最後摔下懸崖……這是兩千多年以前,佛陀在《佛說譬喻經》中講述的一個故事。故事中的每一個事物都象徵著我們的人生中的一部分,而其中的旅人,其實就是我們每個人自己。秋天的黃昏,是比喻人生的孤寂感。我們每個人活在這個世界上都承受著難以言說的孤獨感,這種感覺即使是對最親近的親人也無法說出口。路邊的白骨,是你人生的旅途中,家族、親屬、朋友等的死亡。飢餓的老虎,所比喻的是你自己的死亡。在此世間存在的一切事物都是無常的,故你非死不可。死對你是最恐怖的事,所以釋尊以恐怖的老虎做比喻。你爬上崖頂的松樹,是指金錢、財產、名譽、地位等等。這些東西即使再多,瀕臨死亡時,一樣也帶不走。藤蔓比喻的是,一種自我安慰的心態。仔細想想:已過去的十年二十年,也只不過是『啊』的一聲之間便如夢如幻般地消失了。今後的幾十年也會同樣度過的。不斷咬著藤蔓的黑白兩隻老鼠是指白天和夜晚。他們一刻不停的縮短著你的生命。產生地獄之苦的是這三條毒龍,即指你心中的貪慾、嗔怒、愚痴。蜂蜜是指人的欲望。一天之中,你不斷所想的,繼續所求的無非是為了這欲望的滿足。而人們的生命就像這樣,每天不斷舔食著「蜂蜜」,不知不覺地向「終點」墮落下去,這就是佛陀對於人生的開示。所有的聽眾無不動容,或喜或悲,各有所思……「人心不足蛇吞象」,有些人一生都在為了滿足無止境的欲望,沉溺於其中不能自拔。如果你什麼都想要什麼都想爭,最終越積越多導致不堪重負,不但會把你累垮,還有可能給你招惹怨恨,從而一步步走向災難。人生一世,滄海桑田,一切紛紛擾擾、恩恩怨怨,數十年之後都會煙消去散,「生前枉費心千萬,死後空持手一雙」。一切的一切,情感也好,功名利祿也罷,來不及思考取捨,生命便已了無痕跡。生命這般如此簡單,為何世人還要披星戴月的苦苦追尋:名譽、地位、金錢?做人,不以物喜,就會少一點對物質的欲望;不以己悲,就會少一些名利的貪求。心念無波瀾,心靈就會無動蕩。人生才得以祥和,生命才會得以福運。隨喜轉發,功德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