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浦河老照片,告訴你29年前的練塘故事

2020-12-25 澎湃新聞

改革開放以後,江浙滬地區成為了我國經濟發展最快、最具發展活力的地區之一,在全國具有舉足輕重的政治經濟地位。經濟的飛速發展離不開水流的滋養,太浦河就是其中之一。

▲來源:《上海人大月刊》1991年第11期

太浦河橫貫江、浙、滬兩省一市,全長57公裡,西出太湖水,東至上海市青浦縣,與黃浦江接通,經吳淞口入海,由於地勢問題,太浦河水患成為上海人民頭頂上揮之不去的「陰影」。

▲爭分奪秒的勞動現場

1991年夏,太湖流域的梅雨期長達56天,連日暴雨導致特大洪水,大片城鄉被淹沒,形勢十分危急。黨中央國務院決定開啟太浦閘洩洪,將洪水引入青浦境內,並提前建造堤壩,以控制水患,原武警上海總隊九支隊成為這次任務的先鋒部隊。

▲部隊開赴抗洪築壩一線

面對肆虐的洪水,上海軍民無比團結,爭分奪秒投入救災工作,掀起了一波又一波太浦河築堤高潮。

▲1991年太浦河抗洪築堤紀念章

1991年10月末至12月初,根據上海市委市政府統一部署,支隊派出近千名兵力參加太浦河築堤工程,用手提肩扛的方式,於11月上旬率先完成11號、12號樣板堤。

▲缺乏重型機械,全靠武警戰士雙手築壩

為了儘早控制水患,讓人民群眾安居樂業,保住太浦河沿岸大片農田,支隊一千多名官兵毅然寫下決心書,短短二百字,卻見證了武警官兵們的勇敢和決心。

▲現場動員,共表決心

帶著崇高的使命感,武警官兵生活在沒有水、沒有電、建在爛泥地的營房裡,工作在沒有大重型機械,只能靠自己雙手搬運的水稻田之上,但困苦的條件絲毫沒有減退戰士們不怕苦、不怕累的鬥志。

在建造堤壩的過程中,附近的不少老百姓主動加入抗洪隊伍,一位參加過抗洪搶險的青浦區居民劉滿營回憶道:「我們當時去背那些石頭,武警官兵為了保護我們的安全,讓我們儘量遠離一線,但看著他們為保護我們的稻田在戰鬥著,我們心裡也很過意不去。」

▲席地而坐吃飯,艱苦的生活條件

武警官兵用血肉之軀,懷揣對祖國對人民的滿腔赤誠,在短短一個月時間內,就築起了牢不可破的堤壩,保護了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坐在太浦河第一樣板堤上合影的武警官兵,臉上洋溢著勝利的笑容。

▲武警官兵率先完成樣板堤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時光流逝,洪水險情也早已過去,部隊的番號在變,官兵們也換了一茬又一茬,但「為人民服務」的精神始終留存。

資料:三色練塘

原標題:《太浦河老照片,告訴你29年前的練塘故事》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阿奴,練塘人!
    無論何時何地,一聲阿奴練塘人,一種暖意的親近如同冬日的陽光襲擊在心頭。是啊,阿奴練塘人,這個謙遜的有點寒酸的稱呼,正是我們每一個家鄉人純樸善良,低調謙遜的品性最直接最亮堂的名片。要順利舉辦這樣一個藝術展示,邀請到這麼多長三角著名畫家為家鄉作畫,還要前前後后里裡外外的張羅,無論物力人力和財力都不是輕輕巧巧就可以做到。表兄沈國全卻隻字不提,阿奴練塘人,就是這樣的品性。
  • 有聲有味 | 練塘茭白(練塘古鎮)
    忙  忙  到  日  頭  西mang dao nik dhou si忙  到  日  頭 西lie dhang gao bak sy zong nin sen練  塘  茭  白    水  中  人  參點擊全屏觀看↑關於練塘茭白
  • 練塘燒賣的歷史與風雲曾享譽古今中外!
    但講起練塘燒賣的歷史真可謂堪稱享譽古今中外……下面就請聽小編娓娓道來:練塘古鎮歷史悠久,名人輩出,景色秀麗,河道縱橫,千年石橋,白牆粉黛、鬥拱簷枋,古樸精緻……但今天我們的主角是燒賣……說起燒賣大家第一印象可能會想起糯米燒賣,糯米燒賣在市場上也多見,早在60年代就有記載外國友人評價練塘燒賣為食之精品,肉嫩皮薄,鮮美多汁!
  • 上海最大的自然村就在練塘,在泖河之濱唱起田山之歌
    走進村莊,粉牆黛瓦的屋舍依水而建,村民們枕河而居,一座座橋梁飛架於河面……在泖甸村13組,還植有2株250多歲的「夫妻」銀杏,樹冠高大,像位歷經滄桑的老人佇立著,見證了泖甸變遷的歷史,默默地訴說著那久遠的故事。
  • 36年前的老照片 有你的身影嗎?_揚州網
    觀賽的老照片羽毛球比賽的老照片「偶然間發現拍攝於1984年的照片,《揚州晚報》的讀者朋友們,看看上面有沒有您當年的身影,或熟悉的身影……」昨天,揚州晚報微信群「揚晚圈」裡,網友「齊風」發了幾張36年前的黑白照片,引起了不少網友的關注
  • 520告白日,帶上一束青浦練塘茭白花告白全城吧!
    今天是「520告白日」,你是否收到青浦練塘的全城告白?!今天上午,由新聞晨報·周到app聯合練塘鎮及綠色青浦app發起的「千年『茭』情,全城告白」直播活動在青浦區練塘鎮接力進行,從茭白田頭、美術館到古街,一場穿越千年的告白也在這個小鎮傳遞著浪漫。在滬語中,「茭白」與「告白」同音,而青浦區練塘鎮盛產茭白,幾乎村村遍植茭白,更有」華東第一茭白「的美稱。
  • 老照片告訴你,什麼是血脈相傳的真正含義
    今天的《解放軍報》「建軍90周年特刊」刊發了一幅解放戰爭時期的老照片——許多前塵往事已化作雲水盤桓間的記憶,但眼前的此情此景,卻永遠是燦然見景的鮮活畫面——你聽,黨的召喚傳來,那攥緊的拳頭宣誓著決心;你看,戰鬥的命令下達,那高揚的手臂揮舞著力量……
  • 「老照片」曼聯 | 34年前弗格森爵士執教曼聯。...
    懂球帝首頁>足球新聞> 「老照片」曼聯 | 34年前弗格森爵士執教曼聯。... 「老照片」曼聯 | 34年前弗格森爵士執教曼聯。... Dr_Football 11-07 07:52 「老照片」曼聯 | 34年前弗格森爵士執教曼聯。34年後的今天,他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好的教練之一。不需要再說什麼了。
  • 「老照片」130年前,臺灣原住民的老照片!原來和大陸差不多!
    歡迎來到【歷史8點半】的旗下欄目——【老照片】!歷史君要分享清末臺灣的一組舊照片,讓我們了解一下130年前的臺灣人物風貌。1894年,高雄,英國海關檢察官泰特和李素玲合影。以上就是今天的老照片,有什麼感受歡迎下方留言,大家一起交流。、本文由「歷史君」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各位看官們不喜輕噴!如有其他看法,也可以在評論區進行留言!筆者碼字不易,看官們的每一次點讚、收藏、分享與關注都是對小編最大的支持!
  • 100年前的老照片美爆了!裡面有沒有你的家鄉?
    讓我們在老照片中上一堂文藝味兒十足的歷史課,順便看看這些或秀麗婉約、或古樸恢宏的照片裡,有沒有你的家鄉。這是1900年12月竣工於哈爾濱的聖尼古拉教堂,為俄羅斯東正教堂,教堂內部的聖物、聖像及大鐘都是從莫斯科運來的。這座承載了厚重歷史印記的教堂,在文革中被毀。直到2006年7月,復建後的聖尼古拉教堂作為哈爾濱伏爾加莊園的標誌性建築,重新出現在哈爾濱。
  • 天堂2手遊12年前老照片勾起無數回憶
    12年前老照片勾起無數回憶。NCSOFT中國區唯一正版授權——天堂2手遊天堂2血盟安卓不限號測試已經結束。很多人感慨光陰似箭的同時,為過去美好的時光而淚流滿面;很多時候,珍貴的老照片,勾起我們無數的回憶,很多很多人,在艾爾摩亞丁大陸上再次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
  • 知青老照片背後的故事
    為了比較系統和完整地展示我當年拍攝的老照片,從現在開始我將以講解老照片背後故事的形式來向大夥展示。通過照片背後的故事,讓我們一起來回憶那段激情燃燒的歲月,以及難以忘懷的黑土情緣!老照片拍攝的是我們連隊門前(南面)的4號地,那天一早我去丈量、檢查拖拉機晚上翻地的工作量和質量,面對大片已經開墾的黑土地,真是心曠神怡感慨萬千,照相機記錄了這壯美的一幕,不知今天我們重讀老照片,你會有這一感覺嗎?
  • @上海人,你知道為什麼蘇州河上沒有輪渡嗎?這個23年前的故事給你...
    在二十三年前的12月16日,強家角橋建成啟用。一個多小時之後,滬航客107號客輪從蘇州河北岸緩緩駛向南岸碼頭完成了它的最後一渡。自此,蘇州河市區段渡船歷史徹底結束。強家角渡——蘇州河上的最後一個渡口退出了歷史的舞臺。
  • 跟著老照片尋訪山城巷 她就是30年前「畫中人」
    為了找回童年的點滴記憶,他拿著30年前的珍貴老照片一一尋訪,不僅找到了照片上對應的地點,竟然還找到了照片中的人物。那是一位90歲的原住民老奶奶。在與當年幾乎相同的位置,老奶奶的女兒正在做著同樣的事情。一張老照片,牽出三個重慶人和山城巷的故事。
  • 100年前的績溪你見過嗎?全是珍貴老照片!
    先來看一張近50年前的績溪城區老照片。圖中的楊柳村橋是不是很熟悉?現在的績溪縣城,照片中橫跨揚之河上的就是承載幾代人記憶的楊柳村橋筆者在這裡編發一些老照片,再現績溪過去的一段歷史,一些穿長衫、旗袍的學生、破損的城牆、木牌樓前賣甘蔗的小販、已消失而文化永存的牌坊群......先來看一張拍攝於績溪明倫堂的《績溪學界恭送方知事紀念攝影》照片,拍攝時間是民國六年十一月(1917年)。
  • 一張老照片 看三個重慶人和山城巷的故事
    為了找回童年的點滴記憶,他拿著30年前的珍貴老照片一一尋訪,不僅找到了照片上對應的地點,竟然還找到了照片中的人物。   那是一位90歲的原住民老奶奶,在當年幾乎同樣的位置,老奶奶的女兒正在做著同樣的事情。   一張老照片,牽出三個重慶人和山城巷的故事。
  • 30年前的江蘇城市老照片!當年揚州…是這樣的!
    老照片都充滿著回憶 ○ ○ 30年前的江蘇 ▼一起來尋找,只屬於你的溫情地圖——尋找那些20乃至30年前的江蘇,尋找天很藍、水很綠、人很純、城很暖的共同記憶.....
  • 歷史上的今日 | 2020年11月23—29日
    0511月27日1991年11月27日 市廣播電視局50名記者和工作人員到太浦河工地建立「戰地廣播臺」。12月1日「戰地廣播臺」正式播音,12月20日完成播音任務。2000年11月27日 市水務局工會第一次代表大會在光大會展中心召開。
  • 治淮70周年│老照片裡的治淮故事
    治淮70周年│老照片裡的治淮故事 2020-10-13 16: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山口百惠和三浦友和,40年前的老照片,憑實力「虐狗」!
    山口百惠和三浦友和,40年前的老照片,憑實力「虐狗」!山口百惠擁有最讓人羨慕的愛情,三浦友和也擁有最讓人羨慕的愛情。山口百惠和三浦友和人人都羨慕的愛情。39年前,人們羨慕三浦友和娶了他們的國民女神山口百惠。30多年後,仍然羨慕山口百惠,因為她有一個疼她愛她,對她始終如一的好丈夫,三浦友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