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面藍字,輕鬆關注;點擊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
2019年4月7日,北大黃埔「臺灣康養項目考察」活動正式啟動。活動當天,同學們參觀考察了北投老爺健康管理酒店,以及臺灣經典小鎮——北投溫泉區。
北投老爺健康管理酒店,以打造「臺北國際醫旅」為宗旨, 提供以「健康」為主題的創新服務,帶來兼具健康管理、健康促進、休閒與深度人文的觀光醫療服務。
北投溫泉,從日據時代便有盛名,其泉源為大磺嘴溫泉,泉質屬硫酸鹽泉,PH值約為3~4之間,水質呈黃白色半透明,泉水溫度約為50-90℃,帶有些許的硫磺味,為北部最著名的泡湯景點之一。
北大黃埔「臺灣康養項目考察」活動為期七天,將先後到達臺灣省臺北、桃園、新竹、臺南、高雄等城市,參觀考察健康養老、田園綜合體、產業小鎮等項目,領略寶島風光,品嘗當地美食。
【活動時間】2019年4月7日-13日
【活動地點】臺灣省臺北、桃園、新竹、臺南、高雄等城市
【項目及景點】
長庚養生村:位於臺灣桃園龜山鄉高速公路旁,佔地一個山頭約34公頃,由臺塑集團董事長王永慶投資500億新臺幣,依託長庚醫院建成。全村3600戶,房屋為七層建築。凡年滿60歲配偶年滿50歲都可申請入住,入住前進行體檢,有病者可住旁邊的長庚護理之家。全村均為無障礙的環境設計,24小時安全保衛,進出村莊需刷卡。村內附屬有超市、書店、銀行等服務性設施,村內居民除了自己做餐外還可到小吃店、餐廳等餐飲區就餐、或選擇送餐服務。
翠柏新村老人安養中心:位於臺北內湖近郊,建築宏偉,山青水秀,遠隔塵囂,是一處良好的老人安養護環境除提供長者們安全舒適的生活照顧,並精心規劃文康,園藝,書畫,宗教等活動,充實長者精神生活,使入住之長者們在此能夠獲得妥善的照顧,並能享有優質生活質量,享受生趣盎然,樂以忘年的晚年生活。
北投溫泉區:綠色環保圖書館、地熱谷、北投公園,臺灣經典小鎮。北投溫泉的泉源為大磺嘴溫泉,泉質屬硫酸鹽泉,PH值約為3~4之間,水質呈黃白色半透明,泉水溫度約為50-90℃,帶有些許的硫磺味,為北部最著名的泡湯景點之一。
燻衣草森林(田園綜合體):創始於臺灣中部地區以燻衣草香草植栽為名的花園農場休閒景點,為臺灣休閒農業的傳奇品牌,發展特色康養小鎮參考成功案例。
竹山小鎮(產業小鎮):天空的院子,分享竹山小鎮光點店鋪,連結在地特色,傳承傳統文化,體驗創客活動。
檜意森活村:臺灣第一座森林文創園區,由原共和路與林森東路區域之林務局宿舍整修而成。園區內包含營林俱樂部,並在忠孝路與林森東路路口新建「農業精品館」。
大坑生態農場(休閒農場):考察旅遊度假地產代表,結合大自然優質生態、綠色創意美食、綠意盎然的舒緩放鬆,水療SPA等養生休閒型態農場。
永齡農場(高科技農場):全臺最大規模有機農場,永續經營。農場不使用農藥化肥,取得嚴格把關的慈心有機認證,佔地55公頃,全年生產上百種有機蔬果,目前已成為全臺灣規模最大之有機農場。「永齡農場」也成為一個代表提供真食物,好食品的健康品牌,強調永續經營,用行動守護這片土地。
佛陀紀念館:融和古今與中外、傳統與現代的建築,具有文化與教育、慧解與修持的功能。體驗茶禪一味,在茶道與禪理佛法之間,紓解快節奏的生活壓力。
駁二藝術特區:奇藝的雕塑,引人注目的小火車,獨特的顛倒房子,各種鋼鐵藝術品,讓你玩個痛快。在這藝術氛圍濃厚的地方還可以去著名的「誠品書局」徜徉一番。
光之芎頂:世界知名藝術大師Narcissus Quagliata(水仙大師)擔綱創作,藉由融合各類玻璃藝術經典與製作技術,創作成的全球最大一體成型單件玻璃公共藝術作品。
故宮博物院:世界公認四大博物館之一,中國著名的歷史與文化藝術史博物館,院內藏有全世界最多的無價中華藝術寶藏,其收藏品的年代幾乎涵蓋了整部五千年的中國歷史,此處是國外遊客來臺必訪之地。
臺灣考察,我們要取的真經
去臺灣究竟學什麼?能學到什麼?很多人興致勃勃走了一遭之後,發現除了羨慕感嘆,真正能落地實踐的非常少,覺得白去了一趟。
其實,礙於土地政策、經濟基礎、發展周期、市場培育、鄉村社區環境等差別,臺灣農莊和內地農莊的確有諸多不同。
但是作為休閒農業的標杆,臺灣的成功經驗中,至少有三點是值得我們直接借鑑和「拿來主義」的。
一、如何溢價售賣農場產品
臺灣休閒農業之所以揚名,其中最重要的一個爆點是:他們的農業產值能做到我們的25倍,還帶動了休閒旅遊業的發展。
這種溢價如何實現?這背後的根本原因,不是所謂概念炒作和包裝,而是臺灣休閒農業解決了一個大問題:三產融合。
國內的休閒農業,很多能夠做到一二三產業齊全,但是各個產業之間毫無關聯,一盤散沙。種植就是種植,養殖就是養殖,休閒娛樂就是休閒娛樂,餐廳就是餐廳,根本談不上「融合」。
臺灣休閒農業的「高明」在於,他們通過圍繞一產主題,打造三產的場景化體驗,並通過這種體驗解決農場產品的在地化銷售。其中,遊客的休閒體驗,包括文創產品的打造,順帶解決了農場產品的二產問題。
比如,臺灣的薰衣草森林,他們讓遊客在莊園內體驗薰衣草製作各種養生和護膚產品,還把香草概念融入到餐飲和茶點裡,以此帶動薰衣草產品的銷售和休閒住宿。兩個小女生,短短幾年,實現年銷售超五億新臺幣。
再比如臺灣臺東縣的池上米,他們舉行「池上秋收音樂節」,吸引遊客到當地參與水稻的收穫,並圍繞著稻米,延伸出一系列創意體驗活動和產品,讓池上米品牌蜚聲全臺。
民宿也是如此,比如著名的卓也小屋。他們種植的甘藍等植物並不出售,只供住客用來體驗製作植物染。一件看似普通的藍染T恤,可以賣到近千元人民幣。
這種圍繞特色一產,開發場景化的休閒體驗項目,並通過休閒體驗帶動農產品在地化銷售的做法,從營銷學上講,是將消費者與農產品之間建立了一種情感聯繫,並在特定場景的帶動下,進行的情感營銷。
從農產品銷售角度講,這種「眼見為實」的情感聯繫,遠勝過空洞的昂貴口號式廣告推廣。
從三產融合角度講,從一產為原點設計三產活動,通過三產帶動一產銷售和二產加工,形成了一種相互帶動的閉環,實現了乘法效應的融合。
二、文創不只是個性造型
很多去臺灣考察的莊主,都被臺灣莊園內的各種文創景觀所吸引。覺得儘可能拍些照片回來,模仿做一些個性景觀造型,就是學到了臺灣文創的真經。
實際上,這不僅不是真經,甚至連經書的封面都不是。臺灣文創真正的價值和奧秘,遠不止如此。
篇幅所限,我們舉兩個例子以求管中窺豹。
第一個,掌生穀粒。這是臺灣人用文創顛覆傳統農產品概念的一個典型案例。
這裡需要說明的是,用文創提升農產品附加值,並不是設計一些好看好玩的包裝就大功告成。更重要的是通過文創的氛圍渲染,給予農產品情感的生命力。
掌生穀粒,他們的文創除了我們見到的古樸牛皮紙包裝、揉制而成的紙藤圈、外貼棉紙外衣、用書法手寫產地、產品與生產者的故事之外,還進行了一系列線下體驗和傳播渠道革新的工作。
比如,他們會通過常年影像媒介自家產品的深度記錄,還會與各地農作單位進行合作企劃,邀請客戶親身體驗身土不二的在地感動。更會通過農學工作坊、實驗廚房等手段,增進消費端與生產端的聯繫,並挖掘出初級食材的料理與烹飪之中生產自我的故事、意義與連結。
所以,文創提升農產品附加值,其中的文創,不只是設計包裝,也不僅僅是講述故事,這些都是結果。圍繞著這個結果,進行的一系列線下體驗支撐和氛圍塑造,才是農產品文創的關鍵。
第二個例子是,竹山小鎮。這是臺灣人用文創恢復鄉村在地產業的一個典型案例。
我們前些年的「美麗鄉村」打造中,留下了很多漂亮的空殼村,由於缺乏產業內在支撐而曇花一現。
這兩年很多地方提出產業支撐,但做法又往往是引入或者憑空打造一個新產業。從商業上講,這些或許具備可行性,但對於鄉村而言,卻很可能是引狼入室。
臺灣竹山小鎮,也是一個產業凋敝的小山村,按照我們現在的視角來看,幾乎沒有任何亮點。雖然當地盛產竹子,很久之前也流行竹編工藝,但現代化的生活下,這些竹編早已失去市場價值。
他們在挖掘產業的過程中,沒有引進其他高大上產業,而是把傳統的竹編工藝,通過文創的手法,打造成符合現代審美和使用價值的工藝美術品。
單單是竹編二維碼,一個的售價就達到五六百元,吸引了當地很多村民從事這個工作。
從這個簡單的案例,我們看到,文創的價值,還可以恢復地方傳統產業,並讓村民在地化就業,從內在復活鄉村機理,實現鄉村社區再造。
三、只有假情懷才害人
一切商業問題,歸根到底都是人的問題。
臺灣休閒農業之所以異軍突起,農產品之所以溢價25倍,文創之所以獨領風騷,歸根到底還是從業者的因素。
上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臺灣獨特的一段歷史使得很多城市高級白領、文藝工作者紛紛下鄉,發起了一場「鄉村再造」運動。
現在我們看到的很多臺灣民宿、休閒農場、鄉村旅遊體從業者,都和這一場運動有著或多或少的關係。這也使得他們從業者對於鄉村的熱愛、感情,跟大陸有著極大不同。
在臺灣考察時感受最明顯的,就是無論任一個莊主,他們對於自己項目的熱愛、對於鄉村田園的感情,都是溢於言表。他們大多住在鄉村,住在農場,十年如一日把農場當做家來打造。
試問我們莊主:同樣是懷著情懷心進入行業,又有幾人能夠一半時間住在莊園?如果自己不住在莊園,真的會把這裡當做家來打造?還是僅僅把自己的辦公室裝修成家的感覺?
有人會說:不住在莊園,不影響打造一個好的莊園啊?
但事實上,真的會有差別。如果任一個普通的遊客,走進青城灣溼地莊園、安化雙公山居、成都慵也谷等項目,都能感覺到這裡明顯的不一樣。
為何?因為這些項目裡,莊主就是每天住在莊園,數年如一日地按照自己情懷,像打造家一樣去打造莊園。
當然,我們也不苛責莊主必須住在莊園,但是打造莊園的精心、用心、恆心、良心、佛心,的確需要我們兼具母愛的慈祥和父愛的磅礴。
所以,情懷不是雙刃劍,更不是毒藥。只是真心和口號的區別罷了。
為什麼去臺灣考察?
臺灣農業產業競爭力在世界上高居第六位。其休閒農業發展起步比較早,質量比較高,現已具有相當的規模,並取得了良好的社會、經濟和生態效益。臺灣在農業創新、文化創意、產業鏈打造、行銷推廣等方面有著豐富的經驗,特別是在主題文化創意和創新經營方面的經驗尤為突出,實現"生產、生活與生態"的良性循環!
休閒農業一定要有體驗活動,從親身觀察、參與、體驗過程,認識生物生長現象,感受生命的意義,體會生命的價值,分享生命的喜悅。7天6晚,走進臺灣,探尋臺灣休閒農業發展的秘訣!
2018,我們一路走來……
北大黃埔10月江蘇溧陽學習活動成功舉行
北大黃埔「房地產經濟環境」課程學習2018年10月27-28日在江蘇溧陽天目湖畔成功舉行。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政治室主任周琪老師與國家發改委經濟體制與管理研究所副研究員王喆老師分別為同學們講授了《中美貿易戰後的政治經濟形勢分析》與《新時代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難點與策略——兼論十九大後民營企業家的機遇與挑戰》課程。
北大黃埔「房地產宏觀經濟」課程順利舉行
2018年5月19-21日,為期三天的北大黃埔「房地產宏觀經濟」課程學習在廣東惠州和深圳順利舉行,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教授馮科為同學們講授了《中美貿易戰對中國經濟的影響》以及《資管新規對金融和房地產行業的影響》課程,並參訪了萬科在惠州以及深圳的經典樓盤項目——萬科雙月灣項目、萬科玉田萬村改造項目、萬科雲城項目、萬科大梅沙總部。
北大黃埔「2018中歐企業家峰會之旅」成功舉行
2018年6月4-9日,北大黃埔「2018中歐企業家峰會之旅」在法國巴黎與瑞士安德瑪特成功舉行。法國前總理拉法蘭、原中國外經貿部副部長龍永圖、中國駐法大使翟雋、聖馬利諾前總統弗蘭科·泰倫齊、福耀集團董事長曹德旺、湖北宏泰實業投資集團董事長張柏松、河北晟佳投資集團董事長王來軍、山東南郊集團總經理董廷之、北大黃埔同學會秘書長李陽等500餘位中歐政要、企業家領袖和專家學者共同交流、討論。
北大黃埔同學歡聚西安
相聚博雅未名畔,共享共贏永相伴。12月28-29日,北京大學房地產總裁黃埔同學會地產總裁同學歡聚西安。
北大黃埔「首屆中國產城融合大會」成功召開
2019年1月5-8日,北大黃埔同學會參與協辦的「首屆中國產城融合大會暨第九屆中國地金聯盟年會、第五屆全球投資峰會」在北京隆重召開,北大黃埔同學參加此次會議。
北京大學校友會會代表大會四川成功召開
11月30日-12月2日,北京大學校友會第九屆會員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在四川成功召開,陝西華興源企業集團總裁李建國、四川鵬業集團董事長禹世居、四川世居商貿有限公司總經理曾淘等北大黃埔同學代表參加此次會議。
北京大學馮科教授參觀考察新宏泰
3月10日,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教授馮科、北大黃埔秘書長李陽蒞臨新宏泰集團參觀考察,湖北新宏泰集團領導、加泰地產公司營銷領導、中匯建設公司項目領導參與陪同。
北大黃埔牽手鴻洲集團與神泉集團籤約
5月18日,北大黃埔、海南鴻洲置業集團與海南農墾神泉集團在三亞舉行「海墾•南田共享農莊項目」正式籤約儀式。海南農墾神泉集團董事長彭隆榮、海南鴻洲置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陳運濤、北大黃埔同學會秘書長李陽等領導出席會議,並籤署項目合作協議。該項目位於三亞市東部海棠灣片區,佔地總面積3838畝。
鴻洲集團「江山臻品」品鑑會圓滿舉行
7月29日,鴻洲集團「江山臻品」品鑑會在北京康萊德酒店成功舉行,北大黃埔秘書長李陽及部分北大黃埔老師、同學參加此次會議。
開元創億北大黃埔同學股東會勝利召開
12月1日,四川開元創億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第二屆北大黃埔同學股東會暨全國運營中心籤約儀式成功召開。
北大黃埔同學參加第九屆海天盛筵
由海南三亞市、鴻洲集團主辦的亞洲大型遊艇、航空及時尚生活方式展——海天盛筵於12月7日至10日成功舉行,北大黃埔地產總裁同學受邀參加此次展會。
北大黃埔同學會始於2007年3月,隸屬北京大學校友會,是中國房地產領域最有影響力的商業聯合體,中國首家優秀企業銀團。北大黃埔同學會匯聚開發業績100萬平方米以上、來自全國各地的優秀地產總裁347名,在國內外聯合投資達200億元人民幣以上,擁有北大黃埔地產總裁培訓、北大黃埔投資控股集團、《中國地產總裁》雜誌、北大黃埔互助投資基金、北大黃埔健康管理中心等眾多優秀平臺。
北京大學房地產總裁黃埔同學會
電話:18911199123 / 1891119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