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副院長:全面加強和完善公共衛生領域相關法律法規建設

2021-01-16 澎湃新聞

3月1日出版的2020年第5期《求是》雜誌刊發了最高人民法院黨組副書記、副院長江必新題為《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進疫情防控工作》的署名文章。

文章指出,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要從立法、執法、司法、守法各環節發力。

其中,立法環節方面,江必新在文章中稱,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完善疫情防控相關立法,加強配套制度建設,完善處罰程序,強化公共安全保障,構建系統完備、科學規範、運行有效的疫情防控法律體系。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上述要求,在立法環節要做好以下幾項工作。

一是針對這次疫情暴露出來的短板和不足,抓緊補短板、堵漏洞、強弱項、創新和完善重大疫情防控體制機制,包括黨對疫情防控集中統一領導,黨政機關在應急狀態下合署辦公的體制機制,健全國家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

二是全面加強和完善公共衛生領域相關法律法規建設,在認真評估傳染病防治法、野生動物保護法等法律法規實施效果的基礎上進行修改和完善。

三是從保護人民健康、保障國家安全、維護國家長治久安的高度,把生物安全納入國家安全體系,系統規劃國家生物安全風險防控和治理體系建設,全面提高國家生物安全治理能力。儘快推動出臺生物安全法,加快構建國家生物安全法律法規體系、制度保障體系。

四是改革完善疾病預防控制體系,堅持預防為主,預防關口前移;健全公共衛生服務體系,推動公共衛生服務與醫療服務高效協同,無縫銜接;健全防治結合、聯防聯控、群防群治工作機制;強化風險意識,完善公共衛生重大風險研判、評估、決策、防控協同機制。

五是改革完善重大疫情防控救治體系。健全重大疫情應急響應機制;建立集中統一高效的領導指揮體系;健全科學研究、疾病控制、臨床治療的有效協同機制;完善突發重特大疫情防控規範和應急救治管理辦法;建立健全分級、分層、分流的傳染病等重大疫情救治機制。

六是健全重大疾病醫療保險和救助制度,完善應急醫療救助機制。完善醫保異地即時結算制度,探索建立特殊群體、特定疾病醫藥費豁免制度,實現公共衛生服務和醫療服務有效銜接。

七是健全統一的應急物資保障體系。儘快健全相關工作機制和應急預案,確保應急物資保障有序有力;健全國家儲備體系,科學調整儲備的品類、規模、結構,提升儲備效能;建立國家統一的應急物資採購供應體系,推動應急物資供應保障網更加高效安全可控。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制定公共衛生法 為處置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提供法律依據
    制定公共衛生法 為處置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提供法律依據 2020-04-01 23: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北京將強化公共衛生法治保障立法修法計劃
    新華社北京6月4日電(記者邰思聰)記者4日從北京市第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二次會議上了解到,北京市將強化公共衛生法治保障立法修法計劃,計劃利用兩年時間,全面加強和完善北京市公共衛生相關地方性法規的制度建設。
  • 【平語新時代】構建強大公共衛生體系:新時代維護人民健康的「大...
    2016年,習近平在江蘇調研時曾指出:「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確保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是我們黨治國理政的一項重大任務。發揚愛國衛生運動優良傳統,動員全社會群策群力、群防群治,優化健康服務、完善健康保障,普及健康生活、養成衛生習慣,加快補齊公共衛生服務短板,加強農村、社區等基層疫情防控能力建設,把各項防控措施常態化。
  • 全國政協常委高體健:全面推進健康中國建設
    《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提出了全面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的重大任務和重要要求,明確了到二○二五年實現人民身心健康素質明顯提高、衛生健康體系更加完善的「十四五」目標,以及到二○三五年建成健康中國的遠景目標。今後5年乃至更長時期,是全面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的關鍵時期,必須在以下幾個方面下功夫。
  • 中共中央:制定完善對網絡直播、自媒體等的規範管理辦法
    深入學習宣傳習近平法治思想,深入宣傳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廣泛宣傳與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利益密切相關的法律法規,使人民群眾自覺尊崇、信仰和遵守法律。廣泛開展民法典普法工作,讓民法典走到群眾身邊、走進群眾心裡。積極組織疫病防治、野生動物保護、公共衛生安全等方面法律法規和相關知識的宣傳教育活動。引導全社會尊重司法裁判,維護司法權威。
  • 環境保護相關法律法規和重要文件學習提綱
    編者按  為更好地迎接和配合中央第五環保督察組對四川環保工作的督察工作,讓廣大市民深入了解環境保護的相關法律法規和重要文件精神,本報特刊發《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汙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汙染防治法》《大氣汙染防治行動計劃》《水汙染防治行動計劃》《土壤汙染防治行動計劃》《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
  • 韓國的公共衛生法律制度與應急管理體制
    韓公共衛生立法強調對健康權的強制保障和對弱勢群體的關愛,並體現終生保健和疾病預防、防先於治的思路,同時注重結合實際不斷修訂和完善。韓以2015年中東呼吸症候群(MERS)的暴發為契機,大幅修訂完善了傳染性疾病應急法律。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韓結合疫情快速傳播、防疫物資不足等新情況火速修訂相關法律,使公共衛生立法切實在抗擊疫情中發揮了重要保障作用。
  •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進一步完善失信約束制度構建誠信建設長效...
    五是健全和完善信用修復機制。六是加強信息安全和隱私保護。七是著力加強信用法治建設。另據新華社北京12月18日電 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關於進一步完善失信約束制度構建誠信建設長效機制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 中共中央印發《法治中國建設規劃(2020-2025年)》
    推動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加快完善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創新驅動發展、防範化解金融風險等急需的法律法規。加強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健全規範共同行政行為的法律法規,研究制定行政程序法。圍繞加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完善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保護智慧財產權等方面的法律法規。加強保障和改善民生、創新社會治理方面的法律制度建設,為推進教育現代化、實施健康中國戰略、維護社會治安等提供有力保障。
  • 《法治中國建設規劃(2020-2025年)》來了!
    推動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加快完善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創新驅動發展、防範化解金融風險等急需的法律法規。加強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健全規範共同行政行為的法律法規,研究制定行政程序法。圍繞加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完善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保護智慧財產權等方面的法律法規。加強保障和改善民生、創新社會治理方面的法律制度建設,為推進教育現代化、實施健康中國戰略、維護社會治安等提供有力保障。
  • 學習法律法規 加強學思踐悟
    原標題:學習法律法規 加強學思踐悟   昨日上午,廈門港口
  • 【重磅】《法治中國建設規劃(2020-2025年)》來了!
    推動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加快完善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創新驅動發展、防範化解金融風險等急需的法律法規。加強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健全規範共同行政行為的法律法規,研究制定行政程序法。圍繞加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完善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保護智慧財產權等方面的法律法規。加強保障和改善民生、創新社會治理方面的法律制度建設,為推進教育現代化、實施健康中國戰略、維護社會治安等提供有力保障。
  • 中共中央印發《法治中國建設規劃(2020-2025年)》_國內_時事新聞...
    推動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加快完善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創新驅動發展、防範化解金融風險等急需的法律法規。加強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健全規範共同行政行為的法律法規,研究制定行政程序法。圍繞加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完善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保護智慧財產權等方面的法律法規。加強保障和改善民生、創新社會治理方面的法律制度建設,為推進教育現代化、實施健康中國戰略、維護社會治安等提供有力保障。
  •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全面加強 生態環境保護依法...
    福建、江西、貴州、青海等地出臺生態文明建設促進條例,強化生態文明建設考核評價的剛性約束。(三)強化法治建設,用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保護生態環境完善生態環境保護法律制度體系。全國人大常委會加快推進和完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將16部相關法律列入立法規劃,作出系統安排。
  • 西北政法大學醫藥衛生法律與政策研究中心成立
    深化醫療衛生體制改革,健全基本醫療衛生制度,提高公共醫療衛生服務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推動依法治理,提升法治水平,實現健康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當下中國醫療衛生領域存在很多值得研究和解決的問題,諸如醫患關係緊張、醫療保障薄弱、公共健康促進等,都需要從法學和政策角度進行深刻梳理和研究。
  •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推進全面依法治國 宣講家網評論
    健全公民權利救濟渠道和方式,完善法律援助制度和國家司法救助制度,制定出臺法律援助法,保障困難群體、特殊群眾的基本公共法律服務權益。完善公共法律服務管理體制和工作機制,推進公共法律服務標準化、規範化、精準化,推動公共法律服務與科技創新手段深度融合,有效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高品質、多元化法律服務需求。三是自覺接受群眾監督。法治建設成效如何,主要由人民來評判。
  • ...印發《關於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的意見》:加快垃圾汙水治理...
    積極開展農業面源汙染治理,推進農藥化肥減量增效、農膜回收利用、畜禽糞汙和農作物秸稈資源化利用。加快醫療廢物處置設施建設,完善醫療廢物和汙水處理。 (五)全面推進廁所革命。紮實推進農村戶用衛生廁所建設改造,引導農村新建住房配套建設衛生廁所,人口規模較大村莊配套建設公共衛生廁所,強化管理維護,逐步擴大廁所糞汙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化利用覆蓋面。
  • 健全社會領域制度規範 依法治理網絡空間
    4.積極組織疫病防治、野生動物保護、公共衛生安全等方面法律法規和相關知識的宣傳教育活動;5.引導全社會尊重司法裁判,維護司法權威;6.全面落實《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綱》,把法治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7.配齊配強法治課教師、法治輔導員隊伍,完善法治副校長制度,健全青少年參與法治實踐機制
  • 發改委:今年用於公共衛生相關項目建設的中央預算投資總量是去年兩倍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社會司司長歐曉理在會上介紹,今年中央預算內投資用於公共衛生相關項目建設的投資總量是去年的兩倍,縮減了其他的一些專項,集中支持公共衛生領域的建設。  歐曉理說,對於新冠肺炎疫情暴露出我國公共衛生體系的一些短板和問題。在未來一段時間,重點通過加強相關醫療衛生機構建設,強化七項能力,完善三個保障。
  • 專訪王晨光:公共衛生修法應系統化,不能「頭疼醫頭」
    新京報訊(記者 許雯)在6月2日習近平主持召開的專家學者座談會上,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衛生法研究中心主任王晨光就完善公共衛生法律法規體系提出建議。近日,王晨光接受新京報專訪時介紹,座談會上他主要針對現在暴露出來的問題,建議系統化、體系化修法,同時培養一些了解國際衛生法的專家,並呼籲研究出臺《公共衛生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