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沒推懸疑片,今天來一發。
說阿加莎·克裡斯蒂(阿婆)是全世界最有名的「犯罪女王」,應該沒人反對。
前年為了慶祝她誕辰125周年,BBC又翻拍了一次阿婆經典作《無人生還》,並在大獲成功後,打算一口氣再拍7部阿婆著作,包括《無妄之災》《死亡終局》和《ABC謀殺案》等。
另外,今年11月,由德普和佩內洛普·克魯茲主演的電影《東方快車謀殺案》也將上映——據說德普在片裡演一個死人,好期待。
阿婆的小說為啥這麼牛逼?
她向來慣用驚世駭俗的詭計+邏輯嚴密的推理,製造出層層迭起的懸念感和解謎的快感。更重要的是,在推理的背後,又勇於逼視人性的醜陋與不堪。
2015,《無人生還》
今天肉叔想推薦給你們的,是眾多阿婆作品改編中,年齡最長、影響力最大的一部電視劇《大偵探波羅》。1989年首播,結束於2013年。整整13季、24年的時間,成就了英劇史上又一經典系列。
主角赫爾克裡·波羅,是阿婆筆下的比利時籍偵探,也是文學史上最著名的偵探之一。他常年保持著一個造型:兩撇小鬍子、身形矮小,因為潔癖衣著總是一塵不染。外型不討巧,但破案時的魅力卻能讓每個女人愛上他。
廣為人知的《東方快車謀殺案》《尼羅河上的慘案》《ABC謀殺案》都是他破的。
作為一個虛構的人物,他在最後一案《帷幕》中去世後,死訊甚至被《紐約時報》以頭版新聞發布。
肉叔最喜歡波羅的一點,是這個偵探的「人」味。
《東方快車謀殺案》結局中,波羅在法與情、人性與自身信仰中掙扎不已,最後雪地裡悲傷行走的那一幕,讓肉叔難忘。
波羅用所及的視線,帶領著觀眾走進案件。他的掙扎,也正是我們的掙扎。
今天肉叔就給你們扒一扒這套劇其中一個謎團,看看你破不破得了案——
《葬禮之後》(第十季第三集)。
豆瓣評分8.2(1021人評價),好於90%懸疑片。
肉叔最近重看時,居然還在裡面發現了你們老公,青年法鯊的身影。
欣賞完法鯊嫩到出水的顏值,我們來看案子。
故事開始於一個凝重的葬禮。
聖瑪麗鎮上,無妻無子的理察先生,被醫生診斷為自然死亡。因為他的葬禮,疏離的家族成員難得聚集到一起。
連死者的妹妹,和親戚多年沒聯繫的科拉太太,竟然也來到了葬禮。依舊是那副瘋瘋癲癲的樣子,頭老是不自覺歪著。(下圖右)
為啥?很簡單。
因為大家都想知道,死者的遺產,自己能不能分到一杯羹?
結果大出所料:所有親戚都被分到了遺產,唯獨喬治(麥可·法斯賓德 飾),死者的侄子,也是所有親戚中和死者關係最好的人,居然沒有分到一分錢!
律師一宣布,氣到喬治當場離開。
改遺囑本來也是常有的事,但接下來的氣氛被死者妹妹科拉太太的一句話徹底打破。
他是被謀殺的,對吧?
霎那間,所有親戚驚詫地看向科拉太太,皆是一副不可思議的表情。
多嘴總是會遭到報應的。第二天,科拉太太被發現被人砍死在家中,死狀殘忍。
與此同時警察也發現,理察的房契在葬禮當天被盜。沒有房契,就沒法賣房子,大家的遺產就都沒法到帳。
兩起謀殺,種種疑點與巧合,似乎在冥冥中引向一處重點:錢。
律師請來了大偵探波羅來到小鎮調查。波羅一來,便立刻挑出最關鍵的問題:理察死了,對誰有好處?
答案是,所有遺產獲利者。
換言之,除了喬治,死者的每個親戚都是潛在兇手。
而兩名死者的兇手,很可能是同一個:為了掩住知道內情的科拉之口,才殘忍殺害了她。
那麼,誰的嫌疑最大呢?似乎都很大,因為所有人都心懷鬼胎。
你看,當波羅偵探逐個詢問他們葬禮第二天(即科拉被殺當天)行蹤時,每個人都有「不在場證明」:有人去逛街、有人在工作、有人去賭馬、有人雙腿殘疾.
但每個人都在說謊。
關於他們在葬禮第二天的行蹤,他們都在說謊。
私底下,嫌疑犯們的對話卻讓人浮想聯翩。
本以為無辜的喬治,卻對表妹蘇珊娜說:
當你做了我做過的事,就無所謂害怕了。
他做了什麼事?
喬治的另一個表妹和她的丈夫,也雙雙戳破了彼此的謊言。
——那天你沒和奧斯卡呆在一起。
——那你呢?你說你和簡去購物了。簡在美國,已經去了好幾個月了。
而雙腿殘疾的死者哥哥,其實能走能跑。
他們的謊言背後,隱藏著什麼秘密?
這是一個典型的本格推理故事。
現在的許多推理影視劇容易走進一個怪圈:隱藏關鍵線索。
就像《名偵探柯南》,經常設置許多幹擾視線的細枝末節,破案過程往往是障眼法+隱藏關鍵線索,最後一秒柯南二郎神開眼,找到真兇,觀眾:哇!原來是他!
用我們觀眾不知道的線索推理出答案,這不賴皮嘛。
放心,《大偵探波羅》從不會這麼幹。
片子中,隨著案件展開,死者、潛在嫌疑犯以及證人會製造許多證據,留待偵探和觀眾去發覺。這些證據,就藏在電影鋪陳出的每一條可疑線索裡。
這才是本格推理最讓人沉浸的魅力,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偵探,我們每一個人都可以破案。
注意看,死者理察先生的管家說:在先生死前,曾讓自己看過那張遺囑。因為他視力不好,只看到一張模糊的紙。
讓我們回到律師念遺囑的開頭,這可絕對不止一張紙。
所以是管家視力不佳看漏眼,還是.遺囑被狸貓換太子?
大家重聚在死者的別墅時,真相也藏在每個人的對話與行為中——
第二位死者科拉太太的女僕,並沒有去過理察先生的葬禮,她又如何得知理察先生房子裡的蠟花長得怎樣?
蠟花看上去很合適,很文藝。
而且被其他人叫去準備食物時,女僕的表情也非常不自在。似乎覺得,這不是自己應該做的事情。
鏡子,似乎也是破解案件的關鍵之一。
法鯊母親海倫太太,忽然意識到「無論何時看到在鏡子裡面的自己,都是相反的」這件事……
她在下一秒想打電話給律師時,猛地被人敲暈。
這些看似不經意的伏筆,就是拼湊出完整拼圖時,最重要的單片。就算你之前看過小說,也猜不透結局。
改的挺好,兇手嚇到我了。
對於謀殺的邏輯又有了創新,太牛了!阿加莎筆下的偵探都是神。
看完之後你還會發現,電影講的不止是謀殺案,而是牽扯出整個家族的欲望。與華美的別墅不符的,是各懷鬼胎的人。
無關謀殺,在於人性。
肉叔覺得,好的偵探劇往往有一股觸動人心的力量:詭計和解謎下,它依舊不離本質去講好一個「人」的故事。
可以熱血澎湃,也可以徹骨冰冷,但決不置身事外。
老規矩,想看的,在公眾號對話框回復片名,肉叔送上全系列汁源。
識別二維碼,關注「毒舌影單」
dusheyingdan
不知道看什麼片,關注肉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