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三體,想必大家都很熟悉,劉慈欣乃至中國科幻代表作品。那這個書中的小細節,大家注意到了嗎、
丁儀讓汪淼看那個相框中的照片。照片上,一名年輕美麗的少校女軍官站在一群孩子中間,她目光清澈,動人地微笑著。她和孩子們站在一片修剪得很好的綠草坪上,上面有幾隻白色的小動物。在他們的後面,有一幢很高大的廠房一樣的建築,牆上畫著色彩鮮豔的卡通動物,還有氣球、鮮花什麼的。「在楊冬之前認識的?你的生活夠豐富的。」汪淼看著照片說。「她叫林雲,對球狀閃電研究和宏原子的發現做出過關鍵性的貢獻,可以說,沒有她,就沒有這個發現。」……「她現在在哪兒?」「在……在一個地方,或一些地方……唉,她要是現在能出現有多好。」
林雲是何許人也?為何能讓喊出「孩子們快跑」的丁儀教授如此懷念,以至於說出她現在在這裡能有多好的話語。在一個地方,或一些地方,這句話又是什麼意思?這一切的一切,都要從俗稱「三體前傳」的《球狀閃電》說起。
球狀閃電,俗稱『』滾地雷」,雖然是比較常見的一種實驗現象,但關於其的研究卻是困難重重。在小說中,男主人公的雙親便是因為接觸到了球狀閃電而逝去,在悲傷之中,他燃起了對球狀閃電的研究興趣。在此過程中,從事軍事技術研究的林雲少校找到了他。在研究遇到瓶頸之際,丁儀加入了研究團隊。
《球狀閃電》是難得的好書,筆者想給大家留下更多的空白和更多的閱讀樂趣,所以不再涉及情節。但關於林雲這個人,筆者還有很多忍不住想說的話。
林雲,可以說是筆者最喜歡的小說女角色之一了。與《三體》中代表近乎溺愛的母性的程心不同,林雲是軍人中的軍人,她有著極為冷峻又極為赤誠的心。在很多時候,林雲的行為大膽而冒險,甚至於瘋狂,但這背後的動機,又是極為真誠的。她的瘋狂不是把別人送上俄羅斯輪盤,而是將自己置於危險中心。林雲渴望通過激進的思想來造福自己的祖國,造福自己的人民,而非自己。赤子之心,莫過於此。
但林雲並不完美。古代有「房謀杜斷」的佳話,說李世民手下,房玄齡善於謀劃,而杜如晦善於決斷。林雲,如杜如晦一般當斷則斷,但並無房玄齡的謀劃。她作出的決定,有時並非如她自己預想的那般能夠達成目標。
但悲劇的美正在於此,「毀滅有價值的東西給人看」。而另一方面,林雲的冒險,雖然沒有如自己的預想那般進展,但卻在迂迴中達到了另一種不壞的結局,也是可以慰藉了。
《三體》的讀者往往會說維德是野獸,但林雲甚至比維德更瘋狂。她追逐死亡,神經繃緊的感覺讓她沉醉。看似飾品的胸針,是鋒利的納米尖刀;看似是裝飾的竹節,其實是原始的觸發地雷。林雲喜歡凝視深淵,也同樣喜歡被深淵凝視。
獨特的氣質,亡命的心,讓接近她的人很少。一種另類的可遠觀而不可褻玩,就像那些現代武器散發的殺意,讓人畏懼,讓人折服。
在故事的最後,當犧牲被貢獻到祭臺上時,林雲那輕撫肩章的手,如流星般拖曳出尾跡,令人心旌搖曳,情不能自已。猶如那量子態的玫瑰,在理性中散發出魅力,在坍縮的邊緣展露芬芳——但只有一眼,你看了一眼,那玫瑰就凋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