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 讀
隨著網絡、電子信息化的發展和智慧型手機電腦的普及,「手寫」仿佛與青年生活漸行漸遠。眼下,不適應手寫的年輕人並不在少數。你也是不是很久沒有手寫過字了?甚至提筆忘字?
▼
近日,一篇《大學全面進入「無手寫」時代:PPT取代板書、拍照取代筆記》的報導引起了大家對於手寫板書這一技能的懷念。
現在大學課堂上,老師講課時板書和講義已經被PPT、投影儀代替,學生上課記筆記已經變成了拿出手機啪啪啪拍照片,完成作業的「姿勢」也不再是拿起筆和紙,而是打開電腦完成一切需要完成的任務……
於是乎,不久前清華大學舉辦的「2017年教職工粉筆板書比賽」成為了人們懷念手寫板書和青春的出口,網友紛紛被老師的粉筆板書驚豔到:直呼這樣的黑板捨不得擦!
不僅僅對於教師,學生更是如此。一個小小的U盤,便可以拷貝所學課程的全部課件文字。資訊時代,QQ、微信、微博的廣泛應用,在鍵盤上快速敲下一個個字,卻很少再會拿起筆,在紙上工工整整寫字。這個時代的確帶給我們很多便利,可我們是否該大力提倡「無手寫」模式呢?
「無手寫」成主流,方便但不深刻
我覺得用PPT授課,對於老師來說更加方便,像圖片視頻這些用板書無法展示,PPT可以提前準備,板書寫得慢,比較浪費時間。期末的時候,拷貝下來我們複習也更加方便,我感覺PPT的授課形式比板書對老師和學生更加有利。
——大連理工大學 楊帥(化名)
老師上課時,PPT的內容一般較多,同學們都會用手機拍下課件,雖然自己知道手寫記憶更加深刻,但是拍照比較方便,不過到後來發現拍下的筆記從來沒有再補到筆記本上,所以還是不要偷懶認真記筆記吧。
——福建師範大學 王彤(化名)
拍筆記一般非必要其實不會再看了,PPT內容概括性強,不認真聽課都不知道說了什麼……PPT字多的話又根本不想看,寫的字越來越醜,好多字都想不起來怎麼寫了。
——西北師範大學 王瑞雪
有了PPT之後,板書更多的是一個輔助,我們老師授課還是會PPT和板書結合授課,但是對於學生來說,我覺得還是應該手寫筆記,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學生時代能寫就該多寫,手寫筆記本身就是加深印象和梳理思維的過程。
——西南大學 李南
「無手寫」時代,你多久沒有手寫過信?
「無手寫」時代的到來,不僅體現在學校講課模式上,日常生活中更是無處不在。當今社會通訊很發達,微信、QQ等社交軟體的普及,手寫信被電郵替代,你是否很長時間沒有再手寫過信,或者你還有收到過手寫的信嗎?
見字如面,如雁帶去思念;
見字如面,如歌撫慰流年。
消失了時空,懷念成相見。
信中你我,定格成永遠的容顏。
收到手寫信是種怎樣的體驗?
01
世界上曾有一人為我寫信,收信的過程曲折而又漫長。每天都在期待收到信的那一刻,興奮而忐忑的心情真的是很特別的體驗。收信的感受與收快遞的感受相似卻又大不相同,正是因為我們不知道,這封信何時能夠到達手中,這也是寄信的魅力所在吧。
@世界上另外的自己
02
一般是這個過程。
被告知信已經寄出去了,好奇信的內容,算著日子差不多了,天天打開信箱瞅瞅。
沒有按時收到信,被強烈的好奇心折磨,同時抱怨郵局。
終於寄到了,超激動,每次都把信封撕壞……
開始閱讀理解,揣摩聖意,然後開始執筆回信,滿意的套上筆蓋,裝好信封,次日去郵局。
「Excuse me, I'd like to send a registered letter..."
@艾易巴靈
03
和朋友通信的很大原因是因為喜歡手寫字體的感覺,很溫暖很生動。和朋友說起這個想法時她吐槽說:用QQ,微信不就得了嗎,再不濟用EMAIL啊!都什麼年代了還寫什麼信啊。都是這種回答,和好朋友通了幾封信就停了,因為她們實在是太不令人省心了!!不過還好有特別多人和我的感覺一樣喜歡寫信,喜歡和別人用文字談話,喜歡和異國他鄉的對方聊自己身邊的趣事。
@林婧
04
其實手寫信和郵件的區別就像喜歡的姑娘親自跑來對你道晚安和在微信上打倆字「晚安」的區別是一樣的。
@Craig
05
手寫信的感覺實在實在是太棒了。
太浪漫啦。
對給我手寫信的人的魅力無法抗拒。
看著穿越大半個中國來到我手上的,或許還因旅途的漫長而略帶磨損的信封,感受到真實的重量,當時就真切地感覺,信紙一定擁有著冰冷電子產品永遠無法傳達的溫暖。
我像生怕打擾這安靜信紙似的,小心翼翼地打開,我用手輕輕摸索著這未曾謀面的遠方朋友的筆跡——再次在心中感嘆:太浪漫啦。
「從前的郵遞很慢很慢,一生也是很長的一生,只夠愛一個人。」
@不是好人
親愛的童鞋們,你們覺得「無手寫」時代,手寫信是否還有必要呢?你還有收到過手寫的信嗎?或者你覺得收到手寫信是怎樣的體驗呢?評論區留給你,暢所欲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