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分享丨剖宮產硬膜外麻醉異常廣泛阻滯致氣管插管全麻手術1例

2020-12-20 圍術論壇

硬膜外麻醉為近年來國內外施行剖腹產手術的首選麻醉方式。止痛效果可靠,麻醉平面和血壓的控制較容易。本文將對我院近期在連續硬膜外麻醉下實施剖宮產術時,導致異常廣泛阻滯行氣管插管全麻1例患者進行臨床分析,觀察剖宮產患者實施硬膜外麻醉時出現異常廣泛阻滯時的臨床表現及處理,探討硬膜外麻醉用於臨床剖宮產患者導致異常廣泛阻滯的有效預防方法。現將結果報導如下。

1.病例資料

患者女,32歲,體重62 kg,孕37+4周,孕4產1,瘢痕子宮。擬在連續硬膜外麻醉下急診剖宮產術。常規術前準備,血常規、凝血功能正常,入手術室開放上肢靜脈,輸入平衡液。麻醉:L1~2穿刺,穿刺順利無血及腦脊液流出,置入硬膜外導管4 cm。常規無創上肢血壓,心電監護,指脈氧飽和度監護,面罩吸氧2 L/min,患者血壓(BP)128/78 mmHg(1 mmHg=0.133 kPa),呼吸(R)18次/min,SpO2 98%,脈搏(P)85次/min。

平臥位給予2%利多卡因4 ml實驗量5 min後測平面在T11,無其他不良反應,再次從硬膜外管給予0.894%甲磺酸羅哌卡因7 ml,5 min後無異常,測平面在T6,觀血壓、脈搏、呼吸、氧飽和度正常,雙下肢仍能抬離床面。10 min後產婦訴雙上肢麻木,抬手無力,呼吸困難,立即測平面在T1,患者神志清晰,說話無力感,出現煩躁,血壓降低,心率67次/min,血氧飽和度97%,雙下肢仍能抬離床面,考慮麻醉藥物向頭側異常擴散致阻滯平面過高,立即予以麻黃鹼6 mg靜注,加快補液,床左傾30°,準備氣管插管全麻。給予氯胺酮60 mg、丙泊酚60 mg、琥珀膽鹼100 mg靜注,經口插入ID:7.0 mm氣管導管,2 min後胎兒娩出,Apgar評分10分,術中麻醉維持予以瑞芬太尼0.15 μg/(kg·min)、丙泊酚6 mg/(kg·h)泵入,手術時間43 min。

手術結束後38 min,患者出現自主呼吸,觀察10 min潮氣量達400 ml,呼之能睜眼,抬頭,生命體徵平穩後拔管入恢復室觀察。50 min後測平面在T8左右,雙下肢活動尚可,生命體徵正常,拔出硬膜外導管後送返病房。術後隨訪72 h,患者無任何異常情況。

2.結果

此患者硬膜外麻醉引起異常廣泛阻滯,硬膜外給藥後15~20 min出現。阻滯範圍呈,未出現意識消失與瞳孔變化,在氣管插管下完成手術。

3.討論

該患者是進行連續硬膜外麻醉行剖宮產時出現異常廣泛阻滯的典型病例,患者足月妊娠,下腔靜脈回流不暢,硬膜外間隙靜脈叢發生怒張,硬膜外腔有效容積減少,導致硬膜外麻醉時常規用量下局部阻滯平面擴大,最終發生異常廣泛的硬膜外阻滯情況,影響患者的生命安全。

分析剖宮產手術中行連續硬膜外麻醉導致異常廣泛阻滯的原因可能有:(1)從腰段硬膜外注射,因為腰骶結合部硬膜外腔變狹窄,故局部麻醉藥容易向頭端擴散。(2)孕婦腰椎前凸使局麻藥易於向頭擴散。所以,臨床行硬膜外麻醉時,為了避免出現異常廣泛阻滯情況,首先,嚴格按照操作規程進行麻醉穿刺,強調給予實驗劑量的重要性,認真觀察給藥後患者的生命體徵,及時發現並處理異常情況,既能保證患者麻醉效果良好確切,又能維持平穩的生命體徵。

其次,對特殊情況患者(妊娠、腹部巨大包塊、老年等)要熟悉其生理學改變,相應減少局麻藥用量,妊娠應減少1/3,老年人應減少1/3~1/2,如果患者發生高位脊麻處理同全脊髓麻醉,除嚴密監測,對症處理外,重要的處理是以輔助通氣甚至插管來保證氧合,糾正低血壓直到麻醉平面下降。

來源:麻醉平臺

圍術期醫學論壇(zhwsyxlt)

相關焦點

  • 病例分享丨一例心臟病患者的非心臟手術麻醉經驗分享
    作者:潘在禮單位:文昌市人民醫院麻醉科心臟病患者施行非心臟手術,其麻醉處理難度通常比心臟手術更高,因為麻醉和手術的危險性及結局,不僅取決於心臟病變本身的性質、程度和心功能狀態,還取決於非心臟病變對呼吸、循環和肝腎功能的影響,手術創傷的大小,麻醉和手術者的技術水平,術中和術後的監測條件,以及麻醉醫生對出現各種異常情況及時判斷和處理能力。
  • 光棒引導氣管插管臨床應用研究進展
    3.光棒引導氣管插管的臨床應用3.1光棒引導氣管插管在鼾症手術中的應用鼾症患者咽喉部組織結構狹窄,需行顎垂、顎咽消融術和成形術,但此類患者多存在頸短、頸圍>43.2cm,體重指數偏大、下頜骨發育不良、扁桃體肥大、上氣道組織黏液性水腫等異常,常採用清醒鎮靜下氣管插管進行麻醉。合理選擇插管工具和方法,是對鼾症患者進行氣道管理的關鍵,光棒特別適合此類患者。
  • 【產麻新譚】安全指南:產科椎管內阻滯相關的神經監測2020
    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 椎管內阻滯是分娩鎮痛、剖宮產手術以及其他產科手術的首選麻醉方法。與所有幹預措施一樣,椎管內阻滯也存在一定的風險。絕大多數併發症相對較輕,而嚴重的神經併發症,例如硬膜外血腫、感染、蛛網膜炎等,雖罕見但結果可能是災難性的。
  • 外科風雲之後的麻醉風波——3ml利多卡因中毒之謎
    因為妊高症,在閨蜜陸晨曦的陪同下,推進了手術室,準備在連續硬膜外麻醉下行剖宮產手術。一切都正常進行,麻醉何醫生留置完硬膜外導管回吸無血後,推注了3ml利多卡因的試驗劑量。楊羽開始語言不清地表述了頭暈眼花耳鳴隨即開始抽搐。老何迅速給吸氧、靜注咪達唑侖。出現低血壓、心動過緩。抽搐未見明顯好轉。
  • 如何向患者解釋:急性闌尾炎手術可以選擇的幾種麻醉方法
    我先依次解釋一下我們常用的幾種麻醉方法,您覺得哪種合適我們在一起研究,當然我個人比較推崇硬膜外麻醉。打一個通俗的比方,如果把人體的神經系統比作成一個電話系統,那麼大腦是總機、神經是電話線、疼痛部位就是電話機。全麻主要作用於大腦,會暫時使你的意識喪失,察覺不到由神經系統傳遞來的疼痛信號,不能形成意識和疼痛。
  • 得了甲狀腺疾病,手術是怎麼麻醉的?
    兩大類甲狀腺疾病雖然治療方法明顯不同,但二者並不是完全孤立:有些內科性的甲狀腺疾病也需要外科手術治療;有些外科性的甲狀腺疾病也需要在術前進行調整或者術後內科鞏固治療。下面我們以常見的甲狀腺外科疾病為例,聊聊這類手術的麻醉方法:結節性甲狀腺腫是常見的一種甲狀腺疾病,一般通過體檢發現或者自己發現頸部有腫塊而就診。
  • 病例討論丨一例產科椎管內麻醉脊髓損傷(上篇)
    在臨床工作中,導致椎管內麻醉患者出現麻醉危象或嚴重不良後果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麻醉醫生要注意診斷鑑別。今日,為大家分享一例產科椎管內麻醉脊髓損傷,希望能夠引發大家一些思考。基本情況產婦32歲,以「停經38周,臀位待產」收入院。
  • 關於硬膜外麻醉,你需要知道這6件事
    關於硬膜外麻醉,你需要知道這6件事 很多產婦接受硬膜外麻醉來緩解陣痛。然而,儘管人們普遍接受並證明了硬膜外麻醉的安全性,許多女性仍在為是否接受硬膜外麻醉而苦惱。
  • 下肢神經阻滯麻醉——讓骨科醫生和患者都受益的麻醉技術
    通常麻醉醫生首選椎管內麻醉,這對重症患者循環、呼吸系統影響最小。但老年患者普遍存在腰椎變形、骨質增生、韌帶鈣化、間盤突出,以及不能配合導致操作困難,甚至由於凝血異常或其他椎管內禁忌症則不得不改用全身麻醉,隨之而來的就是呼吸循環併發症。
  • 三水醫生成功從八旬老人氣管中取出大腫物
    腫物較大,幾乎與氣管直徑等同,劉伯每次呼吸,腫物都會將氣管堵上一次,導致劉伯「有話說不出來」。醫生告訴劉伯,腫物體積較大,需儘快手術治療,不然腫物再長大一些就很可能導致他出現窒息的情況。  三水人民醫院耳鼻喉科主任李志輝與麻醉科盛恆煒博士帶領手術團隊反覆對劉伯的病情進行研究,最終決定,對老伯實施全麻插管下聲帶腫物切除術。曾在廣州軍區總醫院從醫二十多年的盛恆煒介紹,劉伯的手術麻醉前評估為極高危,對麻醉技術和要求高。  「手術在聲門操作,而患者生命安危也靠氣道來維繫,如果氣管插管失敗或插管引起腫物脫落堵塞氣道,都會威脅到患者的生命安全。」
  • 喉癌術後,脖子上只有一個洞,做全麻風險更大嗎?
    手術方式沒有什麼特殊,只是一個早期肺癌,要做左下肺葉切除。雖然超聲引導神經阻滯複合一定的鎮靜、鎮痛藥物,也可以完成這樣的手術,但畢竟這個技術不經常用。相比較而言,全麻還是得心應手。但有幾個情況,是不得不面對的:首先,他這個氣管造口時間較長,口徑似乎只能容下一下小指。深部情況,還不得而知。因此,術前拿纖支鏡探查一下是有必要的。
  • 分娩鎮痛率低剖宮產率高 聚焦無痛分娩推廣難
    「採用藥物性的硬膜外鎮痛可以將自然分娩產生的疼痛感降低至原先的30%左右,達到類似牙痛、腰痛的4級疼痛程度。」據曲元介紹,藥物性的硬膜外鎮痛,是由麻醉師通過一根細管插進脊椎外層的硬膜打入低濃度麻藥,俗稱打麻藥。鎮痛後,產婦行動自如,可積極參與整個分娩過程。
  • 強直性脊柱炎行椎管內麻醉併發症處理一例(上篇)
    今日,與大家分享一例強直性脊柱炎行椎管內麻醉併發症的病例處理,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病史摘要患者男性,66歲,主訴「尿頻、尿急、尿痛、尿中斷1年餘,加重3天」入院。既往史:10年前腦出血,遺留右側肢體癱瘓。強直性脊柱炎病史40年餘,高血壓10年餘,用藥不詳。手術史:10年前因腦出血,行開顱手術,左側顳頂部顱骨缺失。
  • 手術中的局麻、半麻、全麻,有什麼區別?哪個好?
    區域阻滯麻醉:將麻醉藥直接注射在神經叢,阻滯某個區域的疼痛感。常用在手臂或腿部,比如手臂粉碎性骨折手術等。通過往腰部椎管(脊椎中間的縫隙)穿刺注射麻醉藥,使相應脊神經以及它所管轄的區域感受不到痛覺,主要麻醉下半身,所以常用於下肢或下腹的手術,比如剖腹產、無痛分娩。Ps:根據麻藥給予的部位不同,椎管內麻醉還能分為蛛網膜下隙阻滯麻醉和硬脊膜外隙阻滯麻醉。
  • 被人們認為很小的普外科一類手術,是怎麼麻醉的?
    從醫學專業角度來講,這些手術確實屬於非重要臟器手術或者皮裡肉外的微創手術。從整個外科發展過程中來看,這些手術也都有著極高的治癒率,很少有異常情況發生。正因如此,這些手術甚至被當作初級醫師進階的標準。這就意味著這類手術的門檻很低,是用於評定外科醫師水平的一類手術。那麼這類手術如何麻醉呢?也是非常簡單嗎?
  • 剖宮產手術術後可以躺枕頭!
    剖宮產手術術後可以躺枕頭!好多家屬都很困惑,自己或者周圍親屬為什麼都是術後6小時不可以躺枕頭呢?這是因為我們麻醉用針特別細,27號細針和普通麻醉用針對比圖大家看一下。
  • 文薈譚┃硬膜外分娩鎮痛脈衝泵間歇性推注給藥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由於推注式給藥的壓力較大,局麻藥物可更廣泛分布。有假設認為,相較CEI而言,局麻藥如以IEB方式給藥則累計劑量較小,運動阻滯減少且鎮痛效果更好。然而,改用IEB需要投入更加精密的硬膜外輸液泵,或要求醫務人員手動定時推藥,二者都會增加醫院成本。此外,要力推IEB用於分娩鎮痛的話,現有證據還存在較大局限性。
  • 韓嘯醫生解析吸脂手術採用全麻還是局麻?是否影響後遺症
    吸脂手術現在作為快速的變瘦方式備受大家的關注和喜愛,以「指哪瘦哪」的針對性塑身可謂是懶人的福音。隨著吸脂市場的大規模開展,各種吸脂技術層出不窮,求美者面對眼花繚亂的吸脂廣告卻不知如何選擇。吸脂手術需要全麻還是局麻?術後疼不疼?會不會有後遺症?面對這些疑問,我們整理了滿滿的乾貨給大家分享。
  • 市一院幫扶西營衛生院完成首例全麻手術
    日前,市一院幫扶西營衛生院圓滿完成近年來首例全麻下甲狀腺手術。該手術由市一院幫扶專家胡嘯海主刀,在麻醉科主任柴永健和西營衛生院的醫護人員緊密配合下完成。該手術填補了西營衛生院近年來全麻手術的空白,今後市一院將繼續加強對西營衛生院的幫扶,為患者在當地提供安全的診療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