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重慶氣候有4個特點:春季暖、暑熱短、秋雨多、冬來早

2020-12-23 上遊新聞

重慶日報消息,2020年就快過完了,今年重慶氣候如何?12月21日,在重慶市2020年氣象新聞發布會上,市氣象局副局長譚暢介紹,按季節來看,今年的氣候特點為春季暖、暑熱短、秋雨多、冬來早。

今年(1月1日-12月20日,下同),全市平均氣溫為17.8℃,與常年同期持平,較去年同期偏低0.1℃;全市平均降水量為1361.7毫米,較常年和去年同期均偏多二成。汛期(5月-9月)降水量為976.8毫米,較常年同期偏多三成,為有氣象記錄以來同期第四多。

按季節來看,今年的氣候特點為春季暖、暑熱短、秋雨多、冬來早。2020年春季平均氣溫較常年偏暖0.4℃,體感舒適,季內氣象災害少;夏季降水偏多,6-7月集中出現了11場暴雨天氣過程,平均氣溫偏低0.7℃,高溫日數較常年減少了6天,階段性高溫集中出現在8月;秋季華西秋雨來得早走得也快,秋雨持續63天,雨量偏多;冬季入冬時間早,大部地區較常年偏早2-12天。

重慶日報記者 李珩

原標題:今年重慶氣候有4個特點 春季暖、暑熱短、秋雨多、冬來早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

相關焦點

  • 今年重慶氣候有4個特點
    重慶日報訊 (記者 李珩)2020年就快過完了,今年重慶氣候如何?12月21日,在重慶市2020年氣象新聞發布會上,市氣象局副局長譚暢介紹,按季節來看,今年的氣候特點為春季暖、暑熱短、秋雨多、冬來早。今年(1月1日-12月20日,下同),全市平均氣溫為17.8℃,與常年同期持平,較去年同期偏低0.1℃;全市平均降水量為1361.7毫米,較常年和去年同期均偏多二成。汛期(5月-9月)降水量為976.8毫米,較常年同期偏多三成,為有氣象記錄以來同期第四多。按季節來看,今年的氣候特點為春季暖、暑熱短、秋雨多、冬來早。
  • 新聞發布會丨重慶今年是冷冬嗎?什麼時候最冷?
    譚暢介紹,12月全市平均氣溫較常年偏低1.5℃,為2000年以來同期最低,高海拔地區極端最低氣溫達-2℃;日照時數偏少,陰雨連綿,武隆、彭水、黔江、酉陽等4個區縣本月連續19天無日照。譚暢介紹相關情況 龔浩月 攝今年重慶氣候有啥特點?
  • 重慶氣象局:今冬重慶氣溫總體偏低 最冷月出現在明年1月
    重慶市氣象局負責人表示,預計重慶今年冬季(2020年12月—2021年2月),氣溫總體偏低,隆冬冷空氣活動較強,最冷月將出現在2021年1月。發布會現場重慶氣象局副局長譚暢介紹,2020年,重慶平均氣溫為17.8℃,與常年同期持平。而平均降水量較常年偏多2成,為1361.7毫米。
  • 盤點2015年我國天氣氣候特點
    氣溫創歷史新高,降水總體偏多,氣候屬正常年景  2015年,我國氣溫創歷史新高,為1961年以來最暖的一年,降水總體偏多,氣候屬正常年景。暴雨洪澇、乾旱等災害總體偏輕,因災造成死亡人數和受災面積明顯偏少,氣象災害屬於偏輕年份。
  • 氣候專家解析我國入汛以來天氣氣候特點
    今年汛期,我國天氣氣候形勢複雜,華南地區4月20日入汛,較常年偏晚。入汛以來,我國降水分布呈現怎樣的特點?夏季風爆發與往年相比有何不同,其背後有哪些原因?針對這些問題,記者採訪了國家氣候中心首席預報員陳麗娟。專家:國家氣候中心首席預報員陳麗娟記者:中國氣象報記者劉佳 新華網記者郝多記者:今年入汛以來,全國天氣氣候呈現怎樣的特點?
  • 重慶為何秋雨綿綿?
    重慶為何秋雨綿綿?】唐紅玉介紹,每年進入秋季(9—11月),在影響我國的大氣環流場上,隨著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的南退,其西側或西北側的西南氣流暖溼氣流會不斷地輸送到華西地區(寧夏、甘肅、陝西、四川、重慶、貴州、湖南、湖北),同時,隨減冷空氣勢力的不斷加強南下影響到華西地區,冷暖空氣在華西地區交匯,易造成該地區陰雨綿綿持續性陰雨天氣,這期間的降水即稱為華西秋雨。
  • 下周秋雨綿綿 秋天的腳步近了
    未來一周柯橋秋雨綿綿  「接下來一段時間內,降水將是柯橋天氣舞臺的主角,幾乎每天都有雨水。」昨日,記者從區氣象臺了解到,未來一周,除了13日為陰天外,其餘日子均有降水,小雨、中雨、大雨組團輪番來襲,連綿不斷的秋雨已經正式排上日程。俗話說,「一場秋雨一場寒」,伴隨著一場場的秋雨,接下來的時間裡,氣溫也是明顯下降,均在30℃及以下,其中18日最高氣溫僅為24℃,即便是在中午時段,35℃及以上的「秋老虎」天氣也將告一段落了。  當然,晝夜溫差大,也是接下來一段時間內的天氣特點。
  • 高中地理氣候特點及成因的87個問答題
    沿北緯60度從北歐到東西伯利亞氣溫變化的特點是:越往東西伯利亞,氣溫的年較差越大。  原因:北歐地區地形較平坦,地處西風帶,且沿岸有北大西洋暖流的影響,氣候具有海洋性特徵,年溫差較小;往東西伯利亞方向,經過的地形區有東歐平原、烏拉爾山脈、西西伯利亞平原、中西伯利亞高原、東西伯利亞山地,東西所跨經度範圍廣,內部受海洋的影響小。
  • 天氣氣候呈現這3大特點→
    颱風多、降雨時空分布不均、 高溫時間長我省汛期天氣氣候呈現3大特點5月15日,記者從省防汛防風防旱總指揮部辦公室獲悉,我省三防辦已啟動汛期值班制度,明確從5月15日起,海南全省正式入汛。什麼是汛期?為何將入汛時間定在5月15日?
  • 【高中地理】關於氣候特點及成因的87個問答題,這裡全部都有!
    北半球的亞熱帶和溫帶季風氣候:夏季吹東南季風,冬季吹西北季風;熱帶季風氣候夏季吹西南季風,冬季吹東北季風。南半球的季風氣候:夏季吹偏北風,冬季吹偏南風。 4.塔爾沙漠的成因?
  • 氣候與經緯線上的錦繡之秋
    獨特的地理環境和特殊的氣候是負責調色的「彩筆」。喀納斯位於阿爾泰山中段,地處中國與哈薩克斯坦、俄羅斯、蒙古國接壤的地帶(北緯48°30′20″,東經87°07′37″)。雖然喀納斯屬於寒溫帶地區,寒冷期長,無霜期短,但這裡地域遼闊,呈山地地貌,植被極其豐富,「調色板」也就有了天然顏料。
  • 氣象局就4月天氣氣候特徵等答問
    (三)4月多地出現暴雨和日降水量極值事件4月,全國共有330站出現暴雨,主要分布在長江及其以南地區;共有48站日降水量突破4月歷史極值,其中湖北大冶(137.8毫米),福建閩侯(149.3毫米),安徽九華山(114.6毫米)等6站日降水量突破春季歷史極值。
  • 今年防汛形勢如何、未來天氣氣候怎樣、汛期何時結束?官方回應
    周學文介紹,今年洪澇災害已造成6346萬人次受災、直接經濟損失1789.6億元,比前5年均值偏多12.7%和15.5%。因災死亡失蹤219人,倒塌房屋5.4萬間,比前5年均值分別減少54.8%和65.3%。他表示,各地已緊急轉移安置群眾400.6萬人,為近年來最多。這也是今年死亡、失蹤人員少的重要原因。
  • 過去20天太陽在重慶中心城區只露臉0.4小時 比往年同期...
    過去20天 中心城區日照只有0.4小時這個10月,太陽到底有多稀缺?10月20日,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專訪了重慶市氣候中心專家白瑩瑩。數據顯示,剛剛過去的20天,是重慶有氣象記錄以來太陽最少的20天,20天下來,主城的太陽「上班」不到1小時。
  • 專家:厄爾尼諾對我國汛期氣候影響複雜
    今年入汛以來,強降雨輪番襲擊我國南方地區,強對流天氣多發、重發,天氣氣候形勢嚴峻複雜。今年汛期氣候有什麼特點?厄爾尼諾和夏季風目前狀況如何?對我國汛期天氣氣候有哪些影響?6月16日,國家氣候中心氣候監測室副主任王遵婭博士就此進行解讀。
  • 2021氣候趨勢預測發布 今年春秋季全省平均氣溫略高 部分地區有...
    東北網1月8日訊(記者 劉嘉)8日,黑龍江省氣候中心發布2021年氣候預測趨勢,3-10月我省氣溫略高於常年,生長季熱量高於常年,降水正常略多。根據預測趨勢,今年春季全省平均氣溫正常略高,比常年高0~0.5℃,春播期氣溫有階段性低溫,終霜凍正常略早;夏季氣溫略高,全省平均比常年高0.5℃左右,有低溫時段;秋季(9-10月)氣溫略高,全省平均比常年高0.5~1.0℃,初霜凍略晚。
  • 全球氣候變暖真假仍莫辨? 「挺暖派」信心漸足
    然而,主流的意見還是認為:全球氣候變暖是客觀事實,人類活動對此的影響是主要因素,我們必須採取行動。  「挺暖派」信心越來越足  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全球已經經歷了歷史上少見的持續變暖的過程。過去100年全球平均氣溫上升了0.74℃,北半球比南半球升溫更明顯,冬半年比夏半年上升得更明顯。
  • 報告稱海洋汙染和氣候暖化火滅大量海洋生物
    [核心提示]海洋汙染和氣候暖化極有可能滅絕全球大量海洋生物,形成千萬年來最大的一次破壞。海洋生態惡化的程度,比幾年前的預測還要嚴重,引起專家的深切關注與擔憂。  27名頂尖專家今年4月在牛津開會,綜合各方對全球海洋生態問題的評估,集結成報告。報告指出,導致海洋環境惡化的三個因素,都是人類活動直接產生的後果,分別是全球暖化、酸化和缺氧現象。  過去,科學家只是對影響氣候與環境的因素做單獨研究,他們是直到最近才開始把這些因素聯繫起來,研究其連鎖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