柚香集 | 風味紀錄:《最美不過菜市場》

2021-02-08 柚子的捲心菜


噠噠噠!


首先,我來為圍觀最新一期推文的夥伴們解釋一下設定「柚香集」的初心。 


這將是一個收集自己對於一些【優質】紀錄作品觀影體會的欄目


主要功能就是把這些製作精良的作品推薦給更多的人。(PS:當然,如果你和我的審美口味不盡相同,我也完全沒有「生拉硬拽」逼你去看的意思/真誠臉。)


最終決定用「柚香集」,是因為這個名字比較迎合文主的身份,還不失帶一絲自然的清新與回甘=我喜歡,所以就這麼定了!


當然,製作這一類的分享推文也一直是我想嘗試的事情。


最後,希望各位可愛的朋友都能耐心閱讀這些真誠的文字哦~


(註:照片是一個甜橙的果皮,溫暖的顏色讓人有種用畫面留住香味的願望。)


     

現在回想,確實已經無法精準地說出自己正式產生觀看各類紀錄片興味的時刻了。


以前,流媒體的視頻軟體還沒有當下如此興盛,中央臺的紀錄頻道(CCTV9)應該就算是我小小的「觀影基地」——不論是關於自然、科技,還是社會人文(PS:軍事類看的相對少一些),只要換到紀錄頻道,我就可以興致勃勃地看下去,並無乏味之感。


還沒有看過紀錄片的朋友先來認識一下它吧!(度娘說)


紀錄片是以真實生活為創作素材,以真人真事為表現對象,並對其進行藝術的加工與展現的,以展現真實為本質,並用真實引發人們思考的電影或電視藝術形式。紀錄片的核心為真實。


透過那些精緻的攝影鏡頭,畫面為我們講述著一個個生動可愛的故事,那些都是人間的真實樣態,也都是世間萬物動人的聲音。


提起中國本土的人文風味類紀實作品,不得不說的就是陳曉卿等導演的《舌尖上的中國》(a bite of China)。


自2012年開播第一季,就掀起了國內對於各路美食的追捧熱潮。


導演們用獨到的眼光,選擇中國普通百姓身上與美食相聯繫的生活故事,十足的煙火氣便一股腦兒都散發出來了。


其實,了解我的朋友基本都知道,在我的視頻播放記錄裡,紀錄片佔據了很大一部分,而在紀錄片裡,關於美食、風味類的又佔了一大截(PS:可能也有家庭影響的緣故吧)。


關於風味類的紀實作品,我必須誇獎中國製片的強大。


這些紀錄片都非常貼合國內觀眾的接受口味——鏡頭能夠把食物最誘人的環節拍得淋漓盡致,色調和光影的拿捏都十分到位。此外,不論是拍攝平凡人家,還是星級酒店,紀錄片看起來總是「很有溫度」,讓人覺得暖暖的。


這邊我簡單列舉一些自己已經觀看過的國內製作的【優質】美食紀錄片:

(註:本文推薦的紀錄作品在騰訊視頻平臺上可觀看)


(1)分集(短片):每集約10分鐘

(2)分集(長片):每集30分鐘左右及以上

《萬物滋養》

《尋味東莞》、《尋味順德》

《宵夜江湖》

《風味人間》

《老廣的味道》

《水果傳》

《搵啖食》(PS:第一個字輸入法顯示有誤)


《風味人間》季播的呈現讓人越來越感覺到美食與人文的結合,越來越看到鏡頭視角的擴展以及故事的豐富。


食物所牽引出的人生百態多彩且富饒,每一幀畫面的截取不僅是垂涎欲滴的美味,更是一種人間煙火背後文化的延展與詮釋。


【卡!本人獨白到此結束


(註:插圖非原創,為網頁資源正規下載。)


在風味紀實的「森林」裡,我率先挑中了一棵看似貌不出眾的「小樹」——《最美不過菜市場》,這是一個跟著殳俏(片中的主人公)在全世界逛菜場的片子。


emmm,這樣聽起來.似乎有些「無趣」。


然而,我們都明白——與食材最初的遇見和選擇是成就任何一道美味的基礎程序,而在茫茫無邊的美食紀錄片中,這是第一個我搜索到的以拍攝「逛菜場」為主的紀錄作品。


對於食材本身的探尋與尊重才是開啟美味的「金鑰匙」吧——這也應該算是我向大家安利的原因。

    

 (註:以下視頻為該紀錄片的預告短片)



(一)騰訊視頻平臺對該紀錄片的簡介(全片於2016年完成拍攝,2020年播出)


本片拍攝了中國、日本、荷蘭、義大利、西班牙的12個不同風格的菜市場,鮮果鮮蔬,各色物種,活色生香,琳琅滿目。


觀看者如同真實地站在菜市場中央,聽著討價還價的喧鬧聲,看著各種食材的顏色,聞著各種瓜果的香味,感受著人摩肩接踵的溫度,這比任何的鏡頭和音效都要震撼我們的甘於被人間煙火俘獲的心。


(二)專輯列表(共12集,每集約10分鐘)



(註:以上圖片為該片片頭)


在雲南的專輯片子裡,逛了具有當地特色的菌子菜市場。通過鏡頭,看到了很多長相奇特、名稱古怪、做法多樣的菌子。


比如下圖中左上方較大的圖片以及右下角的小圖裡,這種菌子地方上叫「馬屁泡」,可以炒制。此外,還有珊瑚菌、見手青等等菌類。


下圖是西班牙巴塞隆納的菜集,也被稱為是「歐洲的菜籃子」。

國外的菜市場一般規模較大設計感比較足(PS:很多都成為了旅遊熱點),圖中的鬼爪螺是一種比較有特色的食材。


     

寧波與上海的市集就顯示出明顯的中國風味,上海初春市場販賣的草頭我之前沒有見過。另外,市場裡還會販賣一些可口的小食。




義大利的Eatly也是屬於成為本地日常售賣與旅遊商業結合很不錯的菜市場。


從不同國家風格各異的菜市場也能看出因為地域的差異,人們對於菜集定義的不同。


名貴的白松露成為了一個小小的看點,店主家族式的經營與收藏更看出了他們對於名貴食材的珍愛與重視。




荷蘭鹿特丹的菜市場又是令人耳目一新的風景。


設計該建築場地的設計師不僅要考慮到旅遊業的影響,還要保證農戶的利益。同時,穹頂上由新媒體技術通過四千多塊面板拼接而成的巨大畫作(PS:據設計者說靈感來自於荷蘭本土的童話故事,希望傳達出人與自然相生相依的理念)更是具有視覺的強大震撼。




日本的築地市場已經在2018年完成了室內部分的搬遷。


其中特色的金槍魚拍賣環節是很讓人印象深刻的,近乎歌唱特色的叫賣聲在菜場中一日日迴響。魚生壽司的製作也顯得十分精巧與美味。


在菜場附近還有專門供奉食物本身的神社,敬畏與虔誠也是人類的一種美德吧。




整部紀錄片會讓人感到食物豐盈的美好。


我想,菜市場裡人與人的平常面貌是最能看清生活面目的一種表達方式。賣家與買主的交涉,看似無心,卻也是生命個體日常交疊的呈現,只不過,這一切都帶著十足的人間煙火氣,純粹且溫暖。


來來往往的人群在不同的時刻進入或者離開菜市場這個相對固定的空間,但卻都用瓜果蔬菜與食物的味道為生活添上了一筆筆彩色的明朗。


《最美不過菜市場》用更為日常的視角重新觀察著這個生活裡再平淡不過的「修羅場」,它用人與人之間最熱誠的交流與呈現完成了人與自然的聯結。


一切經歷,都是得天獨厚的美麗。





----End----


相關焦點

  • 節目名字叫:最美不過菜市場
    即使如此,作為吃貨的我依然樂此不疲,這麼,最近又刷到一個清新脫俗的——名字叫《最美不過菜市場》。 儘管我是個五穀不分、四肢不勤的「小白吃貨」,刷完後也不禁蠢蠢欲動,想去菜場逛逛。《最美不過菜市場》的影像和素材豐富程度讓人著迷,就像製片人殳(shū)俏說的,「走進一間菜市場,等同於走進了一家遊樂場。
  • 推薦一部《最美不過菜市場》,看完會讓人蠢蠢欲動!
    一個城市最美的畫面永遠隱藏在市井之中,如果你想「走心」的感受一座城,那就去菜市場吧。導演: 鄧潔 / 陳磊主演: 殳俏 / 趙子琪 / 趙胤胤 / 徐崢 / 金世佳類型: 紀錄片 / 短片製片國家/地區: 中國大陸語言: 漢語普通話首播: 2020-04-16(中國大陸)集數: 12單集片長: 10分鐘又名: 最美菜市場12集的《最美不過菜市場》,帶大家逛了昆明、大理、巴塞隆納、上海、寧波、
  • 正在「柚」惑你
    回覆:最美新娘,即可免費參與!報名即將停止。  眼下,正是柑橘蜜柚成熟的季節,說到柑橘,很多人都對公安卷橋的柑橘情有獨鍾。同樣,這裡的紅心柚也逐漸打響品牌,不止本地人喜歡吃,不少外商更是慕名而來。章莊鋪鎮松林村孫祖善的柚子園,園中柚葉碧綠,柚子掛滿枝頭.
  • 粉絲攻略 | 尋訪芝加哥最佳日式柚香拉麵
    粉絲@準備final的豚、@越吃越不胖的Fifi:Kizuki Ramen&Izakaya是2016年在Wicker Park新開的一家拉麵店,但相信拉麵愛好者們已經聽過它的名字了,它家的柚香拉麵可是打敗了很多重量級的選手
  • 上遊夜雨丨萬般風情柚樹林 - 劉雪梅
    萬般風情柚樹林劉雪梅長壽區山水秀美、人傑地靈,但我覺得長壽區最美地方在鄰封鎮魏家河坎的十裡柚林。山下那陣陣柚香隨風飄來,縈繞在柚子樹的枝丫間,但那穿柚林而過的山風發出的嘯聲,以及那柚子樹的沉鬱,還是讓我們收斂了剛剛從車上帶來的世俗之氣與嬉鬧心情。天公作美,十月入秋後陰雨連綿大半月,今天難得是個晴朗的太陽天。我們採風一行人,在長壽文友和鄰封鎮嚮導帶領下,要穿行柚林。
  • 【應季好果】中秋佳節,文旦「寶柚」(附:為何說新鮮的文旦柚並不好吃 需要「辭水」?)
    由於臺灣文旦柚的產季恰逢中秋佳節,加上「柚」與「佑」諧音,有庇佑吉祥的意涵,臺灣人常將其作為一年一度中秋佳節的送禮水果。臺灣麻豆文旦柚就是指臺南麻豆出產的文旦柚嗎?不是。其實「麻豆文旦」是一個品種名,臺灣市面上90%以上的文旦柚都是「麻豆文旦」。   該品種於清朝康熙40年(公元1701年)由福建漳州引入臺灣種植,早期並非種植於麻豆鎮,而是在嘉義、宜蘭等地區。
  • 你再野,能野得過昆明春天的菜市場?
    古龍曾寫過,「一個人如果走投無路,心一窄想尋短見,就放他去菜市場。」當下昆明的各大菜市場裡,就住著一整個春天.在昆明,迎接春天的方式除了踏青賞春還有一種別處沒有的春日活動——把春天吃進嘴裡當人們還在花田、樹下拍照時昆明人大概會莞爾一笑對於我們來說,最美的春天都在菜市場裡
  • 雲說 | 中秋佳節,文旦「寶柚」
    臺灣麻豆文旦柚就是指臺南麻豆出產的文旦柚嗎?不是。其實「麻豆文旦」是一個品種名,臺灣市面上90%以上的文旦柚都是「麻豆文旦」。據資料,該品種於清朝康熙40年(公元1701年)由福建漳州引入臺灣種植,早期並非種植於麻豆鎮,而是在嘉義、宜蘭等地區。
  • 摩天大樓的編劇,去菜市場拍了部紀錄片
    在家翻看老照片才知道,有些惦記的美食,只有菜市場跟前兒那黃黃的燈光下顯得格外美味,似乎是一個時代不可抹去的『購物體驗』。幾個月以前,殳俏上線了她的菜市場專題紀錄片《最美不過菜市場》。早在2015年,《悅食Epicure》就推出過菜市場雜誌專集,同年12月,悅食中國年度晚宴的主題為「最美不過菜市場」。
  • [新聞稿]雲說 | 中秋佳節,文旦「寶柚」
    臺灣麻豆文旦柚就是指臺南麻豆出產的文旦柚嗎?不是。其實「麻豆文旦」是一個品種名,臺灣市面上90%以上的文旦柚都是「麻豆文旦」。據資料,該品種於清朝康熙40年(公元1701年)由福建漳州引入臺灣種植,早期並非種植於麻豆鎮,而是在嘉義、宜蘭等地區。
  • 萬萬沒想到,中國最美菜市場竟然在香港!
    (圖片來源:網絡)最近聽說香港還有一座中國最美的菜市場,顏值爆表又充滿高科技,完全不輸網紅店!真的還是假的?它到底藏在哪兒?(圖片來源:網絡)地址:西九龍九龍站圓方1樓1090號鋪營業時間:周一至周日 早上8:00至晚上10:00中國最美菜市場
  • 東風暢行小柚車服向「最美逆行者」交付百臺二手車
    4月29日,武漢人民汽車城小柚車服二手車交付中心樓前,十餘輛東風A9、東風風神AX4、東風風神E30L整齊陣列。上午9:30,小柚車服二手車首批百臺交付儀式在這裡舉行。三位車主均為疫情期間奮戰在抗疫一線的最美逆行者,他們分別是武漢五紅裡社區書記馮路軍、蔡甸區車管所隊長馬韜、漢正街共和社區網格員郭濤。
  • 妙果文旦柚
    想那文舉人吳登青必定是能「讀萬卷書」也能「行萬裡路」的翩翩男子,不然不會在考中舉人翌年到浙江金華府遊覽並帶回柚苗。名旦吳接母必定善良美麗,閱歷豐富。她在外地演出時偶然吃到當地的柚覺得好就把柚苗帶回度尾摘種。兩個優秀的「吃貨」吃了「貨」還帶了「貨」回家鄉。也許是水土不同,也許是品種使然,兩人各自帶回摘種培育的柚似總有某些欠缺。某個偶然的機會他們知道了彼此帶回的柚,決定嫁接。
  • 全世界最美的11個菜場,上海也上榜了
    《最美不過菜市場》
  • 鹿特丹的大菜市場:花了10年,用掉了12億,造了個最美菜市場
    啥也不幹,幾輩子也花不完吧,可是這個頭髮亂飛的老爺子,人家就拿它造了個菜市場。「相信我,它真的是個菜市場。」Winy Maas口中念叨的是那個全世界最美的,但最不像菜市場的菜市場。開發商帶著案子找到Winy Maas的時候,它還不是菜市場,老爺子以為又遇到了個無聊的甲方。
  • 「柚子哥」 杯 《我心中的廣豐馬家柚》16[陳赫]與廣豐馬家柚書·柚中極品的素描圖冊(組詩)
    ,柚子花、柚子籽可泡茶全身都是寶的金字招牌,是一眼不斷的源泉 十「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柚子金黃時」素描的圖冊裡,多少語言也寫不盡它一生的風範那就再等一個暮秋時節,等金黃色的柚子掛滿枝頭,撲鼻的柚香溢滿果園那時再抬頭看——馬家柚又在為廣豐,揮就一片藍天……
  • 中秋|拜兔兒爺,插柚香,祭太陽……我一個都沒聽過~
    II.四川遂寧—— 插柚香,避邪魔插柚香就是拿一個比較小的柚子,用竹子插進柚子裡,再把買來的香一根一根整齊地插在柚子上,用細繩子把插好的香抽成幾小把,到晚上敬拜月亮或天神後,就用燃燒的蠟燭把香點燃,插在門外或窗外就可以了。
  • 【柚子哥】美味從不遲到,柚香從不缺席
    因為柚子哥覺得,百善孝為先,人心之所以會變得如此浮躁,就是因為我們的孝道沒有做好,所以柚子哥決定把馬家柚的文化和孝道文化,做一個結合,通過自己這淺薄的影響力來推動整個馬家柚的發展,以及孝道的發展,以身作則,只有自己做到了,才能影響其他的人
  • 35個設計師花5天爆改菜市場,讓買菜變成一件超酷的事!
    菜市場是個很接地氣的地方肉在案上,菜在籃裡雞鴨魚蝦活蹦亂跳配上熙攘的人群和喧譁的講價聲菜市場的熱鬧,市井,活色生香但在年輕人心中菜市場又是一個散發著各種「奇香」的迷宮每次都要全神貫注屏住呼吸並用最快的速度最短的時間逃離
  • 連山「網紅縣長」直播帶貨 連山大米梅州柚吸引全國觀眾眼球
    「米中貴族」連山大米,「水果罐頭」梅州柚靚麗登場,吸引全國觀眾眼球。  中國農民豐收節金秋消費季旨在創新農產品營銷模式,線上、線下協同並進塑造農產品品牌,助力「直播+」經濟打贏扶農助農脫貧攻堅戰。  「東南西北中」全國縣長話豐收是中國農民豐收節金秋消費季活動的一大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