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推薦—灑藍釉觀音尊

2020-12-26 高端古玩收藏圈

灑藍釉:瓷器釉色名。又稱「雪花藍釉」、「灑藍釉」。明宣德時景德鎮所創,清康熙時燒製成熟。是在燒成的白釉器上,以竹管蘸藍釉汁水,吹於器表,形成厚薄不均、深淺不同的斑點;所餘白釉地仿佛是飄落的雪花,隱露於藍釉之中。

灑藍釉創燒於明代宣德年間的景德鎮,之後停燒。到了清代康熙時期才又恢復生產。清康熙、雍正、乾隆時期的灑藍釉瓷器呈色穩定,做工精細,很多輔以金彩裝飾,也有少量輔以五彩和釉裡紅裝飾。由於燒造時的工藝複雜,成功率比較低,因此灑藍釉瓷器在當時也是比較珍稀的一個品種。清代後期,灑藍釉瓷器的燒造水平有所下降,胎和釉等方面都無法與清早期的器物相比。因此,從收藏的角度講,清代的灑藍釉瓷器還是以康、雍、乾時期的製品為最佳。

藏品介紹

中文名稱:灑藍釉觀音尊

英文名稱:Sprinkle blue glaze Avalokiteshvara

類別:瓷器

規格:一件

品相:美品

觀音尊又稱觀音瓶是流行於清代康熙至乾隆時期的一種瓶式,觀音瓶特徵是侈口,頸部較短,豐肩,肩下弧線內收,至脛部以下外撇,淺圈足,瓶體修長,線條流暢。又稱「觀音尊」,清代康熙至乾隆年間流行瓶式之一,器呈侈口,頸部較短,豐肩,肩下弧線內收,至脛部以下外撇,淺圈足,瓶體纖長,線條流暢。康熙朝時景德鎮燒制的瓶式較多,有時瓶、尊在稱呼上不易區分,一般來說,口小腹大者稱之為瓶,以五彩、青花製品較為多見。

底款中心位置四字瘦金體大清乾隆年制篆書陰刻款,圈足修胎痕跡十分的明顯,可見內圈修出不規則的倒角,從底款,和修胎工藝來看,是件典型的民窯器。

藍釉歷來以美如藍天為標準,此灑藍釉藍中帶著白,極為自然,仿佛深藍的天空有著朦朧的白雲,這種與自然相接近才是藝術的最佳表現,可以看到邊緣處有輕微的脫釉,露出了一圈淡淡的白圈,灑藍釉創燒於明代宣德年間的景德鎮,之後停燒。到了清代康熙時期才又恢復生產。清康熙、雍正、乾隆時期的灑藍釉瓷器呈色穩定,做工精細,很多輔以金彩裝飾,也有少量輔以五彩和釉裡紅裝飾。由於燒造時的工藝複雜,成功率比較低,因此灑藍釉瓷器在當時也是比較珍稀的一個品種。清代後期,灑藍釉瓷器的燒造水平有所下降,胎和釉等方面都無法與清早期的器物相比。因此,從收藏的角度講,清代的灑藍釉瓷器還是以康、雍、時期的製品為最佳,這件灑藍釉為清代佳品,不過是件普通的民窯器,門檻較低,適合觀賞收藏,關注小編,了解更多古玩知識。

相關焦點

  • 美瓷鑑賞—灑藍釉蓋罐
    又稱「雪花藍釉」、「灑藍釉」。明宣德時景德鎮所創,清康熙時燒製成熟。是在燒成的白釉器上,以竹管蘸藍釉汁水,吹於器表,形成厚薄不均、深淺不同的斑點;所餘白釉地仿佛是飄落的雪花,隱露於藍釉之中。灑藍釉創燒於明代宣德年間的景德鎮,之後停燒。到了清代康熙時期才又恢復生產。
  • 鎮館之寶·首都博物館藏景德鎮窯灑藍釉缽
    首都博物館中國著名的瓷器專家耿寶昌、付大滷等人齊聚一堂,經過一番仔細辨認,專家們認定這件瓷器是一件中國宣德年間燒制於景德鎮瓷器,而且工藝十分特別,叫做灑藍釉。根據器型特點專家們把它命名為景德鎮窯灑藍釉缽,隨後就被定為了珍貴的國家一級文物。大明宣德皇帝是中國明朝的第五位皇帝名叫朱瞻基,他從小聰明好學,在位期間民間富足,對外採用安撫政策保持了社會的穩定,歷史上把他和他父皇明仁宗朱高熾開創的時代稱為仁宣之治。
  • 清 康熙 灑藍釉開光五彩筆筒(下)
    我始終認為看一件瓷器,胎、釉、彩必不可少。這件筆筒有三處開光。附圖第一個是圓形開光瑞獸獅子;下面兩個分別是倭角方形花鳥和花形博古圖。本來我想把三副圖片並排放,只是系統沒有這樣的造型。這件筆筒的完全名稱應該是——清康熙灑藍釉開光五彩瑞獸花鳥博古圖筆筒。怎麼樣,是不是很高大上啊。
  • 精品推薦—乾隆五彩金釉賞瓶
    五彩:瓷器釉上彩的一種。所謂釉上彩瓷,就是燒好的素器釉面上進行彩繪,再入窯經600-900℃溫度烘烤而成的一種瓷器。五彩所指是分布在瓷器釉面上多種顏色的彩——而五彩瓷並不一定指瓷器釉面上只有五種顏色,多於或少於五種彩的陶瓷,在習慣上也同樣稱之為五彩瓷。
  • 【精品推薦】吉州窯黑釉曜變木葉茶盞賞析
    吉州窯創燒於五代時期,主要燒造醬釉瓷和白釉瓷,北宋時燒青白釉、白釉、黑釉和綠釉瓷,但產量均不大。南宋時期是吉州窯最繁盛的時代,品種主要有黑釉、醬釉、青釉、白釉、白地褐彩、綠釉等,其中產量最大、最具特色的是黑釉瓷器。
  • 現實版的撿漏神話:5元買到價值370萬的宣德雪花藍大碗
    1980年的香港蘇富比的一場拍賣會中,一件宣德年間的雪花藍大碗被拍出了370萬港幣的高價。這件瓷器品相完美、釉色流暢,實乃精品。
  • 康熙青花釉裡紅瓷器從外表特徵看它的真偽
    胎體細密堅緻,釉面純淨光潤、白似含粉,釉裡紅髮色純正,紋飾疏朗,造型獨特,是康熙官窯瓷器的精品。在早期康熙時期,有兩種顏色的釉裡紅色:黑暗和光明。深顏色的有凝縮感,淺顏色的有粉紅到紫色。細細的線條清晰,有些清新,有些深邃。釉裡紅三果三魚,可達到明代宣德時期的水平。這一時期,青花釉裡紅瓷主要在官窯燒制,燒制比較成功。
  • 文化發現|釉上釉,是鈞瓷自然窯變「鈞花釉」的前世今生
    中國鈞瓷《荷葉碗》鈞花釉: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窯變釉」,是通過不同性質的底釉和面釉而實現的。底釉就是普通的鐵或銅紅釉,面釉則是鈣、鎂含量較高而鋁含量很低的乳濁釉。鈞花釉都有奇妙而多彩的流紋。有的藍鈞釉上會出現很多藍白交錯而絢麗多彩的流紋;紫鈞釉的色彩變化比藍鈞釉更加豐富,有的在紫紅色的背景上點綴著許多夾有藍白絲的紫紅色流紋,形成紫、紅、藍、白多種色彩相互交織在一起的奇妙圖像,並有乳光現象,十分美妙生動,耐人尋味。
  • 微講堂 | 明清民窯單色釉的漏與坑
    清雍正粉青釉雙龍尊2017佳士得香港春拍1.4億港元成交由於釉藥內使用不同的金屬元素作著色劑,運用成熟的還原焰和氧化焰技術,瓷器燒成後會呈現不同的單一顏色,如紅釉、黃釉、綠釉、青釉、藍釉、紫釉、黑釉和白釉幾大色系。
  • 細說清代瓷器(三)康熙獨步天下的單色釉
    紅、黃、藍、白、綠、紫、黑等色釉異彩紛呈,發色鮮明而穩定,無論是數量、品種和質量,都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紅紫色的有:祭紅、郎窯紅、均紅、玫瑰紫、美人醉、釉裡紅、火炎紅等;其他還有結晶釉、窯變花釉、茶葉末、鈦花釉、裂紋釉、唐三彩、龍泉釉、蠟光釉、金砂釉、變色釉、"三羊開泰"、霽藍釉等。還有低溫顏色釉有:西洋紅、胭脂紅、孩兒面、粉紅、辣椒紅、鸚哥綠、蘋果綠、淺綠、魚子綠、瓜皮綠、爐均翠苦綠、澆綠、正黃、澆黃、淡黃、魚子古銅、黑地澆紫等。
  • 官窯菸灰釉出戟象鼻耳瓶鑑賞
    茶葉末釉,舊稱廠官釉,是雍正,乾隆時期督陶官唐英在明代磁州窯所產黑釉器物基礎上的創新之作。其特點是多以灰白色的「大青土」做胎,胎體自身質地較粗糙,其釉面往往呈現蛇皮般的綠色。最突出的特點是在青褐色釉面上散布著黃色斑點或絲紋,再加上都是用於白色瓷胎表面,產品更加規整。乾隆皇帝一生酷愛文物,王公大臣也是投其所好,極力搜羅貢獻,珍寶文玩從海內外源源不斷的湧入皇宮,使之成為全國乃至世界級的文物收藏中心。乾隆皇帝鑑賞文玩追求十全十美。造辦處製造物品一般先畫小樣,讓皇帝過目,然後皇帝本人再提具體要求。當時的官窯瓷器生產流程也是如此。
  • 簡單才是最美:「冷瓷器」受熱捧,近年天價單色釉瓷器大盤點!
    單色釉被認為是瓷器收藏的最高境界。萬物由簡至繁,由繁歸簡,賞瓷器如此,看一色千秋,萬彩歸一。桃花的粉,初陽的紅,翡翠的綠,深海的藍……至純至簡,歸於本真,最為純粹的美。 中國瓷器的釉彩始於單色釉。但是在唐代以前,單色釉的燒制工藝一般。
  • 「雍乾兩朝御窯」橫掃春拍,單色釉大尊3850萬落錘!(成交結果 全)
    雍正 粉青釉菊瓣盤、清雍正 甜白釉菊瓣盤、清雍正 紫金釉菊瓣盤、清雍正 灑藍釉菊瓣盤、清乾隆 檸檬黃釉菊瓣盤分別以 1,400,000、3,000,000人民幣、4,000,000人民幣、3,000,000人民幣、3,000,000人民幣人民幣、1,300,000人民幣落錘!
  • 文房雅器中,它不可或缺|甜白汝釉古彩荷花系列水洗
    五彩又稱古彩,是將紅、黃、綠、藍、紫等各種帶玻璃質的礦料彩料,在釉上繪製出圖案紋飾,並在瓷胎上用生料、釩紅勾線,用單線平塗的方法, 再在「彩爐」(在800-900 度之間燒成)二次焙燒而成的一種釉上彩。
  • 我們所追尋的落灰釉到底是什麼?
    所謂現代柴燒:是器皿在製作好泥坯後不施釉直接入窯,木柴燃燒後木灰中含有鉀鈉鈣等元素,鉀鈉鈣在陶瓷原料中有助熔劑的作用,木灰飄落到泥坯上,在高溫下與泥坯中的矽共同作用形成天然的釉質層,俗稱天然灰釉/落灰,這是所有現代柴燒的效果形成的基本原理。
  • 中漢春拍:清道光釉裡紅漁樵耕讀圖四方尊時隔11年再現江湖
    另外,清雍正 粉青釉加粉彩如意紋撇口瓶,清雍正 寶石藍釉弦紋盉碗,清康熙 豇豆紅釉暗刻團螭紋太白尊,清乾隆 霽紅釉梅瓶等拍品也非常精彩。中漢拍賣瓷器工藝品專場已上線聯拍在線預展,靜待各位藏家雅賞。雍正晚期御窯屢有尚古雅致器配合仿鈞釉之作品,以彰顯風雅崇古品味,除此類仿鈞花盆外,尚見有仿鈞漢壺尊,仿鈞匜式尊等作品傳世,均屬雍正御窯色釉精品,可資參閱。
  • [藝術推薦]何月明——來自韓國的志野釉原創陶藝作品專輯
    以上所有作品造型的原材料為韓國特有造型土,表面主要為志野釉(SINO釉最早源於日本),再加上自己配比好的天然草木灰釉,經過1260度高溫氣窯燒制而成。西風東尚不定時推薦原創作者、作品,歡迎投稿!
  • 清代同治官窯瓷器精品賞析
    這對繡花扶壁是鼓形的,身體的上下兩側堆滿了突出的鼓釘,它們是平底的,底部沒有釉。胎兒骨白色,細而厚。整體粉彩裝飾,墩面稍凹,墩身裝飾以鼓釘為界,自上而下可分為三層。兩周內鼓釘之間的腹部挖空,刻有錢幣圖案,以漢字形狀的錦繡圖案為地,花鳥圖案內塗粉彩,寓意「一路連科」;鼓面中心鏤空刻有錢幣圖案,外緣為被盜曲線圖案,其間繪有兩組池荷花圖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