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4月15日電(記者陳芳、胡喆)記者從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十一院獲悉,由該院研製的彩虹四型長航時森林消防型無人機近日在甘肅省嘉峪關機場試飛成功。此舉意味著,彩虹四無人機在空中對廣闊地域下複雜地形和建築進行火災隱患巡查、現場救援指揮、火情偵測及防控成為可行。
參研人員告訴記者,在森林火災防控和撲救過程中,彩虹四無人機能有效規避傳統滅火救援行動中存在的短板,既能夠對現場情況進行跟拍、追蹤為指揮決策提供可靠依據,又避免了派員前出偵察可能造成的火災傷亡情況。
據了解,彩虹四無人機系統成熟、操作便利、起飛條件簡單,在林區道路不暢的情況下更突顯出極強的機動靈活性,對環境和氣候條件也有很強的適應能力。
航天科技集團十一院彩虹系列無人機總師石文介紹,作為「空中機器人」的彩虹無人機攜帶有專用的可見光、熱成像、遠紅外探測任務載荷,可長時間在林區上空進行固定巡線飛行,疲勞駕駛問題不會出現在無人機上,而機上精密的高度儀和障礙規避系統也可以滿足林場低空巡邏飛行需求,可及時避開可能的山丘陡坡。
同時,彩虹四無人機通過數據鏈和衛星通訊等技術可以實現超視距控制,依據需求長時間從不同角度、不同距離在不同光線條件下進行作業,實現「點哪、飛哪、看哪」的極簡操作。
目前,除森林消防型外,彩虹四無人機還應用到航空物探、海事巡查、海上應急搜尋、中繼通訊、海洋環境監測與評價、海洋生態災害監測、海洋溢油監測、海洋動植物保護等多個領域。
中國是一個缺林少綠、生態脆弱的國家,森林覆蓋率遠低於全球31%的平均水平,人均森林面積僅為世界人均水平的1/4,森林資源呈現出總量相對不足、質量不高、分布不均等問題,那些鬱鬱蔥蔥的林木對於每一個中國人來說都是值得認真守護的隗寶。但同時,中國又是一個森林火災多發的國家,每年全國森林火災數量達到上萬起,為了撲救這些森林大火往往需要耗費大量人力、物力和財力,如何做到對火情早發現、早預報、早撲救,變有災為無災,變大災為小災成為困擾森林防火工作多年的難題。
圖片:在漠河機場投入森林防火作業的彩虹-4無人機。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世界各國都將長航時無人機這一新型航空器作為破解難題的法寶,包括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在內的各大研究機構都在積極探索無人機廣域地域防火巡邏等方面的課題。
長航時、大航程的無人機具有機動靈活、視野開闊、操作簡便、安全可靠等特點,可以替代有人駕駛的巡護飛機,對林場進行24小時不間斷實時空中監控,有效提升森林消防部隊火情發現、搶險救援的能力。
圖片:彩虹-4無人機是中國著名的察打一體無人機,機腹可以掛載合成孔徑雷達等各類載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