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局者李少紅

2021-03-02 金牌經紀人

從業的第37年,李少紅打破了自己先前的一個原則,她去參加了綜藝節目。並且是兩檔不同的。在這兩檔以表演為主要構成的節目裡,她將作為導演參與到其中,《演員請就位》需要她選出自己心儀的演員,《巔峰對決》則更多的是作為一個舵手,把握全局和方向,操刀排演。

從節目呈現的效果看,她大多保持沉靜,時常帶著笑意在觀察臺上演員表演。不會輕易發表帶有強烈個人情緒的觀點,即使是遇到有瑕疵的表現,也不會用劇烈的語言去爭鋒相對,但氣勢卻依然存在。被觀眾稱之為一個有點可愛的嚴肅導師。

兩檔節目中,在臺上和她一起坐著的,有同班同學陳凱歌,也有更年長的香港導演許鞍華。他們三人是舞臺上導演行列中的前輩,但都不是綜藝節目的常客。面對綜藝這個「新世界」,李少紅運用她豐富的閱歷、純熟的經驗在這個舞臺上帶來實用技巧,讓觀眾在作品之外見到不一樣的導演。

最近一期節目裡,李少紅少見的哭了。

演員張哲瀚、郭月表演結束,她強忍著哽咽喊了「停」,之後眼淚一直在眼眶裡打轉,聲音有點斷續。這讓她想起了當年拍攝《大明宮詞》的往事。

李少紅從來都不是舊世界的捍衛者,拍攝這部戲的時候正值影視行業變動。上世紀90年代,她在電影產業改革的風口做了一次重要選擇:從電影拍攝轉向電視劇拍攝。

之後,《雷雨》《大明宮詞》《橘子紅了》等經典的作品問世,還掀起了一場審美的變革。《大明宮詞》這部「離經叛道」的作品,讓李少紅感受到了極致的追捧,同時質疑也湧向了她。

他是那樣一個男人,活得隆重而典雅,並且時刻都在動員一切熱情來呈現一個帝國太子所應有的驕傲與風採。然而不知為什麼,我卻似乎永遠在擔心他會突然失聲痛哭。因為我分明感到那隱蔽在他優雅眼神深處的一絲揮之不去的忐忑與尷尬。弘是悲傷的,他內心蕩漾著一種與生俱來的類似秋水般深刻的孤獨。

這種臺詞頗具「小布爾喬亞式」範兒,優雅又具儀式感,講究表達的精準,全劇幾乎都由這種莎士比亞古典長句臺詞構成,有人認為這是大明宮風流與萬種風情的最佳拍檔,把它精挑細選的摘錄下來。

大唐驕傲但卻溫柔的另一面也不再通過來雄性荷爾蒙的打打殺殺來傳達。

在李少紅的鏡頭中,李治和賀蘭氏皮影戲之下的你儂我儂才是過去盛世中的美好一隅。太平和薛紹上元燈節驚鴻一瞥的雋永,合歡當著皇上皇后的面承認自己對太子弘的感情,並且說出「我是他的愛人」這樣驚世駭俗的話······人人都是自由的,人人都有夢可做,這是大唐的風骨。

在那個從技術到意識都亟待著發生一場變革的舊世界裡,李少紅的出現攪動了這潭春水。

《大明宮詞》的出現讓行業為之震驚,同仁們對於這種先鋒性的嘗試讚嘆不已,它為行業注入了新鮮血液,開始引領了一種新的美學潮流。同時,也有人模仿起了這種風格,但沒有人能成功複製。

可以說大明宮詞奠定了一代電視劇的美學新標準,用電影質感的畫面呈現給電視機前的觀眾,並且引領了之後一批影視作品的追捧。

有人說李少紅的審美是超前的,她的作品總是被低估,卻又被新一代的觀眾所重新認知。

2017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了《大明宮詞》同名紀念版劇本,這是時隔17年之後的一次重新印刷。這次重印是市場給出的最真實的反饋。2000年編輯劉稚曾爭取到出版權,書上架之後很快售罄,17年內舊書一直供不應求,也只好再次印刷。

2019年,李少紅的《血色清晨》4K修復版在北影節期間重映,這部影片改編自加西亞·馬爾克斯的中篇小說《一樁事先張揚的兇殺案》。票一上線便被一搶而空,放映現場更是坐無缺席。

再次觀看,年輕的觀眾仍然被這部作品所震撼。「李少紅導演的改編,不僅從敘事層面上在影像中還原了這一精巧的格式,還將馬爾克斯的魔幻現實主義完美地嵌入了當代中國的現實之中,讓既定的文本在新的藝術形式、新的歷史文化語境中煥發生機。」

李少紅以一己之力改變了原本固有的秩序,成為打開舊世界大門的那個人。轉戰電視劇行業的過程,她顯露出驚豔的藝術才情。

外界也給了她極高的讚譽,同時在她身上賦予了極大的希冀,他們希望能多出幾個她這樣的女性導演,想以此來和男性佔主導權的影視圈層平分秋色。

這樣的事情,並不是第一次發生在李少紅身上。

1998年,她拍攝了《銀蛇謀殺案》,狠辣直接,是北影廠最賣錢的片子。但不久之後,「就在全國電影會議上遭到了批評,大眾電影舉報了影片中的18處兇殘鏡頭。我上臺發言,發現觀眾在下面一片噓聲,當時很是驚訝,還以為是自己穿得不得體。後來我才知道,是所有觀眾都沒想到,原來這麼狠的一部片子竟然是一個女導演拍的。」

幾年前,李少紅去參加央視演講節目《開講啦》,在演講結束後現場觀眾提問的環節中,有人遞了這樣一個小紙條,「您上臺之前,我們就打賭一定會有一個小動作,就是非常瀟灑地把手插到口袋裡,我們感覺您骨子裡就是一個很man的人」。

演講中,她確實多次不自覺地把手插入口袋,現場聽到這些話,李少紅尷尬的笑了,又條件反射般把手往口袋裡塞,撒貝寧提醒之後她飛快拿了出來。現場發出了一陣善意的笑。

在觀眾看來,李少紅是一個剛柔並濟的存在。她擁有女性的細膩與柔軟,才可以拍出《大明宮詞》《戀愛中的寶貝》這樣的作品,但女性身份也從不會是她創作道路上的障礙。

剛柔並濟的導演,做事雷厲風行,又注意細節技巧,的確會自帶出挑氣質。也會使李少紅對「美」的審視和遴選會站在另外的角度考慮。

因此在藝人的挑選與培養上,李少紅同樣深諳之道,曾經被她挖掘並大力培養的藝人如今大多已是行業頂級藝人。

周迅在26歲那年出演了《大明宮詞》少年太平公主一角,公主的清透無暇深受觀眾喜歡,她就像一個小精靈輕輕走進了觀眾的心。此片過後,李少紅正式與她籤約,兩人合作的幾年內,周迅躋身一線藝人行列。後來的陳坤、更年輕一點的楊冪以及90後實力派代表李沁等亦經過同樣的指導。

但在《演員請就位》的舞臺上,李少紅對演員的選擇引起了公眾的討論。

張哲瀚、郭月兩位演員演完之後,她對兩位的表現都很喜歡,但最終卻沒有選擇在觀眾看來更具優勢的張哲瀚。許多人不理解李少紅的做法。

他們忽略了這是一檔競賽性質的節目,兩強相遇定有一方會「敗下陣來」,這其中可能只是某個細枝末節的差別,可能是某個瞬間就剛好戳到了別人的心。表演這件事本就見仁見智,在沒有精確數值度量的範圍內,情感反應就是最真實的準則,但這並不代表著另一方就是弱的。

早前在接受貓眼娛樂的採訪時,李少紅也談及到了她在藝人篩選方面的基本準則,「演員自身還是要有一些靈性,天生要有表演才能,這是很重要的。第二要有一定基本功的訓練,其次就是社會和他自身的閱歷。悟性要好,一個演員的理解力很重要,如果沒有對人生、對社會的理解力,可能就會對所表演人物的理解力比較膚淺,表現的時候就不夠內心化。當然,藝德和人品也是很重要的。」

如果對照著這些話去看,發現時間會變、市場可能會變,但李少紅卻未曾改變,她一直在遵循著這個原則。

李少紅曾經不止一次說過,「人生最有效的時間是50年」。

前23年,她是一個軍人,從考入北電導演系計算,人生正式邁入50年的「賞味期」。如果以10年為一個區間,那今年是她有效時間的最後一個階段。

女性導演能拍到這個年齡的並不多,李少紅便是其中之一。但在最佳賞味期內,她還想拍點不一樣的,多有一點精力拍想拍的東西。

肉眼可見的是,這兩年她拍片的速度突飛猛進,這一兩年內已經拍了三部片子。已經上映的《媽閣是座城》,即將上映的《解放·終局營救》以及還未播出的《大宋宮詞》,她能感受到時間是怎樣流逝的。

三部作品中,一部是禁賭題材,一部是戰爭題材,還有一部歷史傳奇。看得出來,李少紅從來都不願意循規蹈矩,她仍然希望挑戰自我,仍然在堅持做出一些創新和不一樣的藝術精品給觀眾。

《媽閣是座城》是李少紅闊別大銀幕13年後的回歸之作,筆者還記得首映禮上的導演。

她需要和白百何、吳剛、黃覺等主演在各個影院站臺為電影做宣傳,那天她還是戴著那副鮮紅的眼鏡,一天的奔走之後妝發造型也是一絲不苟,笑意盈盈的站在舞臺上回答各家媒體的答案。

與大銀幕分離13年,她的內心一定有千萬種情緒想要表達,但上面的人是李少紅啊,一個剛柔並濟的導演。果然,那天導演非常克制,但隔著不遠的舞臺仍然可以看到她眼中的閃爍。

而觀眾最受關注的是歷史大劇《大宋宮詞》。

不僅僅因為它由劉濤、周渝民主演,更是因為「宮詞」二字,它承載著許多人的後《大明宮詞》時代。李少紅明白觀眾的心意,她也尤其珍視,甚至是拼盡全力。

就目前已知的訊息,她帶著劇組在橫店搭建了大宋大慶殿,宣德門的建造更是花費兩個半月,對於服化道的還原堪稱細緻。做到這一步,所有人都會發現,她只是想要做到《大明宮詞》的盛景,再為觀眾還原一個如夢如幻的大宋王朝。

她做的這一切,是她作為導演的精雕細琢以及她體內的堅韌一起,所做的不妥協。

這些年的李少紅除了拍攝作品,她還一直思考行業的未來和發展。作為中國電影導演協會會長,由她倡議發起的扶持青年導演的「青蔥計劃」已行進五年,其裡程碑式的創舉幾乎吸引了全產業鏈的大力支持。

藉助中國電影導演協會的影響力和資源平臺,馮小剛、張藝謀、田壯壯等導師將積累多年的經驗和專業技能傳授給年輕導演們,為中國電影市場貢獻一份力量。李少紅導演表示:「在這個平臺上評出來的青年導演能代表未來電影的水平和最大的潛力。」 

在這場跟時間的賽跑中,她獲得了成功,時間可以暫停在2019年,李少紅暫時領先。

那下一個賽程呢?這邊《解放·終局營救》上映在即,那邊還要穿插錄製兩檔綜藝節目,她必須要在規定時間內完成自己的戰爭。

當初時代推著李少紅選擇了導演這條路,至今她已經走了37年,期間路過了鮮花盛開,也看過了起起伏伏,人生的飽滿已全被作品一一記錄。在每一次的開機與殺青之間,她達成了肩負著的使命,成為了自己的英雄。

參考資料:

被歲月打磨過的女人,最為動人 | 專訪李少紅

今日頭條 | 一點資訊 | 企鵝媒體 

新浪看點 | 新浪微博 | 搜狐號

↓↓↓點擊下方,查看往期更多精彩內容

相關焦點

  • 局外人杜國楹成為茶產業的破局者!
    > 杜國楹帶領團隊上山下山 杜國楹可以說才是為小罐茶遮風擋雨的人,從2012到2015,三年間,杜國楹帶領團隊,行程數十萬公裡,遍訪了行業內無數的茶農、茶企、茶商、茶專家,燒掉7000萬資金之後,從8位制茶大師那裡找到了造就好茶葉的奧秘,杜國楹創立的小罐茶以一個"破局者
  • 李少紅,你太狠了
    「刻薄、高傲、偏心、獨斷、低情商……」一檔《演員請就位》節目,讓這些都成為了李少紅的標籤,如今她的微博評論區依舊被吐槽「攻陷」。11月14日,有網友在社交媒體表示「逢郭必懟的李少紅,讓陳凱歌都表情失控」,而今天節目組也放出第6期部分預告,現場貌似挺和諧,只是不知明晚的李少紅是否又會出現新槽點。「我覺得我是比較真實,不太會掩飾自己的情緒。」
  • 從李少紅導演談論電影與女性
    中國導演霍建起在論壇中談到女性導演的時候感慨,第五代導演裡有以李少紅、胡玫為代表的女性導演,「她們表現的作品往往是女性,因為她們感同身受,所以我覺得女性電影今天肯定會越來偉大,女性是偉大的」。誠然,作為第五代女性導演的傑出代表,李少紅永遠是一個繞不開的話題。
  • 李少紅|一絲不苟是優秀導演的天性.
    其實仔細看不難發現,李少紅很有自己的態度,她的態度是潤物細無聲的,如果用一個詞來形容她的這種風格,我覺得最妥帖的是「一絲不苟」。這一點,從她的點評和指導創作上也可以看見,這是她自身從一而終的氣質,我們有理由相信:一絲不苟,可能真的是一個優秀導演的必備天性。 懷揣著敬佩和好奇心,我們這一次聯繫了李少紅,跟她好好聊了聊。
  • 李少紅:影視雙棲,初心未改
    來源:北京日報李少紅在電影《解放了》片場和工作人員溝通。李少紅在電影《解放了》片場指導演員。1989年5月24日,李少紅的名字第一次出現在《北京日報》的版面上。當天的《北京日報》二版中心區偏左的位置,有一個「豆腐塊」,標題有些聳動——本市上映的第一部「兒童不宜」影片《銀蛇謀殺案》。
  • 中國盛唐國賓酒莊:做中國酒莊的思想者和破局者
    國賓酒莊總經理劉建成指出,盛唐要做中國酒莊的思想者和破局者。科技是第一生產力,我們有一樣的陽光和土壤,一樣不缺的好年份,為什麼非得凡事模仿別人呢?盛唐15年的科學研究已經給我們積累了足夠的軟實力,我們已經初步建立起自己的科研體系,確定自己的技術標準,找到自己的發展方向。做破局者,首先要拒做模仿者!」
  • 「破局者」,嗶哩嗶哩電競
    高能觀賽團突破傳統,大膽的「破局者」回顧嗶哩嗶哩電競成立兩年以來的一系列舉措,人們會發現它是一個大膽的「破局者」。
  • 李少紅《大宋宮詞》不會重複《大明宮詞》
    18年前,由李少紅、曾念平執導的《大明宮詞》以其詩化的臺詞、淡雅飄逸的服飾、清麗優美的畫面給觀眾帶來了衝擊,並成為電視劇經典。當記者追問這部劇和《大明宮詞》的聯繫時,李少紅稱不消費情懷,對自己作品的要求是不重複,不過分強調臺詞,也不再表現舞臺感,而是用電影化的拍攝手法,來呈現她眼中的大宋朝。
  • 中國最會調教演員的導演李少紅
    導演李少紅在從業三十多年多年的經歷中,調教演員的功力得到圈內一致的認可。如今,早已盛名在外的演員周迅正是在和李少紅的合作中得到了李導的啟發,才得以受益,以至於在演繹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周迅回憶自己拍攝《橘子紅了》時有一場生孩子的戲,李少紅希望周迅能流淚,周迅卻不理解自己為何流淚。
  • 不想被裝進框裡的李少紅 |專訪
    文/七月一個令李少紅有些在意的問題。 「在《聽見她說》這個節目中主動選擇了有年代感的《雲重傳》,是不是因為閱歷豐富更了解和適合這個故事?」 在李少紅看來,這其實率先把她的創作內容裝到了一個既定的、並不相關的框內。
  • 國產飛行家上市:大型豪華SUV市場的重塑者到破局者
    也正是有了這一系列能「吊打」競品的實力,昨晚的線上發布會中,廠家直接把飛行家定位成了「大型豪華SUV市場格局的破局者」,要知道去年這輛車的官方定位,還是大型豪華SUV市場格局的「重塑者」。這就相當於告訴那些競品車型「不服現實就來碰一碰」。重塑是參與創造,破局是改變格局。顯然飛行家國產,意在不留餘力的進攻,打破大型豪華SUV市場上BBA的壟斷。
  • 導演李少紅和作家郝景芳聊文學
    #導演李少紅和作家郝景芳聊文學# #郝景芳談專業作家有上頓沒下頓# 執導多部影響中國電視劇行業的經典的李少紅,清華物理系畢業的郝景芳,茅盾文學獎獲獎者李洱,他們正在進行一場關於文學的交流,三人會碰撞出什麼樣的火花?當兩代資深「文藝青年」遇上「網絡文學」,她們如何思?如何想?戳圖,更多精彩呈現!
  • 李少紅:時代與女性,是永恆的話題 | 專訪
    導演李少紅將這微妙的「一點兒」拍成了一部流動綿長的電影——正在熱映的《媽閣是座城》。  影片從公布陣容開始,早已是眾多影迷心中的年度期待,上映之後演員表演獲贊無數,對「賭博」的探討、對情感的透徹理解、對人性的剖析、對時代的再現,都有著極大的社會價值和深刻意義。 導演李少紅、原著嚴歌苓、主演白百何這個強大的組合無法不令人期待。
  • 李少紅攜《大宋宮詞》講述與開封的不解之緣
    在籌備拍攝《大宋宮詞》之初,李少紅導演便下定決心,要以鏡頭帶領觀眾重回大宋,領略盛世風採。因此除了在服裝、化妝、道具這些基礎配備上多下功夫之外,建築、場景等各方面也不容有失。《大宋宮詞》劇組的美術指導宋軍為了真正復原「大宋」,可謂是獨具匠心。在前不久發布的《大宋宮詞》海報中,這種匠心再次得到體現。
  • 專訪李少紅:扶貧故事喚起我創作的激情
    《石頭開花》的《三月三》單元由李少紅執導,這也是她首次執導扶貧題材電視劇。看片會結束後,李少紅接受了羊城晚報記者專訪,她不僅介紹了《三月三》的拍攝經過,還透露了新劇《大宋宮詞》的最新進展。這次合作讓李少紅髮現了白客的新潛質:「在我看來,扶貧幹部就是從生活中走出來的、內心強大的普通人。我看到了白客身上的樸實特質和塑造能力,他能演出扶貧幹部的可愛和真實。」劇中,白客戲量極大:與村民溝通的生活戲、與未婚妻浪漫的愛情戲、維修水電站時的動作戲……但他沒讓李少紅失望,她評價:「他的戲真好,表演自然樸實,身上既有理工男的特質,也有扶貧幹部的激情,真像!」
  • 華語女性精神領袖 電影人李少紅
    李少紅正是因為這兩部獨特的女性電影受到了國際影壇的矚目。李少紅的《戀愛中的寶貝》《生死劫》,張艾嘉的《20,30,40》,許鞍華的《姨媽的後現代生活》,徐靜蕾的《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和李玉導演的《蘋果》等,這一時期的女性作品更加多元化,創作理念和女性意識更加成熟。
  • 咖位|李少紅:當文藝唯美遇上「時代報告劇」
    李少紅來了,把她與劉家成、滕華濤、高群書等名導聯合執導的扶貧題材「時代報告劇」《石頭開花》帶到了廣州,並接受南都記者的獨家專訪。她說廣州是自己的必來之地,她的每一部電影或電視劇心血之作都會帶到這個「文化開放的窗口」來檢測一下觀眾的反響。
  • 第四屆澳門國際影展 李少紅獲電影精神成就獎
    各獎項已於今晚頒獎典禮上逐一揭曉,李少紅導演當晚被授予電影精神成就獎。 本屆影展設置了三個競賽單元還有七個非競賽單元。由李少紅執導,以澳門為故事背景的影片《媽閣是座城》也受邀在「特別展映」單元與觀眾見面。
  • 李少紅:我創作的最大優勢就是性別特點和女性眼光
    李少紅最初對於電影的嘗試是1988年的《銀蛇謀殺案》。作為北影廠第一部商業片,誕生了賈宏聲這樣非常有時代意義的演員。1995年,李少紅執導了根據蘇童同名小說改編的劇情片《紅粉》,由王姬、王志文、何賽飛主演,於1995年2月上映。 回憶起這部電影,李少紅記憶猶新:「1995年之前都是賣拷貝,1萬塊錢一張,之後就是看票房。
  • 李少紅:我創作的最大優勢就是性別特點和女性眼光
    大河網訊(記者 莫韶華)9月24日,第35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開幕論壇在鄭州舉辦,著名導演李少紅分享了她的現實主義創作經驗。李少紅最初對於電影的嘗試是1988年的《銀蛇謀殺案》。1995年,李少紅執導了根據蘇童同名小說改編的劇情片《紅粉》,由王姬、王志文、何賽飛主演,於1995年2月上映。回憶起這部電影,李少紅記憶猶新:「1995年之前都是賣拷貝,1萬塊錢一張,之後就是看票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