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員」和「明星」看似定義相同的人物,其實是兩種不一樣的身份。
什麼人才能稱之為演員,這個人他不需要長得多麼的驚豔,只要有演技、會演戲就是演員,而明星定義的則是那些沒有演技,屠有顏值的「花瓶」。
在現在這個不憑實力說話的娛樂圈中,「演員」已經少之又少,這也不禁讓人想起了「戲霸」李保田。
說起李保田大家對他最深的印象就是「宰相劉羅鍋」吧,不過從劉羅鍋之後,就很少能看到李保田的相關作品,那他到底是去了哪裡呢?
李保田在圈內是出了名的吹毛求疵,在演戲上面有自己的追求和見解,不會一股腦的跟風求流量。
十幾歲開始學戲劇,在文工團厚積薄發多年,三十多歲重新高考,四十歲開始演藝生涯。
李保田這樣大器晚成的演員,已經不在乎什麼名氣了,只想拍好戲。
1987年他憑藉電影《人鬼情》成功獲得中國電影金雞獎的最佳男配角獎。
之後又在1993年獲得百花獎,金雞獎三個大獎的最佳男主角獎,成為實至名歸的影帝。
1995年他又因出演《宰相劉羅鍋》給大眾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也就此背上了「劉羅鍋」這個名號,那一年他已經51歲。
劉羅鍋是他事業的巔峰,也是他事業走向下坡路的開始。
2003年李保田在出演《神醫喜來樂》後再次大火一把,那個時候很多醫藥廠家就想請他做代言,不過都被他一一拒絕。
原因就是因為他覺得這些藥自己都沒有吃過,就這樣接下來就是在欺騙觀眾。
這樣耿直的李保田誰會不愛呢,可偏偏這個性格害了他自己。
2006年他參與拍攝的《欽差大人》劇組將原定的30集改成了33集,本身這樣的事情是現在很常見的,但李保田就因劇情注水將其告上了法庭。
最後李保田獲得199萬元的賠償金,但本人也因此被13家影視公聯名「封殺」。
就連李保田自己都說過「因為較真受到了排擠」,就這樣很長一段時間裡,他都沒有出現在大家的視角當中。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李保田就算對戲再「較真」也熬不過親兒子的「威逼利誘」。
李保田的兒子名叫李彧,曾經在他的關係下出演了不少的配角。
但後來隨著年齡的增長,他不想再依靠父親,想自己闖出一番天地出來。
於是在1998年那一年,他抵押上了自己房子和車子,接受了一部影視作品,想自己開辦影視公司。
不過這部戲投資的條件就是必須要李保田客串20集,李保田在看完這部戲後,十分生氣的說自己是不會演這種「爛戲」的。
但是李彧忽悠他說:自己已經拿到了定金,如果不出演就要賠人家300萬。
面對這樣的事情,李保田沒得選擇,出演了這部劇,果不其然的這部劇就算是李保田出演,最後也配了個精光。
因為這件事,李保田和李彧4年的時間都沒有說話。
李彧完完全全沒有了父親庇護後才逐步的成長起來,不僅和父親和好如初,還在2009年將媳婦領回了家中。
像李保田這樣耿直的人。不知道大家會怎麼看呢?
歡迎下方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