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戲痴」李保田:不滿張國立,怒批「劉羅鍋」!
在國內演藝圈,總有一些執拗又認真的「老戲骨」。
他們的敢說敢做不僅僅是性格使然,更是源自於對藝術的執著於熱愛。
比如說,中國「戲痴」李保田。
實力派演員李保田,當年曾一度火遍大江南北,國內許多耳熟能詳的影視作品中,幾乎都能看到他的身影。
他是《宰相劉羅鍋》裡的「劉羅鍋」,亦是《神醫喜來樂》裡的「喜來樂」。
甚至在名導張藝謀的多部電影作品裡,李保田都擔當著極為重要的戲份。
曾經帶給我們無數歡樂的他,如今卻在娛樂圈裡銷聲匿跡。
這些年,李保田都經歷了什麼?
1946年,李保田出生於江蘇徐州。
從小到大,他一直都是個「不安生」的人。
小時候,李保田和許多叛逆的孩子一樣,因為不好好讀書,斷送了學業。
他對課本上的知識一點興趣都沒有,反而對演戲格外著迷。
那時候,李保田對戲臺上的丑角著了魔,時常徒步跑到幾十裡以外的村子裡看戲。
但李保田的家境相當貧寒,父母根本沒有能力送他進戲院。
對於農村的孩子而言,上學才是他們擺脫現狀的唯一途徑。
因此,當李保田告訴父親自己要當戲子時,挨了一頓毒打,甚至被父親揚言說要斷絕父子關係。
就這樣,憑著對於演戲的一腔熱血,李保田終於開始了學戲之路。
13歲那年,李保田跟著戲班子四海為家,吃了不少苦頭。
都說天才的成功需要努力和天分做支撐,李保田的演戲天分不容置疑,他的努力程度更是讓人欽佩不已。
李保田練功練得雙腿鼓起了大包,因為常年在外流浪吃不飽飯,他的身體浮腫到扎不進去針。
上世紀70年代末,正逢中央戲劇學院招生。
李保田雖然只有小學的文化程度,可是他曾在圖書館裡,極大地豐富了自己的知識儲備。
於是,李保田進入中央戲劇學院,得到了更專業的指導和學習。
1987年,李保田在《人鬼情》裡飾演秋芸的父親。
他憑藉自身豐富的人生經歷和精湛細微的演技,把這個性格複雜的人物演繹得淋漓盡致。
都說藝術源於生活,李保田正是在這個角色身上,看到了自己父親的影子。
這麼多年,李保田理解了父親的不容易,便將這份情感融入到了戲中的人物身上,令其角色變得更加飽滿。
《人鬼情》一經播出,便獲得了熱烈反響,並且還贏得了金鳥獎以及第八屆金雞獎。
而李保田,也理所當然得成為了最佳男配角。
爆紅之後,李保田接著參演了許多影視作品,一度活躍在大眾的視線當中。
其格外耿直的性格,自然會在相對複雜的娛樂圈裡有些吃虧。
在拍攝《宰相劉羅鍋》時,李保田因看不慣張國立耽誤拍攝的進度,而引發了不滿。
更讓觀眾難以理解的是,李保田還怒批自己在這部劇裡的人物角色,聲稱「劉羅鍋和和珅都是封建制度下的產物,皇權的爪牙。」
雖然李保田並沒有上升到演員本身,可飾演「和珅」的王剛聽到這樣一番言論心裡自然也不會多好受。
而在接下來《鐵齒銅牙紀曉嵐》這部劇中,王剛和張國立再次搭檔合作,卻不見了李保田的身影。
其實,李保田並沒有針對《宰相劉羅鍋》裡的哪個演員,他只是對於不珍惜生命的行為感到不齒。
李保田的原話是這樣說的:「乾隆搞文字獄很厲害,這種皇權淫威及骯髒的宮廷鬥爭,卻是人們津津樂道的東西。」
他痛恨乾隆文字獄中不人道的行為,斥責乾隆不尊重生命。
這也不難理解,李保田在評價金庸時,為何會批判金庸缺乏思想厚度,缺少對生命的尊重和關懷。
李保田如此犀利,難免不會給他自身招來禍端。
2006年,李保田把《欽差大臣》投資方告上了法庭,並且表示寧可不要片酬,也絕不會出演爛作品。
即使時至今日,李保田剛直的性格也絲毫沒有改變。
可是在娛樂圈裡,卻再難見到這位「戲痴」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