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保田和張國立的恩怨 昔日鐵三角為何土崩瓦解
很多80後和90後記憶中有一部非常經典的電視劇《宰相劉羅鍋》,那部劇讓很多人都出名了,比如大家熟悉的「和珅的扮演者王剛,乾隆的扮演者張國立,劉墉的扮演者李保田」,但是,從那部劇以後,李保田好像就沒有和王剛張國立在合作過,甚至李保田一直消失在大眾的視野,這又是為什麼呢?
在《宰相劉羅鍋》中,張國立出演皇帝,和以往電視劇中的嚴肅形象完全不同,他風度翩翩,兩撇小鬍子,手持摺扇,整體十分有意思。
李保田成功出演了劉羅鍋,就是十分正直的、剛正不阿、機智幽默的,尤其他的絕活——耳朵會動更是讓很多觀眾覺得十分有趣。
王剛成功塑造了一個溜須拍馬八面玲瓏又有些滑稽的奸臣和珅,出演的相當活靈活現甚至可以稱得上無法超越。
這部劇整體十分有趣,不僅笑料很充足,而且整體氛圍相當的滑稽有趣,讓很多人忍俊不禁,很多人都希望可以翻拍,不過三個人後面沒有繼續合作過。
有些人猜測他們是不是有了矛盾,實際上並不是這樣的。主要是李保田覺得這類的劇沒意思,所以不想出演,他曾經說過:「如果不是劉羅鍋代表著百姓的靈魂,是一個穿官衣的百姓,我覺得那個是沒啥意義的。」
李保田覺得自己成功的演出了劉羅鍋的形象,所以像換換角色試試看,不想重複的演繹一樣的角色。
在《宰相劉羅鍋》後,不少導演找李保田拍以劉墉為主的戲,李保田都拒絕了。
近來,李保田做客北京臺一檔訪談節目,在談到與王剛、張國立、張鐵林鐵三角,為什麼不再協作時,李保田他一句話道出真相,讓觀眾覺得,的確如此,他就直言:「我喜愛和有發展潛力的藝人協作,有的人永久不會再協作。」
在現在的娛樂圈中,李保田算是比較另類的,甚至可以說是藝術家。他有著自己的堅持和想法。雖然出演的劇不多,但是絕對都是十分有意思的角色。
除了擁有著不同的藝術追求,李保田也是相當有個性的人,他有著自己的一套想法,只做自己覺得有意義的事情,所以三個人就散夥了。
不過後面張國立,王剛和張鐵林三個重新組合,演繹了一部《鐵齒銅牙紀曉嵐》,又成為了熱播劇。張國立因多次出演皇帝這個角色,因此有「皇帝專業戶」的雅號,而王剛一直出演和珅這個角色,也有了「和珅專業戶」的雅號。
但是觀眾們總有一種感覺,張國立、王剛、張鐵林所出演的人物固定化,千人一面,沒有跳出自己的舒適圈,出演不一樣的角色,而李保田演的每個人物都讓人入神,觀眾看起來不跳戲,讓人印象深刻。也許這就是他們的不同,才使得他們第一次合作也成了最後一次。
聲明:文章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