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晚間,北京市朝陽區衛生健康委與內蒙古錫林郭勒盟衛生健康委聯合發布信息:
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蘇尼特左旗2人經專家會診,被診斷為肺鼠疫確診病例。
目前,患者已在北京市朝陽區相關醫療機構得到妥善救治,相關防控措施已落實。
關於鼠疫,我們需要深入了解些它的相關信息。
關於鼠疫的前世——被稱為死亡瘟疫的疾病
人類歷史上曾有多次瘟疫流行,但其中最可怕莫過於中世紀的腺鼠疫,它有個更廣為人知的名字——「黑死病」。
科學家現在認為,那場瘟疫的致病菌最初來自14世紀30年代的中國,很有可能是通過家鼠身上的跳蚤傳播的。
那些鼠蚤隨著它們的宿主在1347年搭乘商船抵達了歐洲。
黑死病當時導致數千萬人死亡,記錄顯示,死者中既有窮人,也有富人,可謂「瘟疫面前,人人平等」。
因死亡率極高,鼠疫歷史上以「死亡瘟疫」或「大死亡」而聞名。
在鼠疫流行的當時,造棺材的速度都跟不上死人的速度,只能靠建造集體墳墓和「瘟疫坑」來處理屍體。
曾有人記述道:「活下來的人太少了,甚至沒有足夠的人手照顧病人、掩埋屍體。」
看來鼠疫,著實有點恐怖。
最近,鼠疫在北京發現,作為普通大眾的我們,不必惶恐,相信政府和相關機構會妥善處理的。
我們需要做的是,學習、了解和掌握相應的知識,加強和提高自身的安全級別。
今天這期推文,我們就有關鼠疫的相關知識做一基本的介紹。
以下相關知識,均是根據權威官網資料整理而來,希望小夥伴們為了自己的健康,一定花點點時間學習了解下。
什麼是鼠疫?
鼠疫(plague)是鼠疫桿菌借鼠蚤傳播為主的烈性傳染病,是廣泛流行於野生齧齒動物間的一種自然疫源性疾病。
鼠疫可由感染跳蚤叮咬傳播給人,人在感染後出現淋巴腺型鼠疫。
如肺部出現鼠疫桿菌感染,腺型鼠疫有時進而發展為肺型鼠疫,並通過肺鼠疫感染者的呼吸道飛沫在人際間傳播。
鼠疫在臨床上表現為:發熱、嚴重毒血症症狀淋巴結腫大、肺炎、出血傾向等,病情通常發展很快,如及早使用常規抗菌素治療,則療效良好。
鼠疫有哪些症狀?
典型症狀有:突然發燒、寒戰、頭痛和身體疼痛、虛弱、噁心和嘔吐。腺鼠疫會出現淋巴結疼痛和發炎。
感染肺鼠疫後很快便出現症狀(有時在24小時內),表現為呼吸短促和咳嗽等嚴重呼吸道症狀,通常伴有血痰。
如何保護自己不被感染?
為了防止鼠疫傳播,需避免與咳嗽者密切接觸(相距2米以內),並減少在人群密集場所的逗留時間。
在鼠疫流行地區不要接觸死亡動物,並使用驅蟲劑。
如果懷疑自己感染了鼠疫,該怎麼辦?
切忌自行用藥
如果突然出現發熱、寒戰、淋巴結腫痛或呼吸困難、咳嗽和/或血痰,應立即尋求醫療診治(曾在鼠疫流行地區旅遊的小夥伴應將這一情況告知醫務人員)。
注意:除非由醫務人員進行了診斷,否則應避免自行用藥,包括使用抗菌素。
如何治療?
抗菌素是治療鼠疫的有效藥物,如及早治療則多可治癒。
在鼠疫疫情暴發地區,有症狀病人應到衛生院進行診斷和治療。
肺鼠疫患者必須由穿戴個人防護用品並經過培訓的醫務人員進行隔離和治療。
現在看來,鼠疫並不可怕,只要我們掌握了相關的知識,就可以從容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