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原聲樂:真正打動人心的,是那些不語的靈魂 影評

2021-03-02 電影公會


本文為本初子午線原創影評作品
電影公會經作者授權刊發,轉載請聯繫後臺

- 影片信息 -導演: 雅克·貝漢 等
編劇: 雅克·貝漢 等

主演: 皮爾斯·布魯斯南 等配音

類型: 劇情 / 紀錄片

語言: 法語
片長: 104分鐘(法國)《海洋》是影史上投資最大的紀錄片,但導演並沒有僅僅讓鏡頭髮揮『紀錄』的功效,而是通過它折射出海洋的詩性美。而本片的原聲音樂也如鏡頭一樣攝人心魄,讓一切都美得恰到好處。

電影公會原創影評第 6 期 | 海洋

原聲:請將我的音樂帶進海洋

文=本初子午線 | 編輯=姜小瑁

《海洋》裡的音樂並沒有懸念,觀眾期待的只是看這位大師如何編排音樂。

最開始聽到的是壯闊的海浪聲。在開始的長達五分多鐘裡,除了旁白,也只有這海浪的聲音。海洋是一點點進入視線的,從沙灘慢慢向海洋延伸,直至海底最深處。那裡是另外一個世界。

這就是大海麼▪大海是什麼▪海洋又是什麼

海浪此起彼伏拍打巖石的聲音,海底生物各自獨特的發聲都更加清晰,畫面卻更加安靜。

第一段音樂出現時,卻沒有海洋,而是太空。跟作曲家之前的風格一樣,詭異的音樂下深邃的太空漸漸遠去,海洋這時才真正出現在眼前。大片的海洋生物在這個被大多數人忽略的神秘世界裡,一個個像降落傘一樣漂在晶瑩的海水中。

就像史匹柏和約翰·威廉士、宮崎駿和久石讓一樣,法國導演雅克·漢貝的搭檔是魯諾·庫萊斯。他曾四度入圍法國凱薩獎最佳電影音樂獎,並憑藉《微觀世界》和《喜馬拉雅》兩度捧回大獎的法國電影配樂大師。庫萊斯名下有一連串的優秀作品:《盧浮魅影》《赤色追緝令》《遷徙的鳥》《放牛班的春天》……所以《海洋》裡的音樂並沒有懸念,觀眾期待的只是看這位大師如何編排音樂。

有時候,大師的高明之處並不在於低級地將旋律寫得優美或符合故事情節,而是知道將音樂用在何處。

主角是海洋和海洋裡的各類生物,沒有語言,所以音樂至關重要。壯闊的海面上各類生物輪番登場,在弦樂密集的輪迴音符中,暗示著一場海洋生物之間的戰役即將開始。海豚們組隊前行,騰空而起在空中劃出優雅的弧度線;細小的魚類閃閃發光,在水中成群穿梭,龐大的數量讓人目不暇接;海鷗們從水面騰空而起,拍打翅膀聲與管樂低沉的聲音相映,管樂不協和的聲音讓緊張的氣氛陡然增加,水花四濺中,海鷗速度像出鞘的利劍,垂直衝進水中捕捉獵物。低音提琴在水面下襯託恐怖的情緒,銅管樂器偶然出現馬上消失的一聲預示著除了海面的敵人還有海底的敵人出現,在多重的夾擊之下,魚兒們不得不四下逃散,幾分鐘內上演一場弱肉強食的爭奪戰。



但也有美好的場面,陽光下波光粼粼的海面,小提琴柔美的旋律將海洋演繹的晶瑩絢爛。海洋中大大小小的生物優雅的在水面和水下浮現。在這另外一個世界裡,大多數的生物我們並不能叫得上它們的名字,卻感覺像見過很多次面的老朋友,親切又怡然。小提琴代表的魚兒不時地成群結隊出現,而龐大的巨型魚類則由聲音低沉的木管襯託出它們或笨重或可愛的神態。撥弦的樂器與水中的氣泡一同登場若隱若現,在這個龐大的國度裡,表示有生命的存在。


有時候,大師的高明之處並不在於低級地將旋律寫得優美或符合故事情節,而是知道將音樂用在何處,何時密集何時停頓,何時稀疏何時留白,在一部幾乎沒有語言沒有對白的影片裡,休止符反而更加重要。

布魯諾做到了,他的音樂完滿的支撐了一場宏大的海洋生物的表演。

這部紀錄片適時的到來,用畫面和音樂敲擊心靈,使人有所醒悟,而真正打動人心的,卻是那些不語的靈魂。

在佔地球總面積百分十七十多的海洋中,生活著人類所不了解的許多生物,他們跟地球的誕生與發展同步,世世代代生活在這個純淨的水域裡。他們有的終生在海底不見陽光,有的能在夕陽下的海面上舞蹈,有的能在水中跳躍。他們看似跟人類毫無關係,而偶然隱隱約約出現的童聲又將他們與人類拉近了距離。



突然出現的動人一幕,布魯諾用了一個前八後十六的音型,小魚在大魚的周圍穿梭,一小節四拍子生動的將大魚小魚的神態表現的淋漓盡致。淋漓盡致,仿佛除了這個詞,再也無法描述。



可是這個世界上不只有它們,還有更為高級的物種——人類,人類總是習慣於用自己主觀的判斷去主導其他的物種,汙染、殺戮、傷害、破壞,無處不在。利益與貪婪趨勢人類對海洋下手,於是一種又一種生物消失、滅亡。人聲低吟如聖詠般的合唱與海洋生物悽慘的聲音並存。那是一幅血腥的畫面,純潔的生命漂浮在海裡,上面是一張巨大的網。

海洋博物館裡,一老一小緩慢的踱步在各種消失的物種前,音樂憂傷地令人心碎。


我們大多數人無法身臨其境到海洋裡去感受海洋生物的生活,這部紀錄片適時的到來,用畫面和音樂敲擊心靈,使人有所醒悟,而真正打動人心的,卻是那些不語的靈魂。

| - FIN - |

提示: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即可跳轉至視頻網站觀看《海洋》全片。

電影公會原創影評系列

一切盡失,除卻身體與靈魂

回復關鍵詞一切盡失進行查看

絕美之城:死亡用記憶熱愛著生命

回復關鍵詞絕美之城進行查看

荒蠻故事:無定向喪心病狂

回復關鍵詞荒蠻故事進行查看

隱牆:她用更甚於我的尊嚴承受著她的命運

回復關鍵詞隱牆進行查看

魔力月光:伍迪·艾倫是個樂觀的悲觀主義者

回復關鍵詞魔力月光進行查看

長按左圖,選擇「識別圖中二維碼」即可一鍵關注電影公會

相關焦點

  • 盤點那些打動人心的歌詞
    2018年的冬天,湖南衛視有一檔節目叫聲入人心,裡面有兩個少年,合唱了這首歌,當時所感受到的,是少年純粹而熱烈的感情。而在當年的歌手舞臺上,聲入人心男團又將這首歌演繹得淋漓盡致,海嘯般的悲痛與哀傷排山倒海地向觀眾襲來,這樣的感情充沛又令人窒息,最後無可奈何。5:毛不易《一葷一素》「月兒明,風兒輕,可是你在敲打我的窗欞。」
  • 耘耘心藝 黃胤然:做真正能打動人心的佛樂禪歌
    然而反觀大陸這幾年相關的佛樂禪歌,要麼太專業、太傳統到不敢越雷池半步,難以打動普通大眾以至於無法普及,要麼就籠罩著一種欺名盜世的另類,要麼就是特別著相的愚虔之作,再不然就是燻人千裡外的低俗。真正能響入人心的佛樂禪歌也有,但鳳毛麟角,數量上很「孤獨」。鮮有時代創新感。
  • 盤點那些輕易打動人心的歌詞
    >2018年的冬天,湖南衛視有一檔節目叫聲入人心毛不易的歌可能不太適合競技,但是很耐聽,可能是離家在外,心裡對於有家人在的家,總是格外柔軟的,那些無可替代又不斷被遺忘的回憶,即使我曾經擁有過,也是無法再握住的,無法再牽住的逝去親人的手,他們的關心和教誨,如今也夢不到了。
  • 和《心靈奇旅》一樣打動人心的,還有治癒系經典《擺渡人》
    2021年一開局,電影市場上佳作頻現,場場爆滿,部部打動人心。  這其中,一部動畫片《心靈奇旅》(soul)出其不意的以豆瓣9.3的高分遙遙領先,被觀眾讚譽為2020年最令人動容的電影,很多人走出影院還沉浸在喬的故事裡久久難以自拔,思索起自己的漫漫人生。
  • 《五歲庵》片子好不好看的是能否打動人心
    五歲庵的故事非常簡單,就是一個眼盲的姐姐帶著調皮但卻心地純潔善良的弟弟尋找母親,然後因緣際會寄居在一個寺廟裡,弟弟為了學得靈魂之眼讓姐姐能看見東西就跟著一個師傅到另一個寺廟學習了,但是由於師傅在茫茫大雪的歸途中不幸昏迷了很長一段時間,醒來後再找回寺廟發現弟弟坐化在佛前(饑寒交迫而死)。。。故事簡單,情節幾乎沒有起伏波瀾,但就是這樣簡單的一個故事卻打動了我們。
  • 比海洋更深的是靈魂
    據統計,目前已知的連環殺手、殺死多人者以及虐殺兒童的罪犯中80% 以上精神不正常,與他們深入交談,窺探他們的內心世界,對於正常人來說無疑是對心靈的煎熬。 卡波特出於一名作家對自身職業的執著投入以致奮不顧身,勇於探究那些罪惡的靈魂,對此,我懷著深深的敬意。但我更好奇的是,他與殺人犯之間曾經有過怎樣的深度交流?這種交流對於天性敏感,沒有任何心理學背景的他來說,究竟會造成怎樣的影響?
  • 35部國外名著裡,那些打動人心的經典語錄!
    ——海明威 《老人與海》3、生活總是讓我們遍體鱗傷,但到後來,那些受傷的地方一定會變成我們最強壯的地方。——海明威 《永別了武器》4、未曾哭過長夜的人,不足以語人生。——歌德 《威廉·邁斯特的學習時代》5、今天做不成的,明天也不會做好。一天也不能虛度,要下決心把可能的事情,一把抓住而緊緊抱住,有決心就不會任其逃去,而且必然要貫徹實行。
  • 《海洋奇緣》:關於愛與勇氣,簡單直擊人心
    《海洋奇緣》影評這是一部關於使命、勇氣、不屈、冒險和尋找真我的充滿正能量的動畫片。故事線條單一,情節層層推進,不複雜,不拖沓,內容通俗易懂,老少皆宜。就我個人來說,我很喜歡這部動畫片,不愧是老牌實力公司迪士尼高水準的出品。
  • 蔣大為評價:打動人心而且接地氣
    如果你覺得只是因為這首《成都》那就錯了,因為他們真正愛他的,是他每一首歌的故事以及歌中專屬於他的靈魂。對於趙雷來說,音樂就是他的骨血,是他抒發情感的最佳捷徑,他在十年之中寫了無數歌曲,一詞一弦都是他經歷的寫照,《再也不回去麗江》,其實講的就是他對麗江歲月的留戀,《阿刁》寫的是他在拉薩名為阿刁的姐姐。
  • 趙薇被曝新戀情後首次發文:只有真正情感,才能打動人心
    10月2日,趙薇在社交軟體上發文表示:「只有真正的投入感情,才能打動人心。」疑似回應之前她與柯昱名的緋聞。看來趙薇對於柯昱名是動了真感情,所以才會人不知發出這樣的感慨。
  • 【影評】靈魂擺渡:世上無鬼人心有鬼,三季都是良心國產不多見!
    它叫《靈魂擺渡》,大家應該都看過或者聽過。它是靈異鬼片三季豆瓣評分都不錯,國產裡難得的良心。男主能看見鬼,並發生一系列人鬼糾纏的故事,看起來是被拍爛了的劇情對不對。但《靈魂擺渡》是在以鬼說人,就像他們的宣傳語「這個世界沒有鬼,是人心有鬼」。
  • 不靠賺眼淚,這支品牌微電影如何打動人心?
    看過不少品牌微電影,最近這支影片讓人印象尤為深刻,無刻意煽情,卻依舊打動人心……真實故事是打動人心的基礎故事發生在一個普通幸福的四口之家。一天,弟弟被查出患有先天性心臟病,於是,夢想成為修理師的哥哥決定製作一顆機械心,拯救弟弟的生命。
  • 那個厭世的小靈魂後來怎麼樣了
    同時推過來的還有一篇心理老師的影評。影評大讚皮克斯的立意。主人公喬在尋找夢想的過程中,覺悟了生命的意義,知道了自己為什麼而活。大概這個意思。因為老也打不開電影連結,索性直接到豆瓣看影評,很多都是說喬終於尋找到生命的意義,夢想不重要,活在當下才重要。後來我把電影連續看了三遍。
  • 孫伯綸發新歌《你要的天堂》 極致純粹打動人心
    單曲封面  實力唱將孫伯綸攜全新單曲《你要的天堂》於6月21日全網首發,摒棄過多的華麗,回歸最簡單的演繹,他將用極致純粹的音樂打動人心。在剛剛拿到《你要的天堂》這首歌時,孫伯綸便深深地被感動了,並對這首歌寄予厚望,就像摯愛音樂的人一輩子都在等待好歌,他想著如何將這首歌注入靈魂,並把這份感動傳達給所有聽歌的人!  配唱過程中,製作人崔迪希望孫伯綸放下過去擅長的熱烈澎湃唱腔,轉以內斂情深的方式,將歌曲中隱諱純粹的情感轉折表達出來。
  • 遊戲角色塑造:如何創造一個打動人心的角色
    《魔女之泉2》裡的小魔女露娜,一開始遭遇的困難是,她是一個魔女,人們眼中的異類,沒有朋友,一個人孤單地生活,但她有唯一的好朋友羅賓,所以她努力地生活,試圖打破這樣的局面。在之後,她遭遇了一個巨大的危機——羅賓的背叛,可怕的打擊使她完全陷於絕望,無論是外表換上純黑的衣服,還是說終日在床上躺著的行為,都昭示了她絕望的心態。
  • 真正的打動一個人,最好的方式,抓住她的七寸之地
    要想真正的去打動一個人,最好的方式,就是懂得她想要什麼,抓住她的七寸之地。只要摸準了對方的心思,其實一個人是很好哄的,尤其是女人。 在追求一個人的時候,講究的就是方式方法,要懂一定的技巧和套路,抓住她內心柔軟的地方,自然就會被你徵服打動。
  • 福利 電影《海洋之歌》「零差評」 周邊福利轉不停!
    下面我們梳理出《海洋之歌》的六大看點,為您揭開「神作」面紗。 看點1:七年手繪幀幀如畫 視覺效果精美絕倫《海洋之歌》全片採取了逐幀手繪的製作方式,歷時七年製作完成,視覺效果精美絕倫,被國外媒體稱為「真正的動畫瑰寶」。
  • 當我們的評人已成了為資本推銷影視產品的商人,影評就是叫賣之語
    由此,這些所謂的影評之人,做出來的影評之語,自然而然就不可能是客觀而公正,有深度,有硬貨的東西。而是些誘導人們消費的商家叫賣之聲。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都知道,影視作品這種東西,它和一般的東西是不同的。因而,對於具有這種特點的影視作品的解讀與闡釋,作出的影評自然也要儘可能的突破時間的消磨與空間的限制而帶來的無視與偏見,從而對其進行正確而透徹的解讀,還原其真面目,闡發其真精神,使之有益於整個社會正確的價值體系塑造,有益於個人的高尚精神世界的培養。而不是去傷害這個社會本就脆弱的價值體系,去拉低個人精神世界的品味。這才是一個合格的影評之人應該堅守的東西,一個合格的影評之語應該具有的內容。
  • 手繪動畫電影《海洋之歌》國際動漫節獲「金猴獎」
    《海洋之歌》製作團隊耗時七年,以逐幀手繪的表現方式,通過「回歸、親情、冒險、童話」為主題,全景展現愛爾蘭民間傳說,細膩深入的「親情元素」戳中淚點。該片於2016年8月首次公映,在豆瓣、時光網評分均逼近9分,海外權威電影網站爛番茄新鮮度高達99%,獲得媒體、影評人和網友的一致好評。
  • 那些好看的日本電影,打動人心,念念不忘
    本文作者:風吹沙長久以來,認知中的日本和電影中的日本是兩個日本……日本電影最大的觀感:克制、溫情,理性,觸動人心或者大張旗鼓地對待逝者,都不是對生命真正地敬重。 日本電影《入殮師》,第81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豆瓣8.8。一部送別死者的電影。從沒有看到對"死"如此尊重,裝殮過程是那麼莊重、聖潔,充滿敬畏。 如果,對人生最後一程能敬畏如生,漫漫長路,生命怎會不被善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