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臺灣 有一個地方叫九份

2021-02-14 小津概念書房

我覺得這一幕實在太適合當一個電影的開頭了。

(PS:九份早期因為盛產金礦而興盛,礦藏挖掘一空而後沒落。)

隨之而來想起今年旅途裡路過九份的短暫記憶,有芋圓,有昇平戲院,還有面噁心善的民宿老闆。

這輕飄飄的記憶既然被想起,那就當做一堂寫作練習課記錄下來。

從臺北搭1062號公交,1個小時的車程可以到達九份老街,車從市區一路開至彎彎繞繞的山區公路中,公車到達時九份下起了雨,那段時間恰逢臺灣迎來第一個入冬寒潮,所以下車的第一印象是:冷!拖著沉重的粉紅行李箱,淋著雨冷得牙齒打顫走了一段盤山公路,在老街入口處買了件黃色雨衣穿上,有路人幫我拍了照片——


#當下的心情大概就是:好氣哦,但還挺好玩的.

 

隨後淋著冷雨找了半個小時才找到提前訂好的民宿,腦補中的畫面應該是老闆跑出來迎接,帶著臺灣人獨有的溫情對我這個獨自旅行又如此狼狽的女生噓寒問暖一番.

然而,現實卻是,老闆是個高大而面兇的中年男士,帶著警惕又充滿堅定的告訴我:「我們這裡不到下午3點不能辦入住哦!」


我當時只好內心怨念的接受了這個現實。

 

辦完入住之後想起狐兄和MK告訴我,去九份,一定要吃芋圓!好,那麼就出門去找九份芋圓!

由民宿所在的輕便路拾階而上,要想找到傳說中九份最好吃的那家阿甘姨芋圓,就得先走過摩肩接踵的各色門店:

#雨中的九戶茶語,陰雨天裡喝一壺熱茶,在四樓遠眺能看到鋪展著浩瀚無邊的太平洋環繞著九份山城。


#轉進一家餐館,牆上掛著許多上世紀的手繪劇場海報。邊吃飯邊體味上世紀某一天的「今日放映」,這是九份才獨有的新舊交錯。

#轉進豎岐路35號,是電影《悲情城市》的拍攝地,想起電影裡林氏兄弟和友人在這裡談起陳儀和二二八事件,齊聲唱起《流亡三部曲》時,誰又能預想到之後各自的命運沉浮呢。


《悲情城市》海報

這條路上還有「鬼臉博物館」數千張形態各異的鬼臉面具可以入內參觀,還在一家明信片店裡完成了「給廖小姐寫一張明信片」的任務.總之這裡停停那裡拍拍,閒散的無事人總能比目的性強的趕路人多逛出許多趣味來。


#在道路的盡頭終於找到這家傳說中九份最好吃的芋圓。


#在臺灣吃到的所有好吃的食物,都是最接近食物本身的味道。一口一口,香甜而豐富。

從山上走下來已經是傍晚時分,在九份,除了吃和逛,沒有別的事好做。

一身疲乏的我選擇回民宿洗個澡睡上一覺,然而一覺醒來已是晚上八、九點鐘。我再次出門的時候小攤販的老闆已經準備要收攤,我買下最後一杯鮮榨柳橙汁。各處的燈籠已經陸續要熄滅。


#比較奇妙的是,這個點依舊晃蕩在人煙稀少街道的,除了「睡過頭」的我,大多是日本情侶和青年。

攤販老闆告訴我,九份每年迎接最多的外國遊客是日本人,而且通常一住就是好幾天。不知道他們有沒有找到宮崎駿眼中的《千與千尋》呢?

到九點半之後九份幾乎找不到任何一家營業的店鋪了,而我就在百無聊賴之後,轉回了民宿,拿起手機和朋友聊聊最近的八卦,翻了幾十頁小說然後睡覺。獨自旅行的我,並沒有那麼多非去不可的地方,於是覺得這安靜的片刻也挺好。

第二天早起的我,決定啟程要去下一站了。下樓辦理退房,民宿老闆得知我還沒有預訂下一站的火車票,當即用兇又帶著抱怨的語氣對我說:「啊可是你現在去訂不一定訂得到哦,你這些事情怎麼都不先安排好!那你如果買不到今天的票要怎麼辦?」我一邊安靜接受他的抱怨,就如我昨天對他的設定,就是一個又兇,又碎碎念的老闆而已嘛。

誰知他一邊念叨一邊關掉電視,說:「那你先在這裡坐著,我先去幫你把火車票買好!「早晨的九份還是下著小雨,然後這個我眼中毫無人情味的老闆,就從牆角翻了一把傘,匆匆的一頭扎進雨中幫我買票去了。

旅途中的我常遇見順水推舟的善意,諸如:「旅途愉快哦以後再來玩」這類。然而九份民宿老闆那個帶著些許抱怨,又毫不猶豫的出門幫我買票的雨中背影,卻讓我後來常常想起,覺得好笑,又帶著印象深刻的感激。


#離開九份前拍的最後一張照片,相較起這段旅程中其他的地點有趣的經歷,九份真是好山好水好無聊啊。

這個地方也許不會再去一次了, 但這段記憶卻又因為「也許不會再去一次了」從而變得有點特別。

這就是我記憶中的九份。

相關焦點

  • 臺灣環島遊 • 一人 • 十一日
    17:10pm 抵達九份• 建議上車時告知司機 提醒九份將有人下車17:30pm 步行至「賴阿婆芋圓」這是我在花蓮城中最愛的地方,願意「浪費一下午」的地方(強推)。入了一本絕版舊書、一張辛曉琪的舊CD、一張舊書籤、一張不二手的明信片。
  • 小遊臺灣九份
    去到臺灣你會愛上那裡緩慢的節奏和溫和的陽光,每走過一條小路都能看到陽光從縫隙裡灑進來,喜歡那裡的生活氣息和對美食的態度,融入其中,你再也不會覺得跟臺灣有多麼遠了。雖然這是2014年十一月份去的,但不妨礙我這兩年對它的懷念,所以決定在我去第二次之前把那次美好難忘的經歷寫在這裡。
  • 一首名為臺灣的多聲道交響曲《那個我最親愛的陌生人》
    《那個我最親愛的陌生人》(以下簡稱《那人》)是近期臺灣電影裡少見的大氣之作,這個大氣來自其野心,試圖統攝各式各樣的言語,臺灣國語、普通話、閩南語、粵話……,這些言語所代表的是男女老少各式各樣的人,不論願意不願意,他們因緣際會在這個地方,不論願意不願意,他們相互糾纏,產生一個化合物,也就是我們的小男主人公阿全如果要我用一個字來形容本片,就是「巧」,這個字,這個字由兩個工具所構成
  • 臺灣首家二十四小時書店月底「熄燈」
    「這是臺灣的第一家24小時營業書店,從童年到中年我在這裡度過了不少時光。現在聽說還有一個月就要關門,實在是有些感慨。」   像賴先生一樣感慨的臺灣民眾還有很多。聽到誠品敦南店5月31日即將落幕的消息,不少人都特地趕來打卡、拍照留念,重溫這裡的舊時光。對大家來說,誠品是書店,但又早已不只是書店,它是一個美好的文化空間,是臺灣地區地圖上的一個地標、一枚記號。
  • George 品生活~ 打過「臺灣麻將」​嗎?這副麻將充滿臺灣在地風情,吃碰間都是臺灣的符號​!
    將臺灣的各式元素與麻將做結合讓人在打玩的過程中細品臺灣風光最特殊的是萬字改成一府二鹿至八裡九份等臺灣歷史地名讓人倍感親切紅中代表中央山脈因此刻上山脈小圖飾,也盼望臺灣發大財故設計一隻蟾蜍咬錢的圖案白板則改成臺灣的代表性建築物 101 花牌是臺灣黑熊、黑面媽祖、珍珠奶茶
  • 【華語電影】「3904英呎」在臺灣正式召開宣傳記者會
    臺灣的美,中華文化的美就在這片土地上深根,在每個認真生活的人身上,在每個腳踏實地努力耕耘的時刻,他希望能全方位地記錄下來,拍成一則一則動人的故事,為所有在爆炸資訊及負面訊息淹沒下感到疲憊的心靈,提供一個截然不同的角度與觀點。
  • 宮崎駿最愛的臺北魔幻小鎮 戀戀十分、悲情九份
    臺灣從來都是文青的一個夢想,在整個臺灣,最文藝的地方莫過於臺北以東的九份,剛開始這裡只有九戶人家,人們們出門買東西只買九份
  • 【港明星】香港「特產」:沒有一個女明星能逃開被叫BB的命運
    「心穎BB」、「千語BB」、「心悠BB」、Angelababy…究竟為何那麼多的香港女星被人叫「BB」。這就要回到「BB始祖」——鍾嘉欣。在臺灣的出身的她2004年趁大學暑假回臺灣參加選拔活動,從4000多名美少女中獲挑選擔任「中華航空」電視廣告模特兒,2005年便透過香港電影《阿嫂》正式出道,之後陸續拍攝了多部電影作品和廣告使其漸為人知。
  • 臺灣五大奇案-悽悽慘慘戚戚的林投姐
    林投姐的故事你有聽過嗎?慘到連神都同情的林投姐,冤魂到了2017年又強勢回歸,不讓洋女安娜貝爾、小蘿莉紅衣小女孩專美於前,林投姐要大家都不準忘記祂!《林投姐》的故事發生在清末的臺南府城,林投姐的本名為李昭娘。李昭娘和丈夫陳明通就住在赤崁樓的西南方向,陳明通是一名商人,平常生意往來於臺灣和中國之間,兩人育有三名稚子,家境富裕、生活美滿。
  • 來到臺灣,你就會愛上這裡
    (小黃的照片好少,只好委屈了這對型男靚女) [歡迎乘坐檯灣公車]臺灣的公交車是個很神奇的存在!首先,司機叔叔超有禮貌,他們會在每一位乘客下車時說「謝謝」。當我們提著行李找到老闆時,她便一口叫出了我的名字!如今想起來,直到現在我都不知道她叫什麼,真的好慚愧。幾次攀談之後,我們漸漸地熟悉了起來。
  • 林俊傑2018巡演「16城市沒臺灣」 親口承諾:一定有機會!
    「金曲歌王」林俊傑22日晚間舉辦線上發佈會,宣布相隔近3年的巡演重新起跑,巡演名稱取名為《聖所》,不過一連公布的16場巡演中,卻不見「臺灣」讓網友激動不已,不過他也承諾,「一定有機會!」林俊傑演唱會記者會場地選在自家「聖所」,該地不僅是作為一個音樂製作場所而存在,林俊傑更希望它可以成為所有熱愛音樂的人心靈的棲息地。此次巡演命名為《聖所》,「聖所對許多人來說是一個新的詞彙,其實所謂的聖所,大家可能會認知這個場所,但其實並不是這樣,是一個內心的狀態、精神、避風港,那是我們每一個人心中嚮往的感覺。」
  • 吃貨聯手,橫掃九份美食天堂
    《九份的咖啡店》。是的,你也許沒來過臺灣,但你一定不會不知道九份這個家喻戶曉的地方。這個不僅在臺灣本地備受推崇而且還牢牢佔據內地臺灣地名搜索榜第一位的小鎮,如今已經揚名四海。當然,她可不是單單是靠著自然風光功成名就,美食,也是九份不能被忽視的一道風景。在旅行愛好者的眼中,九份好比內地的鼓浪嶼,旖旎清新的自然風光,加上遍地開花的各色小店,構成了這座小山城最獨特的存在。
  • 《悲情城市》九份:有霧有雨沒有風
    每次來臺灣,心中總有一絲懷舊之情,仿佛穿越回了民國時代,看到親切的笑臉,老派的問候,以及那些有著上個世紀30-40年代影子的舊式招牌,感覺特別溫暖。下面是去年6月去九份時拍的照片和一點文字,今天周末,希望讀者們有個輕鬆閱讀的時光。去九份時,我是帶著某種莫名的還願心情,利用一個下午,匆匆探訪了這個因一部著名電影而改變命運的山中小鎮。
  • 遊臺北九份山城,《千與千尋》靈感源於此
    根據《臺北縣誌》的記載,由於在清領時代初期的時候,這地方的村落住了9戶人家,每當外出到市集購物時都是每樣要「九份」,到了後來九份就成了這村落的地名,一直沿用至今。九份老街入口九份的街道都是窄窄小小的,其中的基山街是最熱鬧的一條。這條頗有味道的老街,體現了臺灣特有的食文化,是九份最繁華的商圈。街兩邊是百餘家小店面,傳統小吃、飲食店、民藝店,吃喝玩樂住全都包了。
  • 大S臺灣老娘遇見北京皇腔
    不過臺灣老婆嫁給北京尪,兩岸生活習慣不同,還是鬧出不少笑話。大S笑說,每次看老公用北京腔逗小孩,像是古代皇上的宮廷劇:「哎呦小東西,看你的小樣兒。」讓她啼笑皆非。大S覺得北京腔很有趣,臺灣女婿的汪小菲則覺得「臺灣腔」愛加語助詞,像「你很煩『呢』!幹麼『啦』!」讓他丈二金剛摸不著頭緒,最困難的是臺語,到現在仍「鴨子聽雷」,比英文還難學。
  • 《戲說臺灣》徐紫淇顛覆形象演出千裡眼 武打戲吃足苦頭
    在臺灣傳奇故事坊《戲說臺灣》當中,出現各式各樣特殊造型已經見怪不怪,但《戲說臺灣》總是能打破刻板印象,誰說美女永遠只能演嬌滴滴的小旦?
  • 春節主題遊:漫遊九份老街 坐上平溪線火車 尋找千與千尋的記憶
    去臺灣,是我上大學以來就期待的一趟旅程,因為喜歡那裡有一個叫做九份的地方。很早之前看過《千與千尋》,千尋不小心進去的奇異世界令我著迷,那一趟海上火車也令我戀戀不忘,大概就是那時候,我喜歡上了火車旅行。陳綺貞曾唱過一首歌叫《九份的咖啡店》,很多人因為這首歌認識了九份,很多人來九份都住臺北,而我們選擇在這裡停留一晚,便是想慢慢感受老街的韻味。
  • 沒那麼文藝:九份
    來臺北一定要去九份,就好像媽媽團來臺灣一定會去阿里山和日月潭。不知道你記憶中的九份,是源自陳綺貞的歌,還是侯孝賢的電影。無論是哪一種,它們都早已不存在了。天光乍亮,一車車的大巴拉來滿滿當當的遊客,嗓門大,荷包滿,第一時間湧向基山街的百餘家小店,迅速佔據九份的每一個角落。這樣的熱鬧,足足要持續到入夜。這裡的小吃,臺北隨處都有,紀念品就更不必說了。然而遊客依然報以極大的熱情。
  • 臺灣電影《河豚》
    算不上限制級的臺灣電影《河豚》,應該算是愛情、家庭的教育片面對背叛,出軌,劇中沒有一個字爭吵,也沒有半個回合的明面交鋒
  • 臺灣閩南語歌后江蕙告別演唱會 黃牛票賣到大陸
    過去這三天,臺灣最「夯」的「全民運動」是什麼?導報記者昨日在淘寶網上看到,有臺灣賣家在代購江蕙演唱會門票,雖然價格不菲,但已有成交記錄。   此外,有臺灣唱片製作人向導報記者透露,正在積極爭取邀請江蕙到大陸開演唱會,尤其是到閩南地區,因為閩南語相通,江蕙在這裡很有市場。   黃牛票賣到大陸來   2015江蕙「祝福」演唱會門票有多難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