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財經頻道將於5月6日重磅推出大型紀錄片《絲綢之路經濟帶》。該片以國際視野,經濟視角,從歷史、現代、未來三個層面對絲綢之路經濟帶的經貿活動進行一次全新的梳理。從歷史中感受商業文明的智慧,紀錄當下商業活動,感知絲路商貿的活力,展望未來,預見世界的經濟格局。除了記錄古老的商業文明遺蹟,該片還記錄了當下鮮活的商業故事和人物。
那麼問題來了——什麼是「一帶一路」?它有怎樣的由來?與古絲綢之路是什麼關係?
首先明確一下:「一帶一路」是咱們中國最先提出來的。2013年9月和10月,習近平主席在出訪哈薩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亞期間,先後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重大倡議。它們的統稱,便是「一帶一路」。
我們知道,早在2000多年前,亞歐大陸上勤勞勇敢的人民,探索出多條連接亞歐非幾大文明的貿易和人文交流通路,流通著絲綢、瓷器、茶馬和香料等商品。這條萬裡的古老商道曾以「香料之路、玉石之路、茶葉之路「 等不同的名稱,記錄著人類社會錘鍊自身、文明進步的艱難旅程。為了以國際視野,經濟視角,探秘這條絲綢之路的財經密碼,央視財經頻道重磅推出大型紀錄片《絲綢之路經濟帶》。
共建「一帶一路」的倡議,就是在古絲綢之路的基礎上提出來的,在繼承「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鑑、互利共贏」的絲綢之路精神的同時,又有了更加豐富的現代內涵和外延。
公元前2世紀之後,一個龐大複雜的道路網絡,開始出現在歐亞大陸。它從東方繁華都市的長安出發,跨越中亞,最終進入歐洲。今天的世界,將這條古老道路稱為絲綢之路。
歷經數千年的修建,絲綢之路已經像一張網,把整個歐亞大陸的不同種族、國家,緊密編織在了這張交通網絡中。網絡暢通,文明前行的腳步富足而輕盈;交通閉塞,歷史呈現的則是貧瘠和荒涼。
21世紀的今天,當東方大國提出了這條古老道路的復興計劃之後,絲路沿線的國家民眾,開始尋找自身在這張巨大道路網絡中的位置。如何搭乘上奔馳在歐亞兩端的財富列車,已經成為了當下各國最迫切的議題。
2013年9月7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哈薩克斯坦最高學府納扎爾巴耶夫大學發表了題為《弘揚人民友誼,共創美好未來》的演講。樹立了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的「五通」全新路標。由此基礎上所建立的屬於整個歐亞大陸的絲綢之路經濟帶,將事關30多億人的福祉。
絲綢之路歷經千年,跨越萬裡,制定了人類社會最早期的遠距離貿易商業規則,並且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創造了不同的商業文明,同時由於商業活動帶來了不同文明之間的交流和融合,這條商道上的商業活動也深刻影響到了世界的經濟格局,形成了最古老的商業智慧。
該紀錄片是國家新聞出版廣播電影電視總局「一帶一路」影視橋工程的紀錄片項目,項目在2014年由中央電視臺海傳中心向總局申報,同年在中央電視臺立項,由中央電視臺財經頻道承制。
紀錄片力求從歷史、現代、未來三個層面對絲綢之路經濟帶的經貿活動進行一次全新的梳理,從歷史中可以習得商業文明的智慧,紀錄當下商業活動,可以感知絲路商貿的活力,展望未來,可以預見世界的經濟格局。
紀錄片共派出八個攝製組歷時近一年半時間,從亞洲到歐洲,行程30多萬公裡,拍攝數十個國家,包括哈薩克斯坦、土庫曼斯坦、巴基斯坦、烏茲別克斯坦、俄羅斯、土耳其、伊朗、德國、義大利、匈牙利、英國、日本、美國等,古老的商業驛站、商業重鎮,依然活躍的沸騰現代商業活動,曾經的歷史人物在人類的商業文明歷史上留下了濃重的筆墨,中國政府倡導的振興絲綢之路經濟帶規劃也贏得了世界各國的積極響應,為各國的經濟發展提供了一次合作共贏的商機。
節目組鏡頭除了記錄古老的商業文明遺蹟,還記錄了當下鮮活的商業故事和人物。
節目組還採訪了多位國家的政要。具體包括哈薩克斯坦總統納扎爾巴耶夫,巴基斯坦總統馬姆努恩•海珊,吉爾吉斯斯坦總統阿爾馬茲別克•阿坦巴耶夫,喬治亞總理、希臘總理等國家政要,法國前總理德維爾潘,巴基斯坦前總理阿齊茲,義大利前總理普羅迪,還採訪拍攝了土耳其伊斯坦堡市市長、德國杜伊斯堡市市長、比利時安特衛普市市長等沿線地方政府,世界各地的經濟學家和歷史專家也對絲路經濟帶的商業文明活動進行了專業解讀,並對中國政府絲綢之路經濟帶規划進行了積極評價。
紀錄片在國內拍攝了新疆、甘肅、寧夏、陝西、山西、四川、重慶、浙江、江蘇、上海、北京等十一個省市自治區直轄市。
紀錄片根據中國政府倡導的貿易暢通、道路聯通、貨幣互通、民心相通、政策溝通的「五通原則」,拍攝製作八集高清紀錄片《絲綢之路經濟帶》。
中央電視臺財經頻道大型紀錄片《絲綢之路經濟帶》5月6日-13日21:15重磅上映。穿越千年的光陰,追蹤萬裡絲路上的財經密碼;行程萬裡的採訪,記錄現代商道上惠及30億人的中國方案;在歷史與現代的更迭中,在社會與經濟的交織裡,展望一帶一路的復興,見證東方大國的智慧,每一幀都震撼心靈!
合作/入群 微信:cuc1137106899
微信矩陣:在傳媒|傳媒今報|影視茬|八卦晚八點
宣傳平臺:微信|微博|今日頭條|一點資訊|搜狐等
最有料的傳媒資訊平臺
在傳媒 ID:amincuc
長按右側二維碼識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