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最早誕生自好萊塢著名導演盧米埃爾,早期由於本身的神秘性接觸人員少系統龐雜,製作一部電影的完整流程需要很多專業人員參與,從籌備到剪輯完上映至少要一年多甚至兩年時間。自計算機普及之後製作電影的流程開始不斷精簡,製作周期大幅度縮短,甚至在電影產業工業化流水化的香港曾出現過十幾天拍完,幾天剪輯完就上映的快餐類電影。
隨著製作流程不斷縮短,觀眾對電影的喜愛和需求可以及時反饋,很多導演乘著市場火熱開始琢磨走拍攝系列電影的道路。所謂系列電影專指那些已製作超過兩部以上的電影,通常以商業片為主,擁有固定人物固定套路的基本特點,最早也是產生於好萊塢,亞洲的系列電影最早則產生於日本,但真正將其推向極端的卻是香港。
自香港電影戴上「東方好萊塢」桂冠之後,電影行業也變成了和好萊塢一樣的流水化,許多成功的商業電影都推出了衍生作品。本期節目便為大家梳理五部經典的香港系列電影代表作,相信總有一部是您看過且喜歡的。
第五名:警察故事
全系列長度:六部
時間跨度:1985-2013
經典指數:六星
綜合評分:7.5
主要演員:成龍、張曼玉、董驃、太保
上榜理由:孤膽英雄警匪片開山作
《A計劃》在國際市場的成功,使得成龍信心大增,他準備拍一部將大量玻璃融入進去的電影,沒多久《警察故事》的劇本就完成了,拍攝這部電影的時候成龍讓道具做了整整兩車糖化玻璃,即使是這樣成龍還因為嫌棄不夠真實,又加入了一定數量的真玻璃,導致拍攝的時候臉部腹部都被玻璃劃傷過,拍完之後碎玻璃裝了十幾個麻袋,還因此被製片人戲稱拍的是「玻璃故事」
除了動用玻璃做危險動作,片中還有很多成龍精心設計的危險場面,最危險的有兩處,其一是追大巴,成龍在一個將近九十度的坡道瘋狂奔走,高度加上衝擊力但凡有一點閃失成龍就會滾下去不一定會死但一定會很痛,好在成龍在七小福學藝的時候學了大量的控制身體平衡的技巧,才不至於出事。一處危險場面沒出事,另一處還是出了意外,在本片結尾成龍從幾層樓高的商場拽著鋼柱一滑而下,這個危險場面整整拍了將近一晚上,每次成龍站好機位看了幾眼就嚇得趕忙說等等,連續幾個小時天已經快亮了,再不拍這場戲就要作廢了,情急之下成龍終於準備放手一搏,從幾層樓高的商場一躍而下,等到落地時成龍手上的皮全都被劃破漏出骨頭,但這些皮外傷到不礙事主要是被嚇得不輕,極度恐懼之下一落地成龍拽著成家班的成員就打,一直打到對方跪地求饒才過,拍完之後全場人都在鼓掌,林青霞、張曼玉看的都激動哭了。
不出所料這部《警察故事》無論在香港還是國際上都大獲成功,於是成龍趁熱打鐵,很快又拍攝了第二部,但第二部由於缺少新意票房一般般,於是第三部的拍攝計劃一直擱淺至四年以後換了唐季禮做導演才得以延續,第三部為了刺激觀眾觀影欲望,以臥底毒梟集團為主題,故事場景也從香港換成了內地繼而轉戰東南亞,全片甚至動用了直升機、火車、坦克等大規模載具,還有大量爆破炮火等刺激場面,在香港、臺灣、美國等地區都獲得了高票房。
從第四部開始《警察故事》系列走向下坡,不但少了之前大量大牌明星的加盟,還因為投資方是臺灣人,動用了許多臺灣籍明星做配角使得演員間的配合少了默契,全片最大的看點也變成了毫無意義的跟蹤人,最終這部電影的票房正如片名一樣「簡單」
原本成龍已經將《警察故事4》定為完結篇,一直到2003年投資方邀請成龍出演才再一次重啟項目,據悉這部《新警察故事》籌備時準備讓張國榮做主角,可惜還沒發出邀請他就去世了,為了票房只好邀請成龍來主演,成龍臨危受命接下任務,不但加入了許多個人風格明顯的動作場面,在上映時改片名為《新警察故事》希望可以蹭一波熱度。
2013年唐季禮再次重啟《警察故事》,這一部主要講的是成龍孤身入敵營救人質,由於這次飾演的是內地警察成龍繼《龍兄虎弟》之後首次以短髮造型亮相熒幕,上映時噱頭打的很足成龍還親自演唱主題曲,可惜還是因為缺少看點最終票房不夠理想,很多自媒體也稱其為「成龍始終無法超越經典」
第四名:家有喜事
全系列長度:九部
時間跨度:1988-2020
經典指數:六星半
綜合評分:7.8
主要演員:黃百鳴、張國榮、毛舜筠、吳君如
上榜理由:最大牌群星賀歲片
1991年底,已經結業的新藝城公司老闆黃百鳴,和老搭檔高志森和解,準備聯手再做一部賀歲片,這次黃百鳴認清了之前對高志森的態度過於強硬,決定這次不再把控全局,只負責編寫劇本,其他的都交給高志森,原本預定的林子祥演常家老大,周星馳演娘娘腔的常騷,張國榮演花心的老三,沒想到開拍時林子祥臨時有事來不了了,周星馳又直接表明不會演娘娘腔還點名要和張曼玉演對手戲,最後只能妥協黃百鳴被迫參演老大,周星馳演花心老三,剩下的娘娘腔角色只能張國榮演,張國榮也同意卻也學周星馳點名要求演對手的人選,只不過他要的是曾經的前女友毛舜筠演男人婆角色。
高志森拍攝這部電影時採取了非常瘋狂誇張的手法,將所有的戲推向極端。谷德昭是《家有喜事》的現場編劇,他唯一要做的就是跟所有明星們交流當天的拍攝情況。《家有喜事》的三組演員,黃百鳴和吳君如,張國榮和毛舜筠,周星馳和張曼玉,他們的戲都是分開拍的,而谷德昭是唯一一個知道所有人拍了什麼的人。所以,演員每天在開工前,都會先跟谷德昭談一個小時再去化妝。然後,周星馳和張曼玉就會跟谷德昭打聽,張國榮和毛舜筠拍了什麼,然後到了第二天,輪到張國榮和毛舜筠開工,他們又會問谷德昭周星馳和張曼玉拍了什麼。
這部強強聯合的賀歲片不出所料,以4899萬港幣成為當年票房亞軍,僅次於《審死官》幾十萬。
《家有喜事》大獲成功之後,第二年黃百鳴以幾乎原班人馬的班底製作拍攝了古裝賀歲片《花田喜事》,這次的故事聽取了之前觀眾的意見,將一些前作的缺點進行改正優點再一次延續。
1993年黃百鳴去了一趟新加坡,有朋友邀請他去看「唐城」。唐城內有古衙門、茶寮、亭臺樓閣、古代妓院等,目睹這些古代建設,黃百鳴突然有了靈感,於是打算拍一部古裝的喜劇,而且整部片可以就在新加坡的唐城拍。黃百鳴想起了《水滸傳》中的一段故事,叫「小霸王醉入銷金帳」,如果把這個故事改編成喜劇,應該是很有意思。之後黃百鳴找了香港的兩位編劇谷德昭與馬偉豪來編寫劇本。兩位編劇與黃百鳴溝通之後,馬上從新加坡飛回香港,日以繼夜趕寫劇本《花田喜事》之所以取名「花田」,是因為有一部粵劇叫《花田錯會》,裡面有很多搞笑的故事,黃百鳴覺得「花田」再加上喜事,在過年放映,一定很熱鬧,但《花田喜事》這個故事跟粵劇本身無關關。
票房再一次不出所料的獲得1993年票房冠軍,甚至衍生出了另一部姊妹篇《水滸笑傳》。
《97家有喜事》是黃百鳴為主創的「喜事系列」最後一部巔峰,這部電影只有黃百鳴算得上從始至終的老熟人,周星馳是臨時過來救場的,走的還是《92家有喜事》的花花公子人設路線,其他角色全都大換血,整體的故事也顯得很分裂,全劇最大的看點就是周星馳,這導致全片成了周星馳的個人秀,其他故事線反而很多餘,這就一下子去除了那些不喜歡周星馳的觀眾,導致本片的票房和口碑和前作比相差甚遠。
《家有喜事2009》包括《花田喜事2010》、《八星報喜2012》、《家有喜事2020》這些黃百鳴的喜事系列只能算是情懷之作,故事的戲劇性和可看點與93年之前的作品相比相差十萬八千裡,如果您不是前作的老觀眾,這些作品根本看不下去。
第三名:開心鬼
全系列長度:五部
時間跨度:1984-1991
經典指數:七星
綜合評分:8.0
主要演員:黃百鳴、開心少女組、byone樂隊、郭晉安
上榜理由:新藝城以小博大的經典之作
1984年由於新藝城公司的電影越拍越貴,黃百鳴決定拍一部青春校園題材的低成本電影,正在構思情節時,正巧受邀參加某高校的話劇大賽擔任評委,其中有一場名為《朱秀才》的話劇很受關注,黃百鳴看完之後覺得不錯就花點錢買下改編版權,這齣話劇的核心主創就是現在大名鼎鼎的香港導演馬偉豪,彼時的他還在上高中。
買下版權黃百鳴一個星期不到就寫完了劇本,找來彼時剛加入新藝城的新人導演高志森擔綱本片導演,他本人只做編劇和演員,為了節省成本片中其他女性主演也都是找的新人,這麼做除了節省成本也是為了給觀眾煥然一新的感覺。
這部電影由於青春歡快的時尚元素,加上寓教於樂的主題思想,一上映便大獲成功,甚至票房和口碑全面性超過彼時的大製作,由麥當雄執導的大片《省港旗兵》。第一部大火黃百鳴趁熱打鐵迅速趕製出第二部《開心鬼放暑假》,該片首次確立以捧紅歌唱組合為主,啟用「開心少女組」全體成員,主題依然是女校學生的校園生活,為了宣揚寓教於樂的主題將主線設置為頑皮壞學生在老師努力耐心的教導下,被真心感染改過自新成為對社會有用的好學生。
影片上映後贏取了一千六百多萬的票房,佔到了1985年賣座電影的第9名,甚至在菲律賓上映時取得了年度第一的票房神話,該作也是《開心鬼》系列最後一個巔峰。
時隔一年之後上映的《開心鬼撞鬼》則完全是黃百鳴為了還人情拍的,導演換成了杜琪峯主題也從寓教於樂上升為杜琪峯招牌的「宿命論」糾纏。女主演張曼玉之所以出演,是因為之前黃百鳴選《陰陽錯》女主角時放了放了她鴿子擅自啟用倪淑君,為了還人情才讓她出演的本片。
三年之後上映的《開心鬼救開心鬼》純粹是為了捧當時新晉的人氣組合「byone」,奇怪的是本片導演雖然換回了擅拍喜劇的高志森,主題卻依然承接前作的「宿命輪迴」,值得一提的本片首次加入CG真人特效動畫,雖然只是出現在結尾處,卻是香港影壇第一次實現了人和動畫的完美結合,但本片最終票房只有750萬。
最後一部《開心鬼上錯身》是為了捧紅當時的新晉小生郭晉安,女主「小時」的扮演者是菲律賓前總統的女兒,她之所以出演是因為第二部《開心鬼放暑假》在菲律賓創造了票房神話。
2011年黃百鳴推出了一部魔幻青春類電影《開心魔法》,承接的是《開心鬼2》的世界觀,算的上是《開心鬼》系列的番外篇,但本片依然是為了捧當時香港的當紅花旦,採用的配角全是當時最紅火的演員或者人氣歌手,這部故事題材比較新穎只是部分看點過於陳舊缺乏新意。
第二名:最佳拍檔
全系列長度:五部
時間跨度:1982-1989
經典指數:八星
綜合評分:8.2
主要演員:麥嘉、許冠傑、張艾嘉、曹達華
上榜理由:夥伴喜劇片開山作
新藝城影業有限公司開創於1980年,開山作是吳宇森執導的以模仿卓別林為主的喜劇片《滑稽時代》,但此片並沒有帶來多少反響,這讓黃百鳴等人犯了愁,為了能在業界取得一定成績和嘉禾、邵氏對抗,拉來大投資準備拍一部警匪大片《最佳拍檔》,黃百鳴寫完劇本準備找周潤發主演,沒想到周潤發開出天價片酬,黃百鳴最終只能忍痛棄用周潤發,反而請了當時名震歌壇的歌神許冠傑。
本片的主題是調侃戲謔好萊塢007系列英雄片,設置了當時還不留行的亦莊亦諧的搭檔組合,因為本片取得的成功為日後諸多的以結伴幹大事為主題的喜劇類電影獨創了許多套路。第一部最大的看點是警匪合作共破外國大盜,中間穿插著警匪之間因為智商、身材、樣貌等區別產生的各種笑料。第二部主要看點和第一部幾乎完全一樣,唯一不同的就是片尾高科技鬥爭,也是第二部唯一的亮點,之後上映的三四五部看點越來越少,第五部最大的看點就是張國榮,除此之外幾乎沒有別的了。
第一名:五福星
全系列長度:七部
時間跨度:1983-1996
經典指數:八星半
綜合評分:8.5
主要演員:洪金寶、吳耀漢、馮淬帆、秦祥林
上榜理由:團隊喜劇開山作
該片最初的創作意圖是嘉禾為了對抗新藝城的《最佳拍檔》系列,請洪金寶拍一部同類型的喜劇片,洪金寶最初是想拍一部把許多當紅笑星聚集在一起耍寶的簡單喜劇,於是找來黃炳耀寫了一部團隊喜劇片《奇謀妙計五福星》
這部由洪金寶導演並和鍾楚紅、秦祥林等超級巨星一同出演的影片,真正吸引觀眾的應該是前半段的那些生活化笑料,幾名大男人為了追求鍾楚紅而各懷鬼胎,吳耀漢被別人設計作弄而誤以為自己練成隱身術等場面,都能收到讓觀眾捧腹的效果。
雖然主題是五個大男人耍寶撩妹,但是為了和《最佳拍檔》打擂,片中加入了成龍負責製造飛車大場面,成龍扮演的香港警察形象後來更被延續成另一部經典作品《警察故事》。
第二部和第三部全都由成龍負責武打場面,主題也從香港搬到了日本和夏威夷,為的就是從各方各面噱頭大過《最佳拍檔》,然而巧合的是福星的第二集和最佳的第三集都恰好錯開了年份,84年《最佳拍檔女皇密令》毫無懸念的2928萬驚人港元成績奪魁,1985年輪到福星大放光彩以《福星高照》和《夏日福星》分別以3074萬和2891萬港元佔據票房前二。
由於前幾部鬥得太厲害,嘉禾、新藝城終於和解,強強聯合推出巨作《最佳福星》,將兩部影片的核心內容提取放大並串聯在一起,採用兩部裡的靈魂人物洪金寶、麥嘉作為合併兩部佳作三觀宇宙的關鍵人物。
本片的主角啟用了兩部系列從沒有出現的新人,武打場面的負責人也從成龍、洪金寶換成了彼時的新星劉德華,雖然本片的製作理念很大膽前衛,也儘可能還原了兩部佳作的特點,但缺少新意套路陳舊單一是最大的毛病,最終這部集兩部經典大成之所在的佳作,得到的成績卻遠不如各自推出的系列,本片也是《五福星》系列的最後一次輝煌。
其後推出的《福星闖江湖》則只是惡搞當時爆紅的《英雄本色》,由於本片編劇換成了王晶,片中還穿插著各種王晶式的低俗笑料,同時本片也是唯一一部缺少了靈魂人物洪金寶。之後的《五福星撞鬼》雖然還是由黃炳耀編劇,但笑料越來越少越來越低俗,相比前作缺乏了很多的新意。
最後一部《運財五福星》於1996年才推出,這時候的眾主創平均年齡將近五十歲,相比前作本片無論是畫面還是整體故事都大不如前,處處透露著對市場流行文化的盲目模仿和跟風,至此一代神作終於謝幕。
(以上就是本期節目全部內容,各位小夥伴們還知道有哪些經典的系列電影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哦,關注我永遠愛你哦,麼麼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