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養殖加州鱸疾病防治的過程中,對於疾病的治療效果,絕大多數的養殖戶可以通過治療一個周期後有明顯症狀的發病魚數量減少,發病症狀的改善或者減輕,寄生蟲的脫落或者消失,死亡量的下降等作為疾病治療效果的評價標準,隨著「防重於治」的養殖理念被越來越多的養殖戶接受,大家在養殖期間都會主動地去預防疾病,但是對於疾病的預防用藥效果如何評價並不是十分清楚,從而導致自己在選擇預防投入品上的迷茫。
在加州鱸養殖過程中,最令人頭疼的莫過於肝膽疾病了,引起加州鱸肝臟病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無論哪種原因都會造成肝臟功能嚴重受損,輕則會導致加州鱸代謝紊亂、免疫力下降、攝食減少、重則引起大面積死亡,有的塘口死亡率達到90%以上,給養殖戶造成重大的經濟損失。
「加州鱸魚是先天性脂肪肝患者」,對於脂肪代謝天生存在障礙,如何提高加州鱸對脂肪的吸收利用率,加州鱸配合飼料中粗脂肪高達13%以上,因而加州鱸發生脂肪肝是必然的!
長期投餵質量低劣的飼料或者帶有細菌的冰鮮,毒素對肝臟的傷害比較大,進而引起加州鱸的代謝紊亂,從而導致肝臟疾病。
過量投喂,由於頭魚的價格較高,養殖戶急於出塘上市而加強投喂,無疑增加了加州鱸肝、膽等消化器官的負擔,造成消化不良和肝臟負擔過重,會加速已經發生肝膽病變的加州鱸的死亡。
加州鱸肝膽病以預防為主,在合理投喂,保持良好水質的前提下,池塘沒有發病,無需頻繁使用消毒藥抗生素等預防疾病,尤其是不要用副作用大、殘留高、刺激性較強的漁藥。可在飼料中添加膽汁酸,促進鱸魚對飼料中的油脂的消化吸收,抑制肝脂和腹脂的過度蓄積,同時通過腸-肝循環促進肝臟分泌膽汁增強保肝利膽作用。
不要讓加州鱸的肝臟問題成為您養殖致富的「攔路虎」!養加州鱸就是在養肝!肝臟好了,病害少了,豐收高產也就不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