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環遊記:劇情俗套但很真實,夢想和親情應該如何選擇?

2020-12-28 二次元葉羅麗

在年輕的時候,很多人都為了自己的夢想而拼搏,不顧一切地追逐讀書的夢想,希望能夠幹一番事業。然而大部分的夢想往往與自身的環境相互牴觸,我們離鄉別井去尋夢,卻忽略身邊的父母,在你們追夢的時間,他們也漸漸老去,追逐夢想有成功又有失敗,父母始終會老去,如果給你一次機會面對著夢想和親情,你會如何選擇?

《尋夢環遊記》就是一個關於夢想和親情的故事,一個不被家庭認可的音樂男孩米格,踏上尋夢之路,一次意外踏入到亡靈世界,在這個奇異的世界,遇見了他的已故親人,小男孩在他們的幫助下再次回到現實世界,回到曾祖母的身邊。

文 | 二次元葉羅麗

從這部作品《尋夢環遊記》的名字,不由想起《飛屋環遊記》,包括「總動員系列」的作品,它們都出自著名的皮克斯動畫製作公司,皮克斯公司對於打造這種親情、夢想、友誼這些題材的作品可謂得心應手,影片以小見大,富有人生哲理,皮克斯動畫電影成為每年奧斯卡獎最大的熱門。

劇情俗套但很真實

其實對於愛情、親情和友情這些老生常談的電影題材,在現代電影事業如此發達的年代已經變得非常俗套,更不用提皮克斯這些老牌的電影工作室,即使被迪士尼收購後,這系列的作品,依然沿用了「皮克斯模式」的構思,採用人與人之間的感情去探索社會、生命、死亡、愛與被愛之間深層意義。

評論這部影片過於俗套,原因是由於皮克斯工作室過往的作品,大部分都是這樣的題材,而且這些愛都幾乎一樣,缺乏新意,對於這類的題材,其實你已經猜想到結局。但是正是這樣存在每一個人身邊的親情,卻又讓人感到如此真實。猜想到的結局,就靠內容去填充。如何靠充實的內容來橋接俗套的劇情和猜想到的結局,才是皮克斯工作室出色之處。

亡靈的世界,讓劇情充滿新穎皮克斯工作室將這個故事架構在一個亡靈世界,米格在這個世界遇到已故的親人,曾曾曾祖母、祖父。其實對於「死亡」在動漫世界本來就是一個非常禁忌的話題,到底故事背景是否會讓兒童不適,然而皮克斯將這個死亡角度,以一種非常調侃的方式呈現在大家的面前。這種別開生面的動漫場景構思,讓人拍手稱絕。

在這個亡靈世界,同樣有著各式各樣的人物,有動物,有植物,有音樂舞臺,如此令人大開眼界的設定,不就是現實世界一樣嗎?這樣的作品,以不同的次元,展現不一樣的世界,卻有如此熟悉的事物,怎麼會讓人感到一點「死亡」的氣息呢?這是一部動漫,一部能夠吸引大小朋友的動漫,作品的設定雖天馬行空,但是依然覺得真實

親情依然是皮克斯的重點,皮克斯的電影,都極具欣賞和思考價值。

這部作品,依然讓人感動親情的重要性。家人的愛,自己的親人無論何時何地,即使在世或者是死亡,永遠都會在你的身邊支持你,米格的已故的親人所能給予的力量,讓米格能夠超越一切,家人也永遠應該是米格最重要的。

親情可以跨越時間、空間、死亡的角度,以最溫暖的方式,給予親人最大的力量,讓米格排除萬難,回到現實世界。

米格比大音樂家推落深洞,曾曾曾祖母登場營救,當初不給米格祝福的祖母,也改變想法,終於給米格祝福,米格有了祝福可以回到現實世界。跨越時空的親情,讓米格成長,重新認識到親情的重要,用音樂幫助曾祖母想起曾祖父,大團圓結局。

很多人觀眾這部作品,都認為這是一個讓人感悟親情重要的作品。但是卻沒有留意到一個作者留給我們一個重要的信息。為何曾曾曾祝福一直不給米格祝福,卻希望米格放棄音樂呢?留給人思考的是:夢想和親情應該如何選擇?

夢想和親情的矛盾

在現在的社會,很多年輕人和米格一樣,為了自己的夢想,遠走他鄉。但是家中剩下的是只有年邁的父母,理想是要有的,家也需要有。父母將我們養大成人,給予我們放飛夢想的翅膀,但是隨著我們實現夢想的時間和難度越來也高,父母也漸漸老去。

米格的曾曾曾祖母不希望米格追夢也是有原因的,她不想米格失去了陪伴家人的時間。

同樣追夢的我們,能夠實現飛黃騰達的夢想的人可能不佔多數,很多人都是平平庸庸地回到老家,看著年老的父母,心中不禁心酸。假如夢想和親情再次衝突的時候,應該如何選擇?

或者你選擇親情,人一生一世,下輩子能夠成為親人的機率很低,何不保持現有的生活,將生活的重點放在父母和親情身上。或者你選擇夢想,能夠為夢想拼搏的機會也很低,這就需要你和家人充分溝通,或者家人的理解,這樣才能夠為夢想不拼搏,不負青春。

寫在最後的話:

雖然《尋夢環遊記》的主題略顯俗套,但正是這樣平庸的感情,最簡單的親情才會更加貼近生活,打動觀眾。這部作品以獨特的方式,講述著一個夢想和親情之間矛盾的故事,讓人有深沉的思考,是否我們當年也曾經為了夢想和自己的父母鬧矛盾?無論從哪一個角度是思考這部作品,依然讓人得到人生的啟發。

相關焦點

  • 《尋夢環遊記》俗套的劇情,為什麼那麼多人為它瘋狂打call?
    本身是一個比較俗套的劇情,但是觀眾卻為它瘋狂打call,這是為什麼呢?1.超強團隊,傾情打造《尋夢環遊記》由《玩具總動員 3 》等片導演李·安克裡奇執導,《怪獸大學》劇情藝術阿德裡安·莫利納聯合導演,音樂方面,影片邀請到了《飛屋環遊記》金獎配樂人邁克·吉亞奇諾操刀配樂,《冰雪奇緣》奧斯卡得主克裡斯汀·安德森·洛佩茲、羅伯特·洛佩茲創作主題曲《Remember Me》有望成為又一風靡世界的傳世金曲。
  • 尋夢環遊記:親情比夢想更重要
    電影《尋夢環遊記》主人公米格是一個12歲的墨西哥男孩,他熱愛音樂,但這卻是家族的禁忌,因為曾曾祖父為了音樂夢想離開了家,離開了妻女,從此再也沒有回來。米格為實現音樂夢,決心去盜取歌王的吉他,從而誤入了亡靈世界。
  • 《尋夢環遊記》:愛與夢想,掙扎和懷念
    我總是聽見朋友們討論《尋夢環遊記》,聽他們說的,我覺得這部電影是那樣的感人又勵志,卻又總是想不到去看。正好前段時間,久違了的電影院重新開門,重新上映了《尋夢環遊記》,才終於看到了他們口中的「集愛與夢想一體的《尋夢環遊記》」。
  • 尋夢環遊記
    在我的印象中迪士尼的動畫片給我的感覺是童真、夢幻和少女心,在沒有看任何評論的情況下看完了《尋夢環遊記》,它就是一部充滿了親情與夢想的影片
  • 死亡不是生命的終點,遺忘才是——《尋夢環遊記》
    《尋夢環遊記》的各種影評和觀後感多得像雪片一樣,相信絕大部分人都已看過這部電影了,所以不想再在這裡贅述劇情,也不想再寫那些已被人寫爛了的感受,儘管那些感受我也有。 既然動筆了,那就寫點不一樣的吧。那麼《尋夢環遊記》到底有什麼特別的?
  • 尋夢環遊記電影豆瓣影評劇情:比起死亡被人遺忘才是最可怕的
    他必須在天亮之前回到人世,否則就會變成亡靈,而回去的條件就是得到家人帶有祝福的萬壽菊花瓣。尋夢環遊記故事劇情:人們常說「某某某會永遠活在人們心中」,這種活憑的是記憶,如果這些人也都逝去,那麼某某某又會怎樣,本作將這一概念融入主線劇情中。
  • 深度影評《尋夢環遊記(又名COCO)》,比音樂夢想更重要的是家庭
    《尋夢環遊記》,真的不吹,我個人認為這是今年最好看的電影(我並不想把他們歸於動畫片)。我之前寫過《縫紉機樂隊》的影評,如果說《縫紉機樂隊》在人物塑造,劇情文化內涵上的缺憾,那麼《尋夢環遊記》恰好就改進了《縫紉機樂隊》劇本上所有的缺陷,也是一部最完美的音樂作品。
  • 《尋夢環遊記》尋夢環遊記影評
    《尋夢環遊記》以墨西哥傳統節日亡靈節為背景,講述了一個有關夢想和親情的故事。主人公米格爾不斷追尋夢想,而親人們扮演著夢想的「阻擋者」,在夢想和親人間,他選擇了夢想。而當他在追夢的過程中迷茫時,親人依舊選擇在背後默默支持他,最後他也發現了家人的重要性。最吸引我的部分是它生動的畫面和細膩的文化融合。
  • 《尋夢環遊記》比夢想重要的是親情,比死亡可怕的是遺忘!
    《尋夢環遊記》——在愛的記憶消失前,請記住我!以為只是個單純的歷險故事,結果卻充是一部詮釋夢想與家人、友情與背叛、誤會和和解、想念與遺忘、以及真正活著和真正死去的故事。故事充滿親情,一切自然流淌,即使你能猜到結局,但依然會被他感動的痛哭流涕。米格是一個鞋匠世家的12歲小男孩,和爸爸媽媽,姐姐妹妹,奶奶,曾奶奶生活在一起。
  • 《尋夢環遊記》:重刷仍然看哭的電影,一份關於生死的詮釋
    《生命之書》劇照兩者相似的是熟悉的墨西哥世界,但不一樣的是尋夢環遊記將死亡與回憶、親情的概念詮釋得更為出彩,引人深思。而生命之書則整體倒向了歡樂的愛情,別有一番風味。故事以實現音樂夢想與安於現狀的家庭美滿作為矛盾貫穿全劇。看似俗套的展開實則是不落俗套,故事內涵不僅僅停留在矛盾,同時也思考起死亡與記憶的內涵關係。而美滿的大結局也不是強調夢想,用夢想的實現讓親情妥協,而讓天平傾向家庭,在顧家的同時追求音樂。之前有兩部動畫電影的劇本與此也有些相似。
  • 尋夢環遊記:一部描述死亡的動漫電影,講述的卻是親情和夢想
    不得不說,墨西哥人對待死亡的態度在《尋夢環遊記》中表現得淋漓盡致,而創作組和皮克斯也正是因為對墨西哥的熱愛才會花費6年的時間製作出這樣一部畫風精緻、引人思考的精良動畫電影作品。影片雖然是在講述一個男孩米格追求音樂夢想的故事,但是也始終緊扣墨西哥亡靈節的內涵和永遠牽絆著所有人的情感--親情。
  • 尋夢環遊記電影故事內容介紹劇情圖解 豆瓣評分歌神真實身份
    ,也許是因為恨她的丈夫因為音樂而拋棄她和孩子,所以她將家中所有和音樂有關的東西全部扔掉,並且也教導家中的孩子們,不允許接觸音樂。尋夢環遊記電影故事內容介紹:歌神真實身份在亡靈之地,其故去的親人和現世的一樣,堅決反對他追求自己的音樂夢想,所以他為了音樂,再一次逃離了親人。
  • 《尋夢環遊記》百度雲資源!
    《尋夢環遊記》中展現的是完全不同的冥界,充滿和人類世界一樣的奢華和窮困,甚至還有自己的音樂節。墨西哥雖是天主教國家,亡靈節卻是地地道道的土著文化,根植於瑪雅文明和阿茲特克文明的世界觀中。亡靈世界的亡靈都有著自己不同的過去,現實世界的經歷影響著他們在亡靈世界的處境。
  • 《尋夢環遊記》:「都是為你好」的名義,可能扼殺每一個理想
    「尋夢」將夢想與家庭的矛盾,設置為影片的核心衝突與懸念,雖然在影片末尾對二者進行了一定程度的調和,但二者的衝突始終貫穿全片。最後米格爾看似保持了自己的音樂夢想,但是建立在對家庭價值的絕對服從與回歸之上的夢想,削弱了影片「尋夢」主題的「合法性」。夢想與親情是否一定存在這樣巨大的矛盾?二者出現矛盾時,理想是否一定是為親情服從與退讓的一方?
  • 從《尋夢環遊記》看電影的跨文化傳播
    近年來,部分動畫電影的呼聲水漲船高,其中不乏有《瘋狂動物城》《你的名字》《尋夢環遊記》等良心口碑之作。而國產動畫中的《哪吒之魔童降世》《羅小黑戰記》《大魚海棠》等也從一眾影片中脫穎而出,數次刷新票房紀錄。
  • 豆瓣9.1分,皮克斯動畫《尋夢環遊記》為什麼讓你淚流滿面
    但這樣的譯名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普通觀眾對它的興趣度和關注度,比如在國內都未曾上映的《機器人總動員》,有多少人因為這個譯名和看似幼稚的海報而錯過這部堪稱最好愛情電影之一的佳作。而它的英文名是《WALL.E》,也就是機器人的型號。另一部贏得讚譽的《飛屋環遊記》英文名是《UP》,這次的《尋夢環遊記》是要開啟了新的譯名系列,而它的英文名是《COCO》。
  • 尋夢環遊記:愛的反義詞不是「不愛」,別把任性當成夢想
    在《尋夢環遊記》中,我記憶最深的一段經典臺詞:「堅持夢想,努力把它變成現實。」故事剛開始,映入我們眼前的無非就是兩個場景,一個對音樂談虎色變的大家庭,和一個對音樂充滿了幻想的小男孩,這兩個不同的主線,形成鮮明對比,就像是太極八卦中的黑白雙色一樣,彼此永遠都不能融入其中。
  • 尋夢環遊記:或許《Coco》這個名字更好一些
    這是我看完《尋夢環遊記》後,看到旁邊某動畫碩大的招牌,最想說的一句話。當然,在各大網站上,《尋夢環遊記》接近某動畫兩倍的評分就已經說明了一切了,也再一次證明了一句話。好作品是不需要任何東西來證明的。故事的劇情相當簡單,只是在夢想和家人之間的取捨,而在這個故事的背後,其實還有很多有趣的事情,每一個電影的背後都有一個新的世界。
  • 從《飛屋環遊記》《尋夢環遊記》看西方動畫特點及帶給我們的思考
    一部影片的題材很大程度上奠定了這部作品的基調和走向,《尋夢環遊記》和《飛屋環遊記》都是「歷險記」形式的題材。對於同樣有著「歷險記」形式題材的《飛屋環遊記》來說,這種不確定性和未知性更加真實。《飛屋環遊記》中,年邁的卡爾帶著和妻子年少時的夢想開始了「飛屋環遊」,小男孩羅素與他一起,承載著熱氣球帶起來的屋子,飛過天際,飛往美洲的「天堂瀑布」。
  • 電影賞析:《尋夢環遊記》如果最後終將分別,請你記得我!
    如果不是因為各種安利,就這個俗套的片名我是提不起興趣的……中文譯名好偷懶,以前各種「總動員」,現在開始走「環遊記」路線了嗎……但是看完以後,不禁一邊抹眼淚一邊承認,這真的是一部差點被譯名耽誤的好電影說實話,開頭的幾分鐘讓我有點難以入戲人設不算很特別,故事也感覺是很俗套的「懷揣音樂夢想卻被家人阻攔的孩子追夢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