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組織3D人軀幹神經肌肉類器官體問世

2020-12-25 科學網

自組織3D人軀幹神經肌肉類器官體問世

作者:

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9 14:43:01

德國馬克斯·德爾布呂克分子醫學中心Mina Gouti團隊在研究中取得進展,他們開發出自組織的三維人體軀幹神經肌肉器官體。該項研究成果於2020年1月16日在線發表在《細胞—幹細胞》雜誌上。

研究人員使用人多能幹細胞(hPSC)來源的軸向幹細胞(後體的構建基塊)同時生成自組織的脊髓神經元和骨骼肌細胞,從而生成可以在3D模式下維持幾個月的人類神經肌肉類器官體(NMO)。單個類器官體的單細胞RNA測序揭示了整個實驗的可重複性,並且隨著類器官體的發育和成熟,能夠追蹤神經和中胚層分化的軌跡。NMO包含末端施旺細胞支持的功能性神經肌肉接頭。NMO收縮並發育出中樞模式發生器樣神經元迴路。

 

最後,研究人員成功地使用NMO來描繪了重症肌無力病理學的關鍵方面,從而強調了NMO在將來建模神經肌肉疾病方面的巨大潛力。

 

據介紹,神經肌肉網絡在人類早期胚胎發育過程中組裝,對於控制身體運動至關重要。以往研究中使用hPSC進行神經肌肉連接建模的工作是在單層培養中產生脊髓神經元或骨骼肌。

 

附:英文原文

Title: Self-Organizing 3D Human Trunk Neuromuscular Organoids

Author: Jorge-Miguel Faustino Martins, Cornelius Fischer, Alessia Urzi, Ramon Vidal, Severine Kunz, Pierre-Louis Ruffault, Loreen Kabuss, Iris Hube, Elisabeta Gazzerro, Carmen Birchmeier, Simone Spuler, Sascha Sauer, Mina Gouti

Issue&Volume: January 16, 2020

Abstract: Neuromuscular networks assemble during early human embryonic development and are essentialfor the control of body movement. Previous neuromuscular junction modeling effortsusing human pluripotent stem cells (hPSCs) generated either spinal cord neurons orskeletal muscles in monolayer culture. Here, we use hPSC-derived axial stem cells,the building blocks of the posterior body, to simultaneously generate spinal cordneurons and skeletal muscle cells that self-organize to generate human neuromuscularorganoids (NMOs) that can be maintained in 3D for several months. Single-cell RNA-sequencingof individual organoids revealed reproducibility across experiments and enabled the tracking of the neural and mesodermal differentiation trajectories as organoids developedand matured. NMOs contain functional neuromuscular junctions supported by terminalSchwann cells. They contract and develop central pattern generator-like neuronal circuits.Finally, we successfully use NMOs to recapitulate key aspects of myasthenia gravispathology, thus highlighting the significant potential of NMOs for modeling neuromuscular diseases in the future.

DOI: 10.1016/j.stem.2019.12.007

Source: https://www.cell.com/cell-stem-cell/fulltext/S1934-5909(19)30525-9

相關焦點

  • Nature開發毛囊類器官,可再生頭髮!媽媽再也不擔心我脫髮了!
    這一成就使我們更接近於產生無限的毛囊供應,可以移植到頭髮稀疏或沒有頭髮的人的頭皮上。此外,如果這種方法到達臨床,有創傷、疤痕和遺傳性皮膚病的個人將有機會獲得革命性的治療。對皮膚組織工程的研究始於1975年,當時一項具有裡程碑意義的研究表明,可以從人的皮膚表層(表皮)中分離出角化細胞,在培養中細胞數量增加。
  • Nature Materials 新型類器官列印技術實現大尺寸組織構建
    介紹了一種新型類器官列印技術方法,該方法結合了類器官製造技術和生物3D列印技術的優勢,並成功構建了高度仿生的釐米尺度的組織,包括管狀結構,分支血管和管狀小腸上皮體內樣隱窩和絨毛域等,為藥物發現和再生醫學研究提供了新的技術手段。
  • 「純意念控制」人工神經康復機器人問世(組圖)
    新華社發(李想)  新華社照片,天津,2014年6月14日 「純意念控制」人工神經康復機器人問世 6月14日,因中風偏癱的董姓患者在醫護人員的幫助下體驗使用「神工一號」。當日,「純意念控制」人工神經康復機器人「神工一號」系統新聞發布會在天津市人民醫院舉行。
  • 多篇文章解析類器官研究新成果!
    類器官"是一種微型三維組織培養物,可以在培養皿中模擬病人自己的腦細胞。他們發表在《Nature》雜誌上的新方法,與人類大腦皮層的發育過程一樣,以相同的順序,持續地生長著同樣類型的細胞。這一進展可能會改變研究人員研究神經精神疾病和測試藥物有效性的方式。人類神經系統疾病背後的遺傳學是複雜的,大跨度的基因組參與了疾病的發生和發展。
  • 頂峰式與下犬式最全區別,體式作用全都有
    小密語錄:練瑜伽,我們是專業的在我們整個瑜伽體式中,從來沒有那兩個體式像下犬式和頂峰式一樣讓人傻傻分不清楚。廢話不多說,我知道大家都想知道兩者之間的差別。劃重點-最主要的差別一句話:1. 下犬式是舒展體式下犬式練習時需要從身體臀部開始,向四肢沿線開始舒展。2.
  • 【會議通知】第三屆中國組織器官再生研討會-第二輪通知
    ,受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延期的第三屆中國組織器官再生研討會現定於2021年3月25-27日在浙江舟山召開。會議設置6個主題,涵蓋了與組織再生修復相關的各種實驗方法和模型:1)組織器官再生的細胞來源及信號轉導;2)組織器官再生過程中的損傷癒合及免疫響應;3)哺乳動物肌肉和其它器官再生;4)斑馬魚器官再生;5)模式動物再生模型;6)器官再生的新技術開發。
  • 【學術前沿】JMCB類器官專輯 | 精準搭建人體器官微模型
    關注我們,獲取更多精彩內容導讀類器官是一種由不同類型幹細胞通過自組織方式製備,能夠模擬原生器官結構和功能的一類三維「微器官模型」。相比傳統的二維培養模型,類器官代表著一種能夠概括整個生物體生理過程的創新技術,具有更接近生理細胞組成和行為、更穩定的基因組、更適合於生物轉染和高通量篩選等優勢。而與動物模型相比,類器官模型的操作更簡單,還能用於研究疾病發生和發展等機理。針對該領域的研究進展及應用潛力,Journal of Molecular Cell Biology (JMCB) 最新推出了類器官專輯。
  • 神經纖維瘤病,一種常染體顯性遺傳病,具有家族史的人容易患病
    導語:神經纖維瘤病是一種常染色體顯性遺傳性疾病,通常情況下,具有家族遺傳史的人更容易患病,其主要臨床表現為皮膚咖啡斑伴皮下軟組織腫塊。治療的過程中還是要以手術切除腫瘤,同時對症治療為主要的方向。神經纖維瘤病癒預後大多不一,很多患者病情發展緩慢,甚至可能會呈現靜止的狀態,有的人生存多年乃至是,但是也有個別患者會發生惡變,危及到生命。
  • 腹內斜肌、腹外斜肌-影響身體旋轉的重要肌肉
    腹部肌肉的順序依次為最深層是腹橫肌①、腹內斜肌②、腹外斜肌③、腹直肌④腹內斜肌和腹外斜肌這兩塊肌肉就像是口袋一樣交叉的在一起腹內斜肌起於腹股溝韌帶外側三分之一下緣處,髂骨嵴和胸腰筋膜,止於腹部白線及第9到第12根肋骨。
  • ...在人體七類器官組織中,脾臟紅髓裡未鑑定到明顯改變的蛋白,而...
    【新冠患者體內5336個蛋白質分子發生改變】西湖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郭天南課題組與合作團隊在《細胞》期刊在線發表最新研究論文,報導了新冠肺炎死亡患者體內多器官組織樣本中蛋白質分子病理全景圖。「研究揭示,與非新冠患者的對照組織樣本比較,新冠肺炎死亡患者組織樣本中5336個蛋白質發生了改變。」 西湖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特聘研究員郭天南表示。
  • 精品:動漫人物身體軀幹怎麼畫?
    不會畫人體軀幹的看過來,這裡有超基礎的人體軀幹畫法,而且還是附帶過程圖的那種,大家仔細看清楚了,有步驟講解,不會畫的趕緊學起來吧!大致的頭身比下圖為各類型人物的大致頭身比。
  • 3D眩暈症,吃雞遊戲就是噩夢
    不知道其他人也是否一樣,在我小時候第一次接觸第一人稱射擊遊戲的時候,是不知道3d眩暈症這種東西,在玩遊戲的時候也不會產生頭暈噁心的不適感,原因是在玩遊戲的同時,身體會不自覺地跟著遊戲畫面左右移動,雖然這個行為總是被小夥伴們取笑,但是自己根本無法控制。
  • 神經解剖——橈神經
    在前臂部位自肱骨外上髁至橈骨莖突的連線為橈神經淺支的投影;自肱骨外上髁至前臂背側中線的中、下1/3交界處的連線,為橈神經深支的體表投影。(1)在腋窩內與肱深動脈一同行向外下,先經肱三頭肌長頭與內側頭之間(下方三邊孔),然後沿橈神經溝繞肱骨中段背側旋向外下。
  • 哪些體式最適合女性練習?
    瑜伽可以在任何時候開始,年輕人,老年人,得疾病的人和虛弱的人-----所有人都可以從事瑜伽修習,並且一定可以從中受益--《哈達瑜伽之光》女性柔軟,溫柔並且靈巧,這些使她們能夠活動自如,且不像男人的身體那樣僵硬和強壯,練習瑜伽需要非常的柔韌,在此方面,造物者似乎偏愛女性,使她們的身體就像為瑜伽造設一般
  • |脂肪|減重|肌肉|減肥|體脂率_網易訂閱
    1  體脂率  即人體脂肪組織重量佔總體重的百分比,它是評價身體成分的主要指標,體脂百分比比較容易變化,並對健康影響非常大。 體脂率可以準確評價人體胖瘦程度,體重、BMI等不準確!    2  基礎代謝  是指人體維持生命的所有器官所需要的最低能量需要,也就是人在理論靜止狀態下一天消耗的能量。
  • 久坐腰背痛,多跟這7組肌肉有關!
    腰背痛在生活中非常普遍屬於肌肉骨骼損傷最常見的症狀病因多種多樣骨質疏鬆、腰突、強直、肌肉勞損等今天我們來說說肌肉勞損久坐腰背痛大多跟這7組肌肉有關快速認識豎脊肌豎脊肌,也叫骶棘肌、軀幹肌,是位於脊柱後方的長肌,受全部脊神經後支支配。
  • 前沿洞察丨3D列印出奇蹟,太空中也能製造器官
    本期前沿洞察為大家帶來這些新鮮技術:可以在太空中製造器官的細胞培養系統;能挖隧道,可軍用的軟體機器人;人造肌肉和象鼻一樣靈活的柔性機器人...... 一起來看看吧: 能在太空中製造器官的系統 3D 列印人體器官的最佳地點其實是在太空。2019 年,科學家為國際空間站開發了一臺「3D 生物製造設備」(3D BioFabrication Facility,簡稱 BFF)。
  • 新的器官?科學家在人的喉嚨深處,發現一個未知新器官
    數十個器官、數百塊骨頭和結締組織連接在一起,組成了複雜的人體。然而,儘管經過了多個世紀的仔細研究,人類的身體依然能讓科學家感到驚訝。近日,荷蘭的一個研究小組發現了一組可能之前未被確認的器官:一對隱藏在鼻咽後部的唾液腺。如果該發現得到證實,就將意味著這是大約三個世紀以來首次發現這樣的腺體。
  • 早晚會出問題,這些肌肉你都不用嗎?
    隨著現在越來越多的跑步比賽進行中,人們對於跑步的熱情也是越發的高漲,越來越多的人已經不滿足跑步只是一個茶餘飯後的鍛鍊方式,而是希望能跑的越來越快,成績越來越好。那麼如何才能跑得更好呢?臀肌臀肌在跑步中是推進身體向前的重要肌肉之一,也是我們通俗上說的發動機,所以臀肌肌力越強,跑步則越輕鬆。所以你知道為什麼很多人喜歡練臀肌了嗎?不只是好看,更重要的是還能增強身體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