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斯帖記》驚人妥拉密碼: 哈曼10子與納粹10戰犯的秘密

2021-02-20 光如星以色列傳媒

在《以斯帖記》中,我們讀到關於哈曼(波斯帝國的一位高級官員)的故事,他恨猶太人並企圖除滅他們。哈曼的恨源在於一位名叫末底改的猶太人,他不向哈曼表示敬意或向他屈膝,哈曼不僅要報復末底改一人,還謀求除滅在波斯帝國境內的所有猶太人。

 

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他說服波斯的亞哈隨魯王頒布一條命令,要殺戮滅絕在波斯帝國各省中的一切猶太人,無論男女老少。

以斯帖是亞哈隨魯王的王后,也是猶太人,她是末底改所撫養的堂妹。她告訴亞哈隨魯王說,此前曾向王揭發陰謀而使王免遭暗殺的末底改是她的親戚。她還告訴王說,哈曼陰險的計劃是剪除她的同胞,並求王允準猶太人自衛。亞哈隨魯王命人將哈曼絞死在哈曼為末底改所預備的木架上,並允許各城的猶太人聚集以保護性命,反擊那些企圖攻擊猶太人的仇敵們。

 

現在讓我們來看《以斯帖記》第九章中的故事:

十二月,乃亞達月,十三日,王的諭旨將要舉行,就是猶大人的仇敵盼望轄制他們的日子,猶大人反倒轄制恨他們的人。猶大人在亞哈隨魯王各省的城裡聚集,下手擊殺那要害他們的人。無人能敵擋他們,因為各族都懼怕他們。各省的首領、總督、省長和辦理王事的人,因懼怕末底改,就都幫助猶大人。末底改在朝中為大,名聲傳遍各省,日漸昌盛。猶大人用刀擊殺一切仇敵,任意殺滅恨他們的人。在書珊城,猶大人殺滅了五百人。又殺巴珊大他、達分、亞斯帕他、破拉他、亞大利雅、亞利大他、帕瑪斯他、亞利賽、亞利代、瓦耶撒他;這十人都是哈米大他的孫子、猶大人仇敵哈曼的兒子。猶大人卻沒有下手奪取財物。(斯9:1-10)

 

我們看到,猶太人所殺的人包括在書珊城攻擊他們的五百男人,還有哈曼的十個兒子。以斯帖在這十個兒子已死後,向王提出了另一個請求:

 

當日,將書珊城被殺的人數呈在王前。王對王后以斯帖說:「猶大人在書珊城殺滅了五百人,又殺了哈曼的十個兒子,在王的各省不知如何呢?現在你要什麼?我必賜給你;你還求什麼?也必為你成就。」

以斯帖說:「王若以為美,求你準書珊的猶大人,明日也照今日的旨意行,並將哈曼十個兒子的屍首掛在木架上。」 王便允準如此行。旨意傳在書珊,人就把哈曼十個兒子的屍首掛起來了。(斯9:11-14)

 

為了紀念猶太人擊敗仇敵的偉大勝利,2000多年來,猶太人每年都會慶祝普珥節。

 

以斯帖將哈曼的兒子的屍首掛起來的請求看似不平常,因為哈曼的兒子已經被殺。Moshe Katz 博士在他的書《Computorah》中講到這個請求:

【 ……哈曼的兒子已經被殺,為什麼還把他們掛起來?在聖賢和評述者的文獻中,我們可找到若干可能澄清此事的提法:

以斯帖的請求中提及「明日」,聖賢這樣評述道:

「有個現今的明日,還有一個日後的明日。」

換句話說,以斯帖請求將哈曼的十個兒子掛起來,此事在歷史上不是一個孤立的事件,而會在未來重演。若果真如此,亞哈隨魯王無法滿足該請求,只有上帝能提出並履行該應許。

對文獻的考查也能解決這個難題。根據聖賢的說法,在《以斯帖記》中,每次提到亞哈隨魯王時,這是指王本人;當「王」這個詞(hey-mem-lamed-kaph, 即 המלך)單獨出現時,則指上帝。

因此,以斯帖不是在對亞哈隨魯王講話,而是對上帝講話,而上帝應允了她的請求:「王便允準如此行。」(斯9:14) 】

Computorah,第99-100頁

 

若此請求既是為了當時,也是為了未來,《以斯帖記》中的這個預言應驗了嗎?歷史上是否記載了有「哈曼的十個兒子」在企圖除滅猶太人之後被掛起來呢?

 

是的,歷史和《聖經》中的密碼均確認了該令人難以置信的預言的應驗!

 

在《以斯帖記》3:1,我們得知哈曼屬於亞甲族。亞甲是亞瑪力人的王(撒上15:8)。因此,哈曼和他的兒子是亞瑪力人。Elijah Solomon 拉比(18世紀時立陶宛的一位著名拉比,維爾那的那位偉大者)認為傳統上日耳曼民族是亞瑪力人的後裔。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納粹德國企圖將猶太民族從地球上剪除,有六百萬猶太人被德國人屠殺。在二戰結束後,仍存活的納粹領導人為此和其它戰爭罪行在紐倫堡受審。針對22名德國納粹分子的審判從1945年11月20日開始。

 

1946年10月1日,其中12名被告因參與對猶太人和其他人的暴行而被處絞刑,被定罪的被告之一是馬丁·鮑曼,他缺席受審。另一人是赫爾曼·戈林,他在行刑前的幾個小時在囚室內服用氰化物自殺,其餘10名德國人在1946年10月16日被處以絞刑

 

Moshe Katz 博士對此事件揭示了一些令人難以置信的信息:

【 ……由於審判是由軍事法庭作出的,被判死刑者本應由行刑隊執行槍決,或坐電椅處決(正如在美國所執行的一樣)。然而,法庭特別指明要處以絞刑,正是以斯帖的原來請求:「……將哈曼十個兒子掛在木架上。」雖然有人或許會質疑《以斯帖記》與納粹戰犯之間的關聯,被處死刑的 Julius Streicher 顯然沒有任何疑問。透過某種洞見,Streicher 看似領悟到此事與普珥節的聯繫,正如當繩套放在他頸項上,在他被絞死之前的幾秒鐘之前,他最後的呼喊所揭示的那樣:……眼中含著極度的憤怒, Streicher 看這下面的目擊者,大喊道:「普珥節1946!」 】

(Computorah,第104-106頁)

 

處以絞刑的時間是1946年10月16日。在猶太人的日曆上,1946年10月16日對應5707年的提斯利月21日,這一日是猶太人的住棚節的最後一天,這一天被稱為「大和散那」(Hoshana Rabba)。猶太人相信這一日代表末後上帝的審判被封之日。

 

就在記載以斯帖的預言性請求的同一個段落內,我們可以在文字表面和其中的密碼中找到未來哈曼的子孫被執行的日期。首先,讓我們看看在文字表面如何找到這個日期。

 

猶太的聖賢早就相信並教導:表面文字的每一個變體,無論是該字母本身的大小還是一個字的變體拼寫,均有特定涵義。有些情況下,其涵義仍然是一個奧秘。但對於以斯帖關於哈曼的十個兒子被掛起來的預言,歷史已經最終揭示了在長達2,300年中這裡顯然呈現的信息。

 

在《以斯帖記》9:7-9,我們能找到被猶太人所殺的哈曼的十個兒子的清單。以下是在《塔納赫》(譯者註:希伯來聖經)中所出現的希伯來文字。請記住,希伯來文須從右到左讀。

如你所見,名字在文字中是依次排列。關於這種奇怪的形式,《松奇諾評述》(Soncino Commentary)這樣寫道:

 

【 7-9.  馬索拉規定,哈曼的十個兒子的名字要在頁的右側以垂直的縱列形式出現,而 vav 即「和」字要出現在左側。這很可能源自十個兒子是被掛在高大木架上的那個傳統,一個疊著一個地排列…… 】(《五捲軸》,第179頁)

 

然而,這些名字一個疊著一個地排列可能還另有理由。正如你看到的清單,四個字母(第一個名字中的 tav, 第七個名字中的 shin 和 tav, 第十個名字中的 zayin)比其它字母小。

 

從這段的開頭,我將四個小字母的三個標為紅色。在希伯來文中,字母也代表數字。Tav 的數字值為 400,shin 的數字值為 300,zayin 的數字值為 7。Tav,shin 和 zayin 的數字值從上到下的和為 707。

 

使用猶太人的方法來記載年代,數字707可以在猶太的日曆中代表5707。《韋伯斯特新世界希伯來字典》寫道:

「在實踐中,……千位數字可忽略,而猶太年可用猶太的數字符號說出百位和以下的數字。」(《猶太日曆》,引言,第xxiv頁)

 

如上所述,5707在猶太日曆上是十個納粹戰犯因企圖剪除猶太民族而被處絞刑的那年。在幾個世紀中,讀過《以斯帖記》的猶太人眼睜睜地看著應驗以斯帖這個預言的未來日期,但在這個事件實際發生之前無法破解。

 

在第七個名字中的小字母 tav 的涵義仍然不可知,也許這個代表哈曼的兒子「終結」,因為 tav 是希伯來字母表中的最後一個字母。

 

在過去幾年中,在舊約的希伯來文字中,通過「等距字母排序」(equidistant letter sequencing, ELS),已發現被編碼所隱藏的歷史信息。對於不熟悉這個方法的人,Jeffrey B. Satinover 博士的一個很好的介紹性文章解釋了聖經編碼,該文章《上帝是作者?》出現在《聖經回顧》1995年10月刊中。

 

用聖經編碼 ELS 方法來發現《以斯帖記》中的密碼,我們可以發現另一個令人吃驚的發現。處決「哈曼的日耳曼子孫」的日期和月份隱藏在以下的文字中!

 

21 提斯利月

(紅背景上的白字母)

猶太日期「21提斯利」(ךאתשרי)編碼於 ELS 216,從《以斯帖記》9:12開始、9:27結束,這日子是十個納粹戰犯被絞死的日期。從統計學上看,這個日期隨機地出現在這個段落中的概率小於百萬分之一!

 

5707

(淺藍背景上的藍字母)

斜線插入「提斯利月21日」的是猶太年份「5707」(תשז),這對應於1946年。這年份在ELS 442中,從《以斯帖記》9:15開始、9:27結束。它與 תשרי共用字母 ש。

 

納粹

(黑背景上的白字母)

納粹的希伯來音譯(ןאצי)出現在「被掛」的下面。這個字出現在ELS-650,從《以斯帖記》9:19開始、8:9結束。

 

被掛

(深綠背景上的黃字母)

在矩陣的左上角,垂直方向,希伯來字母「被掛」(תלוי)出現在ELS 432中;從《以斯帖記》8:6開始、9:3結束。

 

亞瑪力人

(黑背景上的黃字母)

穿過「提斯利月21日」底部是希伯來字「עםלקי」(亞瑪力人),出現在ELS -7,從《以斯帖記》9:27開始、9:26結束。根據猶太人的傳統,日耳曼民族被認為是聖經中亞瑪力人的後代。(出17:8)

 

雅利安人

(黃背景上的紫字母)

在「提斯利月21日」的上面是希伯來字「ארי」(雅利安人),出現在ELS 1,在《以斯帖記》9:8。希特勒剷除猶太人的目的是為了純淨雅利安種族。

 

哈曼

(藍背景上的白字母)

在矩陣的頂部,哈曼這個名字「המן」出現在ELS 1,在《以斯帖記》8:3。

 

(淺藍色背景上的黑字母)

在「哈曼」底下,希伯來字十「עשרה」出現在ELS 1,在《以斯帖記》8:12。

 

兒子

(棗紅色背景上的白字母)

在「十」的下面,希伯來字兒子「בןי」出現在ELS 20,從《以斯帖記》8:15開始、8:16結束。

 

表面文字的信息以及其編碼的信息是何等奇妙!只有上帝,在祂無限的能力中,才能啟示這些文字被記載在《以斯帖記》中,並使之在兩千年以後應驗。誠然,祂告訴我們祂可以用祂的話語成就這一切。

 

……因為我是上帝,並無別神;我是上帝,再沒有能比我的。我從起初指明末後的事,從古時言明未成的事,說:』我的籌算必立定,凡我所喜悅的,我必成就。(賽46:9-10)

 

永生的上帝的確令人敬畏!Baruch Hashem! (那名是應當稱頌的!)

 

Bryan T. Huie

2000年7月10日

 

翻譯:黃松

校對:張若菲

版權歸屬©️原作者

特別感謝:

譯者:黃松   

網站:以利亞的靈

• 更多信息請瀏覽網站—以利亞的靈:http://eliyahuspirit.com* Source:世界以色列新聞、BIN等若您希望持續關注以色列最新新聞,以及列國末世聖經預言動態,及希伯來根源教導等,請關注本公眾號光如星。

相關焦點

  • 以斯帖記8章
    8:2王摘下自己的戒指,就是從哈曼追回的,給了末底改。以斯帖派末底改管理哈曼的家產。8:3以斯帖又俯伏在王腳前,流淚哀告,求他除掉亞甲族哈曼害猶大人的惡謀。8:4王向以斯帖伸出金杖;以斯帖就起來,站在王前,8:5說:「亞甲族哈米大他的兒子哈曼設謀傳旨,要殺滅在王各省的猶大人。現今王若願意,我若在王眼前蒙恩,王若以為美,若喜悅我,請王另下旨意,廢除哈曼所傳的那旨意。8:6我何忍見我本族的人受害?
  • 《以斯帖記》第一講:概論
    馬丁路德不認為以斯帖記是正典。雖看不到神的名字卻處處看到神的影子。以斯帖記的主角誰?倫理應用性。神並沒有因為人的軟弱而攔阻了神的旨意:與外邦人結婚的猶太女子; 要以斯帖隱藏猶太人身份的末底改。加爾文講道從不講以斯帖記!教會歷史前700年沒有任何以斯帖記的注釋。神的旨意是永遠不會失敗!
  • 《以斯帖記》逆轉風雲第二集
    哈大沙進宮以後,改名以斯帖,以斯帖在波斯文,是「星星」的意思,可能是取蕃石榴樹的花,像星星的那個樣子。聖經形容以斯帖「容貌俊美」,個性溫和、行為溫柔節制。根據《以斯帖記》的記載,當候選的女子們按著次序去見王,「從女院到王宮的時候,凡他所要的,都必給他。」「凡他所要的」,就是指衣服、珠寶等,可以隨意去要。
  • 以斯帖記|住在書珊城裡的猶大人的故事.
    故事發生在以色列人被流放到巴比倫之後的100年左右,當時有一些猶大人像以斯拉和尼西米回到了耶路撒冷,但是還有很多人沒有回去,以斯帖記講的就是住在書珊城裡的猶大人的故事。書珊城是古代波斯帝國的首都,故事包括猶大人末底改和他的侄女兒以斯帖,還有其他人物,比如只顧喝酒、沒有志氣的波斯王,或者奸詐兇狠的波斯大臣哈曼。
  • 《以斯帖記》中的三個女人
    以斯帖是亡國奴猶大人的女兒,雖然容貌俊美,但出身卑微且幼年喪失了父母雙親,被堂兄末底改收養,從小就倍受他人歧視,是個地地道道的一個灰姑娘。  2.以斯帖謙卑順服:斯2:10以斯帖未曾將籍貫宗族告訴人,因為末底改囑咐她不可叫人知道。雖然進入王宮,但以斯帖依然聽從養父末底改的囑咐。
  • 【高清福音電影】《源來是愛》+《復活》+《參孫》+以斯帖記——電影《與王一夜》
    不想計劃被未底改知道了,他趕緊告訴以斯帖。以斯帖以未底改的名義向國王匯報。亞哈隨魯一調查,確有此事,就把兩個大監掛在木頭上,並吩咐將這件事記在史書上。 不久,亞哈隨魯提升亞甲族哈米大他的兒子哈曼為宰相,並吩咐朝門的一切臣僕.見到哈曼必須跪拜。然而未底改見到哈曼卻不跪不拜,哈曼心中非常惱火。
  • 晨間靈修|《以斯帖記》7章
    *** 內容摘要 ***以色列人有個普珥節,那就說明歷史上真有哈曼這個人,也真有以斯帖和末底改。以斯貼是王后,末底改成了宰相。哈曼要除滅猶大人,可他不但沒有殺掉猶大人,反而他自己被掛在木架上。然後末底改、以斯帖奉亞哈隨魯王的名下旨,除滅國中所有要殺猶大人的仇敵。這些仇敵後來都被除滅了。猶大人從此就立一個節日,叫做普珥節。
  • 以斯帖記第3章逐節註解、禱讀
    【斯三5】「哈曼見末底改不跪不拜,他就怒氣填胸。」【斯三6】「他們已將末底改的本族告訴哈曼;他以為下手害末底改一人是小事,就要滅絕亞哈隨魯王通國所有的猶大人,就是末底改的本族。」「這事以後」(1節),大約是以斯帖作王后四年以後。
  • 以斯帖
    以斯帖在危機中向神尋求恩惠。以斯帖舍己愛民族。一、以斯帖是個聰慧且容貌俊美的倩女【斯 2:7】「 末底改撫養他叔叔的女兒哈大沙後名以斯帖,因為她沒有父母。這女子又容貌俊美,她父母死了,末底改就收她為自己的女兒。」【斯 2:9-10】 「希該喜悅以斯帖,就恩待她,急忙給她需用的香品和她所當得的份,又派所當得的七個宮女服侍她,使她和她的宮女搬入女院上好的房屋。
  • 【視頻】普珥節幽默動畫:西部牛仔片《以斯帖記》(全網首發)
    經過漫長的選後大賽,以斯帖脫穎而出,但她決定隱藏自己猶太人的身份。這個名叫哈曼的謀士被封官加爵,從此以後,他要求「人人都得尊重我」。末底改拒不迎合哈曼妄自尊大的心理,於是哈曼決定消滅全體猶太人。說服亞哈隨魯的是哈曼的巨額銀兩,哈曼還說,猶太人是一群異類。毀滅之日是擲骰子選出來的。
  • 按卷靈修︱以斯帖記:第五章
    昨天我們分享的經文說,當以斯帖知道這些事情的時候,末底改就派人告訴以斯帖,讓她想辦法參與,並且要為猶大人做貢獻。那麼以斯帖就要求末底改,通知所有的猶大人為她禁食禱告三天三夜,看看上帝怎麼工作。當然她沒有說出這句話,但是她說,自己要去見亞哈隨魯王,如果死就死了。我們看到無論是末底改,還是以斯帖,當他們遇到問題的時候,想到的是禱告、尋求。
  • 《以斯帖記》__神在人的國中掌權!(三)
    二、哈曼的密謀與以斯帖的反擊(3-5章) 1-6
  • (以斯帖記1-5)
    所以整個以斯帖記描述的是整個波斯帝國那些奢華的宴會的細節場面,整個波斯帝國的宮廷的、權力的廢除和升遷,讓我們看見整個以斯帖記裡面不斷提到一些筵席。而這些筵席又跟神的作為、又跟神的約有什麼關係呢?波斯帝國鐵蹄下的猶太人跟上帝、跟上帝的約還有關係嗎?
  • 聖經講堂-末底改的勸告改變了以斯帖
    (斯4:14)聖經《以斯帖記》中記錄,亞哈隨魯王抬舉哈曼,所有人都向哈曼跪拜,唯有末底改不跪不拜,因此哈曼不僅想殺死末底改,還想把所有的猶大人都殺死。哈曼把這件事告訴了亞哈隨魯王,並且得到了王的允許,選定在十二月,即亞達月十三日,要全然剪除、殺戮滅絕猶大人,並奪他們的財為掠物。而且,用王的戒指蓋印,抄錄這旨意,頒行各省,宣告各族。
  • 進深【#815】:舊約五小卷 第廿二課|以斯帖被立為王后(斯2:1–18)
    末底改救王有功(斯2:19–23)1. 「第二次招聚處女的時候」是還沒有立王后的時候,還是立了王后以後的慶祝,尚有爭議。2. 「末底改坐在朝門」表示他是官員。儘管他是猶太人,並沒有因為是外族人而受到排斥(參斯2:21,3:2,5:9、13,6:10、12)。3. 斯2:20的意思是以斯帖在坐息飲食上,都沒有顯出自己是猶太人的身分。
  • 兒童生命園——以斯帖的故事(二)
    哈曼的詭計在當時的波斯王宮裡,以斯帖成為了國王特別恩寵的,但是除她以外,還有另一個人也是王所喜悅的,這人就是大臣哈曼,他非常受王器重,官職越升越高,漸漸地,他的地位超過所有的大臣,王甚至吩咐所有的臣僕,在王宮門口遇見哈曼必須向他跪拜。然而,只有一個人見到哈曼既不跪也不拜,因為他只拜獨一的真神,這是誰呢?對了,就是末底改。
  • 福音電影《以斯帖的故事》
    猶太女子哈大沙(後名以斯帖),在義父末底改照顧下,與多位女子入宮接受詔選。王見了就喜歡,便納以斯帖為王后。哈曼得到高位,但末底改不肯在他面前下跪。哈曼在盛怒中激起殺害末底改的念頭,但後來覺得下手害他一人是小事(三6),倒不如把行事作風不同的猶太人全族置於死地。亞哈隨魯王批准這項計劃,賜下諭旨,在亞達月十三日(第十二月十三日),處死所有猶太人。
  • 【信心英雄榜】08-超級英雌 : 以斯帖
    以斯帖為了成為王后,犧牲了很多東西。她獻身給一個她不認識、也不愛戀的男人,她放棄了自己的名字,放棄了自己的祖籍以及猶太人的身分。不僅如此。進入王宮之後,還有一份艱辛的挑戰在迎接著她。 以斯帖成為王后不久,她的丈夫亞哈隨魯王拔擢哈曼成為宰相。而哈曼出於個人的偏執,斷言猶太人是波斯國中的害蟲。他認為應該把猶太人徹底消滅,就像對付害蟲一樣。
  • 【每日讀經釋義】20200925斯1:1-22
    20200925斯1:1-22以斯帖記概論引言:本書為聖經中一卷特奇的書故事正處於以斯拉記六至七章間,約公元前516至458年,這58年內之光景。當亞哈隨魯(486-465年)作波斯王的第三年,廢了王后瓦實提,在第七年立猶大人以斯帖為王后,代替瓦實提。後來有亞甲族的哈曼被王升為眾臣之上,所有的臣僕都要向他下拜,朝中惟有猶大人以斯帖的叔父末底改不拜。
  • 有聲證道||哈曼攻擊神的百姓
    以斯帖記第三章的開頭與第二章的開頭一樣,都是:「這事以後」這句話開始。根據2:16節和3:7節,我們可以知道,第二章所記載的事件已經過去四年多了(因為第二章的事情發生在亞哈隨魯王第七年的十月,而第三章的事情發生在亞哈隨魯王十二年的正月)。在第三章的開始,哈曼的名字第一次突然出現在我們眼前。他是亞甲族哈米大他的兒子。這亞甲族是亞瑪力王亞甲的子孫。根據創36:12節,我們可以知道亞瑪力人是以掃的子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