駕照,在現代社會來說,毫不誇張的說是「痛苦」的代名詞,無數人為了一個巴掌大小的本子付出了多少的努力,但是也正是有了且通過了這個過程才能夠驅車上路,且隨著機動車的普及,駕照也是必考的一個東西。
但是我國的駕照體系相對於國人來講難度是不低的,甚至連一些有著多年駕駛經驗的老司機,也不敢保證一次能夠通過,所以,對於那些新手來說的話,難度是肯定有的,但對比起以後的方便這些痛苦顯得就有點微不足道了。而在我國第一個乘坐汽車的人是當年垂簾聽政的慈禧太后,但她那時候也不需要考什麼駕照。
到了民國那一會兒考駕照甚至比現在更加的繁瑣,因為當時的駕照其實並不是統一一個部門頒發的,是由共計三個的機構部門頒發,一個是一個是公租界工部局,一個是法租界工部局,還有一個是市政府公安局。且不是全國通過,就像現在一建二建。
當時考到的駕照只能本省用,意味著如果你在廣州考的駕照,但是想驅車去雲南,那就必須在雲南再重新考一次雲南的駕照,非常麻煩。當時考駕照不像現在,沒有科目一、二、三、四,但是法租界和公租界的考法卻是兩種完全不同的考法,其公租界則是效仿當時美國的考法,而法租界則是效仿租界國的方法自成一派。
由此來看,當時的駕照考試非常繁雜,但是其實那會兒有車的人並不多,但凡有車的都是一些無需考駕照的「王權富貴」,因此也沒有人埋怨。而直到了改革開放以來,才重視起了駕照系統,不過在最開始的時候,也不需要靠,有個車就可以去領一張象徵性的駕照。直到了80年代才開始形成正兒八經正規的駕照考試。
一直到了今天,但是,國內卻有一個偉大的人物的駕照卻不是考來的,是國家正式頒發的。這個人便是袁隆平。袁隆平也是在2003年才買的車,在買車之前自己只是駕駛一輛小摩託車,但是由於年事已高,考慮到繼續駕駛摩託不是特別安全,袁隆平的家人便為其買了一輛小汽車,那時候的袁隆平卻已經73歲的高齡了。
按照規定最大考試的年齡上限是70歲,袁隆平即使有了車,也不能行駛。不過由於袁隆平對國家做出了巨大貢獻的人,交管部門便很暖心的免費給袁隆平辦理了一張終生免籤的「榮譽駕照」。為此還派了一個經驗老成的教練親自上門教袁隆平開車。
但是同時為了袁隆平的安全,交通部門也提出了駕車範圍僅限於家到試驗田,不能夠駕車行駛到市區。而這本駕照是世界上僅有的一本駕照,上面還寫有「袁隆平院士惠存」七個大字,極其特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