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絲經濟,一門經營人心的生意

2021-02-15 數字營銷微刊

本文共計2980字 | 閱讀約需6分鐘

隨著消費升級和網際網路變化,如今的粉絲經濟有了更廣闊的領域。粉絲一詞雖然隨著偶像產生,但顯然現在各行各業、大小品牌,都有可能擁有一批屬於他們自己的粉絲,並轉化成經濟利益。據不完全統計,今年到目前為止,粉絲經濟撬動的國內資本量已達到百億級別。

早在今年4月初,愛奇藝《偶像練習生》風靡一時,曾以粉絲集資超2000萬元、決賽門票炒至1.8萬元的消息震驚娛樂圈;近期,騰訊《創造101》的集資金額翻倍,粉絲自主集資金額超過了4000萬元。這些令人咂舌的數字金額背後凸顯出了粉絲經濟強大的商業價值。在這一類偶像養成節目中,粉絲才是真正掌握話語權的人,他們的經濟能力直接影響著偶像的發展趨勢——粉絲經濟似乎變成了一紙契約,將粉絲與偶像更緊密地連接在一起。

《創造101》一開始就打出全民創始人的概念,完全由粉絲點讚數決定選手去留。在後期出道名額競爭進入白熱化的時候,騰訊視頻與節目合作,其會員每天可以為11名選手各投11票,選手的定製會員則可以額外再投121票。為了自己的偶像能夠擠進前11名順利出道,粉絲們主動奔走轉發拉票、集資購買定製會員卡投票。就這樣,通過與節目掛鈎,騰訊視頻不費吹灰之力就讓粉絲成了最忠誠的消費者。

類似的粉絲驅動力也成就了小米。在三年不到的時間裡,小米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蹟:2012年夏天估值達40億美元的融資,是當年全年中國企業的融資之最;2013年,小米手機用半年的時間就創造出了2012年全年的業績,售出手機703萬臺,營收達到132.7億元人民幣。小米手機如此吸引粉絲,其本質原因毋庸置疑還是性價比。但雷軍自己也承認,小米手機成功的要訣有三:創業團隊、創新和粉絲經濟,而粉絲經濟是其中最為重要的因素。據了解,小米在粉絲吸引和維持方面主要有三樣法寶:通過微博吸引新用戶、通過論壇維護活躍度、通過微信提升體驗感,除此之外,還有很多以客戶為主角的活動,例如爆米花論壇、米粉節、同城會等。一個好的產品再配上獨特的銷售方式,讓小米用戶對這個品牌的忠誠度非常高。

網易雲音樂作為一個音樂播放平臺,如今自身卻變成IP大戶,這也要歸功於忠誠的粉絲。精彩的歌曲評論區讓網易雲音樂多了社交屬性,這些自來水般的粉絲用戶自主生成內容,形成集群效應,使這個平臺的聲量不斷擴大。要知道,網易雲音樂上線後僅用了一年時間,用戶數就突破了一個億。當然,用戶數不足以描述網易雲音樂的獨一無二,其獨特之處在於,它並不像很多初創APP,通過燒錢在短時間內獲得龐大用戶量、之後又迅速消失,它從一開始就在不斷提高用戶忠誠度,充分利用了「長尾效應」。

網易雲音樂讓長尾用戶感受到他們是受重視的,並充分抓住了這些用戶的需求,從用戶獲取上避開與巨頭的直接競爭。同時,網易雲音樂還始終堅持做「一個有溫度、有情感的音樂社區,而不僅僅是一個音樂播放器」,回歸內容,將營銷重點放在了豐富自身的歌單、評論、音樂人動態等等上面,養成自己的粉絲群體,從而從用戶粘度上徹底與競爭對手拉大差距。隨著口碑傳播,第一批網易雲用戶吸引來了第二批、第三批……

在自媒體領域,粉絲忠誠消費的案例也有不少,其中羅振宇創立的「羅輯思維」可謂典範。羅輯思維從2012年開始播出,每一集十幾分鐘的語音講一個觀點,到現在已經更新到了六百多集;2013年,羅輯思維公眾號推出了微信會員收費制度,短短6個小時5500名會員名額被搶光,創收160萬,成為網際網路的一個神話。雖然羅振宇總是避諱粉絲經濟這個標籤,但無法否認的是,羅輯思維的內核依舊還是粉絲經濟。羅輯思維將目標用戶定位為85後白領讀書人,這群人有共同的價值觀,並渴望社群中找到精神上的優越感。

因此,羅輯思維為這群用戶提供了一個獨立思考的空間,然後通過一些活動讓用戶獲益,例如羅胖售書活動、眾籌賣月餅活動、柳桃的推廣活動等,讓粉絲會員可以對外銷售商品,而有能力的人則可以在羅輯思維300萬用戶面前展示自己,得到認可。這種模式既有內容的價值輸出,也有金錢的鼓勵,同時養成了用戶的付費習慣,最終使得羅輯思維名利雙收。

粉絲經濟的驅動力越來越大,很多企業都開始運用粉絲經濟的理論來解決盈利和信任問題,逐漸興起的自媒體也已成為粉絲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市場開始懂得一個原理:粉絲才是最忠誠的消費者,得粉絲者得天下——通過社交建立起自己的粉絲群,才可以在市場上佔據一席之位。

粉絲經濟逐漸成為這個時代經濟浪潮中的最強音,但是從諸多的案例當中,我們可以清楚地得知:粉絲轉化成真正的經濟利益/模式,靠的從來不是幸運,而是經營。

在不同的領域,粉絲經營有不同的側重點。娛樂領域要做到粉絲經濟的規格,需要持續地輸出內容,並且保持風格穩定,如:陳翔六點半、papi醬的短視頻等。企業品牌要鞏固自己的粉絲,就不能只靠高高在上的品牌表達,而是真正去研究受眾群體,例如江小白所有的運營,都是圍繞年輕人來做的,定位十分準確不說,還很清楚年輕人內心的想法。自媒體領域的粉絲經營,則需要專業、精品的內容,如果缺乏自身的核心價值,只為刷屏或為內容而做內容,最終也只能是曇花一現,無法發展為粉絲經濟。

粉絲經濟的精髓在於和粉絲互動,只有粉絲、沒有互動也不會產生經濟。無論是哪個領域,專注都是難能可貴的,找到連接粉絲的核心點,專心耕耘,不盲目追風,耐心經營,然後才能考慮如何精準變現。

粉絲經濟的影響力已經無處不在,它帶來了一些新的產業結構、新的商業機會以及新的生活方式。知萌諮詢創始人兼CEO肖明超認為,粉絲經濟給我們這個時代帶來了四大改變:一是新的關係連結,大家因為共同喜歡一個品牌、一個人、一個媒體,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可以聚在一起去認同某種價值觀、生活方式;二是為營銷提供了新的平臺,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用粉絲經濟的方式可以更好地和消費者互動;三是去中介化,以前如果要和用戶產生關係可能要通過很多渠道,現在可能只需要一個達人、一個IP就可以直接影響一群人;四是為人們的精神文化消費提供載體,以故宮為例,大家會因為消費故宮的衍生品而對歷史更加了解,擴展視野、豐富知識。

用戶基數龐大的粉絲經濟,能夠迅速成就一個明星和品牌,但是,粉絲經濟究竟能走多遠呢?一方面,一旦粉絲崇拜對象的「人設」出現偏差,他們之間的關係就極易分崩離析。但是另一方面,隨著人們的付費意識逐漸養成,我們依然可以期待更加優秀的模式出現。再以羅輯思維為例,羅輯思維雖然靠粉絲經濟起家,但如今羅振宇卻一直在強調「社群」概念,於是一部分人認為這說明粉絲經濟並不穩定。但仔細剖析後我們會發現:這恰恰證明了粉絲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性。羅輯思維是不斷成長的,從「羅輯思維」到「得到APP」,羅振宇個人的魅力其實已經支撐不起這個更大平臺的運作了——平臺需要更多的包容性,那麼這時候提出「知識社群」的概念,其實也是這個發展階段的必然選擇,是粉絲經濟的一種形變。未來,粉絲的社群化也許會是一個重要的趨勢。

除了社群化趨勢,IP化和跨界的趨勢也同樣值得關注。現在,很多內容生產者都在打造自己的IP,因為IP化能釋放出更多商業能量,能和粉絲實現更深度的交流。不少案例則說明,企業之間的合作往往都是通過跨界的方式來實現的,如小黃人和小黃車、網易雲音樂和亞朵酒店等等。他們通過這種共享粉絲的方式達成共贏,進而提高各自的影響力。

粉絲,是一個已經被市場捧到手心裡的群體;粉絲經濟,是一個已經被市場關注許久的經濟模式。這個領域的誘惑太大,各行各業都在試水,但看細節,市場往往把「經濟」考慮得太多,將「粉絲」考慮得太少。

粉絲經濟,經營為本,只不過經營的不是生意,而是人心。

MORE | 更多精彩

購買方式:長按二維碼或者點擊文章結尾的「閱讀原文」,進入微店購買。

相關焦點

  • 戳破「偶像」這門生意的經營哲學,為何娛樂圈都愛搞「成團」?
    今天我們就來分析一下,「偶像」這門生意怎麼經營,TA是如何為粉絲提供情緒價值,從而實現盈利的。對於「人設」的品控,是偶像團隊必須精細經營的內容。粉絲經濟的核心就是「人設」,偶像的外形、基本性格、說話方式、個人經歷都是「人物設定」的重要元素。在偶像本身、經紀公司、大眾市場、粉絲群體和大眾媒體的互動下,逐漸構建出偶像的基本公眾形象設定。
  • 服裝批發市場直播賣貨,是門好生意嗎
    那麼,對於服裝批發市場來說,線上銷售是門好生意嗎?圖片來自CNSPHOTO線上線下冰火兩重天往年此時,各地服裝批發城早已客商雲來、人潮湧動 。今年受疫情影響,一些批發市場還未開門營業。而已經營業的市場裡也沒太多人,不少檔口仍是大門緊閉,採購商也不多。
  • 零食店鋪生意不好,可能是經營方法錯誤!
    店鋪開門依然存在問題,尤其是「生意不景氣」,是被大家提及詞比較多的。給大家提供一些思路擴展一下經營技巧! 讓顧客感動來改變生意不景氣 當生意不好的時候,管理者即使一天到晚待在店裡也無濟於事。
  • 把愛情當作一門生意的《訓男正音》很糟糕
    同樣是教男性如何談戀愛,《訓男正音》做得實在糟糕,把愛情當作一門生意來做的種種表述,讓這部電視劇看上去像是擁有三百萬粉絲的情感邪教教主Ayawawa面對男性開了一門如何增強確定性、提升配偶價值的小課堂,把感情做成一門生意。南宮珉飾姜訓男這部電視劇講述了一個沒有心的男人和一個缺心眼的女人之間說也說不清楚的愛情故事。
  • 「大胃王」被點名,吃播還是一門好生意嗎?
    較為知名的大胃王朵一、大胃王mini等都去掉了大胃王前綴,而ID為小馬吃草的網紅雪茸堂的吃播內容已經在多個平臺清空。像大胃王紅人浪胃仙主頁內還能看到很多吃播內容,抖音快手也有一些百萬粉絲、千萬粉絲大胃王博主依然保留著大胃王的前綴。
  • 實體店如何運用分享經濟模式走出經營困境
    在傳統的經營模式中,位置直接決定實體店的成敗。只要搶佔有利的地理位置,就可以獲得源源不斷的客流量和銷量。但如今實體店位置,不再是制勝的法寶。因為人們的所有的生活方式,都從線下轉移到了線上。實體店的位置優勢已經蕩然無存,實體店的生意越來越難做了,好多實體店即將面臨倒閉,這跟2020年的疫情沒有直接的關係,跟網際網路的衝擊有著很大的關係,因為人們的生活方式和購物習慣都變了,已經從線下轉移到了線上,在大變局下,實體店要想發展,不是向外找問題,而是要自我升級重新布局。如果實體店商家還堅持20年前的傳統經營模式,那麼終端商將無生意可做。
  • 眾多玩家入場,付費自習室真的是一門好生意嗎?
    作為一個盡責的橫財研究員,有這麼大的餡餅出現,自然要第一時間衝上前線,探探這門生意的虛實究竟。探店報告眾學空間和StudyWithMe是魔都表現極其搶眼的2家代表性門店。前者是提前批入場的玩家之一,現在已經開始連鎖化經營;而後者則是用心經營,評論上極佔優勢的後起之秀。大有當年共享單車的黃橙大戰之勢。先說試圖以數量取勝的眾學空間。
  • 【解讀】創意經濟的邏輯:文創品牌經營五法
    然而,由於大受歡迎後,市場是群起仿效,後續「蛋塔效應」一詞,卻演變成負面名詞,代表的是臺灣人做生意喜歡一窩蜂,搞到最後整個市場變成紅海的困境。同樣是賣蛋塔,有人是創意經濟的代表,有人是一窩蜂的行為。所以重點不是賣什麼!而是提出市場所未有的創意思維和服務。
  • 年輕人痴迷的玄學,是一門好生意嗎?
    在他看來,這和經濟回落,環境不確定性增強有很大關聯。一遇到壞事就歸結為「水逆」來了,為求好運把頭像換成「錦鯉」楊超越,有需求就能誕生生意。不過,和貓巫先生、陳師傅不避諱談起收益不同,更多從業者對於今年增長多少單,一個月流水增長如何,選擇了沉默。用一位行業人士的話來說,他們只想「悄悄的進村,打槍的不要」。
  • 網際網路下的粉絲經濟,是未來的方向嗎?
    並且有人依靠這個粉絲所獲取的報酬已經實現了人生的財務自由,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當初畫漫畫的同道大叔,依託粉絲經濟迅速博得資本的青睞,最終套現1.6億成為真正的人生贏家。要不說這個後知後覺永遠吃不上熱乎的。
  • 2021年,播客會是一門好生意嗎?
    沒有傳播優勢的播客真的是一門好生意嗎?文|寧缺媒體吹風、平臺搶人、音頻平臺跑馬圈地,播客這陣風來勢洶洶。但是,沒有傳播優勢的播客真的是一門好生意嗎?播客在國內如何?十五年前,"播客"的概念就已經被提出。在普遍的認知中,播客是將言之有物、自帶風格的討論持續記錄下來,以音頻形式通過網際網路傳播。事實上,播客元年早在2014年左右就出現了。
  • 秋天第一杯奶茶雖火:但奶茶已不是一門好生意
    然而,奶茶早已經過了創業的最好時代,秋天第一杯奶茶雖火了,但奶茶已不是一門好生意。奶茶背後的經濟學與消費主義大概是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奶茶開始傳入大陸,逐漸開啟了第一輪奶茶新風潮。不少茶餐廳開始售賣珍珠奶茶,有些街頭小販嗅到了商機,推車售賣幾毛錢一杯的用粉劑衝泡的奶茶,買的人也不少。
  • 5.42億國內用戶,播客是一門好生意麼?
    ONES Ventures的投資人任寧認為,中文播客是被低估的生意,2018年他投資了播客節目《大內密談》。與此同時,另一檔節目《日談公園》也拿到了頭頭是道的融資,同一年,紅杉資本、梅花天使投資了《程一電臺》。2020年播客圈開始集中發力,中文播客的風口真的來了嗎?
  • 投資瑪麗蘇劇成了一門虧本生意!
    至於《秦時明月麗人心》、《人間至味是清歡》這幾部劇的收視慘澹,也直接向我們證明了瑪麗蘇劇,已經越來越難以吸引觀眾。正式基於以上原因,我們今天特意統計出幾部,按照電視劇中女主的瑪麗蘇指數(即女主在各自劇中主角光環、一路開掛的程度),來盤點一下這些最初被投資方予厚望,如今卻收視悲催的瑪麗蘇大劇,來讓大家參考。
  • 孤獨是門好生意
    我們從美國的這一頭搬到另一頭,不少人從經營多年的社交網絡中分離開來。我們晚婚晚育,甚至直接不婚不育。我們每時每刻都在工作,常常是孤軍奮戰,不受傳統辦公室的約束,也沒有和同事們戰友般的友誼。當然,搬家、獨自生活、不結婚成家,或者放棄朝九晚五的工作,為靈活投向自由職業,這些舉動的背後都可以有合理積極的原因。
  • 都說國潮火,潮流消費這門生意怎麼做?
    在這檔節目中,金鍊子、髒辮兒、鴨舌帽、椰子鞋等潮流元素隨著freestyle大火出圈,頻繁出現的Gucci、Supreme等潮流品牌也收穫了一大波關注。  同年,Supreme和 LV的天價聯名讓兩個品牌名利雙收,在當年為LVMH 集團貢獻了 23% 利潤增長。潮流文化和聯名也作為一門生意,開始在國內市場展露出更大的商機。
  • 卷首語丨為聲音付費是門不錯的生意
    移動網際網路快速發展,不論是純粹的音樂軟體,還是包羅萬象的在線音頻平臺,以聲音為載體的「耳朵經濟」駛上了發展快車道。據艾瑞諮詢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網絡音頻行業市場規模為175.8億元,同比增長55.1%;2019年中國網絡音頻用戶規模達4.9億。2020年,中國網絡音頻行業市場規模預計達272.4億元,用戶規模預計將達5.42億。
  • 線下生意不能做?他發現了2021最新的經營模式,不能錯過
    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服裝行業的變化也日新月異。大部分人都被時代的洪流裹挾著前行,善於把握機會的商家趁勢發展壯大,甘於眼前的則沉寂消失。 彼時,品牌代理模式開始風行,有很多商戶抓住了這一創新風口,生意很容易的上了一個新臺階。轉換賽道,那些小攤小販,已經沒有資格和他們比較了。 06年之後,代理的人越來越多,市場的競爭力慢慢下降。國內服裝市場開始加速擴張,消費潛力逐步釋放,休閒化、多樣化、個性化、時裝化和品牌化等服裝消費觀念日趨成熟。善於經營的人,開始琢磨更好的發展出路。
  • 秋天第一杯奶茶雖火,但奶茶已不是一門好生意
    編輯導語:前一陣子被朋友圈和微博的「秋天第一杯奶茶」刷了屏,奶茶在這幾年態勢十分火熱,一度成為年輕人出門必買、奶茶續命的一個必備飲食;但近幾年層出不窮的奶茶店也佔據了大街小巷,走在街道上,隔三五個店鋪就可以看到一家奶茶店,奶茶雖好喝,但已經不是一門好生意了;本文作者對此進行了詳細的分析,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 適合小縣城做的30門小本生意
    經營策略:1)把好茶葉質量關;2)茶價要合理化;3)提高營業員的整體素質;4)多元化的經營;5)加大宣傳力度。 14、適合小縣城做的生意:廢舊蓄電池翻新 市場巨大:鉛酸蓄電池是現今應用廣泛的一種儲備電源,像各種車輛、船舶、鐵路、礦山、通訊等領域都大量使用電瓶。但由於硫酸鹽化,90%以上的電瓶實際壽命只有1-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