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智深武松燕青斬殺高衙內,林衝霍然痊癒,宋江李逵為何做惡夢?

2021-02-15 歷史課課代表

讀者諸君想必還記得,有些版本的水滸傳中有一段「忠義堂石碣受天文,梁山泊英雄驚惡夢。」這可能是奉朝廷之命篡改《水滸傳》的人一時疏忽,留下了這樣一段沒頭沒尾的描述,但是盧俊義這段惡夢,卻暗示了梁山好漢的最終結局:「行刑劊子二百一十六人,兩個服侍一個,將宋江、盧俊義等一百單八個好漢在於堂下草裡一齊處斬。」

通曉宋史的讀者知道,這段描述是基本符合史實的。盧俊義夢見大個子(長人)嵇康手執長弓剿滅梁山,這其中包含著隱語字謎:長人執弓,是一個張字,嵇康字叔夜,合起來就是張叔夜滅梁山。

在未經刪改的《古本水滸傳》中,盧俊義惡夢之後,宋江和李逵也做了同樣的惡夢,這當然也是在提醒讀者:以歷史人物和事件為藍本的演義小說不但有熱鬧,而且這熱鬧中也埋著草蛇灰線,暗示著書中人物的最終結局。

因為通行版《水滸傳》後五十回被改得面目全非,祝家莊教師爺欒廷玉、飛天虎扈成等人的下落一直都沒交代清楚,而林衝魯智深武松等人居然愉快地接受了招安並對田虎王慶方臘大打出手,這都不符合前七十回諸位好漢的人設,至於梁山軍大破遼國,那簡直就是夢囈——童貫帶著大宋二十萬精銳收取燕雲十六州,卻被遼國一萬殘兵(被金兵打殘的)打得一敗塗地,梁山軍去打遼國,無異於羔羊入虎口。

如果《古本水滸傳》是施耐庵先生原著,那麼梁山好漢並沒有受招安,蔡京高俅也在李綱張叔夜等人的彈劾下丟官罷職充軍發配,高衙內也受到了應有的懲罰——無論是《古本水滸傳》還是《蕩寇志》,高俅和高衙內下場都很慘,但是經過篡改的通行版本中,高衙內直接消失,高俅卻被梁山好漢待若上賓,這完全不符合施耐庵的創作初衷。

閒話少敘,言歸正傳,咱們還是來看《古本水滸傳》之中宋江和李逵在盧俊義之後做的兩個惡夢。

話說當年林衝因為大仇未報而憂鬱成疾,他的好大哥魯智深帶著武松朱仝燕青殺進沂州城,生擒了太守高恫,將正在沂州做客的高衙內斬首。用高侗換了一萬兩金銀之後,魯智深武松燕青帶著高衙內的首級回了梁山——那一萬兩「贖金」也都送給了貧苦百姓。

魯智深燕青武松三人關於那一萬兩贖金的討論,也完全符合前七十回的人物性格:「路上,武松說道:『如今索得這賊太守一萬金銀,俺思拿回山寨,未必多大希罕,便送與林教頭,他也不到得會受領,不如拿來散給窮民。』燕青道:『俺和朱都頭(朱仝)想出此計,索這筆金銀來,原擬送給林教頭,教他做場大大的功德,超度他娘子升天,如今拿來散給窮人,恁地更好!』魯智深聽了,叫道:『恁地,休多說廢話,只今便行。』」

這段對話,把武松的仗義疏財憐貧惜弱、燕青的「多見廣識,了身達命」、魯智深的粗獷豪邁處事果斷刻畫得淋漓盡致,同時我們也可以看到,即使是浪子燕青,也是唯魯智深馬首是瞻,魯大俠是說一不二的帶頭大哥。

林衝見到高衙內首級,胸中一口吐出,霍然痊癒之後倒身下拜,感謝魯智深武松朱仝燕青的情意恩德。那一夜林衝酣然入睡,及時雨宋江和黑旋風李逵卻睡不著覺了——他們從高衙內的結局中看到了十六個字:「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宋江坐樓殺惜、屠滅青州城外數百戶人家,李逵一雙板斧將扈家莊男女老幼斬盡殺絕、村莊燒成白地,雖然沒有受到指責和懲罰,但是他們午夜夢回,未免也會心驚肉跳。

魯智深武松林衝開懷暢飲之後一夜無夢,「宋江吃得酩酊大醉,歸臥帳中,恍惚間,身子飄飄蕩蕩,出了房舍,逕自下山,一路模糊地行去。」

讀者諸君當然知道,這就是宋江開始做惡夢了:夢中的宋江迷迷糊糊地來到京城,小李廣花榮也跟著來了——青州城外血案,花榮也是操刀者。

宋江花榮兩人溜溜達達 ,進了李師師的家門,並且在酒酣耳熱之際,又寫了兩首詩,還沒等李師師誇獎稱讚,「猛聽得一聲大喝,如半天裡起個霹靂,閣子外奔來一個長人,左手高擎著一張弓。」

宋江高喊花榮救命,轉頭卻不見了花榮身影,「身旁坐的也不是李師師,換了個披髮滿肩的閻婆惜。」

宋江魂飛魄散撒腿狂奔,那個拿著長弓的長人窮追不捨,正在危急關頭,黑旋風李逵衝了過來,結果連那長人的一招都沒接住:「李逵舉斧就砍,長人只一弓鞘,把李逵打倒在地。」

李逵趴在地上裝死,宋江繼續狂奔、長人繼續窮追,一直把宋江追到懸崖峭壁跟前,宋江收腳不住,一頭栽下了萬丈深淵。

從惡夢中驚醒,宋江汗流浹背,就這樣點燈熬油挺到了天亮。

宋江連早飯也吃不下,正當他呆若木雞地對著油燈發愣,黑旋風李逵大呼小叫地闖了進來:「哥哥呆坐則甚,我來告訴一件怪事。」

讀者諸君當然知道李逵為什麼猴急地跑過來——他也跟宋江做了同樣的惡夢。一個人能做、兩個人不能一起做,這個謎語講的是做夢,但是宋江和李逵兩個人一起做了惡夢,這就十分詭異了——為人不做虧心事,半夜敲門心不驚。這兩個黑廝虧心事做多了,這時候自然有些疑神疑鬼,就把盧俊義、吳用、公孫勝、花榮都請來一起商議。

盧俊義聽宋江講完惡夢,他的冷汗也下來了:「我也做過同樣的惡夢,因為太過詭異,所以就沒敢跟哥哥說!」

一聽盧俊義也做過同樣的惡夢,宋江嚇得臉都綠了,智多星吳用與入雲龍公孫勝對視一眼,心照不宣地點了點頭:「妖夢無憑,何必認真索解,徒生疑惑,我們且記在心裡,休要逢人告說。」

宋江用了什麼辦法封住李逵之口且放在一邊,這裡要請教讀者諸君一個問題:盧俊義惡夢之後,宋江和李逵也做了同樣的惡夢,這是日有所思夜有所夢,還是他們心中有鬼有愧?抑或是施耐庵先生要用這樣的方式,向讀者暗示宋江及梁山好漢的悲慘結局?

相關焦點

  • 十位梁山好漢之間的五個謎團:武松為何不救宋江?燕青只是僕人?
    為了便於讀者諸君品評,咱們把這十位好漢分為五組,讓他們兩兩成對,通過他們之間耐人尋味而又有時候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關係,因十位梁山好漢之間的五個謎團來折射映照現實:李逵怕不怕宋江?武松為何不救宋江?燕青跟盧俊義是啥關係——他真的只是一個僕人嗎?
  • 魯智深被宋江當眾呵斥,武松沒有拔刀相助,真打起來哪一方能贏?
    在梁山一百單八將中,武松是無所畏懼的,他連宋江都敢硬懟,如果李逵招惹了他,下場也不會比蔣門神好到哪去。李逵的所作所為,比蔣門神還兇惡十倍百倍,武松沒有去尋他的晦氣,宋江就已經偷笑了:如果這兩個兄弟真打起來,當大哥的還真不好擺平。武松發起怒來,那就是不死不休,所以宋江除了不好意思訓斥盧俊義吳用柴進關勝林衝等地位較高的頭領之外,最不想招惹的就是武松。
  • 梁山3殺神,李逵不嗜殺,武松遜色,魯智深冤枉,天殺星另有其人
    這三人,分別是:李逵、武松、魯智深。然而,當細細品味這三人的事跡,卻發現:李逵不嗜殺,武松漸遜色,魯智深更是冤枉。至於梁山的「天殺星」則是另有其人。武松漸遜色武松鬥殺西門慶之後,開啟他的狂暴之路。大鬧飛雲浦、血濺鴛鴦樓,試刀蜈蚣嶺,這3件事,可以算是武松人屠之路的裡程碑。大鬧飛雲浦是為保命,試刀蜈蚣嶺是為救人。且不算是濫殺無辜。可是血濺鴛鴦樓,武松斬殺多位無辜丫鬟、廚子,徹底墜入魔潭。
  • 李逵,武松,魯智深三人誰能配得上「俠義」這兩個字,為什麼?
    在我看來最不具備「俠義」精神的就是所謂的行者武鬆了。 武松不過是個利己主義者罷了 武松這一生都在貫徹一條原則「快意恩仇」,他總是以硬漢自詡,口中總是說好打天下不明道德的硬漢。
  • 被斬前方顯英雄本色:武松怒罵魯智深大笑,李逵成了一灘爛泥
    梁山中有108位好漢,其中武松、魯達、李逵,還被金聖歎評為了「上上人物」,但從武松、魯智深和李逵面對死亡的態度看,李逵無法和魯智深、武松相提並論,武松和魯智深是好漢,李逵只能呵呵了。李逵是天殺星,非常好殺戮,但是他殺的多是一些沒有武功的平民百姓,或者蝦兵蟹將,例如李逵殺了小衙內,扈三娘全家,以及大量的無辜百姓,這不算李逵的戰績,而是他的累累惡行。李逵在普通人面前很厲害,是天殺星,混世魔王,但是遇到燕青、焦挺這類好漢,他就立馬慫了。
  • 雖和林衝是結拜兄弟,魯智深為何親近武松、疏遠林衝?
    但是有一個奇怪的現象,在上梁山之後,關於魯智深和林衝的關係就鮮有描寫,反而對他和武松的關係有很多著墨。要知道魯智深和林衝有八拜之交,為何隨著關係發展,魯智深卻不再和林衝走得很近,反而疏遠了他,而和另一個小夥伴武松走到一起。是魯智深發現了林衝的真面目,發現他不值得交,還是覺得武松更有趣?
  • 李逵殺四虎,怒起來還敢去砍宋江,卻不敢招惹打一虎的武松!
    武松赤手打虎,李逵拿著樸刀,別說李逵秒殺武松,能不被武松秒殺就算贏了。這本就是沒什麼懸念的問題,仿照《水滸》風格,寫幾個字,寫的不好,博大家一樂,切勿見怪。話說這一日,魯智深、武松、李逵等幾個步軍頭領在後山校場飲酒,卻聽得後面樹上鳥叫,楊雄道:「聽聞昔日智深哥哥於大相國寺倒拔垂楊柳,今日又有這些不知死活的,這般亂叫。」
  • 浪子燕青
    魯智深,武松,史進等確實不愧為好漢,敢作敢當,快意恩仇,可什麼王英董平蔡福之流,貪財好色,猥瑣下流,實在不能算好漢。不過除了燕青以外的一百單七將,都是沒辦法,無論是綠林好漢,還是朝廷命官,只有李逵這個天真爛漫的人從心底喜歡梁山泊,其他人多少都屬被逼無奈。而燕青不是這樣,他純粹是為了報恩,報答盧俊義盧員外的恩情。
  • 梁山大將李逵、魯智深、武松三人算得上真正的俠士嗎?
    他們常常遊走於江湖之中,行俠仗義、懲兇除惡,做出一些讓百姓稱頌敬仰,而一般人不敢做或做不到的義舉。 李逵,魯智深,武松三人都是水滸傳中鼎鼎大名的人物,他們能被稱為大俠嗎,具體做了哪些是呢? 1、黑旋風李逵 李逵沒有任何俠義之舉,開始時戴宗手下的獄卒,就是一混人,遇見了宋江之後,就鞍前馬後的效命與宋江,無論好壞,只要宋江高興他就去做,傷天害理的事沒少做。
  • 魯智深哈哈大笑,武松一言不發,他們都看出了宋江吳用良苦用心?
    參與車輪大戰的八位梁山好漢,分別是黑旋風李逵、花和尚魯智深、行者武松、赤發鬼劉唐、沒遮攔穆弘、撲天雕李應、美髯公朱仝、插翅虎雷橫,這其中除了劉唐穆弘李應三個人鬥得比較酣暢之外,其他五位都是虛應故事,打完三合,就算完成了宋江和吳用交給的任務,要是真打起來,盧俊義會不會受傷甚至丟命,那都是一個未知之數。
  • 武松和燕青徒手拼死相搏,誰的勝面大一些,為何?
    來看看宋江悉心指導的徒弟武藝如何?且說,武松投奔二龍山途中,偶經孔家莊,在小酒館吃酒之時,與孔亮發生衝突,二人打了一架,結果如何呢?書中寫道:就手一扯,扯入懷來,只一撥,撥將去,恰似放翻小孩子的一般,那裡做得半分手腳。
  • 武松在梁山只怕一個人,就是黑旋風李逵,這叫一物降一物
    不知為何,步軍不設五虎將,卻搞了個十頭領,這十個人中,實力相差懸殊,有吃大鍋飯的嫌疑。其中魯智深武松,自然是名至實歸,拼命三郎石秀膽氣過人,雷橫和劉唐勢均力敵,黑旋風李逵的武藝,和他們相比,略遜一籌。李逵雖然武藝一般,可發起狠來,力如水牛,勢若瘋牛,外號李鐵牛,外形黑咕隆咚的著實嚇人。其為人也,粗魯蠻橫,整天七個不服八個不忿,瞅誰都彆扭。
  • 武松的結局:對宋江心灰意冷,與魯智深一起離開梁山
    武松首次登場亮相是在該書的第二回。宋江、吳用決定打劫官軍糧餉,魯智深搶先表明了自己的態度。魯智深表示,自己早年受過种師道的恩惠,堅決不會參與此次行動。當時,武松雖然也不贊成此次行動,但為了顧全宋江的顏面,只得閉口不言,默默聽從了吳用的調遣。武松和李逵率部抵達白土岡後,按照吳用的計策布置妥當,等官軍車隊經過時率部殺出,與前部兵馬前後夾擊。
  • 梁山上,李逵不敢惹的三個人,一個是武松,其餘兩個是誰?
    今天小編我就給大家講講一百零八好漢裡的黑旋風——李逵。不知道大家知道不知道李逵怕誰,在梁山上?可能你會一臉驚訝,然後楞楞的問我,李逵還有怕的人?他可斬殺了四隻老虎呀,他連他梁山大哥都不怕,他會害怕誰呀!要知道,他經常與宋江生氣,不聽話,甚至他和宋江打賭,結果想必大家也能猜到,肯定是李逵輸了。其實當時宋江也知道李逵是為自己好,就是不會做事情,所以也就懶得和李逵計較。
  • 黑旋風李逵天不怕地不怕,除了害怕宋江,為何不敢惹武松?
    譬如,在扈家莊將扈三娘全家都剁了,為了拽取朱仝上梁山,將毫無過錯的小衙內一斧頭剁成兩半,這位老兄做事情是沒有任何緣由的,只要老子高興,先剁了再說。不過呢,俗話說得好,一物降一物,陽世上不管多無所忌憚的人,總有懼怕的主,即使不是天敵,也有讓他時常脊背發涼,提心弔膽的人。
  • 梁山七惡人惡貫滿盈,魯智深武松為何不為民除害?他們有何苦衷?
    天魁星及時雨呼保義孝義黑三郎宋江、天殺星黑旋風李逵是一對絕佳的作惡二人組:宋江指使,李逵動手,扈家莊全體老幼婦孺、滄州府四歲孩童,都在這兩個黑廝的手下死於非命,這種事情,是魯智深武松萬萬不能容忍的。但是我們都看到了:魯智深武松並沒有動手除掉宋江李逵,也沒有對董平孫立王英大打出手,筆者分析之後找出了三點原因——可能不是打不過,而是打不得,魯智深武松也有苦衷。
  • 水滸中,為什麼鬱保四身長一丈,而燕青宋江才六尺高?
    關勝和朱仝,身高八尺五寸,而林衝、魯智深和武松等人,則是身高八尺。矮一點的人也有,比如徐寧和張順,只有六尺五寸,而燕青和宋江更矮了,只有六尺高。他們與鬱保四、賀重寶等人足足差了三四尺。而宋江和燕青,倒還算正常,有一米八六。如果按明代尺寸算,結果也差不多。有人說,不能按照宋代尺寸來算,應該按照一尺等於23.1釐米的漢尺算。如果這樣算的話,鬱保四、任原等人也有二米三那麼高,而宋江和燕青就可憐了,還不到一米四。
  • 《水滸傳》黑旋風李逵在梁山上最怕的是哪幾個人?
    李逵的性格特點決定了他是一個天生的混人,一閒下來就喜歡惹點事,這個毛病讓宋江都頭疼不已。他跟弟兄們鬧過很多矛盾,其中被張順在水裡灌過,被戴宗戲弄過,還有被公孫勝的師傅羅真人收拾過,當然他最怕的應該是燕青,當然了還有跟燕青相似的人,比如魯智深、武松,這些人應該都是他害怕的主。
  • 黑旋風李逵的下場:被人挑斷手腳筋脈,最終被千刀萬剮
    雖然是沒有像原著那麼受歡迎,這本書也有可圈可點的地方,像高衙內和李逵的下場。01李逵的下場是被人挑斷了手腳筋,讓人掐住脖子像抓野豬一樣活捉。高衙內的下場是被陳麗卿用彈弓打得遍體鱗傷,被割下了鼻子耳朵。只不過讓人沒想到的是,高衙內居然弄上了假鼻子和假耳朵。
  • 武松李逵拒絕招安,宋江是如何促成招安的?心理學家揭示其中奧秘
    在梁山上,宋江主張招安,但是卻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對,甚至連他的親信之人李逵都敢出言反駁。可見,招安在梁山上是不得人心的。那麼,是什麼原因促成了最後招安成功的呢?於是梁山喜氣洋洋的慶賀,在酒宴上,宋江寫下了一首《滿江紅》,讓鐵叫子樂和演唱,最後一句「望天王降詔早招安」!眾人聽了這句話之後,哪能不知道宋江的心思。其實宋江招安的小心思早就有了,只不過像這樣在大庭廣眾之下說出來,還是第一次。一說出來,武松第一個就站出來反對!接著就是李逵,他的反應更強烈,甚至將桌椅都掀翻了。